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三藩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 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
- 清朝三藩之乱是哪三藩,最后结局如何
- 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三藩之乱中,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为何最先被康熙平定呢
- 为什么三藩之乱后清廷不封汉人王爵,但是要封其他民族王爵
- 三藩怎么惹到的康熙康熙为什么要撤三藩
- 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 三藩之乱是康熙的英明决策么
- 七国之乱、三藩之乱,皆师出有名,却为何都被称之为叛乱
为什么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三藩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政权的反抗,将旗下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疯为藩王。1693年康熙作出撤藩的决定,点燃藩乱的导火索。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自称天下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北上伐清,席卷整个西南。但被清军镇压,吴三桂最终抑郁而亡。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1681年清军大举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清初由于清朝统治力量不足以控制西南,因此便将旗下汉人降将分封在这些地区,形成三藩。三藩的权利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并可掌控地方军队、税收等。三藩拥兵自重,兵力数十万,威胁到了清廷的统治。
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
清军定鼎中原后,曾利用明朝降将到江南平定反清势力。由于这些人战功赫赫,清廷对他们加官进爵,其中以“三藩”比较著名。三位藩王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尤其是吴三桂,他甚至还有人事任免权,可以不受朝廷约束,自行任免地方官,时称“西选”。
吴三桂野心很大,他在云贵地区暗中集结兵马,与蒙藏结交,早有不臣之心。
耿精忠在福建也有不法之事,欺压良民,还信奉谶纬学说,相信“天子分身火耳”,觉得耿氏一定会更进一步,其人甚为精明,却没有忠心耿耿对待朝廷。
尚可喜老弱多病,日常政务都由其长子尚之信处理。而尚之信却不务正业,喜好声色犬马,对尚可喜不忠不孝,还想早日继承王位。尚可喜被迫无奈,上书朝廷,希望回辽东养老,留他儿子镇守广东。
康熙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认为能够借此裁撤三藩,于是说:如果尚可喜回归辽东,尚之信在广东,不免父子相离,所以还是父子俩带领全部人马一起回辽东。表面看是康熙给他们父子团聚的机会,实际上是想清理割据势力。
吴三桂、耿精忠得知消息后,开始焦虑不安,为了试探朝廷的态度,他们也向康熙上奏折,“仰恳皇仁,请撤安插”,看朝廷的反应。
“三藩”一起上书要求“安插”,很快就引起遍野振动,也是一个信号。康熙与大臣商量对策时,有人主张撤藩,比如明珠、张英等人;也有人觉得事关重大,不能贸然动手,比如索额图等人,两派人争论不休。
当时的康熙年轻气盛,早已看出吴三桂等藩王的不臣之心,认为裁撤亦反,不撤也反,那不如先发制人。所以康熙下令,“从其所请”,同意三位藩王离开驻地,并迅速派出接收大员到三藩驻地商谈接管问题。
吴三桂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得自己骑虎难下,当朝廷的钦差大臣到云南后,他表面上恭敬,摆出一幅事事配合的姿态;暗地里却做谋反的准备,除了与另外两藩密谋外,还封锁所有的对外交通要冲。
当一切准备就绪,吴三桂彻底反清,自封“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对外宣称要“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为复大明江山,希望能够争取汉人的支持。
吴三桂举起反清旗帜后,另外两藩也开始响应,连郑经也表示要渡海助战。一时之间,整个东南半壁都成了反清的天下。北方的王辅臣、察哈尔蒙古贵族也开始响应,朝廷一度震惊,甚至有官员“即遣妻子回原籍”。
秋媚说:“三藩之乱”是朝廷与地方、皇帝与臣子矛盾无法调和的必然产物。在这个事件中,年少轻狂的康熙需要负主要责任,是他错误的撤藩策略逼反了吴三桂等人。康熙的决策失误,造就的就是一场生灵涂炭。倘若他能有步骤地一个一个地撤或者再等几年,等吴三桂去世后再动手,付出的成本就会低的多。
康熙削藩,也能看做一次清朝版的“鸟尽弓藏”,吴三桂等功臣即使不反,康熙也不信任,没有安全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万一成功了呢?
清朝三藩之乱是哪三藩,最后结局如何
“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个藩王。他们本来都是明朝辽东边将,后来降清,为清朝镇压各族起义和固守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军入主北京后,给予三藩高官厚禄。派吴三桂驻防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驻防广东,耿精忠驻防福建,作为清朝控制南方边远地区的藩篱。“三藩”握有重兵,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他们凭借手中的武装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三藩”权势日重,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康熙帝深感“三藩”严重威胁了清廷统治,一直想撤掉“三藩”,又怕处理不好,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只好等待时机再作打算。
公元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康熙帝,说自己老了,想告老还乡回辽东。要求将爵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康熙帝认为这正是削弱三藩实力的最好时机,就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不允许他儿子继承爵位,还命令撤销平南府。
康熙这一举动,使吴三桂与耿精忠大为震动。他们为了试探朝廷态度,也上疏主动请求撤藩。康熙帝看过奏章,立即召集大臣商议,许多大臣不主张撤藩,怕引起判乱。康熙帝说:“三藩早有谋反之意,撤也是反,不撤也是反,不如先发制人,免得拖久了,后患无穷。”于是,下诏将三藩撤掉,派官员前往云南、广东、福建三省料理搬迁事宜。
吴三桂没想到康熙帝真的同意撤藩,决定起兵造反。1673年农历十一月,吴三桂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清廷檄文,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分兵两路进攻湖南和川陕。
三藩判乱,朝廷一片恐慌,不主张撤藩的大臣极力叫嚷要与三藩求和。康熙帝撤藩之意已决,他一面停止执行耿精忠、尚可喜的撤藩命令,安抚他们,孤立吴三桂,一面调动八旗军阻挡吴三桂的进攻。
吴三桂听说耿精忠和尚可喜都被清廷招服,十分恼怒。他孤立无援,军队内部则人心涣散,康熙的八旗军奋勇战斗,双方在西北、西南、华南相持对峙了五年。
1678年,吴三桂已78岁,他急急忙忙在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建元昭武,国号大周,企图用此方法聚扰人心,鼓舞士气。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清军进攻越来越猛烈,吴三桂节节败退。吴三桂自知大势已去,心中一急,突然中风昏厥,不久就病死了。吴三桂死后,孙子吴世璠继位,退回云南,仍与清军对抗,清军大举进攻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
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宣告平定。
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前言
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从1673年到1681年,历经8年战争,最后以清军攻破昆明而告终。
其实,吴三桂是有希望取得成功的,但是,由于吴三桂自身的战略失当,导致“三藩之乱”功败垂成。
“三藩之乱”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吴三桂在军事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
本来,吴三桂起兵之后,四方群起响应,年轻的康熙皇帝手忙脚乱,清廷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
此时,吴军已经攻取湖南,饮马长江,正是渡过江北上,直趋北京的大好时机;可吴三桂却停止了进攻的步伐,命令吴军在湖南分兵驻守,加强防御,坐等康熙调兵遣将,前来攻打吴军。
这样一来,吴三桂在军事上的保守主义,就给了康熙喘息的机会。
二.吴三桂的军事进攻路线选择不当。
吴三桂在湖南停止攻势,采取防御措施,却计划兵分两路:
一路从四川攻入陕西,与王辅臣会合,向北京地区进攻;
一路攻入江西,与耿精忠会师,攻占江浙地区;
而吴军主力却在湖南境内采取守势,静候康熙集中兵力,前来进攻。
要知道,“三藩之乱”的主力军是吴三桂的大军;只有吴军向清军发动猛烈攻势,撼动天下,才能重创清廷,使王辅臣、耿精忠等起兵反清的人看到胜利的曙光,鼓足斗志,战斗到底,不予清廷妥协。这样,只要王辅臣、耿精忠继续斗争下去,也就必然会牵制清军的力量,使清军无法集中全部兵力来对付吴三桂。
而吴军主力在湖南停止攻势以后,清军面临的军事压力大大减轻了;而王辅臣、耿精忠等部却受到清军的重点关照,屡屡受挫,最后先后接受清廷的诱降,投降了清军。
而耿精忠、王辅臣等部一投降清军,转过头来,就加入了攻打吴三桂的清军序列,加强了清军的军事力量。
三.关键时刻,吴三桂突然病死.
在“三藩之乱”后期,由于各位盟友纷纷被清廷招降,清军的主力都向湖南、四川扑来,战争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吴三桂了。
1678年,步入晚年的吴三桂终于奋起余勇,率领吴军向清军发起反击。
在永兴城下,吴军与清军展开激战。吴军在吴三桂的指挥下,打出了最后的辉煌。他们把八旗精锐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清军的溃败,也打乱了康熙皇帝的部署,使清军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一时间,康熙皇帝和前线的清军将领们手忙脚乱地四处调集兵力,好不容易才算顶住了吴军的进攻。
但是,吴军对永兴是志在必得,他们把一部八旗精锐军团包围在永兴城中,昼夜不停地猛攻;就在即将攻克永兴,全歼这支八旗军团之际,吴三桂突然病死,吴军将领们为了赶回去争夺权力,放弃了取得胜利的机会,撤兵而去。
因为吴三桂的突然死去,扭转战局的大好机会就这样白白地丧失了。
四.吴军将领眷恋云南的家产,不愿北上与清廷放手一搏.
吴三桂病死以后,吴军主将吴国贵提出了渡江北上、与清廷殊死一搏的军事计划:
“从前所为大误!今日大计,应该舍弃云南而不顾,北向以争天下:以一军图荆州,略襄阳,直趋河南;一军下武昌,顺流而下,经略江北。吾辈勿畏难,勿惜身,宁进死,勿退生,拼死决战,剜中原之腹心,断东南之漕运,即令不能混一,黄河以南,我当有之。”
但是,吴军将领们顾忌到自己的财产、家眷都在云南,他们畏手畏脚,不愿放手一搏,推翻了吴国贵的军事计划,决定退保云南。
此举断送了吴军在军事上翻盘的最后一线希望。
结语
虽然大家都说吴三桂起兵反清,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天下百姓都不愿再发生战争,但是,吴三桂起兵之后,天下确实是群起响应的,一度使得清廷措手不及。清廷最后的胜利,只是因为吴三桂在战略上的短视,犯了军事保守主义错误,这才给了康熙翻盘的机会。
三藩之乱中,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为何最先被康熙平定呢
《康熙王朝》对王辅臣进行了高级黑!请看下面二张图:
康熙先说王辅臣当过库兵,后说他偷过银子,连起来就是说王辅臣在当库兵时偷银子。
清朝库兵怎样才能偷到银子呢?
库兵进银库以前,要脱光,是一丝不挂的那种。然后换上工作服,在银库干完活后,又一次脱光,再换上常服。
所以,库兵要想偷银子,只有走“后门”夹带才行。
在剧中,康熙说到这里,王辅臣“唰”地一下,老脸猪肝般地红了。
在清朝,说谁家祖上是库兵,就和现在我们说谁是“国足”一样,满满的“梗”。
下面,说说王辅臣这个人和他在三藩变乱中的表现。
王辅臣的品德没毛病
王辅臣早年参加农民军,后来投靠明朝大同总兵姜瓖的麾下。他是个遵守上级主官命令的将领,姜瓖降清他降清,姜瓖反清他也追随反清。王辅臣长得长身玉立,极象吕布的画像,所以人称“活吕布”。这说的是他的外型象吕布,和专杀干爹的吕布品德是有天壤之别的。
姜瓖大同反清,王辅臣十荡十决,打得阿济格手下的八旗兵“莫有撄其锋者”,被对手尊称为“马鹞子”。鹞子是一种小型猛禽,以快、准、狠称雄于动物界。
后来,他兵败后被清廷没入辛者库为奴。因为曾经把清兵打出了记忆的烙印,顺治提拨他当了一品御前侍卫。洪承畴经略五省时,他很务实地追随承畴,承畴不食他不食、承畴不睡他不睡。
再后来,承畴回朝,他成了吴三桂的属下。三桂对他挺好,推衣衣之、推食食之。因为和三桂侄子吴应期在酒后发生小摩擦,他花钱走了上层线路,调离三桂,运作到固原当提督。
卿本佳人……
康熙十二年年底,吴三桂首创反清的旗帜,然后,贵州传檄而定、湖南望风而降。紧随其后,湖北、四川、广西、福建先后加入反清的洪流。
三桂为了团结辅臣,特派和辅臣亲密的汪士荣带着二封信、二道任命札交给他,其中一份给他,一份给甘肃提督张勇。
王辅臣本心忠于清廷,他不加考虑就将使者汪士荣和信札一起上交给清廷,于是换来了儿子王吉贞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袭和大理寺少卿的职位。他这一举动,引来了张勇的反感。显然,辅臣此举不妥当:他向清廷表忠心、换爵位,这无可厚非;但撇开张勇单干,甚至拿三桂对张勇的任命札邀功,就有踩着张勇肩膀往上爬的嫌疑。后来王辅臣反清,张勇对他进行了寸步不让的打击。
王辅臣不仅旗帜鲜明地反对吴三桂,他还提出要面谒康熙,以商讨平吴之事。康熙淡淡地说:“可与经略面议。”
莫洛是一朵奇葩
康熙口中的经略,指的是莫洛。莫洛是满人,做官有一套:鳌拜得势,他党附鳌拜;康熙撤藩,他付合康熙。并且这人特能“嘴”,经常说要把叛军搞得“魂散惊而魄齏粉”挂在口边。
当时,康熙选中了他,经略陕西,向四川用兵。王辅臣从平凉赶到西安,向莫洛献计献策,大讲了一通四川平叛的注意事项。莫洛对此很不感兴趣,并且他的司官们纷纷对辅臣“侧目”,那是相当地看不起他!王辅臣感到很憋屈。
除此,莫洛还调走了王辅臣辖下的固原官兵的健马,换上一批“被茶瘦马”给他。
同时,莫洛进剿四川时,打仗的手艺不行,被四川的吴军攻下了七盘关和朝天关,这样就截断了清军的粮饷。康熙见势不妙,命令大军撤回宁羌州,清剿完身后的叛军再行进兵。于是,莫洛的败兵和王辅臣的驻军相逢在宁羌州,两营相距一公里。新仇旧恨,王辅臣亲自督战,几个冲锋,就干掉了莫洛。
康熙开启谈心模式
王辅臣搞掉莫洛后,将实情向康熙作了汇报。康熙为了稳住他,开启了谈心模式。核心内容有两点:第一,你是先帝提携起来的,我也送了你一枝蟠龙豹尾枪,咱们君臣关系钢钢滴;第二,莫洛是我识人不明,发生兵变、主要责任在我,你也有疏于约束部众的比较小的责任。
辅臣听完玄烨的话,左右为难,他想回到清廷这个组织、又害怕组织事后的清算。莫洛是经略,相当于康熙派到陕西的代表,宰了那啥都得照价赔偿,何况是皇帝的代理人?
康熙一方面用宽慰的话稳住辅臣,另外加紧了对西安的增兵,仅蒙古兵就调发了五千人。
这时,吴三桂抓住机会,给辅臣送来二十万两白银,还送给他“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的印信。同时,三桂在甘陕遍发委任状。一时间,汉官们人心动摇。
辅臣一反,玄烨胆寒
王辅臣在甘陕的影响力很大,当他选择站边三桂以后,秦州副将陈善迅速响应。辅臣得秦州,直接卡断驻守在汉中的清兵粮道,与四川的吴军遥相呼应。如下图:
(图中天水即秦州)
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辅臣从平凉出兵攻下兰州,形成西北战场的大模样。这引成了连锁反应,众多不甘清廷民族压迫的汉官纷纷起兵,只有甘肃提督张勇、总兵孙思克、王进宝、陈福苦撑待变。
西北战场很致命,如果辅臣和四川吴军会合,攻下西安,再叩开潼关,将会长驱北京城。火烧眉毛,康熙彻底坐不住了,他动起御驾亲征的念头,想奔赴荆岳战场尽快结束与三桂之间的战争。
这时,陕西总督哈占受不住压力了,他不断向康熙告急,主要意思是:西安十分重要,得增兵!康熙被逼无奈,只得将荆州大军抽调到西安,这样,甘陕就成了当时的主战场。
汉将逞威西北边
对于甘陕地区这个主战场,不得不说,康熙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点。
首先,他调兵增援西北;其次,他扩充了红衣大炮的装备;然后,制订了收复秦州、兰州、巩昌的方案,用以剪断平凉的羽翼。
在整个战略执行过程中,汉人将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州这个咽喉城市,定西大将军多罗贝勒董额愣是打不下来,后来孙思克的援军赶到才被攻陷。兰州是王进宝拿下的,巩昌是张勇攻下的。
而八旗将领董额、毕力克图、阿密达的表现十分差劲。他们围攻平凉,开始是不敢进兵,后来在康熙十四年九月底打了一仗,刚一接战,清军中一名副将和游击溃退,以致全军失利。三个月后,清军在康熙的催促下又攻打了一次平凉,无功而返。
清军攻不下平凉,主要是八旗将领都惧怕王辅臣,面对云集平凉的清兵,辅臣斜着眼睛说:“姑缓其死,稍迟些日子,叫他一切尽了!”
其实,当时的情况对辅臣已十分不利。自他反清后,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他对秦州这条生命线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他回兵平凉后攻克兰州这个步伐迈大了,应该先打通和四川吴兵的通道;第三,死守平凉只有等待清军围歼的命运,如果他此时突围向四川王屏藩部靠拢,也许还有一线的生机。
逼降是一条不归路
(图海剧照)
就在辅臣在平凉和清兵对峙的当口,康熙临阵换将,派来图海总管陕西军政事务。
图海是一员沙场老将,他上场后实行“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他不计伤亡地拿下虎山墩,虎山地势高,架炮可直接轰击平凉城;另一方面,他消除了辅臣的后顾之忧,与他“钻刀设誓、保其无它”。于是,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王辅臣终被逼降。
自从王辅臣投降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凄惨的结局。
三藩平定后,康熙二十年七月,王辅臣吩咐亲兵在他睡熟后,用桑皮纸喷酒,一层一层蒙住口鼻。笑道:“斧钺加身,砍头落地,不过忍片时之痛,大丈夫何所惧哉!我如死于兵械,必以畏罪自杀故连累图海,这般窒息而死了无痕迹。”是夜,辅臣自尽。
回到问题中来,“三藩变乱,王辅臣为何被康熙最先平定”。
- 辅臣之反,确系莫洛的骄狂自大逼反的,也有他自身气量狭小的因素。
- 甘陕之地逼近京师,辅臣一反,西北顿时变成主战场,引来荆州清兵、蒙古兵、图海兵马的围剿。
- 辅臣没有及时打通与四川吴军的联络通道。
- 张勇、孙思克、王进宝等汉将意志坚定,牢牢地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 被困平凉后,辅臣自身没有做出突围的对策。
- 在甘陕激变中,康熙应对措施得体,首先断了辅臣的南归之路,然后集中力量打击首乱西北的辅臣,动作精准到位。
为什么三藩之乱后清廷不封汉人王爵,但是要封其他民族王爵
英雄惜英雄,同为马背上的民族,后金和蒙古历史渊源可以溯源到元朝蒙古灭金,金朝由于与南宋战略对峙而逐步汉化开启腐败堕落的气运,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替祖父和父亲报仇而灭了金朝。
经历明朝亡元,蒙古逐步被明朝分化为鞑靼和瓦剌两个主要部族,明朝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通知蒙古,在满洲实行同样民族政策。
到了明崇祯时期,明朝内部吏治腐败加上天灾人祸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当内部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明朝在蒙古和满洲的边患也开始显现出来。
蒙古各部族不断进犯明朝边境货场劫掠,同样统一满洲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开启替父报仇生涯,蒙古和后金基于对明朝共同利益而走到一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了巩固满蒙政治同盟关系而推出满蒙联姻政策,蒙古草原三大部族被满洲认可历史传承,蒙古八旗体系伴随清朝取代明朝统一天下而逐步深化。
蒙古各部族的王爵制度自成体系,但也参照满洲八旗的一些制度。
蒙古爵位: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一等台吉(塔布囊)、二等台吉(塔布囊)、三等台吉(塔布囊)、四等台吉(塔布囊)、固伦额驸、和硕额驸、郡主额驸、县主额驸、郡君额驸、县君额驸。
在这些分封爵位外,满清对蒙古实行了三大统治政策:
一是“分封以制其力”;
二是“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三是“崇释以制其生”。这是满清给蒙古制定宗教政策,满清引入喇嘛教到蒙古,以喇嘛教的信仰来逐步引导蒙古实行政教合一,清帝国在蒙古设立38个喇嘛寺庙,并且要求每一个蒙古家庭至少要出一个喇嘛。
为了防止蒙古学习汉文化从而形成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满清给蒙古制定严格的满清制定蒙古官方文字,清朝法律明确禁止蒙古聘请汉人为教书先生。
我们看到满清对北方的蒙古和南方汉人采取不同统治策略,满清担心重复元朝覆辙。蒙古和西藏各部族势力都受到满清积极拉拢分封爵位,而汉八旗的官员新贵则只能按照清朝非宗室的爵位来分封。
功臣爵位: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每个爵位也分几等,共27个等级)。
我们看到清末中兴名臣,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的功勋卓著的李鸿章,他身前也只是做到封一等肃毅伯,身后被追赠封一等肃毅侯。与李鸿章并驾齐驱的曾国藩,他在身后被追封一等毅勇侯。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发动三藩之乱深刻震撼满清统治,这让康熙及后世清帝们保持对汉人的十二分警惕。
其他民族没有汉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满清通过分封爵位和相互制衡就可以实现稳定统治。
满清对待蒙古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可以通过联姻和分封及引入宗教从而构建统治体系,这些政策体系都是汉族士大夫数千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很显然努尔哈赤子孙以汉文化为师学到精髓,清朝帝王们深知无法复制蒙古和西藏八旗制度到汉八旗,满汉不通婚,汉八旗不封王,这样政治传统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三藩怎么惹到的康熙康熙为什么要撤三藩
吴三桂在云南个人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与清朝矛盾就出现了,原因是因为金钱,战争非常耗钱,清朝一年国库收入,顶不住吴三桂一人用的,1660年清王朝一年875万两白银,吴三桂一人就达到900万
而且有三个藩王,第一藩,平西王,吴三桂,驻防云南兼辖贵州,第二藩王,平南王尚可喜,死了之后儿子继位,第三藩王,靖南王耿仲明,这三人管理:云南 贵州广西,广东和福建,他们消耗全国三分之二税收
所以康熙很清楚,三藩必须削弱,但是康熙做法也很有问题,削藩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吴三桂来说,康熙做法是不对的,吴三桂打了三十年间立下汗马功劳,说撤就撤,说让回家就回家,人家给你打江山为了什么?不就是享福,最关键的是康熙你削藩,你的安抚政策没有,否则的话是不是让人觉得过河拆桥,而且吴三桂不是一个人,手下的辽兵都是东北来的汉人,他怎么跟手下人交差?
就在这时候尚可喜感觉不妙,他接受手下的建议,感觉要出事,主动给康熙写信要回家养老,这封信一交,其余两藩一看,怎么办,这时候耿精忠(耿仲明儿子)和吴三桂也突然上书请求削藩,谁都清楚,这里除了尚可喜是真的想撤藩,其余两人都是在试探
在这里康熙有五种方法解决
第一,三藩不撤(暗含意思是等你们死了之后在收拾)当然这个做法不适合当时局面
第二,三藩撤一留二,真心撤的不撤,因为真心的不会反,不真心的才撤
第三,撤二留一,留尚可喜,利用你来削弱其余两方
第四,三藩同撤,安顿家小,当头的接到北京,每年给钱享受生活,这个是上上计策
第五,三藩同撤,不安顿(康熙选的就是这个)
康熙还是有点年轻,当时表示撤也反,不撤也反,必须撤,但是对吴三桂手下数万人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吴三桂也割舍不下权利,财产,美人和属下,而且下属也割舍不掉所有在云南的财富,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吴三桂全军共同呼声,武力反对撤藩
但是吴三桂这时候有顾虑,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北京,担心断了香火,偷偷派个人来到北京接应吴应熊,吴应熊不同意,他觉得太冒险,好在这个使者很聪明,他把吴三桂孙子带回来了云南,吴三桂一见到孙子特别高兴,准备造反
1674年兵不刃血占领贵州全境,紧接着同一年,迅速占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吴三桂手下有六省,耿精忠在福建宣布与大清脱离关系,尚可喜儿子(尚之信)也在吴三桂利用下,在广东发动兵变,可以说西南十一省地盘,大好形势下,他本应该带兵直捣黄龙,这个时候我们不说能不能打过,但这是唯独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吴三桂竟然犯了个错,在长江南边地区,待了三个月,错过时机,这三个月给了康熙机会,调级20万人进攻,后造反的先投降的,尚之信和耿精忠投降清朝,1678年吴三桂急急忙忙称帝,想刺激军队,但是吴三桂突然中风,又拉痢疾,第二天带着遗憾离开人世,部下为了保卫他的孙子,仍然在贵州称帝,地盘越来越小,1681年吴三桂这次战乱结束,陈圆圆早在城破之前,逃了出去隐居
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清军入关封了四位藩王,但定南王孔有德早就在三藩之乱前就己惨死于农民起义军之手,所以他更不可能参与三藩之乱了。
三藩之乱是康熙的英明决策么
康熙,少年天子,八岁登基,十六岁在南书房设计擒拿权臣鳌拜。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清朝盛世局面。平定“三蕃“叛乱是他文治武功中其中的一大闪光点,能够胜利平叛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和英明决策。理由如下:
(一)、三蕃对清朝中央政府有效统治的威胁日益凸显,这是康熙要平定三蕃的根本原因。
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他死后由儿子耿继茂继承爵位,耿继茂死后由耿精忠继承爵位),这三位藩王曾为清军入关以及清朝廷统一全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他们势力的扩大,权力的增大,个人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到康熙继位,三蕃的势力已经是清朝廷的祸患,三蕃割据一方,与中央抗衡,其中以吴三桂势力为最强。国家的全部钱粮大半都被三蕃消耗,朝廷对三蕃的支出不堪重负。三蕃还在自己的地盘上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等等,另外三蕃之间相互联姻,彼此之间紧密相连,三蕃的势力完全是清朝廷之外的小朝廷,确实已成为清皇朝统治的一大障碍。我们常说一山难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鼾睡,作为一位少年老成的康熙帝岂会看不到眼前的威胁?平定三蕃的方案逐渐在康熙脑海里形成了。
(二)、康熙在解决三蕃时是很注意策略的,投石问路,引蛇出洞。
1673年3月,平定三蕃的时机开始出现。尚可喜以自己年老想回辽东老家为由向康熙上书并要求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康熙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却不准他儿子接替平南王爵位,这一招刺激了吴三桂和耿精忠,他俩也假惺惺地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老家的请求,当然事实上暗地里却筹划着叛乱的准备工作。康熙在收到他们的奏章后就召群臣商议,绝大多数朝臣认为吴三桂等三蕃势力庞大,如此必会引起大乱,主张不要撤蕃,康熙说道:“三桂等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蕃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接着就答复吴三桂。吴三桂果然起兵造反,由于他在西南一带势力很强大,势如破竹,顺顺利利打到湖南境地,他同时约广东尚之信和福建耿精忠一起造发,历史上称之为“三藩之乱“。
(三)、康熙镇定自若,运筹帷幄,在平定三蕃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
三蕃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廷震动,一些大臣为了想让吴三桂等罢兵,竟主张诛杀那些同意撤蕃的大臣作为替罪羊。而康熙深知汉景帝时虽然杀了主张削蕃的晁错,但“七国之乱“依旧,所以他说:“撤蕃出自朕意,他人何罪?“此话可以看出康熙平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另外,康熙也绝对有勇有谋,且看他采取的平叛策略:
(1)先捕杀吴三桂留在北京的长子和孙子,以此断了吴三桂求和的念头和表达自己平叛三蕃的决心;
(2)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蕃,以此孤立吴三桂,这是先求稳后再各个击破的战术手段。
(3)调遣八旗精兵驻守湖北荆州,阻止叛军渡江。此举是扼守战略要道。
(4)派兵进入江西,切断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联系。此举是让吴三桂断了后援。
(5)稳住西北局势,以精兵击败陕西提督王辅臣,然后又恢复他的官爵。这是恩威并施,敲打王辅臣。
上述五项策略使得吴三桂在军事上陷入彻底孤立。康熙指挥平叛,敌情研究透彻,作战方案细致谨慎。他常常先命前方将领提出意见再命议政大臣们或九卿会议具奏;对一些重大战事,他命前线主帅绘制敌我双方军事形势图进呈,经过反复考证才会决定作战方案,可见他的思路是何其缜密!
经过八年的武力讨伐,终于在1681年,彻底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蕃之乱“,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完胜久经沙场的三大藩王,足可以看出康熙的雄才伟略,沉着睿智。(图片来自网络)
七国之乱、三藩之乱,皆师出有名,却为何都被称之为叛乱
文|小河对岸
过去我们提起“七国之乱”、“三藩之乱”等等,总是委罪於“七国”、“三藩”等。但是,我们细读历史就可以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是“七国之乱”还是“三藩之乱”,虽系“七国”、“三藩”率先发起的战争,但论事理之曲折,显然都是曲在朝廷。
刘邦平定天下之初,各地基本上仍为战国时期的国家认同。故而,在朝廷力不能及的偏远之地(山高皇帝远),实行分封制是必然的,正如《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通“镇”)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这也是刘邦等人从秦朝灭亡过速而吸取的教训,汉初分封的同姓诸侯王,对大汉政权的稳固以及汉民族的融合与形成,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满清之三藩,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上,固然是投靠异族的汉奸。但站在事理之上,三藩之封也是他们的“功勋”所得。
而“七国之乱”、“三藩之乱”却皆因朝廷“削藩”、“撤藩”而起。单从道义上讲,这显然都属朝廷违背信义、过河拆桥之举。而绝非如某些电视剧中演义的那样“撤藩则反,不撤亦反”,而这两场动乱的“祸首”,吴王刘濞及吴三桂起兵之时,都为六十二岁。在那个时候,都已经属人生晚年了,若有反心又岂会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才扯起反旗。
显然“七国之乱”、“三藩之乱”,都是遭到朝廷的逼迫才铤而走险的,而并非素来有反心。且不论汉景帝在为皇太子时,就因博局而杀了吴国太子。汉景帝即位之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动辄以诸侯之过而肆意削减诸侯们的封地。如罚削楚国东海郡,削吴国(一共三郡)豫章郡、会稽郡,削赵国河间郡,削胶西国六县等等。《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
而七国虽多,但实力却与朝廷相差太远。被认为实力最为雄厚的吴国,征发国中十四岁(吴王少子的年纪)到六十二岁(吴王濞的年纪)之间的所有壮丁,也才征发了二十馀万人。而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这也是七国之乱最终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满清三藩之乱也是如此,三藩的地盘对比清廷来说也相差太远,单从胜算上来看,起兵相抗并不明智。但撤藩则意味着,不但自己的富贵荣华失去保障,跟随自己征战半生的那些将领士卒们以鲜血换来的“酬劳”也随之泡汤了。这不仅关系到一人之富贵,而且关系到一个集团的利益。
由于秦汉以后的王朝,都是奉行集权帝制,自然也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场而评价“七国之乱”、“三藩之乱”。但“七国之乱”与“三藩之乱”的本质是朝廷与地方的矛盾,而非统一与分裂的矛盾。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有二百六十多藩,“政出各藩”,但仍为统一的国家。集权帝制之下,统治者最在意的并不是地方上的民生与经济等,而更在乎对地方的控制力。故而会以“强干弱枝”为手段,束缚地方上的发展与进步。汉朝并没有因“削藩”而更强大,却在汉武帝颁发“推恩令”、加强中央权力之后、更肆意妄为、穷兵黩武而由盛转衰。满清也更没有因废除三藩,而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国近代之落后於西方,就在於此帝制集权之害。
参考史籍:《史记》、《清史稿》、《日本史记》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