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赏析(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何可以成为经典)_安娜_托尔斯泰_心理

本文目录

  •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何可以成为经典
  • 《安娜·卡列尼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但是我为什么读不下去,感觉很枯燥
  • 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谈谈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何可以成为经典

这个问题一句话就可以回答,在全世界的上层社会中,女人出格永远是经典话题,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就是出格女人中最具普遍意义,形象最完整,最丰富,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她已经是珠峰,一种代表,让世界都再不可及。她将不朽且永恒。

世界文学,仅仅因为托尔斯泰一人,俄罗斯文学就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有普希金,文评有果戈理。戏剧有斯坦尼拉夫斯基。这几个人就足以代表俄罗斯文学的成就了。

俄罗斯文学之妙,在于它混合了东西方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这是它的特征所在。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终结了一种创作方法。令世人绝望了。

于是,才有了海明威,只有另辟溪径,就是这样,文学的伟大作品都是逼迫出来的!

《安娜·卡列尼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但是我为什么读不下去,感觉很枯燥

《安娜卡列尼娜(1873一1878)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说它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也毫不过份,问世一百多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的主要意义在于,安娜追求个人爱情的悲剧,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一一客厅(沙龙)的交际,盛大的舞会,戏院,赛马等等一系列社交活动…:…。

而这些十九世纪俄国生活的画面,对于中国读者而言,特别是对生活于21世纪的中国人来,的确是十分陌生的,因而也是难于理解的。这在阅读的吋候碰到的难点也不在少数,不仅读《安娜卡列尼娜》是如此,在读其它外国古典文学名著时,也同样会碰到类似的尴尬,感到不理解,难以读下去,甚至会觉得枯燥乏味,啰嗦烦琐。这种对异国文字的厌倦,产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原先的阅读定势积累和习惯了的文字表达方式。

你是熟悉中国文学的,或者你长期以来最喜欢的是通俗小说,奇侠传奇小说,科幻魔幻小说……,这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就积累下了阅读的经验,对汉语言文学的直白,简洁,通畅,甚至对故事的叙述方式,情感的表达,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把握。而当你带着这先入为主的阅读体会,第一次去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汉语翻阅文本的时候,怎么不会感到隔阂陌生,格格不入呢!

再说文学,有高雅与通俗之分。高雅文学有时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是一种典雅精致的,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们文学,主要服务于文化修养较高的阅读者,而通俗文学,又称大众文学,是一种通俗易懂,流行畅销的文学类型,富于娱乐消遣的功能。它们分别满足着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当然高雅与通俗之间,不存在先天的壁垒,它既是有所区分,也意味着互相渗透,融合汇通。应该看到,高级艺术是可以吸引广大的,具有初步文化的读者群,而通俗艺术也可以取悦于文化要求高,具有审美眼光的读者。这说明各个读者的需求是多元复合的,读者的兴趣具有广泛性,深入性的特点,关健是读者们要不新总结经验,提升自已的品位,增强对阅读的信心,突破旧的习惯方式,把阅读的期望值上升到更高的审美把握上来。

尽管在文学的接受上,不同读者会对同一作品作出不同的审美反应,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审美评价,其原因还在于读者审美心理的差距,除了所受的教育,社会层次的不同,关健还于读者的阅读储存和知识上的局限。由此可见,读者在文化知识,历史知识,文学修养上的不断增进扩展,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要看通,弄懂一部文学名著,除了在文学修养上下功夫外,关健在于反复熟读,把握好内含。在文学史的指导下,掌握好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创作的风格情趣及语言叙述。深入体会作品的艺本蕴涵,这並不是难事。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珍言!

《安娜卡列尼娜》决不是“枯燥乏味“的一部书。它具有家庭史诗一般的深广,独具风格的心理刻画,诗一般的抒情艺术。无论在场景设置,人物形象塑造,大自然美的生动描绘等艺术上,堪称完美。是世界第一流的艺术珍品!

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谈谈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挖掘的是人物内心深处隐秘的发展史,展现主人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通过具体的社会场景和自然场景的配合,追索出人物情感的巨大转变,侧重于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其被称为“心灵辩证法“。

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有大量的情节是从人物内心隐秘的独白开始去引出读者对于主人公的思考和启迪。小说以男主人公列文精神探索的心理运动和女主人公安娜情感矛盾两条线索展开,展现出他们内心追求和现实冲突之间的不和谐,让叙述的笔触展现的多角度化。

列文的双线心理

列文是精神探索类型的人物,他出生贵族,却不喜欢都市生活。在上流社会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平庸的乡绅,没有突出成就和地位。但列夫托尔斯泰却赋予了他纯洁的心灵,让他在田园生活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他的心理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第一条线索是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在农事改革上,他希望保留地主阶级所有制,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但是农民并不领情,也不信任列文,这让列文一度有了自杀的念头,他经历了从理想的追求到失败后的悲观。第二条线索是对个人幸福的探索,列文对基蒂的迷恋在第一部的第六章里可以看出,基蒂的出现给了他极大的热情和不确定,他既忐忑又迷恋,但于此同时他的感情是真挚而又理性的,在向基蒂告白之前,他的内心会反思自己和基蒂之间的差距,会设想自己被拒绝后的场景,因此在第一次求婚被拒绝后,列文的反应是“一分钟以前她还是那么亲切,对他的生活那么重要!但片刻之后,变得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这种理性的心理发展,让列文在面对爱情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从爱情的狂迷中解脱出来,最终以平稳的力量去经营他的婚姻。从总体来说,他的心理运动是伴随着精神探索有层次的展开,是一种理性的心理思考。

安娜的心理描写

小说对安娜的心理矛盾描写,则侧重于展示她的情感变化,突出表现人物内心矛盾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作者为安娜安排了一个双重的角色,一方面她渴望追求自由的爱情,对自己的丈夫卡列宁表现出极度的厌恶,但是另外一方面,出于道德的自责又让她对自己的丈夫产生出一种负罪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着力刻画女主人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对于安娜自己而言,她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伪善的上流社会使她憎恶,另一方面她又十分依恋这种生活。安娜第一次出场,从沃伦斯基的眼睛进行心理刻画,安娜的微笑里有一种压抑的生气以及洋溢在全身心过剩的生命力,作者以侧面的视角去展现安娜的矛盾,为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安娜是一个生存在双重挣扎下的贵族妇女,她的身上有着对激情的压抑和对爱情的渴望。而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方式,能够恰到好处的展现出她个人决绝的反抗精神,她坚定的呼喊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在对比现实世界的冷酷,沃伦斯基激情过后,对安娜的冷漠和不关心,让安娜感受不到内心的爱与幸福,她的心灵遭受了绝命的打击,最后走上了卧轨自杀之路。死之前在火车站的那段独白,也是非常深刻的。安娜反思沃伦斯基的虚荣,以及她自己在这场爱情里的日益沦陷,这段独白把自己对爱情的激情以及对沃伦斯基的薄情与绝望,死亡前的痛苦与恐惧,这些复杂的情感以安娜心理流变的过程呈现出来,展现出人类在爱与恨边缘的无助与孤独。这些独特的心理描写让安娜这一形象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她的身上寄寓了一种女性反叛自我的决绝,因为无法在虚伪冷酷的环境里生存,只能用死来反抗自己,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