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家种地,想必是一种很新的“炫耀”方式吧?但是,《种地吧》开播后,就轮到观众吃惊了。这些人是真正的农民吗?
前一天还光鲜亮丽的艺人,眨眼间就满脸泥巴,羞愧难当。英俊的小伙子们组成了“种田队”,起早贪黑,每天追着太阳挖沟、耕地、播种、施肥,重复着繁重而枯燥的劳动,还时常用民间智慧来协调材料,该地区的每个农民,都像每个家庭一样小心。
不过,节目中艺人的共同特点是“不红”。毕竟种地这么辛苦,一有通告,客人也很难下定决心吃苦。
展开全文
因此,《种地吧》以质朴的纪实风格唤起了根植于国人心中的“农耕DNA”,收获了豆瓣8.6分的高口碑,完成了全新的综艺节目类型实验。劳动人民一直受到综艺之神的青睐。
《疯狂秀》
主持人张绍刚来到《种地吧》的录制现场,惊呆了。他说:“你胆子很大。”作家麦家出身农村,他也曾感叹这是一个“疯狂的节目”。
这项艰苦的工作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在节目开头的收割环节,少年们发现手工收割的进度每天只有0.04%后,迅速将收割机开到地上。现代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要达到目的并不容易。最终,收割机虽然37次陷泥里,但还是收获了62.66吨大米,可以满足1万人每月的口粮。
这些环节繁琐冗长,看似没有太多吸引人眼球的亮点,但少年们在田间劳作,完成任务后的疲惫一一记录下来。
所谓“种地”,不仅仅是“挥镰摆Pose”的表演。这期节目《种地吧》真的是想重现真实的农耕生活,同时又想在土地上种点什么,结果会怎样。
艰苦的生活条件与早起晚干的繁重劳动相匹配。节目中的少年们挤在四面漏风的平房里,不得不自己搭建摇摇欲坠的上下铺。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坏了,必须用纸盖起来。
节目中没有各种游戏环节,嘉宾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刻意营造,也没有真人秀节目中常见的反转场面。没有预设脚本,24小时摄像头忠实承担记录功能。在总导演杨长岭看来,“整个节目就像一部章式小说,打开就是190天的点点滴滴。”《种地吧》青春篇主打内容每周六更新,包括种田进度和如何克服困难,周四更新的生活特辑详细记录飞客们工作、吃饭、交流的趣事客人。
除了长视频平台正片外,节目官方短视频平台每天9点30分准时开启“每日签到直播”,实时跟进少年种田情况。
短视频和直播的即时性让观众有更强的陪伴感。虽然在正片中还在为播种施肥而苦苦挣扎,但在短视频中,可以看到少年们已经开始种花种菜,开展畜牧业,工作后余开展了新的活动。
每位嘉宾还通过拍摄vlog记录了农耕的每一天。他们有的分享一些农耕常识,有的记录生活中的顿悟瞬间,有的漫谈自己的日常记账……
结合短视频长播模式,拉近观众与节目的距离,提供不同视角的内容选择。看似冗长枯燥的农事记录,却有着多重的表达空间。
“不受欢迎”的嘉宾
白天在泥泞中爬行苦干,晚上蜷缩在四面漏风的平房里,乍看之下,这节目让人难以下定决心吃这个节目每当有公告苦涩。
蒋敦豪
观众对年轻新鲜的面孔既陌生又宽容。对于在荧幕前保持完美形象并没有太多苛刻的要求,嘉宾们都尽量在节目中展现真实的自己。他们有搬运物资时的稚气和热情,也有招待飞行客人时的尴尬和笨拙的热情。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他们撬动观众共情的最佳方式。
对于这些缺乏综艺经验的年轻少年来说,在节目中有着更大的成长空间。比如赵晓彤,从一开始的倔强争强好胜的少年,经过磨练逐渐变得沉稳有担当;李耕云在农活中表现出熟练的手艺,在日常劳动中表现出出色的领导协调能力;赵一博情绪稳定。、逻辑缜密,善于分析和沟通;蒋敦豪温柔宽容,是少年中的和事佬。
除了田间的农活,他们还要自己处理日常所需。少年们各显神通,木工、电焊等手艺也渐渐得心应手。
但另一方面,这些近乎“素人”的新面孔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明星下田”反差带来的综艺效果。与干活的人相比,农活本身更像是剧中的主角。
少年们一进入拼搏状态,相似的装备和凌乱的面孔降低了他们的辨识度。除了少数颜值和性格出众的嘉宾,大部分嘉宾还是缺乏记忆点,观众很难真正看到和了解他们。记住。由此看来,节目中除了给这些“不红”的艺人加农技,能否满足他们背后“想红”的诉求,还是个未知数。毕竟进入娱乐圈以来,没有人只想工作不想红。
一档很新的“农事综艺”
不过,节目中并没有展现出《变形记》那样的戏剧性反差。虽然条件艰苦,农活繁重,但没有怨言,没有怨气和懒惰。少年们的农技虽然比较生疏,但大家都在尽力而为。工作,互相支持,共同努力。
《种地吧》就像青少年口口声声说的“耕种好土地”一样简单。
从这个角度来说,《种地吧》吸引了一批热爱治愈、返朴归真的慢综艺观众,形成了圈内的良性循环。被正片吸引的观众,由于对嘉宾和故事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观众粘性,开始主动搜索相关衍生内容观看。
综艺之神降临的那一刻,是一个让人疲惫不堪的夜晚,所有人都驻足观看远处绽放的烟花。
《种地吧》从脱口秀的反馈来看,这个话题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节目要想触及更广泛的受众,可能需要在叙事上突出更多的立体人物和更清晰的成长路径,在营造“壮观”和保持“纪实”风格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