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史弥远,骂名与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被元朝统治者当饮酒器的宋理宗人头,百年后为何能保存完整_皇子_皇帝_南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赵竑 皇子 皇帝 南宋

本文目录

  • 南宋史弥远,骂名与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 被元朝统治者当饮酒器的宋理宗人头,百年后为何能保存完整
  • 没有机会做太子,最后却当了皇帝的都有谁
  • 你如何看待有人说南宋史弥远最后得了善终这件事
  • 宋宁宗有几个儿子他过继的儿子当皇帝了吗
  • 宋宁宗驾崩后,皇子赵竑本应继承帝位,为何最后却是由外人赵昀登基
  • 镇王赵竑为何没有当上皇帝
  • 宋慈时的大宋皇帝
  • 南宋词人程珌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望淮有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南宋史弥远,骂名与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倍受时人和后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奸巧猾人,依托主战的丞相韩侂胄而起,却也一味求和,应金人之意,矫诏与杨皇后密谋在玉津园击杀韩侂胄,向金人求和,达成的嘉定和议,更甚于以往的绍兴和议;违背宋宁宗遗愿,废害太子赵竑,改立从民间寻来的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从宋理宗嘉定元年起,一直到宋宁宗绍定六年止,史弥远为相26年,把持朝政,只手遮天,宋理宗只是傀儡。他当政期间,对金采取屈服妥协,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他招权纳贿,货赂公行。还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他死后被宋理宗追封卫王,谥忠献。谥号竟与奸相秦桧相同。史弥远奸恶尤甚于奸相秦桧,那为什么他没被编入《奸臣传》呢?

史弥远杀韩侂胄与秦桧害岳飞不同。我们知道,岳飞是南宋主战派的代表,是抗金的民族大英雄,不贪色,不爱财,“饿死不虏掠,冻死不拆屋”,一心为恢复“旧山河”而战,其英雄业绩,使倍受“靖康之耻”的宋人最感崇敬,最得人心。北宋宏业不远,南宋偏安一隅,且倍受欺辱,当此雪耻复仇怒火正烈之际,秦桧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暗承高宗之意,冤杀岳飞,惹得天怒人怨,自然秦桧成了千夫所指的朝廷奸臣,历史罪人。而韩侂胄虽与岳飞一样属主战派,为岳飞平反,奏封岳飞为鄂王,但他为相却把持朝权,一手遮天,大搞庆元党禁,独断专行,党同伐异,杀害正臣赵汝愚,甚至借北伐之名行专权之实,对将领也肆意处罚;利用北伐募名募利,致使在组织不力的情况下冒然北伐,以致大败亏输;其发动的开禧北伐也引起南宋弊端凸现、财政拮据、士心不一,各种矛盾激化。开禧北伐的失败,使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因而严重受挫。这让不少日渐远离靖康之耻的宋人感到伐金无望,不如就此苟安为好。韩侂胄也只好遣使议和,金方提出以献上韩侂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理所当然遭到韩侂胄的拒绝。在这种形势下,朝中主和派又占上风,史弥远正是迎合了这种形势,谋杀韩侂胄,与金人达成了嘉定和议。而且史弥远虽属主和派,却依然崇敬岳飞,奏请给岳飞上忠武谥号。他的所作所为,也让当时不少人能理解接受,也心平气顺了不少。

史弥远非常尊敬重用当时理学名人。嘉定议和不久,史弥远就接受理学人士刘爚“荐引诸贤”的建议,罢除学禁,为韩侂胄执政时遭罢斥的大臣赵汝愚、吕祖谦等人复官,召林大中、楼钥等故老十五人入朝;还表彰理学大家朱熹,为其追赠太师官号和信国公爵位,起用了真德秀、魏了翁、杨简、李心传等诸多理学人士,还对在嘉定年间不符合赐谥条件的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分别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提高理学派的地位,从而获得了不少理学人士的好感和拥戴;面对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对他擅自废杀太子赵竑,矫诏扶立宋理宗的不满,也只是以“谤讪”、“诬诋”的罪名给予其闲职了事。史弥远一直推崇重用理学人士,提高理学地位,自然也赢得了理学人士的好感。

史弥远身后有得力的护庇人。虽然史弥远锤杀韩侂胄,与金国屈辱议和;重用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和李知孝、梁成大、莫泽等“四木三凶”亲信之人,帮其排斥异己;矫诏废害太子,擅立宋理宗赵昀,干扰皇统的继立,比南宋权臣秦桧更为过份。当秦桧察觉身为皇子的宋孝宗经常与自己作对时,他最后却并没有阴谋改变宋孝宗皇位继承者的身份,而史弥远却做到了。但史弥远并不像秦桧那样,一人为相全家受封显贵,尽管他做权相26年,他的家人却没有大量得到朝廷显禄;他为人奸猾温和,更不像韩侂胄那样盛气凌人,峰芒太露。同时呢,史弥远拥立宋理宗,宋理宗自然感恩,史弥远在理宗朝为相九年,理宗甘愿做傀儡;史弥远死后,不少人弹劾史弥远为奸臣,应给予贬斥,理宗都不予理会。史弥远临终还将相位交给了他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郑清之。郑清之做宰相后,很注重引用正人君子,宋理宗在位的中期,贤士如真德秀、魏了翁、李皇、洪咨夔等人都得到了重用,时称“端平更化”,堪比北宋仁宗的元祐之治。作为郑清之的提携人,史弥远自然也不会得到清算。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史弥远的奸猾做事,在朝中善打组合拳,不仅生能当权相26年,死后也得到他一手扶持者的庇护,得以善终。再加史弥远一直倡导理学,史弥远死后不久,理学又被确定为南宋官方的统治思想,宋末及元代一些理学人士都对他心怀感激之情。在元代理学人士参与修撰的《宋史》中,史弥远不仅没有被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为他进行粉饰,阴谋杀害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对其罪恶,仅在传末用“废济王,非宁宗意。……擅权用事,专任憸壬,……用李知孝、梁成大等以为鹰犬,于是一时君子贬窜斥逐,不遗余力云”等数句贬语以作结尾。

被元朝统治者当饮酒器的宋理宗人头,百年后为何能保存完整

宋理宗是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224年—1264年),虽然执政期间有些许作为,但总体上定义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既然皇帝昏庸,那就少不了奸佞当道,没错,那位大名鼎鼎有瞒天过海本领的奸臣贾似道便是宋理宗的臣子。
提到宋理宗,他在位期间最有作为的一件事应该就是“联蒙灭金”了。当年成吉思汗临终时前也曾留下遗诏,想要消灭树大根深的金国,必须联合金国的世仇宋国,而金朝被蒙古不断攻掠的情况下情商实行了“北失南补”的政策,柿子专捡软的捏,宋朝一直忍气吞声!而金朝在蒙古骑兵的打压下也已经苟延残喘!公元1232年,蒙古派遣王檝和宋朝商讨联盟,一起夹击金朝,当时朝堂上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很多人认为这样可以一雪靖康之耻,而另一部分认为如果金国迅速灭绝,下一个就是宋朝了,但宋理宗却认为天赐良机,这正是他中兴宋朝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于是宋理宗便答应了一块夹击金朝,蒙古承诺灭掉金国之后将河南地区归还给宋朝,但急功近利的宋理宗并没有严谨对待这件事,所以没有书面协议,只有口头约定,所以才有了“端平入洛”的失败,也给了蒙古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之战彻底拉开序幕!宋理宗前期先有史弥远擅权二十五年,当政后期,内有阎贵妃和贾似道篡权祸害朝堂,外有蒙古大军虎视眈眈觊觎江南富庶之地,而宋理宗专宠小人奸佞,宋朝上下混乱不堪,宋理宗又奢靡无度,单赏赐阎贵妃财务便不计其数,国内经济濒临破产,通货膨胀十分严重,鄂州之战后,贾似道以赵昀的名义向蒙古称臣,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丧失,而忽必烈突然决定撤军让贾似道专了空子,国内还以为宋朝大捷!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自此宋理宗对贾似道更加恭恭敬敬唯命是从了。面对蒙古大军的入侵,军费供应不上,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压力,到宋理宗后期,经济彻底破产!赵昀病重后,下诏征求全国名医前来为自己治病,但天下人都翘首以盼这位皇帝早登极乐,没有一个名医前来,公元1264年末(南宋景定五年1),赵昀病逝,赵禥(宋度宗)继皇帝位,公元1265年(咸淳元年),宋理宗被葬于会稽府永穆陵。后来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被元庭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伽在江南大肆盗掘南宋皇陵,把宋理宗皇陵宝物扫之一空,并取出含在宋理宗口中的夜明珠,宋理宗赵昀的尸体因入葬时用水银浸泡过,所以还没有完全腐烂,便将宋理宗的尸体从陵墓中拉出来,当时水银为贵重之物,于是便把宋理宗倒挂在陵外的树上空干水银,水银地从理宗口中一滴一滴的滴出,滴了三天三夜。然后把宋理宗的头割下来,头骨皮肉剥净,制作成一个酒盅,随后把宋理宗的尸体烧毁,几年后杨琏真伽把宋理宗头颅制作而成的酒盅献给了元朝统治者。
除此之外,被掘的还有宁宗、度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以及诸皇后陵, 杨前后盗掘陵墓100余座,把皇陵以及皇陵里的的后妃、皇子、公主诸多功勋大臣的坟墓通通挖开,尸骨满山遍野,惨不忍睹,还将那些皇帝骨骸掺杂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里筑塔十三丈,取名镇本。后来徐达直捣元大都后,向朱元璋投降的危素便提到了这这件事,于是朱元璋派人在元大都四 处寻找找回宋理宗的头颅,找到后朱元璋以帝王之礼把宋理宗头颅安葬在应天府,第二年,宋理宗赵昀的头骨被重新安葬到永穆陵。

所以本来就是坚硬的头骨,被制作成精美的酒盅后就更难破碎了,再加上藏传佛教制作骨制器皿的特殊工艺,更何况这是前朝帝王的头颅,元朝统治者自然要好好保存了,以供羞辱前朝!所以能保存近百年之久在正常不过了!

六陵草没迷东北,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

当时直恐金棺离,凿石通泉下深锢。

一声白雁渡江来,宝气竞遂奴僧去。

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

可怜持比月氏王,宁饲鸟鸢及狐兔。

真人欻见起江东,铁马九月逾崆峒。

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

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

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

——贝琼《穆陵行》

部分文献可参考;

《宋史·理宗本纪》

《金史·本纪第十八》

《明史·危素传》

没有机会做太子,最后却当了皇帝的都有谁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明代的朱祁钰。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弟。

朱祁钰本来当王爷当的逍遥自在。结果皇帝哥哥带兵跟瓦剌干仗去了,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还被俘虏了。瓦剌首领也先看见明军这么不给力,也来劲了,一鼓作气直接杀到了北京城门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劝说朱祁钰当皇帝。不要说朱祁钰了,我也不愿意啊,每天溜个鸟、逛个街、泡个妞它不香吗?这个时候当皇帝不是荣耀,很有可能把命搭进去了,甚至落下个亡国之君的罪名,找谁说理去!以后下了地狱,还不得被朱元璋老先生扒了皮啊!

朱祁钰实在不想这个时候当皇帝,但是没办法,太后和大臣非逼着当,得,那就当吧。哎,没想到,当了皇帝之后之前心想的麻烦事儿没来,也先带领的瓦剌军连北京城墙都没摸着,就被于谦(跟郭德纲没关系)一通胖揍赶回家去了。

这下好了,没了后顾之忧了,朱祁钰真正体验到了零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快感,当皇帝当上瘾了,至于后来哥哥回来,两兄弟再撕吧起来,又是夺门之变,又是阴谋暗杀的,那就是后话了。

朱祁钰本来绝对没有机会当太子、当皇帝的,可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偏偏还让他当上了,当然了,最后的结果不是很好,朱祁钰当了近30年皇帝,最后死了连明代帝王陵寝都没进去,没办法,哥哥就是不认你这个皇帝!谁让哥哥最后又夺权成功了呢!胜者说历史,就是这样。

但是不得不说,这俩兄弟也算是历史上的一对奇人了。比起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也不遑多让。

你如何看待有人说南宋史弥远最后得了善终这件事

史弥远是南宋的一大奸臣,被称为秦桧第二,在宁宗理宗朝共擅权26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追封他为卫王,谥号忠献,跟秦桧是一个谥号。元朝编写的《宋史》没有把史弥远打入奸臣传,但也有“台谏言其奸恶”,“弥远之罪既著”等描述。

1,史弥远的奸恶

南宋的衰败是在史弥远的手上完成的。

史弥远密谋诛杀了坚持北伐的韩侂胄,并把韩侂胄的首级送给金国人。史弥远签订了绍兴和议以来最屈辱的宋金和约。

史弥远坚持秦桧与金主和的原则,使南宋的军事力量大幅度衰退。

史弥远伪造诏书立宋理宗为皇帝,把原来的皇位继承人皇子赵竑迫害致死。

史弥远滥发纸币会子,造成南宋恶性通货膨胀,逐渐使南宋财政崩溃。

史弥远虽然如此奸恶,但他吸收了秦桧的一些教训,做了如下几点防止自己被鞭尸:

2,史弥远有拥立宋理宗之功

宋宁宗亲生的几个儿子全部夭折,宋宁宗不得已收养宗室子弟赵询为皇太子。史弥远正好是赵询的老师,好不春风得意。

但很不幸的是,赵询暴病而亡,史弥远一时抓了瞎。

宋宁宗又立赵竑为皇子,准备传位给赵竑。宋宁宗的智商平平,甚至可以说低于普通人的智力,做事非常不细致。宋宁宗只收养了赵竑一个皇子,但没有把他立为皇太子。宋宁宗以为只有一位皇子,以后的天下就是皇子的了。皇子和皇太子虽然只差一个字,其实差十万八千里。

赵竑又不懂韬光养晦,还看不惯史弥远擅权,不时发表言论说以后要收拾史弥远。

史弥远趁宋宁宗病危,勾结杨皇后和郑清之,废了皇子赵竑,另立宗室宋理宗为皇帝。

没有史弥远,宋理宗根本就没机会当皇帝。

所以,宋理宗对史弥远感恩戴德。

史书记载“理宗德其立己之功,不思社稷大计。”宋理宗给史弥远题碑铭:“公忠翊运,定策元勋”,把史弥远当作自己的第一恩人。

对比另一个奸臣,秦桧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秦桧并没有拥立赵构,还得罪过当皇子的宋孝宗。

3,史弥远给理学平反

史弥远在谋杀韩侂胄后,给理学大臣赵汝愚、吕祖谦等人平反,给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赐谥号。史弥远起用了真德秀、魏了翁、杨简、李心传等许多理学家。

在史弥远害死赵竑后,当时的理学领袖真德秀、魏了翁和史弥远闹翻而被免职。但史弥远仍然任命了很多理学官员。

到了宋理宗朝代,理学实际成了南宋的官学。随之而来的是,元朝的儒学也以理学为正统。修《宋史》的元朝官员,很多也是理学弟子。

看在史弥远给理学平反的面子上,《宋史》没有把史弥远打入奸臣传。

看来拉拢笔杆子是很重要的。

4,史弥远废亲立疏

史弥远虽然擅权,却不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提拔成权贵。

史弥远的亲密友周铸、哥哥史弥茂、外甥夏周篆,都指望史弥远的提拔。但史弥远却不肯乱提拔,周铸一生连小官都没当上,史弥茂、夏周篆仅仅当了最低档的小官。

史弥远不提拔亲朋好友,就表示对皇权没有威胁,史弥远只满足于当一个擅权的宰相而已。

这一点让宋理宗也很满意。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宋宁宗有几个儿子他过继的儿子当皇帝了吗

宋宁宗亲生的儿子有九个,全部夭折。他本人生前过继了两个儿子,一个早死,一个被妻子杨皇后废掉另立。

宋宁宗赵扩其实是一个很命苦的皇帝,因为他的资质不慧,并不得祖父孝宗的喜爱,父皇光宗是个神经质的疯皇,母亲李凤娘是个怼公骂婆的泼妇,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赵扩就成了习惯听从强势者安排的笨小孩。

赵扩在位的三十年间,皇位是被赵汝愚、韩侂胄推上去的,他对韩侂胄信任无比,听凭他逼退宗室宰相赵汝愚,搞出庆元党禁,开启南宋的权相时代;又任由更亲信的杨皇后诛杀韩侂胄,垂帘参政,使皇权被后宫与权相瓜分,导致宋代的皇权衰弱,受制于权臣。

1,宁宗不宁

宋宁宗赵扩(1168-1124),是南宋第四位皇帝,他是光宗赵惇的嫡次子,生母慈懿皇后李凤娘。因为长兄赵挺夭折,赵扩成了事实上的独子。

传说赵扩他妈李凤娘梦到太阳落到院子里,被她用手接住,因此有孕,在乾道四年(1168)十月二十于恭王府生下赵扩,是为第三皇孙。

乾道五年(1169)五月,孝宗赵昚赐三孙子名叫赵扩,十一月,满周岁的赵扩就授右千牛卫大将军;乾道七年(1171)二月,赵扩的父亲恭王赵惇被立为皇太子;淳熙五年(1178)十月,十一岁的赵扩迁明州观察使,封英国公;九年(1182)正月,十五岁的赵扩行冠礼。

淳熙十一年(1184),十七岁的赵扩该出阁了,因为他资质笨拙,上皇高宗和祖父孝宗都不放心他,就在东宫旁边建筑府邸,让赵扩搬进去。

淳熙十二年(1185)三月,十八岁的赵扩迁安庆军节度使,封平阳郡王;八月,孝宗为这个不慧的孙子挑选了出身名门、机灵聪慧的韩氏做妻子,韩氏比赵扩大四岁;后来,上皇吴皇后又把身边表演节目的则剧孩儿杨桂枝赏赐给赵扩,杨桂枝比赵扩大七岁。

通过赵扩妻妾年龄都比他大的情况可以推测,宁宗的确是不慧,要不长辈怎么都选择比他大的女人做妻妾?他的祖父孝宗和曾祖父高宗都是上皇了还广选妙龄少女呢?怎么偏偏正值青春年少的赵扩就得找大龄女?只能是他智商低下,需要年龄大的女性照顾才能解释的通。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初二,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继位是为光宗,身为皇孙的赵扩也升级为皇子,在次月拜少保、武宁军节度使,晋封嘉王。

绍熙五年(1194)六月初九,上皇孝宗驾崩,疯皇光宗不出面主持丧礼,政府几乎要瘫痪,宗室状元赵汝愚挺身而出,联络外戚韩侂胄,通过高宗吴皇后出面,七月初五,扶持二十七岁的嘉王赵扩登基,即宁宗,他爹光宗就这样被上皇了。

宁宗从读书时期开始,都是那种尊师重傅的“好”学生,对待大臣都予以尊重,不管大臣说什么,宁宗都是和颜悦色的,一直都很努力的学习,虽然总是没有效果哈!面对如此“不慧而讷于言”的皇帝,臣子们也无可奈何。

宁宗不好声色,也不好游猎饮宴,更不贪财暴虐,绝对没有昏君、暴君的特质,那些昏君暴君的失德行为,他都不具备。但同时,正常皇帝需要具备的能力他也欠缺,不能对政事发表看法,甲大臣说某事就听甲大臣的,乙大臣反驳就听乙的,这样没有主见的皇帝,如果被有忠正之心的强势臣子掌控,还好一些,但要是被有奸邪之心的臣子掌控,对国家来说就是灾难了。

2,宁宗艰难的生子路

性格温和的宁宗和仁宗赵祯一样,子嗣上艰难的令人为他掬一把同情泪。他在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八月,十八岁的时候大婚,却直到光宗绍熙四年(1193)二月,二十六岁的时候,后院才诞生第一个孩子。

这位小皇孙没有活过满月就夭折,连个名字都没有,宁宗继位后也没有追封这个早殇的儿子,因此经常被忽略。

庆元二年(1196)六月二十八,已经三十三岁高龄的韩皇后,为宁宗生下二皇子、嫡长子赵埈。

皇帝有儿子了,简直是要普天同庆,太皇太后吴氏亲自诏礼部、太常寺、国史院讨论庆贺的典礼,七月下诏降天下死罪囚,流以下释放;免除临安民元年畸零之税;老百姓家曾祖父和祖父活着的统统免除丁役钱一年;庆元党禁被流放的吕祖俭、徐谊等人也迁移到内郡。

对小皇子的外家,更是恩典倍加,皇后的叔祖父权臣韩侂胄,皇后父韩同卿、母亲庄氏、兄弟、族人都得到不同等级的晋封。

但是,小皇子赵埈只活了47天,就得了惊风病,在八月十五夭折,追封兖冲惠王。此时宁宗已经二十九岁,膝下仍旧没有一男半女,大臣们开始巴拉巴拉劝谏他效仿仁宗、高宗,选择宗室子养育在宫中充当备胎。

庆元四年(1198),三十一岁的宁宗遂取燕懿王德昭八世孙赵希怿第二子,六岁的赵与愿,鞠养宫中。

庆元六年(1200)正月十二,三十七岁的韩皇后又生下三皇子、嫡次子赵坦,激动的宁宗再次下诏“杂犯死罪以下囚释徒以下。诸道赃赏钱悉蠲之。加赐三衙沿江诸军如雪寒钱例。”

很不幸,这个娃也没活多久,夭折在八月十九,被追封邠冲温王。在他夭折三个月后,当年的十一月初七,连丧二子的韩皇后崩,享年37岁。

韩皇后崩后三天,十一月十一,高龄三十九岁的杨贵妃(就是那个则剧孩儿)生下四皇子赵增,赵增和三个苦命的兄长一样,没活过满月,就在十二月初一夭折,追封郢冲英王,他爹宁宗已经三十三岁。

嘉泰二年(1202)十二月十三,有孕的杨贵妃被册立为皇后,闰十二月,杨皇后生下五皇子赵坰,同上,没有活过满月就夭折,追封华冲穆王,这一年,杨皇后已经四十一岁,宁宗也三十五岁了。

为了生出儿子,虽然正当壮年身体却并不咋好的宁宗拼命在后宫耕耘,在开禧三年(1207)正月十一,后宫钟夫人诞育了一对双胞胎皇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例皇子双胞胎。

很不幸,序齿第六的双胞胎老大落地就夭折,七皇子倒是熬过了满月,宁宗这才诏礼部讨论怎么庆贺,“礼官请用熙宁九年故事。奏告天地宗庙社稷高禖诸陵攒宫。太师宰臣率百寮拜表称贺。从之。”

但是,随即在二月十七,才满月六天的七皇子薨,求宁宗的悲痛心理阴影面积,这一对中国史上唯一的双胞胎皇子都没来及睁眼看世界、名字都没起呢就夭折,分别追封为申冲懿王赵墌、顺冲怀王赵圻。

宁宗已经四十岁了,生儿子的可能性已经变小,因此,虽然后宫又有两名后宫有孕的情况下,还是听从杨皇后的建议立嗣子赵曮为皇太子。

立太子的次年,嘉定元年(1208)春天,一位后宫诞育八皇子赵垍,一位后宫诞育祁国公主,很快,这俩娃也都夭折,八皇子活了二个月,追封肃冲靖王,小公主活了半岁。

就在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宁宗的嗣子太子赵询薨后,已经五十三岁的宁宗再次面临绝嗣的窘境,只能再择宗子过继,就是皇子赵竑。

第二次过继后不久,嘉定十六年(1223)正月初六,已经五十六岁的宁宗竟然再生了一个亲儿子,就是九皇子赵坁,但并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小九也只是活过满月,就在二月二十五夭折,追封邳冲美王。

在宁宗五十七年的岁月中,一共诞育了九子一女,一个都没有养到一岁过,比仁宗更悲催,仁宗好歹还养大几个闺女啊!没亲儿子只能立嗣,而悲催的宁宗还先后立嗣两次,一个也没有正位大统。

3,宁宗第一次过继立嗣

庆元二年(1196)八月十五,宁宗的嫡长子兖冲惠王赵埈夭折,二十九岁的宁宗在大臣的建议下,选择宗室子赵与愿,养在宫中。

赵与愿是太祖后裔,燕懿王赵德昭的九世孙,本生父进士赵希怿,庆元四年(1198),六岁的赵与愿进宫。

赵希怿的家族多进士,他本人是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进士,长子赵与悊是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第四子赵与筹是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第三子赵与勤是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孙子赵孟奎是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进士,赵孟垕、赵孟至、赵孟圻三兄弟同为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进士,一门八进士,在所居地吴兴府(浙江湖州)很有名。

赵与愿就出生在这个进士之家,被三十一岁的宁宗选择,成为南宋朝廷继孝宗、信王赵璩之后第三位皇帝嗣子,当然,这会儿宁宗还没给他名分呢!

庆元六年(1200)对宁宗来说是个很不幸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正月十二出生的三皇子赵坦夭折在八月十九;亲娘太上皇后李凤娘崩于六月初四;疯爹上皇光宗崩于八月初八;十一月初七,发妻韩皇后崩;十一月十一,四皇子赵增出生,却在腊月初一夭折。

八岁的赵与愿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初一,被赐名赵曮,授福州观察使,由后宫杨贵妃抚养,两人的深厚母子感情就是从此时开始建立。

嘉泰二年(1202)十二月十三,四十一岁的杨贵妃封后,成为宁宗继后。闰十二月,宁宗就授福州观察使赵曮为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

随着五皇子华冲穆王的夭折,宁宗连续五年没有生育,遂在开禧元年(1205)五月,正式授予赵曮皇子名分,“以卫国公赵曮为皇子,封荣王。”

当时赵曮年十三岁,进宫已经八年,和孝宗相比,他很幸运了。在册封皇子的第二年,开禧二年(1206)三月,知处州徐邦宪入见宁宗,请求立皇太子。

当时朝廷大权都在韩侂胄手中,杨皇后因为韩侂胄反对立她为后而耿耿于怀,赵曮与养母同进退,自然对韩侂胄也是不待见的。韩侂胄兴兵北伐,赵曮就曾在杨皇后的指示下在宁宗面前攻讦韩侂胄,被宁宗训斥一顿。

杨皇后就联络反对韩侂胄的史弥远等官员倒韩,矫诏调动殿前司制造“玉津园之变”。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初三,狂妄自大又毫无防备的韩侂胄被挟持到玉津园杀害,主谋就是杨皇后和史弥远,十五岁的荣王赵曮也是知情参与者。

从此,朝政大权被杨桂枝和史弥远瓜分,杨后主内,史相主外,这种分工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理宗继位。

随即在十一月十五,后宫还有两位妃子即将临盆的情况下,威武的杨皇后就推动宁宗立嗣子荣王赵曮为皇太子,赐名赵懤,大赦天下。

嘉定元年(1208)闰四月,宁宗就令十六岁的太子赵懤侍立视事,参与到朝政中。嘉定二年(1209)八月,太子赵懤行册封礼,谒庙,又更名赵询。

赵询能够在众多宗室子中被选中,说明他的智商没问题,看他和养母杨皇后的关系亲密,而杨皇后又能掌控宁宗,因此他的太子之路非常顺利,六岁进宫,十三岁拥有皇子名分,十五岁立皇太子,从宗室子到皇太子,只有十年就做到,孝宗则用了二十九年才获得皇子名分,和孝宗相比,赵询得到的太轻松了。

很可惜,这个幸运娃的幸运之神没有陪伴他到底,赵询做了十四年皇太子后,在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薨,年二十九岁,谥号景献太子。

亲儿子一个也没养大,现在连嗣子也早亡,再次绝嗣的宁宗只能第二次过继宗子。

4,宁宗第二次过继立嗣

景献太子赵询薨后,宁宗以国本未立,就下诏选择太祖十世孙、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者做为嗣子备选,宋朝皇帝选择宗子过继都是挑五六岁的娃,宁宗为何这次把待选宗子的年龄改这么大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宁宗已经五十三岁,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挑选五六岁的宗子从小培养了,因此才把目标锁定在十五岁以上。即便如此,宁宗也没有精力再挑选,而是直接把堂弟赵抦(1177-1206)的嗣子截胡了。

嘉定十四年(1221)六月,宁宗下诏立皇侄福州观察使赵贵和为皇子,赐名赵竑,授宁武军节度使,封祁国公,并以立皇子告于天地、宗庙、社稷。

赵竑是宁宗堂弟赵抦的嗣子,是太祖九世孙宗室赵希瞿的儿子。赵抦是孝宗次子魏王赵恺之子,曾经是孝宗心中的继承人,封吴兴郡王,赵抦的独子赵垓三岁夭折,庆元五年(1199)追赠范州团练使。

之后赵抦再没有生出儿子,开禧二年(1206)五月初一薨,追封沂王,谥号靖惠。遗书宁宗,请求为自己立嗣,“伏望矜念,于近属中择昭穆相当者一人,与臣为后,庶几嗣续有传,存没不朽。”

五月十四,宁宗以宗室赵希瞿长子为赵抦嗣子,赐名赵均,补千牛卫将军,后授福州观察使。

嘉定八年(1215)七月二十三,御史以赵均是皇帝从子,不宜和太子一样叫单名,宁宗遂赐赵均双名贵和。

嘉定十四年(1221)六月,沂王嗣子赵贵和得立皇子,沂王赵抦又面临绝嗣的境地,因此,宁宗命史弥远继续挑选合适的宗子给赵抦做嗣子。

史弥远派亲信选择宗室子,这次选中了太祖十世孙赵与莒,补秉义郎,八月二十七,授赵与莒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赐名贵诚,为果州团练使,九月,以贵诚为沂靖惠王赵抦嗣子。

按照宁宗这次选嗣的标准,新皇子赵竑必然已经过了十五岁以上,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虽然他娶了杨皇后的亲戚吴氏为妻,但他和新养母杨皇后相处的并不怎么融洽。对于一手遮天的权臣史弥远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曾指着琼崖的位置说“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

不管赵竑的师傅真德秀怎么苦口婆心教导他,让他内孝顺嗣母,外倚重权相,你做做样子也行啊!可惜,情商极低的赵竑就是不听,觉得自己被立为皇子,皇帝宝座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根本不考虑真德秀的话。

赵询当年封皇子的时候直接就封王了,而赵竑直到嘉定十五年(1222)五月,才晋封济国公,同时,沂王嗣子贵诚被授邵州防御使。赵询内对杨皇后不恭敬,外对史弥远不掩饰愤恨,自然得不到这二位的助力,因此不能封王。

史弥远又怎么可能愿意看到赵竑得志?他已经开始为换掉赵竑做准备,这个替换对象就是赵贵诚。

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赵竑生子,宁宗没想到他的有生之年居然还能见到皇孙,激动的去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八月的时候,赐皇孙名赵铨,授左千牛卫大将军。

很不幸,这个小皇孙没几天也夭折,追封永宁侯。这宋朝皇帝家真的有毒,不管谁入继到皇室,孩子好像都不容易养大。

就在皇孙赵铨夭折不到一个月,闰八月初三,五十七岁的宁宗驾崩。当天夜里,史弥远召贵诚进宫等候,说动宁宗杨皇后同意更换皇子。

杨皇后想想赵竑对待自己的态度,为了以后考虑,就同意灵前换皇子,另立贵诚,赐名赵昀,授武泰军节度使,封成国公继承皇位。另外矫诏封皇子赵竑开府仪同三司,晋封济阳郡王、判宁国府。

当天夜里,赵昀继位,是为理宗,大赦天下,尊杨皇后为皇太后,同听政,又封赵竑为济王,出居湖州。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失意者赵竑再不情愿低头,也被强摁着低头,眼看着赵昀成为新君,大势已去的赵竑只能垂头丧气的去湖州。

宝庆元年(1225)正月初九,湖州人潘壬和弟弟潘丙集结太湖渔民以及兵卒不满百人,给赵竑黄袍加身,赵竑一看形势,自己都知道不能成功,一边率州兵平叛,一边派人上报朝廷。

史弥远借此机会,派亲信害死赵竑,上报朝廷说赵竑病死,又追贬他为巴陵县公,直到端平元年(1234)才追复官爵,景定五年(1264)度宗继位后,追复节度使,德祐元年(1275)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镇昭肃王。

5,猴格说

宁宗的资质根本不能履行帝王的职责,要命的是,他还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前受控于韩侂胄,后受制于杨、史,实为没有傀儡之名的傀儡之君。

虽然他没有什么失德之处,但任由权臣摆布,也够为祸国家了,南宋中衰就是从他父子开始,他爹好歹还拥有皇权,到了宁宗,连皇权都沦落到权臣之手,真正的开启权相时代。

宁宗生育了十个孩子,都没有一个活过一岁,可见他的基因很差劲,连理宗赵昀都不如,理宗好歹有个闺女长大结婚,他连一个上周岁的孩子都没有,也是可怜见的。

他是宋朝唯一一个生前过继两次嗣子的皇帝,遗憾的是,他所选的两个嗣子都没有成功继位,一个早亡,一个在灵前被废黜。

如果宁宗地下有知,看到杨皇后和史弥远废黜赵竑,另立赵昀,已经习惯受制于强势者的宁宗,大概也只是御批一个“可”字吧!

就是这样。

图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截图电视剧侵删,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宋会要、续通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宋宁宗驾崩后,皇子赵竑本应继承帝位,为何最后却是由外人赵昀登基

首先说下宋宁宗的子嗣,宋宁宗并不是没有孩子,史书上记载他有九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九儿子都在幼年去世,皇家的孩子都如此,可见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多差。再说说赵竑,赵竑是赵希瞿的儿子,那时宋孝宗非常喜欢的赵抦去世,因为这个赵抦没儿子,赵竑就被过继到赵抦名下当儿子延续香火。小编感觉这关系都很乱,也就是告诉大家赵竑在众多皇亲国戚中并不是很显眼。

宋宁宗没有儿子,就从亲戚的儿子中选了赵询做养子,而并没有选赵竑,后来赵询被立为太子,这个赵询可身体不争气二十九岁就死了。赵竑就以彩票中奖的运气接替成为太子,赵竑成为太子后,当时的权臣史弥远就在他那里安插了眼线,赵竑面对史弥远强势不知道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所以史弥远对他就很不放心,认为赵竑一旦继承皇位肯定就没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宋宁宗死后史弥远就设计不让赵竑登上皇位,最后还成功逼赵竑自杀。

赵竑自杀后皇帝这个位置不能老闲着,史弥远就拥立赵昀为帝。赵昀继位后比赵竑聪明,他知道自己的小胳膊掰不过史弥远的大腿,所以干脆就每天吃喝玩乐不问政事,以此来麻痹史弥远,利用自己的年轻优势把史弥远耗死, 赵昀清算了史弥远后,才开始励精图治治理国家。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历史

镇王赵竑为何没有当上皇帝

主要是因为行事太过于高调,在里面容不得沙子,其实像他这样的人当上皇帝可能会更糟糕。他主要是跟史弥远意见相左,而且也非常的恨,表现的非常的露骨,毫无城府,那完全等自己坐上位置之后再发作,但是他在太子之位的时候就已经发作了,说明他是十分的狂妄。

史弥远作为一代奸臣,自然有他的手段,他知道赵竑对他有看法,首先采用收买的方法,送给他很多的礼物,还送给他美女,这个美女却是一个间谍,于是秘密安插在他身边的间谍。他是史弥远一路推向了反面,如果他稍微缓和一点,或许他就能做上皇帝了。

史弥远觉得他跟赵竑之间已经没有办法沟通了,就起了废立太子之心,趁着宋宁宗去世,就矫招废掉赵竑,然后立了宋理宗赵昀本,最后赵竑不肯向新帝跪拜,殿前都指挥使强行按住赵竑的头下跪才完成登基仪式。

他被贬到湖州之后。潘壬两兄弟造反,拥立他当皇帝,号称20万,但是他一看原来才几百个人,对涉嫌造反,所以最后被皇帝逼得自缢。结束了人生。

宋慈时的大宋皇帝

一、其经历了两代皇帝

1。宋宁宗

宋宁宗名赵扩(出生于1168年,逝世于1224年八月)是中国古代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宁宗1194年以太子继位,一直到他逝世。宋宁宗继位时他的父亲宋光宗还没有死,名义上宋光宗禅位给宋宁宗,实际上是宋光宗的皇后在赵汝愚和韩侂胄的支持下造成的一起宫廷政变。

宋宁宗继位后他的两个宰相赵汝愚与韩侂胄不和,互相之间争斗。最后韩侂胄使用权术让宋宁宗罢免赵汝愚,并将赵汝愚所提倡的理学称为伪学,对理学家进行打击,造成庆元党禁。这个政策一直维持到1202年。韩从此成为南宋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地位和权力远高出一般的宰相。

宋宁宗在南宋统治初期由于韩侂胄的作用对金朝持对抗态度,他追封岳飞为鄂王,剥夺秦桧的所有封职。但是1206年韩侂胄北伐战败后宋宁宗改变了他的政策。1207年11月他的皇后杨氏与史弥远一起秘密策划利用韩战败的机会谋杀了韩并将韩的首级送往金朝作为谢罪。

1208年在史弥远的操纵下宋宁宗与金朝达成了嘉定和议,向金朝称伯,自己称侄,又向金朝进贡金银。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成为宋宁宗的宰相兼枢密使,独揽宋朝大政。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官职。

宋宁宗时期,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

宋宁宗还恢复理学地位。

宋宁宗没有儿子,他立赵竑为养子和太子,但因为赵竑对史弥远专权不满,因此宋宁宗死后史弥远废黜赵竑,另立赵昀为皇帝。

宋宁宗死后葬在永茂陵。

2。宋理宗

宋理宗(1205年出生,1264年逝世于临安),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竑,立宋理宗为皇帝。

宋理宗十分无能,登基后将所有国家事物都交给史弥远,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直到1233年史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但他依然对政治不感兴趣,将国家大事交给他的宰相丁大全处理,他本人崇拜理学。

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宋理宗无子,立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我想,你要找的是第二个皇帝宋理宗。

南宋词人程珌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望淮有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南宋词人程珌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望淮有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前言

这首词作于乾道六年(1170),当时知润州军州事陈天麟重建京口北固山的多景楼,并作《多景楼记》云 :“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 ,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

当时很多文人有登楼感怀之作,程珌这首《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望淮有感》是他的代表作品。颇有辛派词人之风。

一、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流传下来的词中,有很多读起来乏味的祝寿词,也有些咏物词和感怀词。

他的感怀之词颇有辛弃疾的风范,其中最著名的是这首《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甘露寺在镇江(京口)长江南岸的北固山上,山本来就不大,甘露寺更是一个袖珍寺院。不过因为三国中刘备招亲的故事而闻名。

乾道六年(1170),知润州军州事陈天麟重建多景楼,并作《多景楼记》云 :“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 ,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

多景楼就在甘露寺中,可以俯瞰长江,遥望中原。因此文人骚客登高赋诗时,多以怀古言志为主。不过程珌(1164—1242)当时只有6岁,这首词创作时间应该后推几十年,估计是在韩侂胄北伐之前。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上阕写道,中华本为一家,为什么有南北之分呢?这是家国之恨呀。在万里长江之上,却有这不协调的两座山(金山、焦山)矗立其中,能否借上天之力,把他们搬到他们应该待的地方昆仑山呢?

其实镇江长江边有名的山有三座,还包括诗人登临多景楼的北固山。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下阙开始用典,说的淮阴,是祖逖练兵之处,《晋书·祖逖传》说,祖逖北伐,渡过长江“屯于淮阴 ,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人而后进。”

似乎当时已有天时地利,只欠人和了。士雅与刘琨,是指闻鸡起舞的故事主人公祖逖和刘琨。西晋灭亡时,祖逖南渡,组织力量北伐,刘琨留在北方抗战,可惜两个人都没有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 ,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后面又引入了一个人物,旨在恢复汉室的诸葛亮,可惜结果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结尾处,程珌做了未来的展望: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由此看出,这首词大概率是写在韩侂胄掌权时期。宋宁宗志在恢复中原,与韩侂胄谋划北伐。

当时辛弃疾也曾经被任用驻守镇江,他也登上了北固山,还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只不过辛弃疾认为南宋准备似乎不充分,因此在词中写的却是对于北伐的担忧。

二、程珌其人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宁宗驾崩。

本来应该由济国公赵竑继位,但是这个言行不谨慎的赵竑得罪了权臣史弥远,结果掌控局势的史弥远逼迫杨太后妥协,矫诏拥立了沂王之子赵昀,是为宋理宗。

这个事件中,有一个人也出力不小,他被史弥远深夜招入皇宫负责草诏,据说“一夕为制诰二十有五 ”,可见文才之强。这个人就是程珌。

程珌(1164—1242)宋史有传,其字怀古,号洺水遗民,南宋休宁(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人。

程珌自幼聪慧,据说其十岁时作七言绝句咏冰云:

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紧尽成冰。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

《后汉书》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王霸〉写到,王霸跟随光武帝出兵讨伐王朗,被滹沱河挡住了去路,王霸为了安稳军心谎说河面结冰,大军到了河边时,没想到河面真的结了冰。汉军渡河后,王霸领兵斩杀王郎,封王乡侯。

程珌10岁作出此诗,可知这个孩子读了不少书,而且见识不凡。因此被其舅舅看重,悉心教育。光宗绍熙四年(1193),程珌30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差一点得了状元。

程珌中榜眼以后,经历了光宗、宁宗、理宗三朝,出任过吏、礼、刑三部尚书,曾被封侯、伯、子、男爵,并有翰林学士、焕章阁学士、敷文阁学士、宝文阁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等一连串头衔。

程珌淳祐二年(1242)去世,享年七十九。有《洺水集》六十卷、《内外制类稿》三十卷行世。

三、与辛弃疾诗词往来

从程珌咏冰诗可以看出,他自小就有收复中原的志向。因此他和辛弃疾诗词往来也不足为奇。

程珌(1164—1242)比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小了24岁,相当于两代人。

在程珌词中,有一首《六州歌头 送辛稼轩》:

向来抵掌,未必总谈空。难遍举,质三事,试从公。记当年,赋得一丘一壑,天鸢阔,渊鱼静,莫击磬,但酌酒,尽从容。一水西来他日,会从公、曳杖其中。问前回归去,已笑白发成蓬。不识如今,几西风。 蒙庄多事,论虱豕,推羊蚁,未辞终。又骤说,鱼得计,孰能通。。叹如云罔罟,龙伯啖,眇难穷。凡三惑,谁使我,释然融。岂是匏瓜者,把行藏、悉俯鸿濛。且从头检校,想见迎公。湖上千松。

这首词用典过多,读起来有些难解。

《论语·阳货》中有句:“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程珌词中写道:岂是匏瓜者,把行藏、悉俯鸿濛。

应该是用以比喻辛弃疾怀才不遇,难有作为,表达自已对辛弃疾遭遇的不平之叹。

辛弃疾1207年去世,那时的程珌才43岁,辛弃疾去世一个月以后,史弥远设计杀死抗金失败的韩侂胄,掌握了宋朝的大权。

第二年,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爵位和谥号,并且与金签署了嘉定和议,主和派又一次占据了上风。

结束语

韩侂胄的开禧北伐失利以后,朝野震惊,权倾一时的韩侂胄被史弥远和杨皇后设计杀害。 从此史弥远开始掌权。宋宁宗驾崩时,史弥远当夜招程珌入宫草矫诏,拥立了本不该继位的宋理宗。

结束时,老街按惯例填词一阙为今天习作,《水调歌头·读程珌多景楼有感》:

自有山河异,一水作横分。神州沉陆,中流盟誓与谁论?北固亭边怀古,多景楼头回首,欲破望天盆。借我扶摇力,展翅扫昆仑。

英雄事,东流去,气犹存。登临如遇,起舞祖逖与刘琨。叹息放翁夙愿,饯别稼轩花甲,壮志付芳尊。见说夕阳好,可惜近黄昏。

注:辛弃疾被韩侂胄启用时(1203年),已经年过花甲(64岁),陆游作诗相送,祝愿北伐成功。1205年,辛弃疾镇守京口时,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于北伐的疑虑。不久,开禧北伐失败,1207年,辛弃疾去世,1210年,陆游去世。

@老街味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