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达雄2013春溅泪(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_杜甫_飞机_惊心

本文目录

  • 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
  • 三十岁想成为作家,像余华莫言那样的文学家,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该怎么将自己的作品提高质量并出版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吗
  •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 东航空难为什么找不见人却能找着身份证,难道身份证不被烧毁吗

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

题主好,你的问题涉及到了诗歌艺术表现手法问题,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杜甫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757)三月,当时,杜甫身陷长安,为叛军所俘已逾半年,皇帝出逃,京城陷落,国家风雨飘摇,忠君爱国的杜甫,此时又是兄弟妻子离散,音讯全无,生死不明,他内心的哀痛悲愁可想而知。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情是主观的,是抽象的,诗人们常会借助客观的景来抒发感情。景与情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种情况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致产生喜悦或悲愁的感情,这是情缘景生,此类诗大都是感兴之作,诗人写景也就是抒情。

另一种情况是诗人先有了主观的感情,或悲或喜,此刻看到眼前的景致,把自己的情感借眼前的景致表现出来。美好的景致常会使人喜悦,凄凉的景致常会让人悲伤,这是普遍的规律,因此,在诗歌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以乐景来抒发乐情,以哀景来抒发哀情。

杜甫这首诗中的花鸟都是乐景,可杜甫抒发的却是极度的悲愁,这种情况属于以乐景来抒发哀情,它会使哀情更哀。此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就是这种手法。(野狐答问中有这首诗的详细解读,此文成为了爆款,有兴趣的可以查阅前文。)李煜的《虞美人》中有“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其实也属于乐景哀情的手法,春花秋月都是美景,为何李煜希望这些不要出现,问它们何时才能了结?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亡国之君,阶下囚。望月思乡,看花伤感,这些美好的东西只能引起更大的悲伤。

江山不管兴亡事,对于亡国之君,亡国之臣,他们看到这些美好的景致常会引发出无限的悲愁。姜夔有词句“二十四桥明月在,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人生失意的柳永在《雨霖铃》中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知音零落,四处漂泊,人生落魄,看到春天的美景,引发的更多的会是伤痛。

杜甫《春望》有黍离之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其中的名句,这个以乐景来抒发哀情的表现手法,充分的抒发了安史之乱身陷贼中,妻子兄弟离散,国家危难情况下杜甫极度的哀愁与忧伤。

这种乐景哀情的诗词很多,有兴趣的师友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三十岁想成为作家,像余华莫言那样的文学家,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该怎么将自己的作品提高质量并出版

你拜莫言余华为老师,让莫言余华指导你如何写作。认真阅读莫言余华的作品,尤其是莫言的《丰乳肥臀》《蛙》《生死疲劳》《檀香刑》《酒国》,每部作品阅读1000遍,拿准吃透,你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写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比《丰乳肥臀》《蛙》《生死疲劳》还喜欢的作品。你一定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莫言之后第二个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兩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要想全面理解其中的含义,农夫觉得首先得先了解《春望》一诗的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攻破了国都长安,唐玄宗慌忙逃到了四川。公元757年春天,身陷沦陷区的诗人杜甫,看到当年十分热闹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焚掠而空,变得满目凄凉,一片萧条景象,内心百感交集。这才写出了《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虽然破了,但山河却仍依旧。虽然是春天,长安城却人烟稀少,荒草遍地。触景生情,这时的诗人看到花,都不由伤心落泪,听见鸟鸣都心惊肉跳。此时诗人心中並非只是多愁善感,而更多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恨,加之战火已连续几个月了,更多的是担心远方家人安危的悲与愤。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整部电影的讲述非常的自然这是一部孩子渴望自由的电影,马修给了他们自由。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放飞,就像他被校长开除时,漫天的纸飞机一般,那是孩子们给他的认可。

这部影片让我们得知: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它并不是当时就会产生效果的东西。比如马修当了一辈子音乐老师,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灵感,教育是互相的。谢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航空难为什么找不见人却能找着身份证,难道身份证不被烧毁吗

对于3·21东航客机事故,首先更正下,目前并不只是找到身份证以及一些物件,还找到了部分人体组织。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这次空难飞机的简况:

该架飞机的商务舱处在前端共12个座位,经济舱有150个座位。

此次失事飞机的机型为B737-800,2015年6月22日交付东航云南分公司,机龄6.8年。

我着重把此机型的最大载油量26025升及续航距离5665公里、重量约有50吨这三个指标写出来,为后面分析做铺垫。

下面分析题主的提问:

搜救组不仅发现了旅客的钱包、身份证等小物件、而且已经找到了部分人体组织碎片。

看到这些、我们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人体组织碎片。

这几乎判定132人生存的可能性为零了。

飞机在8000米高空垂直坠落、一个重量约有50吨重的庞然大物落地的坠速度及撞击力相当的惊人。

撞地瞬间会发生爆炸。

飞机的燃油有20000多升、燃烧热量远远高于普通燃油的热量,可达1200度左右。

试想一下,飞机材质铝合金的最大耐热温度为600度,都会被燃烧殆尽。

人在座椅上被固定住,从高空瞬间坠落几乎被摔成肉饼,再被机油高度燃烧,不可能不会被烧成灰烬。

要知道,人体是碳水化合物组成体,水分占人体的65%。

在1200度的燃油爆炸焚烧中、能比飞机壳铝合金还耐烧吗?

飞机从8000米高空坠落、不被摔死、吓死,也会被熊熊燃烧的机油烧成灰烬。

至于为何有身份证、钱包之类物品。

应该是在飞机瞬间垂直下落时,从乘客衣兜飘落出来的。

其它小物件,应该是从行李舱跌落所致。

经常坐飞机的都有习惯、把随身携带的小包放在头顶的小行李格仓里。

当飞机坠地因惯性所致、行李格仓弹开,小物件会在爆炸中被冲击波震出破损的机舱。才免于被烧毁的可能。

而且飞机的行李舱在机尾部。

据目击者所见、321飞机事故飞机是垂直落下。

在撞地的瞬间,因惯性及冲击力的影响,机舱的行李因没有安全带绑缚、便会也会被弹出散落舱外。

现在、记录飞机座舱话音的记录仪(黑匣子)已经找到、送往北京请专家解读当时的情况。

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经过地毯式排查搜救、没有发现一个生者。

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但现实就是现实,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毕竟人体是肉做的。飞机铝合金外壳都能被燃油融化。何况血肉之躯了!

飞机从八千米高空坠落的撞击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发生在1992年的桂林空难,飞机撞山后粉碎性解体,50吨的飞机最后只收集到了2吨左右的残骸。

而且飞机上的乘客也是不见踪影,其撞击和爆炸的燃烧程度难以想象。

撞击和爆炸发生的瞬间,绝大部分物品和可燃物都被燃烧挥发,只有少数物品能保留下来。

空难史上,2016年3月19日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俄南部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坠毁,机上62人全部遇难。

此空难机型和321东航空难机型一模一样。

321空难让我们彻夜难眠,搜寻人员也找到了部分人体组织碎片。

我们虽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承认事实,绝大部分乘客都已经遇难了。

我们祈祷生命的奇迹,同时也为逝者默哀,愿生者坚强。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我们要等搜救人员找到最终的答案才能揭晓。

待两个黑匣子都找到,专家自然会揭开此次空难的谜底。

我们祈祷会出现奇迹。

也为逝者默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