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孔子,其实我们都认识,那这位圣人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是提倡“有教无类”、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是创立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六经》,继往开来的中华文化集大成者?是《论语》里那位弟子三千、深刻通达的智者?还是那个周游列国十四年,一生劳累奔波却壮志未酬的老先生?抑或者你听过相声大师马三立说过的一段名为《吃元宵》的相声,带着弟子混吃混喝,穷得叮当响的孔子形象深植你的脑海里?
孔子师生,出自《典籍里的中国》
历史学家钱穆曾为孔子作传,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诞生前,中国历史文化已经积累了两千五百年以上,孔子是集大成者;孔子去世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发展了两千五百多年,这段历史,又深深受到孔子的影响了。五千多年来,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指示,中国文化理想的建立,孔子是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的。
那么,孔子是如何成为孔子的,他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度过的真实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
孔子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在底层单亲家庭中成长,一步步做到鲁国最大的官,遭遇政治失意后周游列国,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但他的学说经后人的传承与解释流传后世,他也被弟子“制造”成了至圣先师。
如果去掉“圣人”光环,看一看他作为普通人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忧惧,也有困惑、纠结与妥协。
著名历史学者李硕创作的《孔子大历史》按年龄段细描了孔子的一生。
孔子生平简述
15岁时,身为私生子和遗腹子的孔子,凭借农家娃的生存智慧成功认祖归宗,获得进入贵族社会的入场券,获得了士的身份。
30岁时,从低级小吏做起的孔子在曲阜城里有了房子,安了新家,不用住在颜家庄村里。
35岁时,孔子可能实现了儿女双全,过上了衣食无忧的中产日子,事业处在上升阶段,但还看不出成为大人物的任何苗头。
40岁时,跟随鲁昭公出逃到齐国的孔子,想明白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还是著书立说、开课讲学,于是回到了鲁国之后,他全力投入文教事业。
50岁时,孔子受到鲁国当权的三桓家族重用,升任大司寇,主管鲁国政法工作,他力图在鲁国重建周公建立的那一套政治秩序。(三桓家族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传承已经有100多年。按照第一代人的长幼排行,依次是孟孙氏(也叫仲孙氏、孟氏)、叔孙氏、季孙氏(也叫季氏)。因为都出自鲁桓公,所以合称三桓家族。)
56岁时,孔子当了代国务总理,到达权力巅峰,但他无法解决鲁国最大的难题——三桓专权。一心为公的他提倡君臣尊卑,搞“堕三都”未成,触犯了三桓家族的利益,很快从权力巅峰出局。
63岁时,在周游齐、卫、宋、郑、陈、蔡之后,迭遭失意的孔子发现,被中原国家看作南方蛮夷的楚国,是最适合自己的国家,楚国的政治秩序符合他心中的周礼。但是,历代楚王的梦想,是取代洛阳的周王,这就有了更大的“道义”问题。孔子下不了决心去楚国,他可以尝试的时间不多了。
68岁,孔子回到了鲁国。孙子孔伋出世,孔子回家,正好与儿孙团聚。这次回到鲁国,孔子再也没有离开,一直到73岁去世。
孔子15岁时获得了士的身份,晚年当了20多年有名无实的大夫,死时又回归了士。从15岁到73岁,人生轨迹如同画了一个圆。
鲁国曲阜纪念碑
孔子生活在春秋的晚期,战国时代即将拉开帷幕。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但在孔子之外,老子、墨子、鬼谷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我们了解得非常少。他们生于何年,在什么样的家庭成长,怎么求学,娶了谁,有几个孩子,怎样招收学生,怎样养活自己……这些基本是盲区,唯独孔子的生平事迹最详细。所以孔子是了解春秋时代普通士人生活的最佳个案,也是一面映照春秋晚期社会的镜子。
《孔子大历史》这本书,以孔子的生平为切口,全面呈现了春秋晚期的时代风貌,包括礼仪习俗、等级体系、姓氏称谓、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贵族之间的权力角逐。这本书带我们走到孔子身边,走向国学深处,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越热爱这片土地,越热爱中华文明。
孔子的父母没有结过婚
关于孔子的家庭,司马迁的《史记》直白地写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他的母亲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先秦时代男女关系不太严谨,某些学者把“野合”理解为当时的风俗“交之于田野,桑间濮下”,但《史记》里的“野合”只是曲笔,指的是非婚的男女关系。
孔子的父母,没有明媒正娶结过婚。
为什么呢?
因为春秋晚期不允许跨阶级通婚。
正式地说,孔子的父亲叫作孔纥。“叔梁纥”是尊称。这里的“叔梁”是字,“纥”是名,名和字放一起,表示敬意。
叔梁纥
孔纥在鲁国是有点儿地位的小贵族,为三桓之一的孟孙氏效力。往前追溯几代,孔纥的祖先是宋国国君。再往前追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纣王的兄长微子启。所以,说孔子是商人的后代,压根没错。
三桓家族之叔孙与孟孙
这里继续说孔纥,他的家在陬邑,离孔子母亲家不远。
两人是真爱,还是露水情缘,这倒是个谜。
孔纥个子高大,身强力壮,作战时表现英勇,具体事迹有两件。
有一回,中原大国晋国,联合鲁国等小国,攻打一个南方蛮夷小国,遭遇了一个陷阱。联军攻城时,一冲进城门,城门就被敌军放了下来,入城的联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城门是垂直的拉闸门。孔纥冲上来把城门生生搬起来扛走了,城里的联军趁机逃走了。
再有一回,齐国打鲁国,孔纥参加了守城战役,掩护一位臧姓大贵族逃跑。
推测孔纥作为男人是有些魅力的。
可惜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有个叫孔子的儿子。
孔子母亲怀上孔子不久,他就去世了。
《礼记》记载了孔子的母亲名字“颜徵在”,可信度很高,因为《礼记》是孔门弟子写的。
颜徵在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春秋老百姓没有姓氏,颜这个姓氏是随了她的主人颜氏贵族。颜氏贵族是山东本地原住民小部族头领,上级封主也是孟孙氏。
简单说来,孔子父母都是给鲁国三大掌权世族之一的孟孙氏打工的,区别在于孔子父亲是小贵族,孔子母亲是农奴。
古代乡间是熟人社会,有同一个封主,孔纥和颜徵在可能经常碰面,一来二去,两人就对上眼,孕育了孔子。
两人不能结婚,孔纥又早死。孔子从小就是没有父亲的农家娃,跟着妈妈在外婆家长大。
我们无从得知颜徵在是一生未婚,还是丈夫早亡成了寡妇。
影视剧中的孔子母亲颜徵在
在古代社会,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人类社会早期还保留着母系氏族遗风。姜嫄履迹而孕,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其实讲的都是单亲妈妈未婚先孕的故事。在母系社会,常常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颜徵在有好几个孩子,孔子上面有1个哥哥,好几个姐姐,这些哥哥姐姐很可能和孔子不是一个父亲。
孔子五行缺爹,一生都羡慕有爹的人。他从小就喜欢玩祭祖宗的游戏,背后隐含的信息是他没有父系亲属,也不用对父系祖先进行祭祀,心里羡慕别人有爹,有爷爷,与太爷爷,自己做游戏磕头拜祭,这叫心理补偿。
后来卫国内乱,卫灵公、蒯聩、卫出公祖孙三代打成一团,孔子觉得一点儿人伦规矩都不讲,希望蒯聩父子能和解,变成名正言顺的一家人。
从这些细节可窥见孔子心底对父爱的渴慕已经澎湃如海。
孔子是个苦孩子,先是没了爹,后来又没了妈。他15岁左右,颜徵在去世了。
给母亲办丧事,成了孔子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通过给母亲办丧事,孔子终于认回了爹。
孔子母亲丧仪,电视剧《孔子》(1991)剧照
《史记》和《礼记》上说,孔子想让母亲和父亲合葬,但是他不知道父亲葬在哪里,就把母亲的棺材放在了鲁国都城曲阜东郊外的一条大道上。这条大道非常有名,类似今天的长安街,叫作“五父之衢”。
而这条大道呢,就通往孔子父亲孔纥的埋葬地防山。棺材放在五父之衢上实在奇怪,路人问起来,孔子就说母亲去世,想跟父亲合葬,不知道父亲埋哪儿了。
怎么可能呢?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孔纥是孔子的父亲,谁不知道孔纥埋在哪儿?
停丧不葬,而且故意放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是在制造舆论,让孔家注意到孔子这流落在外的儿孙。
孔子没法冒然上门认亲,因为那时贵族和农民身份悬殊,这么做风险太大。
这里肯定有一番曲折,也许有颜家庄的老乡指点父母双亡的孩子,总之人丁单薄的孔家坐不住了,可能专门去相看了孔子,这一看不得了,孔子这么大的个子,这个长相,肯定不是冒充的。
至此,孔子总算是有爹的孩子了。身份也从农民跃升为贵族。
少年孔子练习“御”
后世喜欢把孔子想象成迂腐的学者、傻里傻气的书呆子,这都是误读。作为私生子和遗腹子的孔子,在年少的时候就没少被生活毒打。生长在颜家庄,下层民众的生存智慧深深融进孔子的血液,孔子个性中有善于观察、明哲保身、寻找机会的那一面。在人生的重要关卡上,孔子的这种智慧起了很大的作用。
孔子是个厚道人,从来没想过和颜家庄的穷亲戚们划清界限,他一生都在努力让这帮穷亲戚过上好日子。
孔子和孔夫人感情如何
关于女人,孔子有个千古名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拿女子和小人相比,是对女性的歧视,这句话没少被批判。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感受多半源于夫妻关系——孔子和夫人感情不好。晚年孔子与夫人离了婚。“伯鱼之母,出而死。”这是朱熹的注解,意思就是孔鲤的母亲离开孔家后去世了。
孔夫人很不幸。《礼记》记载,孔鲤服了一年丧,有时还会哭。孔子说,这也太过分了。孔鲤就不敢哭了,也不敢服丧了。孔鲤对父亲孔子,敬畏远大于亲近。孔子在儿子面前,也总是端着架子放不下来。
孔子倡导儿子得为母亲服丧三年,孔鲤为被赶出家门的母亲服丧一年,这大概是孔子制订的变通规则。
孔夫人究竟是谁,《论语》和《礼记》都没提过。这很不符合常情。
孔子十八九岁就结婚了。《孔子家语》写到:“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
孔子妻子丌官氏
按当时“同姓不婚”的礼俗,这是不可能的。孔子是商人的后代,只要是商人的后代,包括宋国所有宗室,族姓都是子,孔子不太可能娶同姓(“孔”“丌官”是氏,不是姓,春秋时期姓和氏不是一个概念)。
鲁国国君鲁昭公娶了吴国公主,因两国是同姓,犯了乱伦禁忌,鲁国一直被中原列国笑话,鲁国上下都感觉很没面子。孔子非常谨慎,他是不会违背礼俗的。
再有就是早年的孔子还不发达,他也办不起跨国婚姻。晚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过宋国,这里没人欢迎他。假设老丈人家在宋国,不可能这么凄凉。
所以孔夫人很可能是孔子母亲的亲朋在颜家庄的范围内给他物色的,不是贵族出身,所以一辈子没名气。
孔子从小没爹,他母亲可能有着不幸又混乱的感情经历。作为儿子,孔子有很不愉快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终身和女性不太亲近,包括姐姐、妻子、女儿。
对于孔子的女儿,只知道她在孔子35岁左右出生,长大后被孔子嫁给了弟子公冶长。
再有就是孔子没有适应父系家庭,他不擅长以丈夫和父亲的身份与妻儿相处。他从小习惯的是母系家庭,和颜家人相处得更亲密,感情更真切。
隔着重重岁月的烟尘,后人无法确切知道孔子夫妻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但是公允地说,但凡婚姻不幸,这不幸是双份的不幸。
从孔子开始,到孔鲤,再到孔伋,连着三代人,都离过婚,所谓“孔氏三代出妻”。可见家族的某种不幸是有可能代际传递的。
孔子的职场生涯
(一)从低级小吏到执政鲁国
孔子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过来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孔子毫不讳言自己小时候家里贫穷、身份卑微,所以会做各种琐碎的事情。
20~30岁,孔子日子过得还不富裕。这段时间他在鲁国三大贵族之首季孙氏家当低级小吏,做过仓库管理员和牧场管理员。
小职员的工作孔子干得很不错,后来当了司空,在季孙氏封地里管基建工程。
季孙氏家的工作收入有限,养活老婆孩子不够花。孔子常做一个兼职,在贵族人家当司仪和主管,帮人家筹办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他很擅长也很喜欢这个工作。
年轻的孔子求知欲很强,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学习。有点儿学问了,孔子开始自己当老师,主要还是想增加点儿收入。孔子最早的学生是颜家庄的老亲戚们和喜欢找事的街头少年子路。
34岁时,孔子成了孟孙氏继承人孟懿子的家庭教师。孟懿子这个学生,在世时间比较长,在生活、工作上也尽量帮助老师。
但是,尴尬的是,孟懿子和孔子这对师生的政治立场和理念并不一致。
孔子的一贯主张,就是遵照周人灭商后周公建立的那一套政治秩序,诸侯服从天子,贵族服从诸侯,百姓服从贵族。这套道理掌权者都懂,但都不愿实现。
王绘春老师扮演的中年孔子
40~50岁之间,孔子没做官,主要就是讲学、招徒弟。这段时期是孔子的学术声誉迅速增长的时期,很多有名的弟子,就是这段时期投到他的名下的。
50岁,孔子终于有机会做官,践行他的政治理想了。
孔子在鲁国执政,主要有两大事业。
一是促成齐、卫、鲁、郑四国“东方联盟”(核心国家齐、卫、鲁都在中原的东方)对抗收留了阳虎的西方大国晋国,阳虎是背叛了鲁国的季孙氏家臣。
二是搞“堕三都”,就是号召三桓家族拆掉自己封邑的城墙,孔子的首要目的是不希望三桓依托自己的封邑对抗国君,分裂国家,明面上的理由是防止再出现阳虎之类的叛臣。
孔子力主“堕三都”
三桓家族很快就回过味来了,原来孔子不是那么好使唤的,他有自己的主张,而且还会损害三桓的利益。但他们没有马上解雇孔子,阳虎和晋国是心腹大患,他们还需要孔子给他们维持局面、装点门面。
三桓家族和在任的鲁定公都想拉拢孔子。孔子的态度是骑墙,他希望为君的定公和为臣的三桓能彼此相安,和平共处,把周武王、周公开创的政治局面维持下去。
但这不是历史的趋势。历史的趋势是国君任命肯为自己卖命的底层人士,搞变法,消灭寡头家族,建立君主集权。有些战国君王也是从春秋寡头变来的,比如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篡齐。
能走到这一步的国家,都成了“战国七雄”。可鲁国寡头共和的底子太厚,谁也改变不了,后来越来越弱小,被楚国吞并。
孔子是可以选择和鲁定公合作,算计三桓家族的。但是他看到了君主集权的另一面:暴君专制,为害天下。他就不想冒这个风险。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骑墙派作风,让两边都觉得委屈和不满。
“堕三都”不符合三桓利益,自然搞不下去。三桓为了补偿孔子,让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也就是当了代国务总理,孔子到达了权力巅峰。
孔子踌躇满志,决心要干更大的事业——整顿鲁国的世道人心。开头3个月,鲁国一派祥和,祥和背后暗涌不断。
反对者们终于下手了,孔子两个弟子公冶长和南容先后被捕。孔子这几年干大司寇,判的官司多,都是学生们替他具体办案子,找点由头指控他们不难。
公冶长老实,义正词严跟对方争辩,最后言多必失,被抓了个把柄,判了几年,进了监狱。南容咬死什么都不说,一旦落实了,他就要叛死刑。反对派撬不开南容的嘴,无奈放人。
这对孔子打击很大。为了补偿他们,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把侄女嫁给南容。
这事看出来孔子很有担当。后来他周游列国,弟子们照样追随,吃苦受累担风险,非常坚定团结。
可以说,孔子不是个出色的行政官僚,但是个合格的政党领袖。
后来,三桓家族对孔子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孔子明白自己该辞职了。
孔子不会走极端,他效劳过的贵族、国君很多,干得不顺心就换地方,标准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双方权利义务对等。上级如果不靠谱,孔子就跳槽换东家,绝对不会以死效忠。
辞职之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他想找到一个理想国度,可以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恢复君权、复兴“周礼”。
(二)孔子周游列国
14年内,孔子周游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有些国家他还去了好几次,但是很可惜,等待他的总是失望,当权者的态度不是高傲冷漠,就是敬而不用。
其实孔子不是没有机会的。在南方,他遇到了楚庄王,两人互相欣赏。
楚国非常适合孔子从政。他提倡君臣尊卑,搞“堕三都”,目的就是建立起和楚国一样的政治秩序,楚庄王非常赞同孔子的政治主张。
大概是孔子这一生最接近政治理想的时候。
但是孔子面临更大的“道义”问题。因为如果为楚国效力,就等于承认在洛阳周王之外,还有个对等的楚王。更何况历代楚王一直想问鼎中原,取代周王。
孔子一直自命为商、周文化的正统传人,他为楚国做事,等于颠覆自己的政治理念。
而且很可惜的是,明君楚庄王很快就病死在前线。
新任楚王是什么样的国君,新王能否像楚庄王那样重用他,一切都是未知的。
孔子已经60多岁了,可以尝试的时间不多了。
王绘春老师扮演的老年孔子
于是,孔子离开淮河流域,去了卫国。在那里他给卫出公当了5年的顾问。
这时孔子很多弟子在鲁国供职,季孙氏继承人季康子想和孔子师徒和解,专门备了厚礼去卫国请回孔子,以国师之礼相待,但仍是敬而不用。
这次孔子一直在鲁国待到去世。
孔子特别想当官,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这一点儿到死都没有改变。但是他的原则又很明确,不会在政治沉浮中丧失基本的人性,这是他做人的底线。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第一次把“人”作为政治的目的。他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儒家的“仁”不分族类和地域,这是2000多年前的共同价值观。中国能克服自然地理的巨大差异,成就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国家,这个共同的价值观起了关键作用。这种仁也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推动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最温柔也最有力量。
孔子的学生
论起来,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当属颜渊,视颜渊为衣钵传人。最亲近的则是子路了,子路豪气率真,年纪也和孔子较相近,敢和孔子吵架,敢怼孔子,也很尽心地充当孔子的保镖。但他最依赖的则是子贡。
孔子师生,出自《典籍里的中国》
子贡比孔子小了三十一岁,是孔子中年阶段所收的弟子。子贡由于经商致富,成为孔门弟子中的首富,便承担起侍奉老师的责任。
孔子的晚年十分孤独,他的儿子孔鲤、他最喜欢的两个弟子颜渊和子路都过世了。比他早去世的还有冉伯牛和让他头痛的宰我。幸好还有子贡陪伴他。老年孔子几次最迷茫、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陪伴他的都是子贡,一直到他离世那天。
孔子和子贡两个聪明人,经常有很有趣的对话。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当时卫国发生内乱,蒯聩父子忙着争夺王位。冉有想知道老师愿不愿意在卫国做官,但他不敢问,怕孔子不高兴,于是就去问子贡。他问子贡:“老师会不会在卫国做官呢?”子贡说:“我来请教老师。”
要是我们,大概会直接问:“老师,您想不想在卫国做官呢?”而子贡是这样问的:“老师,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乍听之下,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再问:“他们两个会不会抱怨呢?”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呢?”
答案出来了。孔子既然尊崇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自然就不会认同父子相残、争夺王位的蒯聩父子了,也就不可能去卫国做官了。
仔细想想,子贡太厉害了,他进去完全没提在不在卫国做官,只是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一个周朝典故,然后看孔子的评价。孔子评价完了,他就明白了,老师不会做官。
子贡曾被老师称为“瑚琏之器”,“瑚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堪大任。观子贡一生,确实如孔子所言。他真的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并且实现了“跨界”发展,是成功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商人。孔子也说过 “君子不器”,他的意思是在现实利益之外追求点儿超脱的东西,或者说关心社会的情怀,就算“不器”了。
司马迁对子贡的评价很高,他在《史记》中写道:“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意思是,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名声可以传扬于天下, 主要是子贡的功劳。子贡周游列国,一手搞外交,一手做生意,但无论到了哪里,都不忘宣传恩师的才德,孔子身后名声愈发高炽,子贡实在是功不可没。
和孔子相比,子贡看到了人性更现实的一面:大多数人,包括列国的国君,三桓这种掌权贵族,他们处理的是现实政治,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利益,不需要人再来讲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究竟是什么,更不接受那些克制欲望、建设理性政治的说教,那样太败坏他们的生活乐趣。
子贡的个性、追求几乎和孔子完全不同,但两者综合起来,才缔造了儒家。
孔子去世后,子贡想把孔子塑造成神人、圣人的形象,要是孔子活着,他可不敢这么胡来。
但子贡神化孔子的事业没有成功。因为他是搞政治的,没时间著书立说,只能编造一些孔子的神异故事口头流传。
把孔子真实事迹写下来,形成《论语》和《礼记》的,是子贡的小师弟曾参。曾参几乎毁了子贡神化孔子的事业。
这是历史的幸运。如果编写《论语》《礼记》的人是子贡,他就不会像曾参这样,记录下一个真实的孔子。孔子早年母亲去世停丧不葬,到处打听孔纥葬在哪儿,就是出自《礼记》。这也是孔子私生子身份的直接证据。
但把儒家学说搞得不近人情,没人性,埋下“吃人的礼教”的伏笔,也是因为曾参的愚蠢,主要代表是《礼记》。当中最反人性的是关于丧礼的规定。比如亲人刚死,家人三天三夜不能吃不能喝,要做到“伤肾、干肝、焦肺”,把自己往死里折腾,同时还要嚎啕大哭,接待吊唁者。
到了宋代,书生们把《礼记》里压抑和奴性的东西翻出来,要在生活中全面贯彻,这就是所谓“理学”或“道学”。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批判儒家思想是“吃人的礼教”,这有必要,因为儒家思想里确有这些污点。但这和孔子关系不大。
孔子是个懂得变通的人,什么时候可以搞点儿变通,什么时候要坚持原则,他是很灵活的。孔子在世时,对曾参的评价是“鲁”,也是笨拙的意思。
但毋庸置疑,曾参和子贡一样,在发扬光大儒家学派上,贡献很大。
令我们感叹的是,后世再没出现有记载的像孔门师徒这么坚定团结、能折腾的师生团队了。
孔门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当中以十大弟子最能得孔子之心。
十大弟子性格不同、资质各异:颜渊聪颖好学、子路豪气率真、子夏谨慎深思、曾参勤勉进取、子游胸怀天下、宰我巧言善辩、子贡通达灵透……还有曾点、闵子骞、子羽、樊迟,在圣人之光之下,孔门弟子也各现光华。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他们各自的缺点。
还有一些学生地位很高,比如孟孙氏家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兄弟二人与子服景伯,孔子不敢把他们列到自己的弟子名单里,所以“孔门七十二弟子”里就没这三个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份光,经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及他们的弟子、门人、信徒的传递和守护,而生生不息,代代永继,直到穿透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烟尘,被我们所望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