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巅峰期的卡卡?为什么卡卡这么受欢迎_米兰_金球奖_球员

本文目录

  • 如何评价巅峰期的卡卡
  • 为什么卡卡这么受欢迎
  • 卡卡真的很厉害吗
  • 如何评价卡卡
  • 卡卡为什么巅峰年纪突然就不火了
  • 球员测评:如果卡卡没有伤病,后来会是什么水平

如何评价巅峰期的卡卡

巅峰期的卡卡,通常是指2006-2007赛季的卡卡,那一年的卡卡,还真的贡献出超级巨星级别的表现,在舍甫琴科离开AC米兰的情况下,卡卡身兼前腰和得分手的双重任务,以一己之力率AC米兰获得欧冠冠军,并拿走金球奖——那一年金球奖排名位列卡卡之后的,正是梅西和C罗。也就是说,卡卡是后一个“来自地球”的金球奖得主。别看现在梅西C罗“谁拿欧冠,谁就能拿金球奖”,实际上,在卡卡之前,连续十几年的金球奖得主都不是从欧冠冠军成员中产生!正是卡卡以欧冠射手王的身份获得欧冠以后,才形成卡卡梅西C罗谁拿欧冠,谁就能拿金球奖的格局。

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卡卡的逆天表现,大幅度提高了欧冠冠军在金球奖评选中的参考比重——虽然足坛“三足鼎立”时间太短,很快就变成“双龙戏珠”的格局了。卡卡在足球场上主要打前腰,但他并非“古典前腰(组织型前腰)”,而是更现代化的“攻击型前腰”,卡卡出色的拿球技术,带球能力,远射脚法和背身作用,可以让卡卡更直接冲击对手的后防线。卡卡有爆发力,但过人不是只依靠爆发力,相反,卡卡的球感和带球节奏特别好,卡卡带球动作大步流星,能够在小范围内完成变线,且不怕对手的身体冲撞。

卡卡在快速跑动中不用停滞,就可以做出微调变向,对手感觉伸脚离足球只有1厘米,却就是抢不下来!当对手以为自己离足球越来越近的时候,卡卡只要节奏稍微一变,就能马上撕开对手的整条后防线。卡卡的厉害之处在于,由守转攻的时候,卡卡有背身拿球能力,可以直接做为球队攻防转换的提速器。而且卡卡不用跑到边路人少的地方去内切,只要在中路拿球就能直接突破对手防线。卡卡虽然不是“球王级别”的球星,但巅峰期的卡卡,确实有“球王踢法”的战术价值,能拿球,能突破,能射门, 能对抗,卡卡在AC米兰和巴西队几乎无所不能,甚至能在巴西和阿根廷队的热身赛上,让少年梅西都追不上他!

可惜卡卡在巅峰期受伤病困扰,加上没有进行球风转型,而且职业规划也不太合理,最终巅峰期没有梅西C罗那么长,但我们要记得,巅峰期的卡卡,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战胜梅西C罗的球员(2007年)。

你觉得卡卡是哪个级别的球星?欢迎一起讨论。

为什么卡卡这么受欢迎

我不知道你说的卡卡是指哪一位,我听说过几个叫卡卡的。

有一个卡卡是一位巴西足球运动员,貌似得过世界足球先生。我不是特别了解,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时候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球星。很多女球迷喜欢他,应该是长得帅、踢球动作帅。

还有一个卡卡是我2008年看的动画片《精灵世纪》当中的一位王子,长着黄色的头发,额头上有一个蓝色的螺旋形印记。

卡卡真的很厉害吗

任何一名世界足球先生、或金球奖得主,都是足坛翘楚,精英中的精英,卡卡作为2007年双料大奖得主,实力自然毋庸置疑。

可能过去10年,我们习惯了梅罗二人转,或许对之前的卡卡有些陌生了。2007年的金球奖评选中,卡卡获得了444分,以绝对优势碾压了另外两位竞争对手,也就是日后大红大紫的C罗和梅西。

要做到这点可不容易。众所周知,卡卡不是梅罗这样的第一攻击手,他在场上更多司职前腰或影锋,职业生涯单赛季基本没有超过20个,最巅峰的2005-2007,两个赛季分别打进18和19球,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与动辄进球60+的梅罗的确不可并论。

但是巅峰的卡卡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那时的AC米兰给人的感觉是控制流、进攻型打法,实际上却是以防守起家,圣诞树阵型在后场人手充足,但前场进攻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尤其是舍甫琴科离开球队之后。下面是AC米兰于2007欧冠决赛阵容4321:

门将-迪达;后卫-奥多、内斯塔、马尔蒂尼、扬库洛夫斯基;中场-加图索、皮尔洛、安布罗西尼;前腰-卡卡、西多夫;前锋-大因扎吉

平均年龄高达31岁+,进攻端完全没有速度可言,不管是首发的因扎吉还是替补登场的吉拉迪诺,都是单纯的抢点型射手,不具备战术支撑能力,身后的西多夫、皮尔洛都是控球型选手,不具备向前推进能力。

这支球队,唯有卡卡能够踢出速度,能够直接产生威胁。欧冠决赛,AC米兰两个进球都来自卡卡策动,第一个进球是卡卡制造的任意球,第二个进球是卡卡直接送上的助攻。这只是卡卡表现的缩影,而且是在被马斯切拉诺全场盯防下的表现,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卡卡是这样的:

他得自己从中后场接球,奔袭大半个球场,面对围追堵截完成进球或助攻。有些球员,一辈子能踢出一次两次这样的进球,就足以吹上好几年,当时的卡卡却是一年能玩上好几遍。

你说卡卡屌不屌?现在梅西、C罗身边谁不配几个高段位帮手,曾经厄齐尔负责传送、迪马利亚负责突破、本泽马负责掩护,C罗安心中路吃饼;梅西也有伊涅斯塔、内马尔、阿尔维斯这些人做嫁衣,卡卡可是什么都没有的孤胆英雄,有的只是一群半截退役的老残队友。

如何评价卡卡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80后米兰球迷,卡卡是那个时期米兰城最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球员。作为梅罗之前最后一个金球奖得主,卡卡巅峰时期的实力和形象简直无懈可击,当然在他的巅峰期有点太短了。

卡卡的巅峰时期都在米兰度过,米兰时期的卡卡无所不能,2007赛季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将米兰队送上欧冠之巅,那个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卡卡出战15次打入10个进球,联赛出战30场打入8球,成为那个

作为80后米兰球迷,卡卡是那个时期米兰城最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球员。作为梅罗之前最后一个金球奖得主,卡卡巅峰时期的实力和形象简直无懈可击,当然在他的巅峰期有点太短了。

卡卡的巅峰时期都在米兰度过,米兰时期的卡卡无所不能,2007赛季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将米兰队送上欧冠之巅,那个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卡卡出战15次打入10个进球,联赛出战30场打入8球,成为那个赛季的欧洲金球奖得主,同时也是梅罗垄断之前最后一任进球奖得主。

俩次效力米兰期间,一共为米兰出战307场比赛,贡献104粒金球,赢得了包括欧冠、意甲、世俱杯在内的所有俱乐部荣誉。也是在舍甫琴科之后,米兰新的旗帜人物。

2009年夏天,在米兰功成名就的卡卡选择加盟皇家马德里,这成为他职业生涯是分水岭。与他一同加盟皇马的,还有C罗。虽然两个人的关系和场上的默契非常好,但是却并未成为皇马的“双核”。C罗逐渐成为了伯纳乌的新宠,而卡卡却逐渐在这里迷失。

在皇马失败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两点,首先,在加盟皇马后卡卡的伤病不断,严重的影响了他的出场频率和比赛状态;其次,卡卡在防守端贡献不足,而对于前腰球员防守能力和态度的要求非常高的时任主帅穆里尼奥来讲,卡卡宾不符合他心中的先发前腰人选,在战术地位上自然大打折扣。而卡卡米兰时期几乎不参与球队的防守,角色转换的不适应造成卡卡在皇马很难有一个好的心态。

巅峰时期的卡卡球风飘逸,擅长长途奔袭,射术精湛,远射能力强,在突破后的助攻能力出色。他的这些技术特点有些非典型巴西球员的感觉。

卡卡为什么巅峰年纪突然就不火了

解析:比梅西C罗更早拿金球奖!他很自律,为何28岁就不火了?

卡卡当年也是顶级足球巨星,他有技术,有身体,荣誉也有颜值。

卡卡曾力压梅西C罗获得金球奖,所以人气也是相当高。

卡卡的技术风格和生活方式都相当欧化,在场外并无不自律的负面新闻。但就算如此卡卡的巅峰期也不长。

咱们要先分析卡卡的足坛履历和技术风格,才知道卡卡为何在巅峰年纪忽然就不火了。

巴西足球巨星卡卡,曾效力过巴西圣保罗,意甲AC米兰,西甲皇马和美国大联盟奥兰多城。

足球场上的卡卡,司职攻击型前腰。

他脚下技术出色,又拥有强壮的身体。

无论是突破,射门还是传球,卡卡都是当时足坛最顶级的存在。

卡卡的足球生涯收获了很多荣誉,他曾以一己之力帮助AC米兰获得过欧冠和意甲联赛冠军,拿过欧冠最佳球员和金靴奖,也曾代表巴西队获得过世界杯和联合会杯冠军。

2007年的卡卡,更是压过C罗和梅西,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荣誉。

因此,卡卡也成为“梅罗双骄时代”来临之前,最后一个顶级足球巨星。

照理来说,卡卡这种集技术,身体和意识于一身的球员,应该有很长的巅峰期。

但28岁以后的卡卡,再也没有巨星级别的发挥,沦为“普通球星”。

伤病,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卡卡是中前场区域的魔术师,他带球大步流星,擅长在快速推进时连续触球微调变向,对手以为自己抢到皮球的时候,卡卡已经快速撕开了对手的后防线。

但卡卡的踢法,受伤的几率很大,而AC米兰主帅安切洛蒂,又没有轮换阵容的习惯,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卡卡受伤的几率——实际上,在去皇马之前,卡卡就受伤了。

除了伤病以外,卡卡的球风转型成功程度,也不及梅西C罗。

梅西从右边锋转型为左边锋再转型为前腰,逐渐减少身体损耗。

而C罗从边路突击手转型为抢点型射手,也减少了“有球时间”。

梅西C罗中后期的技术风格,都比卡卡的大刀阔斧踢法更安全。

这也让卡卡的自律变成了双刃剑。

一方面,自律会让卡卡在场上更拼命。

另一方面,自律会让卡卡更渴望荣誉,尤其是世界杯这样的荣誉。

所以在效力皇马的首赛季,卡卡在受伤之后,为了参加世界杯,不惜隐瞒伤情,带伤上阵,就是想拖到世界杯结束之后再做手术。

卡卡冒险参加2010世界杯,导致伤病更严重,之后缺阵了大半个赛季。

这局面,对于皇马和卡卡算是“双输”。

此时皇马已经引进了其他球星,更加不会有哪个教练会针对下滑期的卡卡做出球风转型计划。

之后卡卡被租借回AC米兰,也不复当年之勇。

在“梅西C罗双骄时代”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更早的金球奖得主卡卡,却只能在美国大联盟或巴西联赛,当个普通球星。

咱们只能说,巅峰期的卡卡是很强,但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

球星们若想维持巅峰期长度,那么职业规划,还有通过球风转型避免伤病也很重要——所以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卡卡如果没有受伤,能把梅西C罗的“双骄争霸”变成“三足鼎立”格局吗?

上图2002世界杯的巴西队,你还能认出几个球员?欢迎一起讨论。

绿茵守望者,一位讲情怀的足球写手,不懂得当标题党,不会写梅罗撕逼的内容去吸引眼球。咱们能做到的,就是快乐评球,您的点赞,回复或关注,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球员测评:如果卡卡没有伤病,后来会是什么水平

前腰传奇:一个人的欧冠!要不是因为伤病,他不会输给梅西C罗?

他曾力压梅西C罗获得金球奖,他曾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欧冠在足坛的地位。

受伤之前,他已经是足坛第一人了。

如果没有伤病,他肯定能够延长“第一人”的统治时间。

那么,在“平行世界的足坛”,咱们看到的,也许不是“双骄争霸”,而是“三足鼎立”。

梅西和C罗的足坛历史地位,会被削弱。

没错,他就是这样的卡卡!

咱们先说说,卡卡是什么水平的球员?

1982年出生的巴西中场卡卡,司职前腰。

他身材高大,爆发力和加速度很强,而且不乏脚下技术。

卡卡的正面带球突破和背身护球能力兼具,因为球感细腻,哪怕是在快速突破的过程中,卡卡也可以不断做出各种微调的动作。

卡卡的传球和远射,也是足坛顶级。

在2002世界杯代表巴西队“躺冠”之后,卡卡于2003年转会AC米兰。

很快,就代表AC米兰获得意甲联赛冠军,并拿下意甲最佳外援头衔,之后,还帮助AC米兰打进欧冠决赛。

在此期间,卡卡在巴西队也站稳脚跟,与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阿德里亚诺并称“四大天王”。

2006年,意甲“电话门事件”爆发,AC米兰失去了攻击核心舍甫琴科。

卡卡毅然挑起重任,几乎以一己之力,率领老迈的AC米兰获得2007年的欧冠冠军。

卡卡也拿到了欧冠最佳射手和最佳中场的称号,上演了“一个人的欧冠”。

同年,卡卡力压梅西和C罗,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等荣誉。

要知道,在1992年欧冠改制之后,历年的金球奖得主,都不是从欧冠冠军球队当中产生。

而卡卡,成了欧冠改制之后,首个凭借欧冠冠军拿下金球奖的球员。

从此之后,历届金球奖得主才经常从欧冠冠军得主当中产生,才有了梅西C罗“欧冠争霸”的辉煌。

说是卡卡提高了欧冠在足坛的地位,并不夸张。

巅峰期的卡卡有多强?

“一个人的欧冠”,只是基本操作。

在欧冠对阵曼联的比赛,米兰22号卡卡在直接交锋当中击败C罗,根本无解。

而在“南美德比”比赛,巴西队的卡卡快速带球突击,身后“无球状态”的梅西,居然追不上“有球状态”的卡卡。

当时的C罗和梅西,并非菜鸟,在2007年的金球奖,他俩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只是,AC米兰主帅安切洛蒂喜欢过分依赖同一套阵容,把同一批人用坏为止,导致卡卡伤病频率变高。

2009年,卡卡天价转会皇马,与C罗组成“卡佩罗”组合。

期间,卡卡还曾代表巴西队拿下联合会杯冠军,并获得最佳球员称号。

转折点就是,卡卡为了代表巴西队参加2010世界杯,推迟了手术日期,因为带伤上阵,导致伤病恶化。

之后,卡卡逐渐失去了在皇马的首发位置。

主要还是因为卡卡太爱国了,宁愿隐瞒伤势,也要为国效力。

如果卡卡没有受伤,就算梅西C罗最终超过卡卡,但也能做到“三足鼎立”,而不是说卡卡就一定被挤出争霸之列。

因为,像卡卡这样同时具备身体技术和意识等优势的球员,在足坛历史上并不多见。

很多人看的卡卡速度飞快,就误以为他是贝尔那样的“糙哥”。

其实,卡卡的优势,不仅是速度,还有技术。

卡卡不需要跑到边路用“把球传给3秒后的自己”方式完成过人,而是能在中路,通过盘带过程中的不断触球微调,就撕开对手的防守。

这说明了,卡卡的“人球结合”能力,也同样出色。

他不用很艰难追着足球跑,而是能用最潇洒最犀利的方式,完成带球过人。

以卡卡的控球,传球和大局观,如果不是伤病严重,哪怕后来年龄变大,转型当中场组织者,也毫无压力。

那样的话,卡卡就能延长巅峰期了。

卡卡并非“昙花一现”,他曾经7次入围金球奖大名单,4次排名前十,可见稳定性很强。

可惜,卡卡在足球生涯当中,没有遇到过哪个主帅帮助他完成球风转型。

伤病频繁,成为必然,这影响了卡卡的上限。

不然的话,卡卡很可能在梅西C罗崛起以后,继续拿到其中几个金球奖。

你觉得如果卡卡没有伤病,后来会是什么水平?

卡卡和内马尔,谁更强?

上图的巴西队2002世界杯阵容,你还能认出几个球员?

欢迎一起讨论。

咱们的“前腰传奇”系列已经更新了13期。

主角分别是鲁伊科斯塔,古蒂,伊涅斯塔,埃芬博格,艾马尔,坎通纳,罗西基,斯科尔斯,J罗,法布雷加斯,巴拉克和卡卡。

接下来,你还希望作者测评哪位传奇前腰?

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他的名字。

如果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可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绿茵守望者”,您的回复,关注和点赞,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