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老鼠怎么办?家里有老鼠怎么办太害人了,哪位大哥帮支下招_老鼠_家鼠_田鼠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老鼠 老鼠 家鼠 田鼠

本文目录

  • 家里有老鼠怎么办
  • 家里有老鼠怎么办太害人了,哪位大哥帮支下招
  • 老鼠的“报复心”有多强一只被打倾巢出动寻仇它真的记仇吗
  • 现在的老鼠都去哪了
  • 老鼠的智商有多高
  • 老鼠是公认的害虫四害之一,为什么还有"鼠"年
  •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觉得老鼠可怕,而觉得仓鼠、松鼠、土拨鼠很可爱
  • 鼠为什么要叫老鼠
  •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 田鼠可以吃,家鼠能吃吗有什么区别

家里有老鼠怎么办

1,把家里多余的洞都堵上。首先就是要判断老鼠是否在家里做窝了,还是只是过路的老鼠。如果你隔三差五就能看到老鼠,家里的东西也被破坏,那么不要想了,老鼠在你家住下了。这时候就要注意观察,把家里可疑的洞都堵上,不让老鼠进屋。

2,把家里多余的东西都扔掉,尤其是旧衣服旧棉被。很多人患有“仓鼠症”,喜欢在家囤积东西。其实老鼠这种东西就喜欢这样的人,尤其是那些八百年都不会有人动的旧箱子。老鼠最喜欢在里面做窝了。如果箱子里面是衣服,简直就是老鼠眼中“总统套房”。

3,把家里的食物都收起来。一些小孩子的零食放进铁皮盒,所有的食物吃完就放进冰箱,过夜菜能扔掉就扔掉,不给老鼠机会。吃的少了,老鼠虽然不会灭绝,但是数量肯定减少。

4,利用多种陷阱捕捉老鼠。一般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捕鼠笼,捕鼠纸,捕鼠夹。还有老鼠药。不过这些东西只能用一段时间,老鼠就不上当了。捕鼠笼里面的食物要经常换花样,可能还用的持久些。

5,养只猫防御老鼠。宠物猫就算了,不会捉老鼠。一般会捉老鼠的猫都是瘦瘦的,不是很好看的花狸猫。也有人叫做四川蜀猫。小编养过一只,抓老鼠很在行。那段时间东西也不丢了,老鼠好像绝种了。

6,打电话叫灭鼠公司。如果你实在搞不定家里的老鼠,那么还有最后1招,就是打电话找人专业灭鼠。他们的方法简直太多了,而且包老鼠死光。当然要付笔报酬给他们。虽然要花钱,但是绝对省心,方便。

家里有老鼠怎么办太害人了,哪位大哥帮支下招

这是我家捕鼠神器,

一只碗一只小酒杯。

用小酒杯扣住半粒花生米,

然后用碗扣在酒杯边缘。

老鼠扒动花生米,

碗自然扣下来了。

然后轻轻转小碗,

老鼠尾巴可从缝边露出,

用脚踩上尾巴,

把碗朝前挪压,

老鼠就捕捉了。

用后洗一次,

不要留味道,

有老鼠继续上釣!

老鼠的“报复心”有多强一只被打倾巢出动寻仇它真的记仇吗

老鼠是演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之一,它们早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了地球上(东方晓鼠),这个时间虽然不如最早的灵长类动物(5500万年前就出现了),但是比我们人类最早的直系祖先至少早出现了4000多万年。

东方晓鼠

到了如今,老鼠更是演化成了拥有超过480种不同种类且全球性分布的大家族,有数据显示,如今的老鼠数量已经是人类数量的4倍之多了。老鼠能够从几千万年前活到如今,并不是单纯的靠繁殖能力,不然兔子就不仅仅是在澳大利亚泛滥这么简单了,它们还有着超高的智商以及极强的社会性,具体就体现在老鼠的“报复心”上。

提到“报复心”,我们通常认为是人类的“专属”,但其实在自然界中,有报复心的动物有很多,比如去年在印度发生的猴子报复狗的事件,就是因为村子里的狗杀死一只猴子幼崽,结果一群猴子在短短的1个月内,将村子里250只小狗活活摔死。

除了猴子外,大象也表现出了惊人的“报复心”,1971年,一头小象被非法捕获后辗转卖到了美国一家马戏团,为了获取利益,驯兽师强迫小象学习各种困难的动作,稍有不从迎来的就是一顿鞭打或者挨饿,在这种囚禁和虐待的环境下,小象长大了,在小象21岁那年,它像往常一样在表演,但是突然它发狂了,连续将驯兽师在内的13人踩踏致死,最终大象在美国街头身中68枪后轰然倒地。

这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于2015年被拍成了纪录片《Tyke Elephant Outlaw》,人们都认为这是小象被压制21年后的复仇。

上面说到的两种有复仇行为的动物,都是智商比较高的,但是,老鼠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显然是没有灵长类动物以及大象聪明的,那么它们有没有报复心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老鼠倾巢出动报复人”的事件来了解一下,然后再来说一下,老鼠究竟有多聪明?

老鼠倾巢出动报复人

在沈阳有一位灭鼠能手,当地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黑猫警长”,他的名字叫杨纯明,在当地一些酒店、餐馆经常会请他去灭鼠,他最傲人的战绩就是一夜捕鼠128只,这些年被他捕杀的老鼠至少已经超过了10万只。

杨纯明为何如此与老鼠“过不去”呢?事情还要从1970年说起,这一年杨纯明20岁,在一天晚上,它与几个朋友相约到操场上锻炼身体,就在几人说说笑笑时,墙角处突然窜出来一只体型硕大的老鼠,几人出于好奇围了过去,没想到这只老鼠竟然没有跑。

结果自然是被几人抓住了,杨纯明提议将老鼠用绳子挂在单杠上玩耍一番,之后,几人拿着木棍开始敲打被挂在单杠上的老鼠,老鼠自然也发出阵阵的哀嚎声。

玩了一会,几人就觉得无聊了,之后返回了宿舍,只有那只老鼠还被悬吊在单杠上,原本这是一个小插曲,几人没有放在心上,结果,到了夜里12点钟,杨纯明和室友被一阵挠门声给吵醒了。之后,老鼠借着扒开的一点门缝,一只接一只地进入了宿舍,不一会,让人头皮发麻的一幕出现了,数不清的老鼠在一边吱吱叫,一边乱啃乱咬。

这一幕将杨纯明和几位室友吓了一大跳,为了防止老鼠咬伤,几人跳上了上铺的角落里躲着,疯狂地啃咬持续了几分钟后,这群老鼠像是接到了什么指令一样,很快就撤走了。

惊魂未定的杨纯明想到了晚上在操场上玩耍的那只老鼠,几人连忙跑去查看,结果单杠上只剩下一条细绳在风中飘荡,哪里还有什么老鼠的影子。因此,杨纯明推测,这可能就是鼠群的报复行为。

从那以后,杨纯明决定要科学地灭鼠,为此他学习了大量的关于老鼠习性的知识,还请教了一些专家,一边学一边实践,慢慢的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灭鼠大王”,而如今灭鼠已经成为了杨纯明致富的“密码”。(参考:【真相】 “黑猫警长”捕鼠记 杨纯明职业捕鼠致富20151215)

老鼠为何会有组织地报复人?

报复是有一定智商的动物才有的行为,而有组织的报复必须是一群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动物才具备的能力,而这两点其实老鼠都具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智商。关于老鼠的智商,有资料显示它们相当于人类8岁,对于这个说法我没有找到科学的论证,所以存疑。但是,有两点已经经过科学证实的能力或许能够体现出老鼠的智商。

你可能不会相信老鼠能听懂人类的语言。早在2005年,来自于西班牙的一个科研团队在《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显示:老鼠与人类、绢毛猴拥有相似的语言分辨能力。

研究人员将64只雄性老鼠用荷兰语和日语进行训练,在训练时如果它们对某一种语言做出了反应就能得到食物奖励,这样训练后,研究人员将它们分成了四组,一组给它们听荷兰语和日语,一组听两种语言混在一起的录音,一组听不同的说话者读日语或者荷兰语的句子,一组听听两种语言的倒放。

结果发现接受了日语训练的老鼠对日语有着明显的反应,对荷兰语没有任何反应,接受了荷兰语训练的老鼠也是如此。显然在一个语境中生活的老鼠,是具有一定的分辨人类语言的能力的,这是一种需要高智商才会具备的能力,至少科学家目前只在人类和绢毛猴身上找到了这个能力。

其实是老鼠自己的语言系统和社会性,老鼠是一种高度群居的动物,虽然一窝老鼠只有几只,最多十几只,但是它们附近的鼠窝往往都是从第一窝分出去的,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所以,它们的沟通也是非常及时的。

根据美国特拉华大学心理和脑科学系的Joshua Neunuebel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一种名为DeepSqueak的机器学习软件分析了11.1万只老鼠的叫声发现,老鼠的叫声中传递了不同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有着复杂的语言系统,这同样也需要智商来支撑。

这也就解释了法国科学家们的猜测:研究人员把一种新的鼠药放置在巴黎的一个下水道中,几个小时后,有迹象表明,这个消息已经被下水道中所有的老鼠知晓了。

有了这两方面的科学研究,我们就不难推断为何当初的杨纯明会被老鼠倾巢寻仇了?首先,第一只老鼠被吊起来时发出了很长的叫声,这些叫声在我们听来就是害怕、求饶的声音,但是对于附近的其他老鼠来说传递的就可能是“我被人抓住了,正在戏谑”的信息。

其次,老鼠是通过气味来锁定人的,所以杨纯明等人在戏弄老鼠时已经被老鼠记忆了气味,当这只老鼠被解救之后,它们很快的集结了周围从原鼠窝分离出去的老鼠组成了鼠群,去警告杨某。只是老鼠们没想到的是这反而让杨纯明下定了要科学灭鼠的决心。

总结一下

从老鼠对人类语言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以及老鼠自己具备的复杂的语言系统来看,它们的智商是非常高的,而这也是它们能够历经千万年还好好的活着的原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鼠的报复行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倾巢出动的报复行为确实相对的罕见一些,毕竟人可是老鼠最大的天敌,敢去跟天敌叫板,这群老鼠也不简单。

现在的老鼠都去哪了

现在家里的厨房,杂物间,仓库都会有它的踪迹。没有以前多了,有的躲在山上??

老鼠的智商有多高

老鼠的聪明超过人的想象,会多种技术,有缩骨功,能走钢丝,能游泳,还会动脑筋。

老鼠偷吃东西,大多是后半夜等人睡熟了,从小缝里钻进吃东西,而每次只吃一小点,安全后下次多吃,这样足智多谋的动物老鼠第二,没有其它动物敢当第一,

我看纪录后,老鼠能从下水道爬到几十层楼的高度,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老鼠,我家的地窖里都有老鼠。

一次我到河边洗衣服,看到一只老鼠在喝水,正好手里拿着棍子,正准备打老鼠,它突然潜入水中,潜了大的5米才浮出水面,如果是游泳的话老鼠死定了。

老鼠有高超的演技,某一天我在睡觉中,听到有动静,打开灯,仔细一看,一个老鼠静静地爬在地上,头上套着空药瓶,怎么喊都不动弹,我象侦察兵一样有着铁的纪律。

一次工作中,一个老鼠向我走来,我一动不动,老鼠是鼠目寸光,只要你不动,一米内它看不到人,当它走到我脚底下,我用脚猛踩,奇迹出现了,老鼠不是逃跑,而是跳了起来,爬到我的小腿上,把我虾了一跳,这一次我彻底佩服老鼠的智商了。

灭鼠专家最后用了绝招,用避孕药灭鼠,理论上很好,实际效果不理想,国外研究表明,老鼠的智商相当于8岁小孩,我个人认为远超8岁小孩。

老鼠是公认的害虫四害之一,为什么还有"鼠"年

我个人的理解是老鼠有太多的天敌,在动物界老鼠胆子也是最小的,它们群居能适应寒冷热带干旱的任何一个地方,用自己聪明灵活的生存方式求生存避天敌,只要是有可能生存的地方都有老鼠,应该是老鼠比任何动物都聪明所以排第一位也就理所当然。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觉得老鼠可怕,而觉得仓鼠、松鼠、土拨鼠很可爱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太脏,身上带着病菌,下水道,茅厕,哪里脏哪里就有它们,祸害庄稼,家里的衣服,家具没有他不伤害的,你说的松鼠,它只吃树上的果子,不伤害人,还有吃树叶的,还有的树枝,竹子的,鼠类,只要不伤害人,没有传播疾病的动物都不可怕,并且让人喜欢。

鼠为什么要叫老鼠

鼠为什么要叫老鼠?我们需要讲一下老这个字,老字有聪明狡滑和年长等的意思。狐狸聪明狡滑,如果加个老字,老狐狸更聪明狡滑了。俗语说老不看三国,是说三国书中计谋多,老人本来比年轻人聪明有经验,看三国更聪明有经验了。还有姜还是老的辣说法,也是比喻老字的厉害那。中国十二生肖属相,以动物命名,排列顺序,以聪明程度决定。老虎厉害吧?但它聪明不够,排名稍靠后。小鼠不大,排名第一,足够说明它的聪明,鼠字前加个老字叫老鼠,真是名至实归,没有人说不行。另一种原因是,在民间,鼠是害虫,几乎家家都有,它们聪明狡猾,行踪不定,昼伏夜出,咬坏人们衣物,偷吃粮食,犯的罪行很严重。人去世了,有时会说成人老了,老字还有代表死字的意思。人们恨鼠呀,把它们叫做老鼠,也是叫做死鼠,咒骂它们年老体衰,咒骂它们死的快。哈哈,老百姓说粗话哩,这样解气呢!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小时候放了寒假,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去田野里挖鼠洞了,因为在秋天,老鼠囤了大量的食物,到了冬季,食物匮乏时,它们主要以鼠洞里的粮食为食。

在田里,鼠洞往往在田埂上,洞口有一些干枯的杂草作为遮挡,如果你发现一个洞口有一些新鲜的土,那里面一准有大量的粮食。记得有一次,我跟表哥在花生地的田埂上找到了一个明目张胆的鼠洞,我们俩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挖开,深度大约有1米多,鼠洞里鼠道错综复杂,挖开后,我俩竟然从里面挖出了十几斤的花生。

除了花生地里,玉米地、大豆地里也是老鼠洞泛滥的地方,一个寒假我跟表哥挖的粮食,至少有满满的两三推车。当然,在以前缺衣少穿的年代,这些粮食经过清洗加工后就被吃掉了。

不过,在收缴了“战利品”回村之后,遇到一些老人,他们会说:挖空了老鼠过冬的粮食,它们是会上吊自杀的。听到这个说法,我不禁想笑,因为,虽然上吊自杀的老鼠确实存在,但是起码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挖空了老鼠过冬的粮食,老鼠会上吊吗?

老鼠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群居动物,因为在食物匮乏的冬季,老鼠需要屯粮,这是它们一家几口甚至是十几口一冬天的口粮,但是这些粮食也是我们辛苦种的,所以挖鼠洞粮食在我看来就是从小偷家把他偷的东西光明正大的拿回来。

由于小时候挖的鼠洞很多,而且在寒假里几乎天天都去,所以我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老鼠被挖空了粮食是不会上吊自杀的。

只不过,我们确实能够在一些挖开的鼠洞旁边的一些植物上能看到老鼠挂在上面的尸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老鼠是人为挂上去的,因为我就这么干过,所以当听到老人说老鼠会上吊时,我才想笑。在挖鼠洞时,通常老鼠都是在里面的,挖得越深,老鼠出来的几率越大,此时,看准老鼠一铁锹拍上去,它就挂了。

之后,会把它在附近找一棵小树或者是植株较高的植物挂在上面,以免它们假死,其实不仅仅是我和表哥,我看到其他许多去田里挖鼠洞的小伙伴都会这么做,毕竟留下它们,明年田埂上或者田里就会多许多的鼠洞,到时候粮食真的能肉眼可见的减产。

因此,老鼠上吊一般情况下,都是人为的,而不是老鼠自己跑上去的。

如果不拍死老鼠,没有了粮食的老鼠会怎么样?

鼠洞的结构非常的复杂,首先,冬季老鼠的洞在田埂或者山坡上,它的洞口很小,大约有3-5厘米左右,洞口有一个平行的通道大约10厘米,然后洞会近乎垂直的向下,大约在离洞口50厘米左右,就会分出许多小的通道,这些通道除了一条通往休息的地方、一条通往排泄的地方和一条通往盲洞(表面上是个堵死的洞,实际上与外界相通,只是被松软的土覆盖)外,其他的通道在冬季都被粮食占据着。

当遇到危险,洞里又没有小老鼠时,成年老鼠就会从盲洞逃走,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

但是,逃生后的老鼠基本上也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老鼠必须要找一个避寒之所,而且没有了食物,在田野里也找不到食物的前提下,它必须要进入其他老鼠的洞里,此时必然会引起一场大战。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或者听过“老鼠乌托邦”的实验,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博士做过的一个关于老鼠内卷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为“黑暗实验”。

卡尔霍恩博士为4公4母8只老鼠建造了一个适合居住,但无法出去的“乌托邦”,里面有足够的食物,在实验的过程中,这8只老鼠以每55天翻一倍的速度繁殖着,但是这种数量增加到了第315天开始有了变化,因为从这天开始,老鼠数量增加一倍竟然需要145天,比以前慢了约3倍,原因就是里面的母鼠开始了厮杀,尤其是母鼠看到有其他老鼠来到自己领地时。

最终,在实验进行到920天时,这些老鼠没有了繁殖行为,并且于第1588天所有的老鼠死亡。这个实验其实是在影射人类,因为人类在地球上就相当于老鼠在“乌托邦”里,不断地繁殖,人口的膨胀,其实是一种“自我毁灭”行为。

当然,这个结果与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其中老鼠的内斗开始,就是因为数量膨胀后,食物得不到满足导致的。这个就与我们今天聊的问题有关了,因为老鼠屯粮也是全家一冬天的口粮,也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此时如果再加入两只成年老鼠(夫妇),显然食物是不够的。

所以逃出去的老鼠,即使找到另外一个鼠洞也会被赶走,最后活活的饿死,而不是上吊而死。

真的有老鼠会因为粮食被偷而上吊自杀吗?

据说在巴西亚马逊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南美山鼠,它们一到秋季就会成群结队地去到人类的居住区或者农田里搬运粮食,放到自己的鼠洞里。一些巴西的小孩也会去寻找它们的洞,挖开取走粮食。

此时的老鼠看到这样的景象会先围着被挖开的洞穴转圈,一边跑一边吱吱的乱叫,最后气急了的老鼠会找到一棵小树,爬上去,找分叉的树枝将脖子挂上去,两腿一蹬,活活的吊死。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传说,不过对于这个传说我个人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南美没有一种老鼠叫南美山鼠,而且亚马逊雨林平坦,哪里来的下山这一说,况且南美亚马逊雨林是热带雨林,这里压根就没有冬天,食物在一年四季都很充沛,老鼠也不需要存粮。

最后

老鼠洞的里的存粮被挖空了,它们确实会死,因为有屯粮习惯的老鼠都生活在有寒冷冬季的地区,没有食物就只能活活饿死。但是,它们绝不是上吊而死的,我们偶尔看到老鼠挂在野外的树枝上,其实是人为的。

至于南美上吊鼠的说法,显然也是民科搞的博人眼球的段子,可信度非常的低。

田鼠可以吃,家鼠能吃吗有什么区别

人如果饿极了,一切能吃的都可以吃,何况是田鼠或者家鼠呢,管的了那么多吗?

田鼠和家鼠,虽然都带有“鼠”字,都是啮齿目动物,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最明显的就是类别不一样,田鼠属于仓鼠科,体型稍小,眼睛较别的鼠类小、耳朵较大;而家鼠属于鼠科,尾巴较长。

(田鼠)

它们的活动区域也不相同,田鼠主要为地栖,常在田野、树根挖洞,或者在石缝里做窝;而家鼠的分布很广泛,室内室外都可以,下水道、墙缝、家里隐蔽的角落都可以做窝,糟蹋粮食、食物,咬坏木头和衣物,而且繁殖力惊人,对人类的影响比别的鼠类要大得多。

(家鼠)

说到吃田鼠,很多地区都有烤田鼠这道小吃,用盐腌制后进行烤制,味道据说还很鲜美,我国岭南地区甚至有“吃一鼠,当三鸡”的说法,来形容田鼠的独特美味和营养价值要超过鸡。

至于家鼠,很多人看到了都觉得恶心,一般不会想到要吃它们。据了解,家鼠的皮比较厚,而且浑身会散发浓重的腥馊味,口感肯定没有田鼠好。南方一些地区一道特殊的菜品“三吱”,用的是刚出生的家鼠,没有吃过,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但无论是田鼠还是家鼠,浑身都携带者大量致病的细菌和病毒,可以引发鼠疫、疟疾、脑炎、炭疽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所以,不建议大家食用田鼠和家鼠,即便有人说它们的肉是有多么的美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