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两周岁多了,还不会说整句话,正常吗要不要看医生?为什么没有说过话两个人就互相喜欢_梁山_孩子_说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二话没说 梁山 孩子 说话

本文目录

  • 男孩两周岁多了,还不会说整句话,正常吗要不要看医生
  • 为什么没有说过话两个人就互相喜欢
  • 为什么现在一些人跟自己的亲人没什么话题,跟别人就有说不完的话
  • 有哪些话看似很有道理,但说了等于没说
  • 孩子两周半,话不会整句的说,只会一个字两个字的说,怎么办
  • 俺家宝贝两周岁了,一句话都不说,你说什么也都懂,我们做父母的很着急,什么原因不说话
  • 两父子一天说不到几句话,正常吗
  • 两岁两个月的宝宝还不会说整句话正常吗
  • 农村俗语“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 梁山108好汉里,哪些人在原著中没说一句话,存在感几乎为零

男孩两周岁多了,还不会说整句话,正常吗要不要看医生

只要会说话,不管是几个字,就说明他没问题,只是语言发育的晚。

一个孩子说话早晚不能说明他智商的高低,别担心。

多和他交流,很快就都会说的。不要因为他不会说就不和他说话了,正是因为这样才要多和他说。

为什么没有说过话两个人就互相喜欢

这就是心心相惜!这就是心有灵犀的默契!

也就是说!遇到了知己!也是遇到了缘分!

所以没有说过话的两个人互相喜欢!这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

一眼万年!偶然间相遇!再也忘不掉对方的身影!

为什么现在一些人跟自己的亲人没什么话题,跟别人就有说不完的话

问:为什么现在一些人跟自己的亲人没什么话题,跟别人就有说不完的话?

你说的这些人跟自己的亲人没话题,跟外人就有话题,咱不认识,也评论不了。

爱说话的人跟谁也能拉上呱,不爱多说话的人,你就让他(她)说,也是话少,个人性格,没有什么奇怪头。

天天见面的家里人,日常话语就挺多,怎能没话说哪?俺不信,跟外人就有拉不完的呱,是不是你家里人都不爱说话,你在家里闷的,见了认识的人就聊,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人家爱听你的唠叨吗?哈哈。

就自己而言,跟亲人和认识的外人都能拉上呱,分什么事什么人拉什么呱,愿说就多说两句,不爱聊了就少言语,人就是个话赶话的世中人,论人所思所想而言谈吧。

个人对这个问题就聊到这里,欢迎有不同观点的网友们来谈谈你们的见解,谢邀答,谢谢。

有哪些话看似很有道理,但说了等于没说

太阳从西边出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赶鸭子上轿; 无牛捉哒马耕田; 女子无才便是德;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 刻舟求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白马非马;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画蛇添足。

孩子两周半,话不会整句的说,只会一个字两个字的说,怎么办

孩子到两周半还不能说些让大人听得懂的话,或自以为是自己玩自已的,一天到晚不与大人搭理,一句话也不哼。这种情形下,大人能不急吗?我们家小孩到一周了不能呀呀发声,到二周时还不能说话。这下,让他从医的奶奶警觉了起来。从她的同事,到认识的专家,还有不认识的专家,林林总总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是不见好。到二周半时,他爷爷下决心辞去工作,专职带他去玩去闹。比如晚上带他去看车来人往的街道,教他认识车、斑马线、红绿灯,还有夜空中的月亮、飞机。比如白天带他去公园去海边去山上,教他认识花草虫鱼,鱼虾鳖蟹,参观南极考察船,攀登直入云霄的气象塔,听林间松涛,看万倾波浪,还有小到凫水玩沙滩。天天乐此不疲,循环往复,半年时间里玩过城市里所有的地方。奇迹也就在临近三岁的一天早上犮生:他叫了爷爷奶奶,正很自然地跟着学唱小儿歌。这些浅见不知对类似孩子的家镸是否有启发。至于以后智力如何,这一点也不妨碍。从幼儿园到小学至中学,一直都很顺利,如今已是一所985和211大学的二年级学生。

俺家宝贝两周岁了,一句话都不说,你说什么也都懂,我们做父母的很着急,什么原因不说话

两种情况:一是说话晚即语迟,二是病因造成或叫胎带!按道理两周岁的小童应会说话,一般一周岁多的孩子简单的话就会说了。民间常说小儿:三盘六坐八爬嚓,十来个月打哇哇,正常的孩子三个月会盘腿,六个月会坐着,八个月会到处爬,十来个月就会啊啊学语了。举两个例子:本人楼上有一小夫妻,生了个男孩,二十六个月了,也就是两岁多了(虚岁)连爸妈都不会叫。小孩什么都懂,很聪明,就是嘴懒不说话,小夫妻及爷爷奶奶都很着急,我说你们平时得教孩子说话,着急没用,现在二周岁半了,简单的话都会说了。另一个是同事的孙子,五周岁了连爸妈爷都不会叫,当时我就认为孩子肯定有病,是病因造成失语,但不少人认为遗传,说他姥爷说话就完,结果至今十二三了依然不会说话,外表看什么都懂,但实际出门几百米回来不识路找不着家。后来送聋哑学校,依然没改善。因此,应因人而定,如父母说活晚,孩子也可能说话晚一点,但如两周岁依然不会叫爸和妈,应及早就医!(个人观点)

两父子一天说不到几句话,正常吗

这个要分情况!从我周围的朋友绝大部分都是一天和小孩说不到三句话。一个是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主要还是在孩子面前严父的形象!这个和学历职业无关!只和父亲的教养和见视有关!没有对错之分!

两岁两个月的宝宝还不会说整句话正常吗

我两个小孩都在八个月开始会说很多话,小的一周岁零两个月就通过幼儿园的测试,成为全园最小的小朋友。而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居然五岁才开始学说话,从我和亲戚两家的孩子语言能力来看,我认为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孩子身后的家长问题。

我是很爱孩子的人,不管见到谁家的孩子,我都想去抱一下去逗乐一下,从孩子出生后我就总是跟孩子不停地说话,孩子自然有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机会。而我那个亲戚夫妻俩就是个闷罐子,夫妻之间可以几天没有一句话的交流,孩子想学说话也没地方去学,所以直到五岁后孩子在村里跟同龄人才慢慢学说话。

孩子出生就等着父母给予语言训练,这不仅是孩子开口说话的时候迟早问题,而是关系到孩子的大脑神经元链接问题。3岁之前大脑完成70%的发育,这是人生中大脑最能接收信息的时候,父母不好好教孩子说话,就等于让孩子的大脑闲置不用,这样最大的害处就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如果父母很认真去培养孩子的语言,其实孩子四个月起就有一定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偶然的时候会跟着学说一两个字的单词。达娜•萨斯金德的研究发现,人出生时的大脑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家长只要更多地跟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孩子就会有一个聪明的大脑。

如果孩子两周岁了还只能简单的单词,那无疑是父母跟孩子语言交流的太少,那得抓紧时间多跟孩子说话,不要错过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机。

农村俗语“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农村俗语“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是什么意思?在农村经常看到老老少少,三五成群,二个结伴东家长李家短,拉拉家常,前五百年后五年,讲话不着边际,口無遮攔,无中生有,乱嚼舌头根子,两面话,言行不一致,经常盘人家话,两面三刀,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说得天花乱坠,有鼻有眼,让人摸不着头高头低,是好是坏。

人前不讨两面光,意为两耳光,说句良心话,两耳光是轻的,在左邻右舍及农村经常碰到类似事件,大打出手,对峙公堂,最后赔礼道歉,所以无中生有到处盘话害人害自。讲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一时嘴痛快而伤了人家自尊,讲话要有评有据,缺德的事,伤感情的事千万莫做。到时后悔也来不及。网图。

梁山108好汉里,哪些人在原著中没说一句话,存在感几乎为零

梁山108将中,有不少群众演员,甚至有两条好汉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克隆人,人物形象高度雷同。这些人毫无性格特点, 没有独立的故事情节。他们在书中连跑龙套都算不上,纯粹是打酱油。他们出现在书中完全是凑数,有他不多,无他不少。施耐庵为了凑足108人,硬把他们塞了进去,其实他们的角色,完全可以由其他相对重要的人物代替。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

这个角色出现的目的就是凑数。因此,不需要他说任何台词,也没有台词给他说。

皇甫端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有了他,水泊梁山就是完整的108将。否则就凑不齐108人。

为了让他多少有点事干,施耐庵给他安排的角色是兽医。考虑到梁山伯有许多马匹,马生了病,总得有人看。

碧眼黄须的皇甫端,长得像是欧洲人,并且是“重瞳子”,每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西楚霸王项羽等也是重瞳。

作为一名专业兽医,他能够在英雄排座次的最后时刻,混进梁山108条好汉之中,并排名第57位,算是一个奇迹。

我估计是因为施耐庵绞尽脑汁,也只凑到了107人,实在没办法再编下去了,突然想到梁山上有那么多马,需要一名兽医,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紫髯伯”皇甫端出场,是在梁山攻下东昌府后。张清归顺了梁山,终于凑到107人了,算来算去还差一个。

于是,张清就顺便向宋江介绍有这么一个角色,是自己的好朋友,会给马治病。

宋江大喜,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专业型人才。就这么,皇甫端原本生活稳定,家庭幸福,却好好的兽医不干,跟随张清上了梁山,并且带了老婆孩子一起上山。

“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材。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亦有用他处,可唤此人带引妻小,一同上山。”宋江闻言大喜:“若是皇甫端肯去相聚,大称心怀。”张清见宋江相爱甚厚,随即便去唤到兽医皇甫端,来拜见宋江并众头领。

紧接着,施耐庵通过诗词的形式,对皇甫端的医术和外貌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描写。此处省略。

宋江看了皇甫端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虬髯过腹,夸奖不已。皇甫端见了宋江如此义气,心中甚喜,愿从大义。

皇甫端纯粹是因为讲义气,所以安稳的日子不过,也跟上了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然后英雄聚义时,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

专门负责给马治病,工作比较清闲。

当初我看书看到这里,对皇甫端这种人也能成为梁山108条好汉之一,总感到太勉强,太牵强。

梁山受朝廷招安后,在征辽、征田虎、王庆战役中,皇甫端出场客串了一回群众演员。后来,梁山征讨方腊时,估计再带上他,施耐庵每次要多写一个人的名字,感觉也太累,干脆就让他留在东京,没有让他随军出征。

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此人没有单独台词。但和其他人共同讲过话。郑天寿是清风山三寨主。本来是个打银匠,从小习得棍棒,不甘平庸,和燕顺、王英一起落草为寇。

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比如林冲,武松,卢俊义等,都有独立的故事情节,入伙梁山也是单独入伙。

而一些龙套角色,并没有属于他们的独立情节,入伙也是和他人一起。甚至说话也是几个人一起讲,从来没有单独讲过话。

我们发现:为了凑足108人,施耐庵比较喜欢搞批发。经常是某个山头一下子入伙好几个。其实清风山哪怕只有一个山寨主,也对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水浒传》中,经常一个小山寨就安排了三四个人入伙,下面还有许多这种情况。

小说中写到这三个人时,基本上都是燕顺说话。或者燕顺和他们一起讲,并没有郑天寿的单独台词。

宋江在清风山,郑天寿这三个头目酒醉,准备取宋江的心肝做醒酒汤,这种事他们经常干,不以为奇。

宋江情急之下,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燕顺听到原来是江湖上黑白通吃、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大吃一惊。

宋江之所以在江湖上如此出名,主要是因为他有官方的身份作掩护。他虽然官不大,却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到了极致,所以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灰色收入,以此用以结交江湖好汉。同时,利用自己有限的影响力,充当黑道朋友的保护伞。

燕顺等人连忙松绑,叩拜请罪,几个人共同讲了一句话,具体谁讲的不清楚

又说武松如此英雄了得,三个头领拊髀长叹道:“我们无缘!若得他来这里,十分是好。却恨他投那里去了!”

后来,王英要强抢刘高的夫人,宋江考虑到花荣的关系,跪下求情,郑天寿又和燕顺共同讲了一句话,具体谁说的也不清楚:

燕顺、郑天寿一齐扶住宋江道:“哥哥且请起来,这个容易。”

后来,郑天寿每次出场,都是以群众演员的身份出现,换句话说,他比皇甫端出场的概率还要多一点,每次,施耐庵还不厌其烦地把他的名字写上去,例如:

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

又比如:

卢先锋总领右军人马,三十七员:军师朱武,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索超、徐宁、燕青、史进、解珍、解宝、韩滔、彭玘、宣赞、郝思文、单廷圭、魏定国、陈达、杨春、李忠、周通、陶宗旺、郑天寿、龚旺、丁得孙、邹渊、邹润、李立、李云、焦挺、石勇、侯健、杜兴、曹正、杨林、白胜。

当然,他也仅仅就是名字出现在名单中而已,说明有这么一个人。最后,他在征方腊时,被磨扇打死。

从此,施耐庵不需要再写他的名字了。

地会星神算子蒋敬:

施耐庵继续搞批发。

神算子蒋敬与摩云金翅欧鹏、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几个好汉一同在黄门山落草。所以入伙梁山时,一下子就四个人。

神算子蒋敬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后勤保障。也算是一个专业人才。

蒋敬也没有单独台词,也和其他人共同讲过话。

蒋敬在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中出场,众好汉劫法场、小聚义后,抓了黄文炳返回梁山时,遇到了神算子蒋敬等四条好汉劫道:

第二个好汉姓蒋名敬,祖贯是湖南潭州人氏。原是落科举子出身。科举不第,弃文就武,颇有谋略,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亦能刺枪使棒,布阵排兵。因此人都唤他做神算子。有诗为证:

高额尖峰智虑精,先明何处可屯兵。

湖南秀气生豪杰,神算人称蒋敬名。

这一段描写,是神算子蒋敬在《水浒传》中最重要的时刻。之后,这个人就可有可无了。

蒋敬有没有讲话呢?也是和其他人一起讲的,具体谁讲的不清楚,估计应该是带头大哥欧鹏先讲的,蒋敬在旁边附和了:

宋江饮酒中间,在席上开话道:“今次宋江投奔了哥哥晁天王,上梁山泊去一同聚义。未知四位好汉肯弃了此处,同往梁山泊大寨相聚否?”四个好汉齐答道:“若蒙二位义士不弃贫贱,情愿执鞭坠镫。”

之后,蒋敬也经常作为群众演员露个脸,当然,有他不多,无他不少。除了上面郑天寿出场时,他也出场亮相之外,还有比如:

说犹未了,石勇引将晁盖、花荣、秦明、黄信、薛永、蒋敬、马麟到来,李立引将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穆春、侯健、萧让、金大坚一行,众多好汉都相见了。宋江作谢众位头领。

再比如:

宋江迎见吴用等,便问来情。吴用答道:“童枢密自有随行军马,并大将王禀、赵谭,都督刘光世又领军马,已到乌龙岭下。只留下吕方、郭盛、裴宣、蒋敬、蔡福、蔡庆、杜兴、郁保四,并水军头领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等一十三人,其馀都跟吴用到此策应。”

地满星玉幡竿孟康:

施耐庵决心将批发进行到底。这一次,神行太保戴宗一下子拉来了好几个人。

孟康的工作是造船。

大家注意一下:108将中,凡是这些龙套角色,大多都是负责养马、算账、造船、兽医等后勤保障工作。基本上在两军对敌作战时,他们并不与敌人单挑。

与敌人单挑,主要是豹子头林冲这些人的任务。

在梁山伯大聚义时,孟康排在第70位。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监造花石纲大船,杀死了提调官,跑到饮马川落草,与铁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邓飞一同打家劫舍,后来跟随神行太保戴宗,三个人一起加入了梁山队伍。

到了梁山后,就让他负责监造战船。征方腊时,在乌龙岭领了盒饭,被火炮击中头盔,打做肉泥而亡。

不过,施耐庵始终没把他忘了。他的名字同样会出现在群众演员之中,偶尔出来露个脸。有点像是电影结束时,银幕上打的群众演员字幕。

宋先锋总领左军人马,四十八员:军师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秦明、杨志、朱仝、雷横、刘唐、李逵、鲁智深、武松、杨雄、石秀、黄信、孙立、欧鹏、邓飞、吕方、郭盛、樊瑞、鲍旭、项充、李衮、穆弘、穆春、孔明、孔亮、燕顺、马麟、施恩、薛永、宋万、杜迁、朱贵、朱富、凌振、汤隆、蔡福、蔡庆、戴宗、蒋敬、金大坚、段景住、时迁、郁保四、孟康。

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所谓的蒋敬、金大坚、段景住、郁保四、孟康,其实都是可有可无。施耐庵为了把场面写得热闹,不辞辛苦、不怕累,非常认真地把群众演员全部一个个点出来。

除了这些完全没有台词的,梁山伯108条好汉中还有一些角色,虽然偶尔也说了一两句话,似乎有那么一两句台词,但说了等于没说。这些角色也是可有可无。纯粹是出来打酱油,跑龙套,充当群众演员,衬托主角的形象。

比如以下这几个人。

“霍闪婆”王定六和“险道神”郁保四:

“霍闪”是一种方言,流行于江淮一带。也称之为“活闪”,闪电的意思。笔者老家这一带的人,把这个词的意思引申,比如照相机的闪光灯,也称之为“霍闪”。据翟灏《通俗编》:

“雷电霍闪,今人每连称之。……唐顾云诗:‘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金绳长。’”

“活闪婆”的“婆”,可能是指猪婆龙。猪婆龙也就是扬子鳄。王定六住在扬子江边,形象瘦小,动作敏捷,所以称他为活闪婆。他跟在“浪里白条”张顺后面上了梁山。

王定六原来是开酒店的,虽然“走跳得快”,但长、短跑明显比不上神行太保戴宗,蹦跳的本领,也就是轻功,明显比不上鼓上蚤时迁。论武功,稀松平常。估计可能他就没练过功夫。

“险道神”的意思就是送葬的开路神。元明时期有谚语:“踩小板凳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子”。

郁保四是个夺马的强盗,长得比较高大,也没什么武功。

这两个人本领稀松平常,完全是出来凑数的跑龙套,打酱油的角色。他们唯一发挥作用,是在攻打东平府时,王定六与郁保四一齐去劝降守将“双枪将”董平。

结果,两人被董平各打了二十大棍。

郁保四道:“小人认得董平,情愿赍书去下。” 又见部下转过一人,瘦小身材,叫道: “我帮他去。”那人是谁:

蚱蜢头尖光眼目,鹭鸶瘦腿全无肉。

路遥行走疾如飞,扬子江边王定六。

这是他们在书中的高光时刻。说明施耐庵还没把这两人全忘了。

“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 :

这是两个几乎一模一样,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克隆人。他们从外貌, 绰号,到他们的人生经历,一直到如何阵亡,都高度类似。

他们俩其实就是一个人,之所以写成两个人,如前所述,还是为了凑数。

这两个人的绰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云里。两个人都是梁山泊的元老,早年都同样跟随王伦占山为王。

这两人身材都很高大威猛。杜迁的胳膊特别长,能够摸到天,如果在现在,打篮球绝对是一把好手。

林冲火并王伦后,这两人都投降了,继续留在梁山。

由于武功稀松平常,再加上是原来王伦的人,所以这两个人在梁山都很不被重用。

宋万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在润州城一役中,被箭射中马踏而亡。被追封为义节郎。

杜迁同样是随宋江征讨方腊,攻打清溪县时,也是在乱军之中,也是被箭射中,马踏而亡,也是被追封为义节郎。情况和宋万完全一样。他是梁山最后一批战死者,他自始至终见证了梁山的兴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