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说“治人事天,莫若啬”?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高人们,这啥意思,出自小学课本吗_农作物_农事_收获

本文目录

  • 老子为什么说“治人事天,莫若啬”
  •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高人们,这啥意思,出自小学课本吗

老子为什么说“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莫若啬。”怎么理解?

啬,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粮食收入谷仓形。小篆从来、回,“来”是小麦,“回”(lǐng)是仓库。本义:收获谷物

啬,此字本训当为收谷,即穑之古文也。转注为爱濇之义,或借为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腊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礼记·郊特牲》疏:“种曰稼,敛曰啬。”

啬夫承命。——《仪礼·觐礼》

王狩,啬人不从。——《仪礼·夏小正》。按,重农事也。

主人出,写啬于房。——《仪礼·特牲礼》。注::“啬者,农力之成功。”

舍我啬事。——《史记·殷本纪》

啬黍。——《仪礼·少牢礼》。注:“收敛曰啬。”《仪礼•少牢馈食礼》:“宰夫以笾受啬黍,主人尝之,纳诸内。”

服田力啬。——《汉书·成帝纪》

又如:啬事(农事);啬夫(农夫,同穑夫,穑人);啬黍(收获的黍稷)

啬,爱濇也。——《说文》;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己》

又如: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啬神(爱惜精神);啬气(爱惜保养元气);啬养(犹保养)

可见“啬”的主要含义是农作物,或收获农作物的农事活动,或引申的收敛之性。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农业文明。不论是对社会管理者,还是对自然人来说,粮食乃是万物之中最重要的物。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学之道在亲民,即本于此。古代社会,战乱、饥荒频发,在天灾兵祸的年代,粮食最为重要,粮食是立国的最基本保障。古代社会,国家的大部分财政收入依靠农业纳税获得。

为此,农业,粮食的生产与收藏,稼与穑,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上下最为重视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所以社神是会种庄稼的人,天子才有籍田之耕的示范,黄帝才有“四时不正,正五谷”的最高指示,诗经才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的感情抒发,老子才讲“治人事天,莫若啬。”,尚书才讲“土爰稼穑”,易传才讲“不耕获未富也”,八卦易经类的也主要是农作物之情,求取农业生产的大吉大利。

粮食由农作物的成实加工而成的。收获农作物的成熟籽粒,获取成实是农事活动的最终目的。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每一阶段都受到天的因素、地的因素、人的因素的影响,受到这些影响后,还会有不同的物象表现,啬人明的程度不同,能力不同,庄稼收成会有大小多少,品质有上中下三六九等。五谷本身又有性有寒凉温热,味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物千差万别,人千差万别,但是治人、事天的道理都在稼穑之中,都在农业生产生产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人的生产、生活、思想、文化都是围绕农业生产进行的,植根于农,神于农。

正是人类的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扩大了对世界的认知,其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不明到明。明的人,圣人进行符合物性、天理、地宜的正确的实践活动就是善行。积善人家庆有余,善行取得了好的成绩,善行就是德行了。一点一滴都做好了,都在行善,就是淳德,就是全道,德全就不会处于危的状态,险的状态,就不会有灾害发生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国古代的圣人探索的“了性尽命”的正确实践活动,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合物性、天理、地宜、人道。他们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果、成实,有收获,大有所得,“不耕获,未富也”,就是有功于人民;德者得也,有大得,也就有了大德,就众望所归,人民如影随形,接踵而来,就成王成圣了,得道了。有了功德,就能够立言,圣人把对物性、天理、地宜、人道,正确的认识言传身教,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经典就是圣人积功累德的成就,是他们正确实践活动的思想结晶。

建立人与万物之间互利共生、相互依存、融合无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治人事天,莫若啬。”,指明了“啬”,是正确的农事实践活动的思想结晶,是古人“治人事天”指导思想;也是今天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高人们,这啥意思,出自小学课本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不播种,不收获,为什么会取得三百梱禾往自己家里搬呢?这是在质问,且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卑劣行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