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头条里很多出联句求上下联或出诗句求上下句的,对联或诗句的出句要讲究些啥基本常识
- 什么是诗词的平仄
头条里很多出联句求上下联或出诗句求上下句的,对联或诗句的出句要讲究些啥基本常识
我之前出过联句,我来与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在头条出联句与对联句,成了大家茶余饭后娱乐与学习的一种方式。你一言我一语,就跟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一样。大家觉得开心吗?绝对开心,而且乐此不疲。那对于出联句的人,更开心了,我们可以称之为“东家”,不仅邀来客宾满盈来捧场,且还能涨点人气(粉丝),顺带收点茶水钱。但最大功劳者,当属头条平台。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平台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交流场所。下面我们回到主题。
第一,正式对联出句,首先您要懂平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去、入声为仄声。在头条一般四、五、七对联句多,四字联起句:平平仄仄;五字:仄仄平平仄与平平平仄仄;七字:平仄仄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以这个为标准来组词出句。出句最好标上平仄,这样大家比较好对照平仄来对句。
第二,随意出句的,也就是不合平仄的联句,最好能自己先对句,这样等于有个样本,大家也好依样画葫芦。再者就是图文要并茂。我看头条很多友友们出句,就出一个上联,邀人对下联,平仄又不对,配图也马虎,这种对的人极少。
最后,那就是对对子的人。怎么对就按出句的平仄去对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就可以了。好了,以上是我本人的看法,不喜勿喷哈!
什么是诗词的平仄
什么是平仄?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却又从来没用过?
其实平仄是近体诗实用的音调规则系统。中国人从小学习古诗词,难免会接触到唐诗宋词,可是老师一般不会讲解平仄。所以给大家一个模糊、似有似无的概念。
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古音发音已经有了一些不同,平仄规则到了今天在学诗的人的眼里难免有些混乱,再加上格律诗对平仄限定很严,所以有很多人对平仄格律如临大敌,甚至有一部分人干脆放弃,打起“不以词害意”的虎皮,痛骂平仄害人,是镣铐,限制了思绪自由,并自得其乐。这是个人选择,不代表大众趋势。
平仄很难吗?并不。我们下面简单说一下。
汉语拼音中,音调为四声,一,二,三,四声,举例:“周,轴,肘,骤”。对应的平仄呢,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这种区分很容易吧?大家可以随便说几个字自己确认强化一下。这样,所有的汉字根据这四声调都可以划入平音和仄音。这是普通话。
而古时候的平仄划分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这里也简单说下,帮助大家入门。 古时候的四声为“平,上,入,去”。而在平仄规律中,平还是平,上、入、去统统划入仄声。平声呢,还是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周,轴”的音调,和现在是一样的。“上”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肘”的音调。“去”就是第四声,“骤”的音调。那么“入”声字去哪儿了呢?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了,发音“一,二,三,四”声都有。这个也就是平仄的难点所在了,在鉴赏古诗的时候,如果发现该发仄音的时候确是现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这个字古时候的发音,是不是属于入声字。
我们举个例子,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整首诗来讲有点复杂,我们就看首句吧。“庭前芍药妖无格”,按音调划分:“平平平仄平平平”,这很明显平仄有问题,一点都不抑扬顿挫,都是平音,念起来悼词一样,肯定不对。有了怀疑,就去查一下,果然,“芍、药、格”三个字全部都是入声字,只是在现代读音归入了“平、去、平”,所以才会划平仄为“平、仄、平”,出现以上错误。
那我们按照入声字仄音入韵,这得出这一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就是标准的七绝起句,可以顺势推导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通过普通话音调的划分平仄,飞快就可以入门。当你遇到古诗中平仄异常的情况的时候,去查一下入声字表,基本上也可以解决。要是真想努力,背下入声字表。不过在如今这种随时可查网络的环境下,意义并不是很大。
不要因为嫌麻烦而把文章一关,去看那些乱写的所谓之古风。耐心学习一点平仄知识,一通百通,你会发现那套什么“平仄限制思维”的说辞多么井底之蛙。
毕竟,平仄只是帮助你掌握汉字音韵之美的工具,你被工具给吓住了,能有什么进步?
学会它,再脱离它,而不是一开始就拒绝它。难的不是诗,不是规则,而是学习的心。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