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之前,拥数十万精锐军队难道不能拥兵自保吗?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_雍正_韩信_康熙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拥兵自重 雍正 韩信 康熙

本文目录

  • 岳飞被杀之前,拥数十万精锐军队难道不能拥兵自保吗
  • 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 宋代的节度使还有兵权吗
  • 赵匡胤重文轻武政策,如何改变才能使军队强盛,又不拥兵自重
  • 韩信手握兵马大权时,如果他拥兵自重,自立为王,韩信能成功吗
  • 张辽被名将丁奉一箭射杀丁奉晚年拥兵自重,结局又是如何

岳飞被杀之前,拥数十万精锐军队难道不能拥兵自保吗

岳飞如果(拥兵自保)就不是名扬千古的岳飞了,象题主说的这样,在古代就是叛逆谋反,从小被忠孝灌输成人的岳飞是做不出对抗朝廷的事情的!数道金牌招回,明知没有好结果但也不会反叛!这就是岳飞,也许有人认为他(傻)!呵呵!想想新中国成立之前,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啥?为他自己吗!他们是(傻)吗?细细想一下就懂了!

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老十四并非不敢造反,而是有心无力。

康熙晚年,因太子胤礽被废,导致“九子夺嫡”事件爆发,其中,以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为首的皇子,围绕皇位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最终,皇四子胤禛胜出,继位登基,是为雍正皇帝。

而在雍正登基之初,曾经是“八爷党”重要成员之一的皇十四子胤禵,在手握精兵强将的情况下,不仅没去推翻雍正,反而乖乖的回到京城,最终还落了个被雍正圈禁的结局。

要知道,胤禵在当时可是抚远大将军,麾下军队也是兵强马壮,为何他不趁此机会推翻雍正呢?实际上,胤禵倒是很想这么做,但奈何当时被人卡着脖子,着实是有心无力啊。

胤禵与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哥俩,但两人的感情实在不怎么样。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康熙皇帝的妃子乌雅氏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即雍正),但由于清初时后宫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在出生之后,就被送到佟佳氏处养育。

又过了十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乌雅氏再次产生一名皇子,这名皇子就是胤禵。

而在胤禵出生后,乌雅氏在后宫的地位已经提高不少,同时后宫的制度也有所改变,因此,胤禵的童年,是跟随生母长起来的。

而此时的胤禛,依然跟着佟佳氏生活,直到其成年。

也就是说,雍正和胤禵这哥俩,在小时候就没有太多的感情,毕竟很少在一起,长大之后又各自居住,更没有了建立感情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九子夺嫡”期间,本是亲哥俩的两人,却分属不同的阵营。

雍正自不必说,他是“四爷党”的首领,而胤禵则投入了皇八子胤禩一方,成为了“八爷党”的重要成员。

至于他为何选择老八胤禩,史料中没有太多记载,只提到胤禵在小时候,就对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老八十分敬仰,两人的关系也一直维持的很好,既然感情好,那选择老八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那么,他与老八的感情究竟有多好呢?据载,胤禵曾经为了帮助老八,差一点被康熙皇帝一刀宰了。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除,皇长子胤禔便趁此机会蠢蠢欲动,结果遭到康熙皇帝的严厉训斥,自知已无继承大统希望的胤禔,转而开始举荐皇八子胤禩,并找来一个叫张明德看相人,对外宣称老八日后必有富贵。

这件事让康熙知道以后,极为震怒,他当着众皇子的面,斥责皇八子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并下令要将胤禩锁进大牢看管。

关键时刻,老十四胤禵挺身而出,当场就对康熙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本身,康熙在当时就处在怒火中,老十四这么一闹,更让康熙愤怒地失去了理智,操起一把刀就砍向老十四,幸亏当时是皇五子胤祺抱着康熙的腿,再加上其他皇子都一同求情,康熙这才暂时消除了怒火。

“上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清史稿》

而最终,老十四挨了二十大板,以至于好几天都行走困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康熙皇帝认为老十四是一个对兄弟的有情有义的人,同时,对他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也相当认可,自此,老十四因祸得福,让康熙皇帝反而更加宠爱他。

包括老十四能够担任抚远大将军,带兵平定西北叛乱,都与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有关。

总之在这件事发生之后,直到康熙驾崩,老十四在诸多皇子中的受宠程度,可以说是排在前几位的,甚至在他带兵前往西北之后,康熙皇帝不仅经常对他进行赏赐,还将他的几个儿子带在身边亲自进行抚养。

而老十四的人生高光时刻,就是他在西北的那几年。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带领大军侵扰西藏,军情传到京城之后,经过康熙皇帝的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并封大将军王。

当时,康熙皇帝对老十四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并且也多有优待,比如在出征仪式的规格上,康熙皇帝允许老十四可以使用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

不仅如此,在出征仪式上,康熙皇帝本人亲自到场,同时还要求王公、贝勒、贝子以及在京二品以上大臣全部参加,这足以可见,当时康熙对于老十四的重视程度。

而康熙的重视,就造成了一种直接后果,当时京城内外都谣传说康熙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老十四,但这个说法,也为老十四日后凄凉的结局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究竟康熙有没有想过传位给老十四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担任大将军王的那个时期,那可真是威风八面。

据史料记载,老十四在带兵抵达藏区后,很快就展现出其优秀的军事素质。

当时,老十四需要负责的工作有很多,其中包括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等等,基本上军中的大小事务,均由他负责。

也就是说,老十四这个大将军王,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岗位,什么事情都得管,什么事情都得抓。

虽说事务繁杂,但老十四在抵达后,没用多长时间,便将这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在军中事务处理妥当之后,老十四又迅速出兵,平定了策旺阿拉布坦发动的叛乱。

从康熙五十七年出兵,到康熙五十八年年末的胜利,老十四用了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平定了藏区的叛乱,由此可见,老十四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叛乱平定之后,老十四并没有回京,而是留在了前线,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当时藏区并不十分稳定,策妄阿拉布坦时不时的还会进行小股部队的侵扰,二来是老十四确实表现很好,康熙皇帝也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他的人。

因此,从康熙五十八年到康熙皇帝去世,老十四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待着,但也正是因为他一直在西北前线待着,让他在康熙皇帝去世时,失去了先机。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在他死后,皇四子胤禛奉康熙遗诏,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改元雍正。

关于雍正如何登上皇位,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说当时康熙本有意传位给老十四,结果胤禛却在遗诏上动了手脚,改动了一个字,这才登上了皇位。

不过,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毕竟遗诏是满、蒙、汉三种文字,要想改动还不露出痕迹,应该不太容易实现。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传闻可以看出,老十四确实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通过康熙晚年对老十四的表现来看,当时的老十四,确实相当受宠,因此,康熙也有可能真的想过把皇位交给他。

不过,最终的胜利者却是老四胤禛,并且,在他继位之后,就对掌握重兵的老十四开始下手了。

据史料记载,就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安排镇国公延信为抚远大将军,前往西北接替老十四。

此举意义十分明显,就是雍正担心老十四会对他造成威胁,而延信在抵达西北后,对老十四以及其家人的行踪,做到了随时随地的汇报给雍正。

而得到老十四准确行踪的雍正,则在老十四回京奔丧的路上,派人拦住了他,并对其以及家人携带的所有物品,全部进行了检查搜索。

之所以雍正会这么做,有一种说法,是说在老十四所携带的物品里,可能有康熙意欲传位给他的书信等证据,雍正正是担心这些书信一旦来到京城,就会对他皇位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才会提前拦住老十四,并进行搜索和销毁。

雍正的这个举动,让本就与他感情不好的老十四,更加对他有了隔阂,等到老十四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之后,在康熙皇帝的灵柩前,再也没能控制住,大闹了灵堂。

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也有体现,老十四见到雍正后死活不肯下跪,不过,在电视剧里,雍正是利用把生母乌雅氏立为皇太后的策略,迫使老十四跪拜,从而默认了他的皇帝之位。

而在史料中,让老十四下跪的,则是老八胤禩。

当时,老十四赶到灵堂后,看到雍正确实不肯跪拜,有个叫做拉锡的侍卫过来拉老十四,还被老十四骂了一顿,并要求雍正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处罚拉锡。

还没等雍正表态,老八胤禩看到情形不对,就站出来对老十四说了一句“汝应下跪”。

结果,老十四十分听话的就跪下叩拜了雍正,史料中描述其当时是“寂然无声而跪”,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雍正在老十四的罪状上,又多加了一条。

而在随后,老十四的苦难岁月就来临了,雍正也对他这个亲弟弟越来越严酷。

先是在雍正元年,老十四被安置在埋葬康熙的景陵附近,明为守陵,实则圈禁,之后,雍正曾加封他为郡王,但不给任何封号和俸银,到了雍正四年,雍正又将老十四的贝子封号革去,并将其押解回京,囚禁在景山寿皇殿内。

在这里,老十四一共度过了十年左右的岁月,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登基,才被放了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老十四在回到京城之后,境况还是比较惨的,那么回到问题本身,为何他不在得知康熙驾崩的消息后,不选择回京城奔丧,而是干脆在西北带领几十万大军,直接起兵推翻雍正呢?难道他不敢吗?

其实,不是老十四不敢,而是他不能。

这个不能,并非是老十四没有这个能力,相反,他是具备起兵的基础条件的,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导致他只能是想想而已。

第一个因素,是他在军营里的地位。

老十四确实担任大将军王不假,他在军营里的威信很高也不错,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他麾下的士兵,是属于大清朝的,而不是属于他老十四的。

不仅仅是士兵,包括那些军官同样如此,这些军官拿的是朝廷的俸禄,吃的是朝廷的赏赐,他们凭什么会听老十四一声吼,就不管不顾的跟着他去造反呢?

并且,在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经历了平三藩、收台湾已经亲征噶尔丹等多场战役,他对军权的重要性,是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他终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将军权收拢到皇权之下,而非任由军权被某个人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十四要造反,那无疑是以卵击石,至少在清朝前期,任何在外带兵的将帅,是没有可能会斗得过皇权的。

假设老十四铁了心要造反,那些将领军官,第一个就不会答应,并且,这样也会给雍正一个很好的借口,他就会以老十四意图谋反,直接办了他,而不是费劲再将他圈禁。

第二个因素,是粮草问题无法解决。

根据史料记载,在老十四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后勤供应粮草的是年羹尧,而年羹尧是什么人?他可是雍正的头号马仔。

因此,如果老十四造反,雍正就会一个旨意,命令年羹尧停止对老十四的粮草供应,到那个时候,大军不吃不喝饿上几天,别说造反,自己内部就会先哗变了。

如果老十四当时不是在西北驻军,而是在中原或者江南某个地区,甚至是蜀地,倒还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毕竟在这些地区,手里再有个几万忠心的部下,靠着抢掠粮草,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并且,老十四本身也有一定的带兵能力,如果粮草不限制他的话,虽说取代雍正可能有些困难,但至少也能让雍正极为头疼。

但可惜的是,老十四人在西北,大军也在西北,要想造反,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粮草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造反无疑是痴人说梦。

即便是老十四靠着忽悠以及胁迫,让一部分人跟着他造反,但其结果,极有可能还是被哗变的士兵捆成粽子,送到雍正面前。

第三个因素,就是用什么理由造反

有道是师出有名,假如老十四想造反,那么他该用什么理由呢?

用他才是皇位继承人,老四是篡改了遗诏这个理由吗?这显然说不过去,雍正登基可是奉的康熙遗诏,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即便是遗诏背后有隐情,但那些士兵们可不知道,他们不会去想,也不可能去想。

那就用清君侧,效仿当年的朱棣?这更不行了。

朱棣的清君侧,是有特殊的环境限制的,当时朱元璋已经去世数年,并且朱允炆在削藩上急于求成,导致朱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朱棣才会不得不举兵起事。

但饶是如此,朱棣也是在起兵的理由上下了好大功夫,最终找出一个“清君侧”的理由。

而老十四呢?他凭什么清君侧?要知道清君侧的前提是“朝有佞臣”,朱棣当年也是打着“诛齐黄(齐泰、黄子澄),清君侧”的旗号才开始行动的。

但作为当时的大清来讲,朝中可没有什么佞臣,老十四也不敢去随便将这个名头按在某个大臣身上,如果他这样做,没等他开始起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到时候,光大臣们的口水,就能把老十四淹没了,而这一切,恰恰是雍正最希望看到的,他正愁没有理由收拾老十四呢。

综上,正是老十四明白和知道起兵的困难和利害关系,他才会没有那样去做,而是乖乖的回到的京城,不是他不敢推翻他四哥雍正,而是真的有心无力。

宋代的节度使还有兵权吗

宋代的节度使没有兵权,只相当于现代一个政协委员的身份,荣誉称呼

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

简单来说宋代官员的职务分官、职、差遣三项。品级主要由前面的本官决定 职一般是荣誉职称 而最后的差遣才是真正行使的权力。

“官”是虚衔,只代表俸禄的高低。“官以寓禄秩, 叙位著”。

文官和武官是严格区分的,文官自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至从九品的迪功郎, 共三十七阶。

武官官自正二品的太尉至从九品的承节郎、承信郎, 共五十二阶, 而在承信郎之下, 还有八阶至十多阶无品的小武官。此外五代藩镇的官名, 有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 后改名承宣使) 、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 也作为武将虚衔。而且节度使也可以作为宗室、外戚和个别文臣的虚衔。

两个四厢都指挥使及九个侍卫亲军马军,步军,殿前司的指挥使副指挥使虞侯使,这十一个位子,基本相当于军委四总部正副,是职务;称为三衙管军,基本就能正儿八经的叫太尉了。

赵匡胤重文轻武政策,如何改变才能使军队强盛,又不拥兵自重

赵匡胤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重文轻武”是有深层含义的,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根源要从安史之乱说起,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会在唐朝最鼎盛时期突然爆发安史之乱呢?

这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没有把握住一个重要的军事变革。

唐朝前期兵制为“府兵制”何谓府兵制呢?简单理解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这种兵制开始是符合唐朝国情的,因为战争不多,而且军需物资由个人承担,

如:木兰诗中提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士兵杀敌立功以后可以得到土地,等到战争结束士兵回去可以种田养家。

但是后来唐朝战争频繁。

第一 士兵战场杀敌有可能牺牲。

第二 由于战争频繁士兵根本没有时间去耕种。

当唐朝根据户籍(因为士兵都登录在案)去征收士兵时发现士兵都逃亡了。

如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虽然这是一首诗歌但是能从侧面反应出府兵制对人们生活的一种影响。

所以兵制发生了变法渐渐由“府兵制”转化为“募兵制”。何谓募兵制呢?简单理解就是职业军人,专门负责打仗,至于军费由朝廷负责。

于是唐朝地方藩镇势力渐渐形成,地方藩镇不但向朝廷索取军饷,同时节度使还向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征收税赋,这样一来朝廷负担加重,而藩镇势力逐渐壮大。

当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虽然最后平叛,但是藩镇割据势力已经形成。

唐亡以后中原经历了五代十国,期间可谓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因为谁掌握了军队谁就有话语权。

终于北宋王朝建立结束了中原战乱,基本实现统一(因为燕云十六州没能收回。)但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于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的收回了兵权。

但是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有制度,

第一 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确立了“强干弱枝”的国策,简单理解就是集天下之精兵护卫京师,那么剩下的士兵只能去守边了。

第二 提高文官地位重用文官,我们知道想要打压某些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升他的对手,这就是帝王之术。

第三 在军队中安排监军(文官担任),监军直接对皇上负责,这就相当于在军队中安排了间谍。

第四 军队将领不断调换工作地区,使之不能和士兵连为一体,这也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所以两宋期间“文人的天堂,武将的地狱”。

其实不是只有宋朝没有解决好武将佣兵自重,纵观整个封建王朝都没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只不过宋朝尤为特殊。

如:汉朝七国之乱,刘邦“非刘式不能封王”打算利用亲情弥补制度的缺陷,但是刘邦死后,其侄子吴王刘濞率先发动吴楚七国之乱,

唐朝的安史之乱,上文已经提到不在过多解释。

明朝期间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以及朱厚照期间宁王叛乱。

清朝康熙期间三藩之乱。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 明确士兵效忠的对象是谁?纵观古代无论那个藩王或将领带领士兵攻打京师,将士们也都奋勇向前(虽然一般战前都做动员大会),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将士只认将军或藩王,根本不理会谁是皇帝(除非是那种特别强势的皇帝,当然特别强势的皇帝其他将军也不敢反)。假如汉朝,能使士兵明白和牢记自己效忠的是汉朝,而不是某位将军或者某位藩王,那么谁代表汉朝呢?当然是谁是皇帝谁代表的就是汉朝,这样一来即便将军叛乱士兵还会随随便便的跟着某位将军或者藩王去造反吗?这就是“有叛将无叛兵”。

第二 增强信息联系,这一点中国古代做不到,比如说地方藩王带兵驻守边疆有敌来犯,不可能先向皇帝汇报等皇帝下命令以后再决定打不打,因为当时信息不发达,一来一回需要长途跋涉,这样时间早就耽搁了,我们知道战争差一分钟都有可能贻误战机,所以将军必须当下自己处理事后在向皇帝汇报,现在信息发达,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自己可以做主,超出自己能力范围马上汇报,等待命令,这样一来士兵们潜移默化的也会认为最高级领导者才是自己效忠的对象,而古代显然做不到。

以上内容是我对此问题的看法,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趣味史书一名爱好历史的上班族。

韩信手握兵马大权时,如果他拥兵自重,自立为王,韩信能成功吗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因此便形成了成功论和失败论二种观点。

持成功论观点者认为:

韩信是位天才的军事家,在历史上有兵仙、战神的美誉。若论行兵打仗,在楚汉战争,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都鲜有对手。

而且连一向持勇逞强,千古无二的楚霸王项羽,到楚汉战争中后期,都不得纡尊降贵派使者武涉去游说韩信,希望他拥兵自立,三分天下。

可见此时的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后期的重要性。

同时还有秦末汉际,著名的策士蒯通三番五次劝说韩信自立为王的事例可以佐证,只要韩信拥兵自立,刘、项二王的命运就会被韩信所左右。

如果韩信协助刘邦,刘邦就会胜利;协助项羽,项羽就会得胜。两不伤害,就可以和刘、项二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可惜蒯通“动以利害,巧辞服人”的一番说词,最终没能被韩信所采纳,乃至韩信后来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

当然这以上的假设,都是在韩信背叛刘邦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那么失败论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我也持失败论的观点,就来说说我的想法,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细观刘邦对韩信的使用,始终在一种猜忌中进行。

从萧何向刘邦三荐韩信,到刘邦在汉中设坛拜韩信为将,采纳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建议,连破三秦,夺取了关中大部。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至到刘邦彭城失败,韩信便仿佛在历史上消失了,便查历史书籍都没有韩信在此其间的历史记载。

我们权当这段时间韩信被刘邦闲置、冷落起来。

而在彭城之败后,刘邦与张良等人率残军退到下邳时,韩信才在张良的推荐下重新出山,独挡一面。

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史记.留侯世家》

后来魏王豹反汉投楚,刘邦派郦食其劝说无效,便派韩信与张耳、曹参、灌婴诸将率军北渡黄河攻打魏王豹,至此韩信才真正独挡一面,成为了汉军北上大军的统帅,并连克魏、代、赵、齐四国,收降了燕国,打败了援齐的楚军大将龙且,天下震动。

因而就给当世人及后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好似韩信此时登高一呼,便能率领手下二十万大军及齐国的百姓称霸一方,左右天下大势,实则不是。

我们看看此时韩信帐下所倚重的将领都是哪些人,就能从中得出结论。

我们先来说说在韩信军中扮演“萧何”这一角色的张耳。

张耳素有贤名,再加上在魏、代、赵三地故有的影响力,因而在先前攻打三地时功勋显著,被韩信向刘邦推举为赵王。

韩信此举实属僭越,因此刘邦在拖了一段时间后,才封张耳这位昔日的大哥为赵王。

刘邦在此期间还专门从成皋轻车简从,率张良、夏侯婴等人北渡黄河来到了韩信在修武的大营,不声不响的便夺去了韩信的将印,使韩信一时间便成了孤家寡人。

刘邦的这一举动弄得是韩信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同时刘邦还整个收走了韩信的军队,并调走了已成为韩信手下得力干将的李左车,责令张耳在赵地重新招募,训练军队,随同韩信攻打齐国。

刘邦对韩信所采取的措施,张耳至此方才领会:兵可以募,仗你可以跟着韩信去打,其它的事与你兄弟刘邦私底下沟通。

在来看韩信手下统领步兵的曹参和统领骑兵的灌婴。

皆都是刘邦起兵时的老兄弟,都属于刘邦所仰仗的丰沛集团里的核心人物,是刘邦专门派到韩信军中的暗桩。

老哥俩虽然对韩信的行军打仗能力十分佩服,但也仅限于此,其它的事韩信根本无法调动。

如灌婴便在韩信派他扫荡齐楚边境的楚军时,统领韩信军前部人马直捣彭城,打败了项声。然后又南渡淮河,攻城略地,兵锋直达广陵。

此时的灌婴部,唯刘邦命令是从,基本上脱离了韩信的指挥。

因此项羽、蒯通只看到韩信表面上的风光,认为韩信此时已能掌控一切。

那你也太小看刘邦的驭人之术,和张良、陈平的谋划之功了。张、陈二人既然能暗中让刘邦立韩信为齐王,必然事后也与刘邦商量有应对之策。

否则的话,张良这个病秧子能亲自代表刘邦不远千里,跑到齐地临淄城给韩信整了个隆重而又庄严的封王仪式。

垓下之战已结束,刘邦第一件事便是火急火撩的赶到韩信军中,再次夺去了韩信的军权。

纵上所述,韩信虽然名动天下,自己上书刘邦讨要代理齐王,刘邦无奈之下封韩信为齐王,但一切皆在刘邦的掌控之中,想要背叛刘邦拥兵自重,三分天下,我认为没有一点成功希望。

张辽被名将丁奉一箭射杀丁奉晚年拥兵自重,结局又是如何

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出色的一位,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合肥用八百人击败了孙权带领的十万大军,还差点搞死孙权。

在演义中,张辽是被东吴名将丁奉所射杀。

曹丕上台以后,打算也要向他爸爸学习,成为当时文治武功第一人。所以曹丕准备御驾亲征东吴,可是曹丕在军事上的能力跟曹操不是差了一星半点,连曹操都拿不下的东吴,曹丕就能顷刻间击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曹丕大军在进攻东吴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东吴名将徐盛的陷阱。这个时候曹丕在慌乱之中,差点就被人给杀掉了。徐盛带人乘胜追击之下,张辽只能在曹丕身旁保护,毕竟老大是最重要的。

丕慌忙上马,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军无数。背后孙韶、丁奉夺得马匹、车仗、船只、器械,不计其数。魏兵大败而回。吴将徐盛,全获大功。吴王重加赏赐。张辽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三国演义》

结果这个时候丁奉弯弓搭箭对准曹丕,而张辽为了保护曹丕,不幸腰部中箭。可怜的张辽在回去许昌以后,腰部的伤势日趋严重,最终不治而亡。

所以在演义中丁奉确实射杀了张辽,这算是为了给曾经被张辽射杀的东吴大将太史慈报仇雪恨了。而且也为落下孙十万之名的孙权洗刷了耻辱。

在现实中,张辽却是因为病重而亡,跟丁奉无关。

张辽镇守合肥一直都是孙权难以北上夺取徐州的关键,那场逍遥津大战,使得孙权落下了心病,他认为有张辽在,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北伐成功。

不过张辽也有老的一天,他可是跟曹操一个辈分的人,要比孙权年长得多。所以晚年的张辽被曹丕调回雍丘,可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曹丕心里就比较慌了,因为曹魏没有张辽这位猛将的话,对曹魏来说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曹丕听闻张辽生病以后,非常着急,立刻吩咐太医前往张辽处为他诊脉。可惜张辽身上的病,应该是因为常年在外打仗,所受到的劳损所致。所以压根就没得治,曹丕将张辽接到自己住的地方,亲自探望,甚至每天都送好吃的给张辽,让他好好将息身体。

这么调理了一阵子以后,张辽的身体稍微有了一些好转,便重新回到军营。这个时候的孙权又打算与曹魏打一仗,可是他发现张辽居然到了海陵地区,无奈之下,孙权只好打消了这次的进攻。

张辽虽然回来了,但是他的身体确实很差了,可能辞别曹丕也是因为不想让曹丕太伤心。所以不久之后张辽在江都病逝。不过张辽死后,也没见孙权对曹魏有什么大动作,所以说张辽只是孙权不想北伐的借口罢了。

丁奉是东吴四朝元老,晚年功高盖主。

我们压根就不知道丁奉到底活了多少岁,早在孙权上位的时候,丁奉就已经因为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一直到了孙皓当了皇帝不久,丁奉才去世。

所以丁奉出现的时候,就是一位猛将,一直猛到了去世。他历经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皇帝,可谓是东吴帝国中资格最老的一位。

资格越老,地位也就越高,每一位皇帝上位以后,都需要依仗丁奉。尤其是孙休上台以后,权臣孙綝弄权,几乎要颠覆孙家政权。结果在丁奉的支持下,一举拿下了权臣孙綝,从而恢复了孙休的权力。从而丁奉被孙休封为大将军,掌握全国军务。

从这个时候开始丁奉不再是跟甘宁凌统那样的猛将一样的将领了,他成了周瑜、陆逊这一类的顶级将帅。那丁奉这个时候肯定是膨胀了啊,手握大权的时候自然是会膨胀的。

孙休去世以后,丁奉依旧掌握重权,在他支持下,乌程侯孙皓上台成为东吴最后一位皇帝。这个时候的丁奉一直打算北伐,可是连续几次都遭到重创。无奈之下的丁奉,只好撤军,不久便病死了。

结局:丁奉去世以后,家族遭到清算,还不是他本人造的孽。

自古以来,除了诸葛亮以外,没有篡位的权臣都没有好下场。汉朝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在死后被抄家灭族的?丁奉也不例外,在孙休孙皓时期,他已经成了正儿八经的权臣,手握朝中大权,甚至会威胁到皇权。

吴孙皓宝鼎元年,野豕入右大司马丁奉营,此豕祸也。后奉见遣攻谷阳,无功而反。皓怒,斩其导军。及举大众北出,奉及万彧等相谓曰:“若至华里,不得不各自还也。”此谋泄,奉时虽已死,皓追讨谷阳事,杀其子温,家属皆远徙,豕祸之应也。---《晋书》

他跟诸葛亮类似的是,他也想着北伐,可是实力撑不起他的野心,这是真的。丁奉的北伐从来没有成功过,如果他成功了,还会将孙皓放在眼里吗?这一点我表示怀疑。

所以早在丁奉活着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说他专权的坏话,等到他死了以后,儿子就被杀掉了,家里人全部被流放到外地,可见孙皓也非常讨厌这位专横的权臣。

当然了,因为孙皓是亡国之君,所以很多人对丁奉是持有同情心的,认为亡国之君一定就是昏君,昏君杀掉的,自然是忠臣。孙皓前期其实还是不错的,他励精图治过,但是知道霸业不会成功以后,表示认命,最终才风花雪月了起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