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一.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在途中不幸感染肺炎,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二.创作特色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
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
一方面,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
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深深影响着俄罗斯,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但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他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三.人物评价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