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神话?什么是神话,神话的来源是什么_神话_神化_的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神化 神话 神化 的人

本文目录

  • 为什么会有神话
  • 什么是神话,神话的来源是什么
  • 神话远古传说多是胡说八道,为何代代接力,一直流传至今
  • 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喜欢神化某个人
  • 狄仁杰为什么会被神化,以至于地位很高
  • 历史长河里,有哪些人被“神化”
  •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把神话当成历史,而很多中国历史人物被神化
  • 神化传统文化是愚昧、传承是本分、发扬光大是本能超越是责任对吗
  • 为什么要神化一些职业
  • 有人说《三国演义》中,关羽被神化,但过五关斩六将,特别是斩颜良诛文丑,是不是胜之不武

为什么会有神话

这个话题,大概首先需要定义一下何为“神话”。

国内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时期,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反映人们在争取生存和努力生产中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国外有影响力的意见,认为神话是一个集合名词,是一种象征性的传述而不是祭祀一类的象征性行为;神话叙述神或超人在超现实的环境中的非凡事件。

比较起来,好像国内关于神话的定义更容易理解。

第一,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时期。

人类童年时期指的是何时?

上限,应该在旧石器时代吧,这能是推测。

下限,则有考古作为证明了。

比如在中国,距今八千年前,已经有祭祀遗迹被发现。

祭祀,前面说到了,是“象征性行为”,属于原始宗教的范畴。

但是,之所以进行祭祀,是因为有精神崇拜,这往往大多与神话相关联了——人们相信有神或者超人。

距今6500年的河南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中有用贝壳镶嵌而成的北斗、龙、虎等图形,墓主卧于南方,面向上述图形。这既有原始宗教之含义,又有精神崇拜之因素。

应该说,后来见诸于文字的“天神”,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的神话,那个时候已经形成了。

第二,神话产生与人类童年“发育”不成熟有关。

现在所知,中国最早最完整的神话“作品”是《山海经》。

《山海经》尽管成书前非经一人之手,又不成于一时,但其基础文本,是西周初年周王室的舆图档案应无疑义。

一方面,《山海经》中包含有周王室职官的实勘成果,另一方面,而且更多的,是收录了比距今3000年更早很多的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就是西周辖内或“海外”的神话。

这些神话,包括国外的神话,都反映出人类童年时期的“好奇心”和“不成熟”。

比如,天地是怎么回事,日月星辰怎么运行,雨雪风雷如何产生,等等,人们十分好奇,却又解释不了,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

《楚辞》中的《天问》,很多人认为是屈原所作。不过,其中记录了很多春秋早期之前的神话,却没有屈原年代的内容。所以,或是屈原整理过这部作品,或是稍后的人便误以为出自屈原之手了。

《天问》,一口气“问”了一百八十多个天上地下的问题,恰好体现了春秋之前或还要早得多的人们的“好奇”。

第三,神话产生背后是人类渴望认识和支配自然的内在冲动。

人猿揖别,人类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不归路”不是贬义,而是说人类不进则退,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己,并在在自然面前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这个时候,人类开始探索星空。

如《天问》所问,对于日月何以昼夜轮替,东升西降,也试图找出原因。

人们想象,太阳有专门的“车”和“驭手”;想象存在扶桑和函谷,尽管这是神话,但终于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日出日落的规律。

观测星空,人们想象天上有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但也由此区分了方向,知晓了四时,即四季。

人们想象有风神雨神、雷公电母,向天帝和这些天神祈祷,希冀风调雨顺,但也懂得了必须因势利导,防范旱涝。

人们崇拜自己的先祖,把先祖看作神一样的存在,甚至就是天帝下凡,或者感天而生,无疑在“以天配祖”的同时,既增强了生存的自信,又逐渐形成了族群内的道德礼仪规范。

产生于童年时期的神话,是伴随人类逐渐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柱。


神话的类型,大致包括如下几类——

万物有灵神话;天帝神话;祖先神话;宇宙和万物起源神话;英雄神话;天一和命运神话;长生不老或重生神话;变化和变形神话,等等。

中国当代,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人,是鲁迅、矛盾和闻一多。

一般认为,最系统的研究学者,是袁珂。

什么是神话,神话的来源是什么

谢谢题主。我来试着回答。

首先,什么是神话?

神话是人类早期在口头上流传的、带有强烈幻想性的文学作品。它是人类在童年时期认识事物、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学的源头。

其次,神话是怎么产生的?

1.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知识的匮乏。人们因知识认知所限,无法解释世界、自然现象以及人所面对的困境,便以自己原始而幼稚的认知和经验,将自然界、客观世界及其现象拟人化,用幻想来解释一切。比如对于宇宙和人的产生的解释,在中国神话中,有了盘古开天,还幻想出女娲造人;还有炎帝击石生火,神农尝百草等;人们要解释日月西行、江河东去现象,就幻想出“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等。

2. 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能力、手段不强,因而对一切威胁人类的自然充满恐惧,所以,便产生崇拜心理,幻想着一种超强的力量或英雄出现,于是就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

3.源于远古时期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远古人类有了一定搏击自然的信心,便幻想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如逐日的夸父,治水的鲧和禹,以及神农、黄帝、后稷等。

4.源于远古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些异人异物的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对克服自然障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向往,如羽民国的人,生下来就有翅膀,能在天上飞;奇肱国的人,手臂长又极为灵巧,还会造一种飞车,能驾风而行,免去了奔走之苦;龙伯国的人,全是巨人,一步就跨山越海。另外,还有《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这些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神话。

其三,神话的作用与影响

1.古代神话中体现出来的人类不断进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许多神话中包含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以及爱国精神、忧患意识、抗争精神甚至治国理念等等,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深远,而且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2.对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从神话中汲取营养,获取素材;古代神话还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

3.古代神话留下了原始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的烙印,我们可以间接地了解上古人类生活状态,为后世研究远古人类提供了宝贵资料。

4.以神话为主题内容理论研究,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重大成果,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宝库。

以上为本人对神话的认识,不妥之处请批评。谢谢!

神话远古传说多是胡说八道,为何代代接力,一直流传至今

谢谢邀请!远古神话传说和胡说八道是两码事。胡说八道是指没有根据的瞎胡扯,没有丝毫意义。远古神话传说可就不一样了,是有根有据的,反应的是,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良好愿望。对于那些有卓越贡献的人,为了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就把他们神话了。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说,相传都是有实际的人的,女娲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精卫是炎帝的女儿。虽然补天、填海都是难事,而却能反映出我们的祖先战胜自然、改天换地的宏大志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所以代代流传下去。

至于为什么要神话他们,因为在远古的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认为,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他们都是神一般的人,所以就出现了神话的传说了。

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喜欢神化某个人

能让后世几千年都祟拜的就不是一般的人。老百姓自愿发自内心的祟拜,就说明这个人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作了杰出贡献的人。老百姓自然会把他当神供奉起来。神在老百姓心中。

狄仁杰为什么会被神化,以至于地位很高

狄仁杰一生确实传奇,才德兼备,胆识过人,破案无数,屡建奇功,深得高宗和武则天信任,要说他被神化,我认为也未见得,作为人,他确实称得上神人,至于地位很高,全是因为其才干的缘故,并非神化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破案奇才,一年处理案件17000多件。

据《中国通史》记载,公元676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也就是后来说的大理寺,主管案件审判的官员,当时陈年旧案堆积如山,狄仁杰一看,心都凉了半截,但他向来心系百姓,不能不管,于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短短一年的任期,他就处理17000多件案子,件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没有一个喊冤叫屈的。唐高宗听说此人刚正不阿,才华横溢,决定提拔他做侍御史,这职位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纪委书记。

▶智慧过人,廉洁正直,承认造反机智自救。

狄仁杰得到高宗赏识,提拔为“纪委书记”,一直尽忠职守,不畏权势,面对高宗和武则天他都直言进谏,有次,高宗因为大将军权善才不小心砍了昭陵的一棵柏树,就要处死大将军,狄仁杰认为一棵树不至于判死刑,高宗无奈,只好流放权善才,武则天执政后,想建造大像,要花几百万,狄仁杰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不宜奢侈,帝王更应做出表率,武则天一想,狄仁杰确实是为国为民,也就罢了,以小见大,连皇帝他都敢直言进谏,更何况贪官呢?正因为如此,他招惹了很多贪官污吏的嫉恨。

公元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他被捕坐牢,来俊臣准备刑讯逼供,狄仁杰一想,罢了,与其被打死,不如认罪算了,他等待机会,某天他趁管理松懈,偷偷写了状纸,并放在棉衣里,转送出去给自己的儿子,让他呈给武则天,武则天本来也不大相信他会造反,于是亲自审问,最后真相大白,他才又做了宰相。

▶从宰相到“国老”,他深得武则天的敬重。

狄仁杰任宰相期间,知人善任,先后推举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人,后来都当了大官,甚至有人成了宰相,他根据这些人的优势,委以重任,使得国家有才能的人都得以高效使用,因此,武则天在位期间,相当依仗狄仁杰,有难处理的事情,都要和他商议,狄仁杰晚年时,武则天直接称呼他为“国老”,死后更是罢朝三日,异常悲痛,并追封他为梁国公。

历史长河里,有哪些人被“神化”

谢邀。

想了想,大致有以下几类人,为了服务封建统治而被神化。

第一类,帝王本人。“天子万寿无疆”,口含天宪,代天行事,怎么不是神?这些开国皇帝无论是屌丝还是官二代,个个出生时“赤光满室”,“异香累月”,生来就是拯救世界的主,最离谱的是汉高祖刘邦,干脆编造了一条龙跟他妈睡了觉,被司马迁如实写进了《史记》里,刘太公就此被绿两千年,后来刘邦又认了赤帝做爹,真不知他爹看到这货作何感想。

到了开国皇帝以后的皇二代,皇三代,没有机缘再认皇帝以外的爹了,又是“梦神人授以大圭”,“梦日入怀”,种种玄幻情节,就从中国历代史官开始创作。写神话,就此成了统治阶级愚弄老百姓的手段。

第二类,对帝王巩固统治有用的人。例如汉朝义勇武安王关羽关二爷,明万历年间,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君”,万历四十二年,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德宗光绪五年,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后来,关二爷干脆成了招财进宝的关圣大帝,到今天为止,不少公司神龛上还供着。

除了关二爷,当然还有孔圣人,亚圣孟子,那都是因为历代崇奉儒家的意识形态需要,笼络千千万万的读书人。

第三类,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自我神化的。神化自己,不是你帝王家的专利,张角领导黄巾起义,就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元末的韩林儿领导力当时的农民起义,口号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明清时期的白莲教起义,也假托弥勒降世,这是利用弥勒降世拯救世人的说法在民间广泛传播的情况发动民众,证明自己的正当性。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把神话当成历史,而很多中国历史人物被神化

中国上古就有三皇五帝之传说,黄帝更是早就倡导"天人合一"。炎黄子孙当时没有原始文字留传下来,但世代口头传承下来了。在口头传承中,自然地把祖先都当神话传颂了。

外国人没有上古传说,其余三大文明古国早就断层了。埃及除了金字塔等以外,早不知当时的民族丶部落去了哪里,其他古巴比伦丶古印度更是什么也不知道,连古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印度都没有了原迹,讲佛教还得看中国的藏本。他们没有上古人物,就只能拜上帝,用天外来客来传承历史,当然就只有神话而没有人物了。

中国的神化故事天人合一,仓颉造字,女娲造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寄寓着黄河文明华夏儿女战天斗地丶开山劈水的豪迈激情,一代代奋斗不息。正是有了这种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才世代传承丶从不割裂丶永放光芒!

而西方宗教论,在没有外星文明直接论证下,会陷入"费米悖论"的迷宫中不停徘徊。更彰现先祖先哲"天人合一"的神奇辉煌!

神化传统文化是愚昧、传承是本分、发扬光大是本能超越是责任对吗

谢谢邀请,

神化传承文化是愚昧?神化怎么是愚昧呢?中华传统儒学文化,孔儒文化的精典育德句语,代代传承有着深厚文化教育的底蕴,学术称儒家思想.,孔儒品德思想,都是中华传承教育文化精髓。怎么会有人会把精髓文化,误以为是愚味呢?

传统文化的意义续教,应是传承文化教育的本分基础,育才先育德,儒教学子受教是道,先优受教是品随德、报恩忠孝祖国发扬光大。才算智恩图报的是本能。超越传承文化是责任,感憾!我为提问者传承文化的论述观念认智,佩服支持认同点赞!

为什么要神化一些职业

记得刘少奇主席给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说过的一段话“我当国家主席是为人民服务,您掏大粪也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的不同“。

国家主席是我们国家最神圣的职务,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从毛主席到现在的习主席,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他们从不神化自己的职务,国家主席都这样,其他职业有什么可神化?在我们国家,任何一种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的不同!

有人说《三国演义》中,关羽被神化,但过五关斩六将,特别是斩颜良诛文丑,是不是胜之不武

首先,正史里没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记载,只有载到关羽欲走,众人议杀之,唯公谓众日“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所以关羽走的很轻松。

但我们不可否认,罗贯中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创造出来的这一篇过五关斩六将的演义,真的是万分精彩,回头看看这一段,关羽先后斩了东领关守将孔秀、洛阳太守韩福及守将孟坦、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黄河渡口夏侯惇部将秦琪。后由于曹操大将蔡阳一路追杀,二爷又恼羞成怒一刀劈了他。不得不说,这里写的真是太精彩,所以我们在心里是愿意相信关二爷的这一壮举的。但如果我们认真考证,会发现漏洞百出。

(一)路线对不上,关羽离开曹营是应该往北寻找袁绍阵营的刘备,那么出许昌了往正北走就是了,为什么要往荥阳、洛阳这个西北方向走?哪怕是走陈留,延津,过河走黎阳就行了,往哪门子的洛阳走呢?拐了那么一个大弯就为了多斩几个将?这个疑问是建立在关羽认为刘备还在袁绍阵营的。但实际上这时候的刘备已经被袁绍派往汝南进行游击破坏活动,以干扰牵制曹操,如果关羽知道这个消息,更应该往南走,方向就更不对了。

(二)人物对不上,如卞喜,比人为黄巾旧部,记载在《三国志~董二袁刘传》里,提了一嘴,就是袁绍讨伐黄巾军的时候斩杀了,想必是后来又活了?再如洛阳太守韩福以及蔡阳赤壁之战时还有记载,可能也是又活了。

(三)不合逻辑,守城的除了将就是兵,且不说为什么不开关不放箭,就是守城军士乱揍也给关羽揍死了,还能容忍关羽单挑斩自己的主帅?

演义虽好,可还是要保持理智的态度。激情澎湃一下就可以了,万万不敢当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