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穿越到明末史可法身上,面对清军攻扬州,该如何守住?吴三桂为啥不接受削藩做富家翁不香吗_康熙_明朝_清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本深 康熙 明朝 清军

本文目录

  • 假如穿越到明末史可法身上,面对清军攻扬州,该如何守住
  • 吴三桂为啥不接受削藩做富家翁不香吗
  • 吴三桂为何停留长江以南三个月错失大好良机
  • 清朝为什么能打败明朝
  • 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控制西南,为何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
  • 历史上,南明真的有几百万兵力吗
  • 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 吴三桂反清为何汉人不响应他只差一点点就能把满清赶回东北了

假如穿越到明末史可法身上,面对清军攻扬州,该如何守住

谢邀,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只想说扬州之败是死棋,史可法之前的步步错,导致了扬州必败的局面。那我们看看史可法是如何步步错的。

我们知道史可法被架上主帅的位置纯属南明无人可用,还有个原因是史可法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伍,所以被撵出去打仗,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文臣,没有什么打仗的经验可谈,并在其治军用人以及调度上,展现了一个文人的重心计,搞阴谋,自命清高的缺陷。

在扬州保卫战之前的形势看,他可调度使用的军队其实就是“江北四镇”,而他又认为只有黄得功是可以用来委以重任的人,其他三人“皆骄悍,不可法度使”。

而当史可法督师江北的时候,由于对四镇之一的高杰不太信任,企图用黄得功节制高杰。结果导致内部争斗,自相残杀,双方损失惨重。史可法虽从中调节制止了争斗,但二人已有间隙,留下隐患,这就是史可法的阴谋导致的。 更为迂腐的是,史可法居然派高杰北上,协助清军打李自成。而高杰在睢州,被准备降清的河南总兵许定国杀死,许定国率部降清。此时还认为李自成要比多尔衮更需要对付。可能是想先给先帝崇祯报仇吧。这等迂腐愚忠也真是害人不浅。而后来清军入淮南的时候,由于大明祖陵在此附近,史可法理应积极做好扬州的防御布置,但他可好,率军计划护卫祖陵,也真是大明王朝的好干部啊。

这还不够,史可法让高杰7岁的儿子高元爵继承父志,并让高元爵拜了提督江北兵马粮饷的太监高起潜为义父,高杰也是镇守一方的将军,让其儿子认个太监做义父,看不起谁呢?自己当人义父,拉拢高杰旧部作为中坚力量不好吗?

这还不算,面对局势变动,阎尔梅劝史可法渡河复山东,西征复河南,留徐州为河北望,皆被拒绝。 一路南撤,退守扬州的史可法,让清军兵不血刃夺取黄河南岸广大地区,南明的北方防线全面暴露于八旗军的铁骑之下,以至于扬州最后成为一座孤城。

黄得功由于之前的矛盾率兵袭击扬州的高杰旧部,扬州城大乱。史可法到扬州后加以安抚才稳定住局势。两个月后清军入淮南。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南明朝廷内乱,史可法不得不回去勤王,而再返回扬州时, 因传闻降清的许定国要来扬州向高杰旧部复仇,扬州城内大乱,军民逃散者众多。史可法下令各镇救援,无一响应;上书朱由崧求救援,同样未获响应。

清兵十万大军攻入扬州城,总兵官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降清,史可法手下无兵可用,率文臣官吏登城拒敌,怎奈无回天之力,扬州城失陷。史可法拔刀自杀被亲兵夺下,一名参将护送他从小东门逃出,在城外被清军抓获,史可法大叫:“我是史督师。”因不接受清军劝降,被杀掉并肢解。

《明史》载“众尸蒸变,不可辨识”,也就是城里到处都是腐烂的尸体,史可法的尸体都找不到了,因为清军将领多铎在破城之后下令屠城,十日不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这盘棋是史可法自己一步一步玩死的,当然,也是南明确实无法与强大的清军抗衡了,犹如一只困兽,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了。但史可法在扬州死守的气节却值得我们瞻仰。

吴三桂为啥不接受削藩做富家翁不香吗

在满人入主中原的喜悦减退时,女真人头脑中满汉有别,“满贵汉贱”的理念,一定会与华裔之别大于君臣之义的正统中华文化产生矛盾和摩擦,对汉臣汉官必然会产生歧视和不信任,因此,在笼罩着歪解你、往坏处想你的气氛下,“吴耿尚”三王要想平安落地,从艰难处境中抽身已根本没有可能,精神和肉体被消灭是必然的,不同的是什么时候、以什么名义进行,大家还记得雍正朝的岳钟琪吗?他的存在不是引起了一些汉人,特别南方文人的一些想法吗?此为同一逻辑。

吴三桂为何停留长江以南三个月错失大好良机

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持续了将近一年的三藩之乱,随着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藩的节节胜利,长江以南包括陕西、关中一带尽入三藩之手,此时的局势对于亲政不久、年纪又轻的康熙皇帝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甚至于康熙皇帝本人都有了御驾亲征的念头,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和吴三桂决一死战。

可就在这时候,本来已经打下了湖南、湖北等地,离清军大本营只有一条长江之隔,随时都能越过长江直捣北京的吴三桂,却出人意料地在长江南岸的松滋一带停留了下来,一呆就是三个月之久。这三个月的时间,给了康熙从容调度的喘息机会,也让吴三桂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在起兵反清开始之处,吴三桂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吴三桂举兵造反之前,康熙皇帝早已对三藩做出了很多调整,本意就是缓步削弱三藩的实力,以便日后彻底解决掉三藩势力。皇帝过河拆桥的举动引起了各地为清兵夺取天下的汉人武将的不满,而在吴三桂所占据的云南,上下都充斥着一片“兔死狗烹”的凄凉感,这时候只要吴三桂再煽动一下,起兵造反,恢复汉室江山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于是吴三桂一面骗康熙派来的使者,说自己愿意服从朝廷的命令,主动举家搬到辽东居住,一面在暗地里组织军队,打造兵器,还派人去联系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台湾的郑经集团等一起出兵。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以为永乐皇帝服丧的名义,在云南起兵,自号“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
吴三桂一起兵,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就势如破竹,当地镇守武将基本都是汉人,大多也都投降了吴三桂,为其摇旗呐喊:

  1. 最先接到消息的贵州总督甘文焜不愿为吴三桂效力,派弟弟去北京禀报,命令各处将领把守城池,不让吴军南下,可是贵州提督李本琛曾做过吴三桂的部下,是被朝廷分割到贵州的,他的手下也不愿为清廷办事。甘文焜无奈之下,只好逃亡湖北,结果镇远守将也响应了吴三桂,甘文焜全家被迫自尽,贵州一地全入吴三桂之手;
  2. 云南、贵州的得手可谓是毫不费力,康熙十三年,吴三桂自立为“周王”,分兵攻略各地:马宝部进兵湖南、湖北,王屏藩进军四川、陕西,策反了陕西提督王辅臣,而吴三桂率领大军,从镇远进入湖南,迅速地拿下了长沙、岳州、辰州等地,还得到了长江以北的湖北武将的支持,谷城、郧阳等地守将纷纷起义,幸好当时的湖北治所襄阳守备还算完备,吴三桂的力量一时之间还无法在湖北发展起来;
  3. 而康熙那边,由于消息闭塞,一直到吴三桂谋反后十几天才收到了消息,康熙皇帝震惊之余,立刻做出了防范:硕岱大军镇守荆州,以遏制吴军北上,拉拢吴三桂之外的势力:封广西孙延龄(已故定南王孔有德女婿)为抚蛮将军;停止撤藩以安抚尚可喜、耿精忠;加强对吴三桂各处进兵路线的防御;原属吴三桂,后被分派各地的将领,一律授予职权,不加连坐。

事实上,康熙的做法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君王所该有的冷静和远见,可惜康熙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论政治手段根本就玩不过南方这几只老狐狸,三藩之中,吴三桂已反,除了尚可喜还算坚守岗位之外,福建的耿精忠,加上广西的孙延龄都反了。

短短几个月时间,吴三桂已经拿下了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四省,声势震天,而在北京、河北等直隶地区,也爆发了杨起隆、蔡禄等,打着前明朱三太子的旗号公然造反。到后面,台湾的郑经集团也开始进兵,大将冯国轩率军自福建登陆,配合耿精忠占领了漳州、泉州等地,并在当地招兵买马,以及蒙古察哈尔部也起兵造反,要恢复蒙古的威风,就连本来就仇清的朝鲜、被郑经胁迫的琉球、越南的交趾都开始举起反清旗号了。

吴三桂的军事一路顺风,让康熙皇帝左支右绌,焦头烂额了,可是此时八旗军的实力犹在,康熙是进攻不足、自保却有余

康熙虽然靠高官厚禄拉拢了一下南方各地,可人心隔肚皮,康熙不可能依赖他们来平定吴三桂,何况吴三桂兵锋正盛,重兵压境之下,各路诸侯极有可能反清投吴,所以此时的康熙皇帝所依赖的,主要还是自先祖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八旗军队。

当年努尔哈赤首创八旗制度后,经皇太极、顺治的改编,逐渐成为两支国家主力,一支由正黄、镶黄、正白所谓三上旗子率领,负责镇守京畿,另一支分守长江以南的各处重镇,由旗人出身的将军、都统率领,而长江以南则给了三藩以及绿营军负责,之后三藩造反,南方各地皆反,康熙只能调动八旗主力出兵镇压。

  1. 在王辅臣、王屏藩所占据的四川、陕西之地,康熙派信郡王董鄂为“定西大将军”,出兵西北,这主要是为了安抚王辅臣,双方并没有经历什么大规模决战,而是一直僵持着;
  2. 在耿精忠所控制的福建、浙江等地,康熙派康亲王杰书为“东命大将军”,主战耿精忠,镇守南京的简亲王喇布,负责控制江西,以免耿精忠和吴三桂合兵;
  3. 至于最重要的吴三桂,康熙摆出了全副身家来对付他:荆州主管的是顺承郡王勒尔锦、安亲王岳乐,其部下包括八旗、绿营和数十门专门用来攻城的红衣大炮,之后又多次派兵进驻湖南,总兵力达二十万之多。

吴三桂坐镇湖南,西边是王辅臣、东边是耿精忠,三人实力虽然强大,可在清军的隔断之下,三分却是各为其主,至于广西的尚可喜,他本人虽然不愿谋反,可其子尚之信却是一个野心家,在西、南皆反的情况,尚之信毅然决然地和父亲决裂,带着亲兵软禁了尚可喜,并接受吴三桂“大将军”的封号,举广东之地起兵。

广东连接广西、福建,北面就是湖南、江西,如果尚之信能一心一意为吴三桂效力的话,那三藩确实可以连成一道战线,互通有无,可是尚之信本人却是明里响应吴三桂,暗地里积蓄力量自保,对朝廷、对吴三桂都是虚与委蛇,吴三桂让他出兵,尚之信就一直就拖着,同样的,对于朝廷要他进兵湖南的指令,尚之信也是口头答应,一到关键时刻就借口修养。所以在当时,南方三藩各自为政,而康熙皇帝的八旗军也不复入关时的威风,双方只能一直相持下去。

事实上,吴三桂不是不知道他可以越过长江,直捣京师,可是当时的局势实在让他放心不下

当吴三桂大军进军到松滋时,距离长江已经是一步之遥了,只要越过了长江,足以在政治、军事上强势打压到清军的势力,加上长江以北汉人的向心力,把清军赶到黄河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可实际上,当时的局势完全不像我们说的那样简单:

  1. 前面也说过,三藩是各自为政,各怀鬼胎,吴三桂在湖南、尚之信在广东、耿精忠在福建都遇到了清军的阻拦,而西北的王辅臣、广西的孙延龄更是不愿屈于吴三桂等三藩之下,而是坐山观虎斗,在朝廷和吴三桂之间长袖善舞,谁知道吴三桂前脚一走,他们后面会出什么幺蛾子;
  2. 对于吴三桂来说,他的基础是在云南、贵州,现在远离腹地来到了湖南,在清军的节节紧逼之下,后方已经开始出现动摇,如果吴三桂越过长江的话,那无疑是把背后留给了湖南、江西等地残留的清军和拥清势力,在没有完全清理掉南方清军之前,吴三桂是不可能渡过长江的;
  3. 虽然吴三桂在南方势如破竹,可那是因为留在南方的多是汉人绿营和本来就隶属于三藩势力的势力,而清军赖以生存的主力八旗军,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此时距离当年吴三桂亲眼看到的那支撼动天下的八旗精锐之师,也不过才二十年时间,八旗军更替也最多才一代。吴三桂所依赖的水军、陆军,很难和冷兵器之王骑兵匹敌。

吴三桂所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以云南、贵州为基地,与三藩割据南方自立,与清廷划江而治,所以他也不想逼人太甚,在松滋所停留的三个月里,吴三桂或许还在想着要如何和康熙这个毛头小子和谈呢!他可能还在等着康熙下达的诏书,就像当年崇祯、永乐皇帝一样。

可惜的是,康熙帝不是崇祯、永乐,从吴三桂起兵开始,康熙就下定了要和他决一死战的决心,不惜斩杀吴三桂留在京师的吴应熊,断了和吴三桂和谈的桥梁(同样是留在京师的人质,王辅臣之子王继贞就被授予大理寺卿、耿精忠之弟耿昭忠也被网开一面,直到康熙二十五年才去世,还加了谥号),可见康熙是恨透了吴三桂,而且他还是首犯,那就更无和解之理了。

总结:吴三桂之所以在江南逗留了三个月,除了害怕江北的八旗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南方各势力不能同仇敌忾,而是各顾各的

这情况就和南明时代一模一样,各路大佬虽然响应了吴三桂的起兵,但却对他的态度是听调不听宣,时刻保持着自己地盘的独立性,这也是为什么平南王尚可喜致死都不愿配合吴三桂反清的原因,而且王辅臣、孙延龄也都暗自和清廷讲和,说自己的反叛是逼不得已的,至于台湾郑氏、交趾、朝鲜、琉球这些小势力,无非也是为了借着吴三桂打一下秋风而已,论实力、论野心、论规模都不如三藩和王、孙等人。

南方群雄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全力协助吴三桂,一方面他们看不起吴三桂,他打的旗号是为永乐帝复仇,可是当时明朝的号召力已经很弱了,很难将各路诸侯聚集起来,吴三桂没打着兴复汉室、改装易服的旗号,单纯地以明朝来召集南方群雄,自然容易吃瘪。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害怕清军,谁也不敢做那只出头鸟,虽然吴三桂势力强大,可清朝毕竟也入主中原十余年了,民心还算安稳,百姓们即便除了对剃发易服有意见,可比起没饭吃、没活路的明末,清朝入关后所设立的条件还算诱人,加上吴三桂在汉人心目中的名气已经臭了,自然也多少人愿意陪着吴三桂闹腾了。在当时吴三桂除了云南、贵州之外,四川、湖南等地都遇到了不少汉族官员的抵抗,其原因就在于此。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清朝为什么能打败明朝

清朝是打败了南明,明朝是灭于李自成之手,当然明朝到了末年逃脱不了封建王朝的魔咒。中国古代的王朝一到后期,所有烂的问题就尖锐的暴露了出来,官员腐化严重,民不聊生,上层领导醉生梦死,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生活不下去,社会矛盾激发,农民起义,最终李自成灭掉了明朝,而清朝是捡了个大便宜,先干掉李自成,再干掉南明,如此一来,清朝统一了天下。

明朝是自作孽不可活,内部是宦官和东林党内斗不断,白白消耗了内力。再者各地的农民起义是风起云涌,明朝剿灭农民起义剿了十几年就是剿灭不了,之所以那样是因为明朝没钱啦!明朝本来国库就没有多少钱,后期时更是没有税收收上来,钱都被官员给贪污了。对农民起义就是打打停停,因为明朝没钱啦!明朝国库的钱就少,后期税收更少,钱都给官员贪污了。所以就导致打农民起义有钱就打一下,没钱就停,因此农民起义就是死灰复燃,生生掏空了明朝的国库,加上明朝遇上小冰河时期,天灾多啊,庄稼收成不好,救灾粮食不足,明朝陷入了个死循环中,一边消耗,一边收不了钱,最终的结果就是慢性中毒,毒到最后一命呜呼。

关外的满清一直关注着明朝的变化,知道明朝和李自成出入到互相消耗中,满清乐意看到这个结果,当然自己也做了不少行动,就是时时的向山海关施加压力,让明朝的国库更是消耗殆尽。当明朝被李自成灭掉后,满清逼迫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吴三桂为了个人利益放满清入关。满清因为建立了颇有科学管理制度的八旗系统,所以满清是当时最强的军事集团。后来满清和吴三桂一起在一片石战场联合干掉了李自成的大军,足够证明了满清确实很强。

满清占领了北京城,顺治帝进入了北京城,宣示了满清入主中原,大势已成了。南方的南明,还是一样陷入内讧当中,弘光皇帝和东林党继续内斗,后来清朝干掉了弘光政权,后面的明朝各个藩王又是自立监国,互不统属,又互相为了正统内斗不断。总之就是一个字“乱”,自己人打成一锅粥,内部不团结被清朝干掉也是很正常的事啊!

清朝也不用全力压上,半数的八旗兵加上吴三桂三个藩王的兵力,就在不到半年时间,就几乎平定了天下,南明最后的永历皇帝也被吴三桂绞死了,也宣告了清朝正式统一了天下。在所有王朝更替中,清朝得到江山还是比较轻松的,谁叫明朝太烂,自己人打自己人,白白便宜了满清,当然也有满清碰上明朝最虚弱的时候,也是一种运气啊,满清得到天下,既有本身的实力,也有运气的成分,真的挺走运的!

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控制西南,为何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1673年,建立只有29年的清王朝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吴三桂造反了。

吴三桂主导的反清战争(三藩之乱),历时八年,波及十几个省区,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差点把康熙皇帝拉下马。

那么,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手下到底拥有多少军队,为何能对康熙皇帝的统治造成沉重打击?

众所周知,清军入关的时候八旗兵不到十万,满族军队至多20万左右。

而明朝人口是至少6000万,是八旗军的300倍;李自成、张献忠、明朝各路政府军的兵力不低于200万,至少是清军的10倍。

尽管八旗军骁勇善战,但是要想控制关内大片土地,消灭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武装,兵力严重不足。

因此清王朝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将充当马前卒,实现一统天下的战略目标。

明朝降将中,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最效忠替清廷,他们赴汤蹈火,为清廷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因此,清廷也给了他们莫大的荣誉和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封王,赐地,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起义军和南明政府军斗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清廷的八旗军防卫重心是北方,肩负保卫京师及驻防各地战略要地的重任;而南方大部就采取权宜之计,让吴三桂等人去镇守。

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

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定南王孔有德。

但是孔有德在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时被围困在桂林,最后自刎而死,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

(吴三桂起兵第二年,孙延龄被吴所杀,广西成为吴三桂势力范围)

康熙皇帝登基前,吴三桂所辖的正规军有6万人左右,之前顺治皇帝曾经对吴三桂的军队进行裁撤,但是裁下的都是老兵弱兵。

吴三桂在发动叛乱前,所控制的军队总兵力只有2.4万,但全部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精兵强将。

由于三藩事实上成为独立王国,同时也失去利用价值;卧榻之旁不容别人酣睡,削藩势在必行。

康熙下达削藩的命令后,吴三桂觉得自己立下汗马功劳,清廷这样做是兔死狗烹,太不厚道;他不甘心束手待毙,便开始积极扩军备战,打算起兵造反。

但是,到了吴三桂扯旗造反的时候,手下的军队已经扩大了4倍,总兵力不低于10万,加上其他两藩的军队,以及各地响应吴三桂的地方武装的人数,总兵力在30万人左右,是平叛清军的两倍左右。

吴三桂的军队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增加那么多?

主要是因为他的经济实力雄厚,物资储备充足,有着强大战争动员能力。

吴三桂刚消灭南明政权的时候,清廷对他非常重用,给予极大自治权“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当时的云贵,已经成为吴三桂的独立王国,财权、军权、人事权全部握在手中。文武官员都是吴三桂直接任命,他任命的官员称之为“西选”,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一说。

除了官员任命权,清廷在财政、经济上还给了吴三桂很多实惠和特权、

顺治时期,朝廷拨给云南一地的俸饷,每年就高达900万两。

不仅如此,云南当地的矿产和盐业收入也被吴三桂把持,吴三桂甚至在自己的辖区发行货币(西钱)。

既有朝廷拨款,又掌握了辖区的税收大权。

军事上吴三桂加强了和西藏达赖喇嘛的往来,通过转口贸易,吴三桂从西藏每年进口数千匹优质战马。

吴三桂还悄悄储备了制造炸药的硝、硫磺和其它战略物资。

在起兵之前,吴三桂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充足,只要有男丁,扩军水到渠成。

不过,短时间扩军,军队战斗力肯定不理想,他们来不及进行军事训练,跟正规军战斗力相差不少。吴三桂动员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并不理想。

既然如此,三藩之乱为什么还持续8年之久,而且还对清王朝的统治构成了致命威胁?

这是因为清王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本身就很难达到大多数人认可。

清军入关后所到之处,采取了野蛮的屠城政策,让天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摧毁百姓的反抗意志,在剃发等问题上不惜动用暴力,进一步加深了民族矛盾。

而当时明王朝刚灭亡不久,相对来说明朝政策更加宽松,这让天下百姓和知识精英更加怀念前朝。

而吴三桂起兵之后,打的是“反清复明”旗号,很快得到无数原明军降将和士大夫的响应。

据清廷统计,各省布政使以下文职,“从贼官”523员之多,许多还是两榜进士。

这足以说明,吴三桂起兵得到许多汉人文武官员的支持,并没有因为他曾经引狼入室,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消灭南明武装,杀害永历帝而放弃与吴三桂的合作。

吴三桂对满清“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的声讨,和“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恢复汉人王朝统治的政治口号,还是深得人心的。

那些响应的人,并非全部是吴三桂的拥趸,甚至有不少人只是火中取栗;但是有一点,在反清这个大目标上。大家是一致的。

假设吴三桂推翻了清朝统治,还是会成为很多人声讨的对象,但当务之急,是推翻大清。

对他们来说,比起满清屠戮汉人的仇,剃发易裳的恨,吴三桂就不那么可恨了,他毕竟是个汉人。

甚至有人认为,为了推翻满清统治,利用下这个汉奸有何妨?

总的来说,吴三桂起兵反清是得人心的;因此一呼百应,大军势如破竹,清军望风而逃。

清军初期溃败还有一个原因,清廷的八旗军与三藩相比,兵力悬殊,而且战斗力今非昔比,一落千丈。

入关后,经过数十年征战,满族人口锐减,男丁人数下降。

到顺治五年,满族男丁35万。按其“三丁一军”的惯例,其现役官兵不过10万多一点。

其余则为多年战争中陆续俘虏、征服和归顺的汉八旗男丁,即满清所说的“包衣”和“尼堪”。

这和三藩的50万大军相比,显然太过悬殊。

如果按照八旗兵入关前,或者刚入关时的战斗力,三藩的这点兵力不在话下。

那时候,八旗军战斗力非常强,往往以一当十,创造了“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可是八旗进关后不到20年,安逸的生活让人懈怠,胜利的光环让人陶醉,马背上的民族来到了地上享乐,马上功夫渐渐退步。

三藩之乱初期,曾经的马上劲旅居然箭箭虚发,士兵们上马之后找不到感觉。

八旗军的主帅也指挥失当,官兵毫无斗志。

李定国的衡阳之战,郑成功的镇江之战和厦门之战,八旗兵被打得落花流水,表现与当初判若两军,战斗力不敢恭维。

在此情况下,三藩军队屡战屡胜,打到长江南岸;清军主力在北岸设防固守,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广西、四川、福建、陕西飘扬叛军大旗,清王朝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问题来了,如果清军真的如此不堪,三藩之乱如何平息的?

利用了汉人武装,这正是康熙的高明之处。

在清廷危在旦夕的时候,康熙用起了谋略。

起义军各自为战,不是铁板一块,康熙分化瓦解,让汉人自相残杀。

他首先收买了陕西提督王辅臣,然后又策反了三藩之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

正是依靠汉将作为前线作战主力,清军才最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

当然,这时候的清军才刚开始腐败,还有一定战斗力,比后来太平天国时期的清军要强得多。

可是假如三藩不是一盘散沙,能够团结一致,那么历史大概率会改写,清朝统治能不能继续都是未知数。

总结吴三桂败因,主要是其战略严重失误。

他过高估计了清军战斗力,忌惮八旗骑兵;因此他采取保守战略,打到长江边不再前进了。反而想要去北京政府谈判,产生了和清王朝划江而治的想法,这正中康熙之意。

当时的情况,吴三桂首选战略应该是一鼓作气,从气势上压倒清军。

对吴三桂来说,最怕的就是保守战略。

因为三藩山头林立,除了吴三桂,大家都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都在观望,各怀鬼胎、见风使舵。

如果勇往直前,他们就会跟进。

如果战略保守,裹足不前,就会生变,给康熙喘息和分化瓦解叛军的良机。

三藩之乱的平定,清廷是最大的赢家,彻底消除了分裂隐患,其政权得到完全巩固,为之后的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打下基础。

而作为最大的输家,吴三桂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身败名裂。

总之,三藩之乱改变了历史,人民承受了巨大灾难。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

清军问鼎中原后,明朝的残余势力都退缩到广东、云南、福建等地,这些地方的地形非常复杂,朝廷不愿意动用很大精力进行大规模清缴,但也不能不管。由于满清贵族和八旗都不愿意到偏远地区,朝廷只好将几位汉人异姓王派遣过去。

经过几次调整,就形成“三藩”的格局:平西王吴三桂驻守云南、靖南王镇守福建、平南王镇守广东。

康熙元年,吴三桂打进缅甸,抓捕了南明的永历帝,除掉了清朝的心腹大患。朝廷为了嘉奖吴三桂,又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连同贵州也一并划给他。

爵位多了一个“亲”字,意义就不一样了,这是朝廷在表明,与吴三桂称兄道弟了,也是在告诉天下人,三桂虽然是汉人,但不是外人。

朝廷下令,云贵督、抚皆由吴三桂节制,地方人事安排也听他的。吴三桂本人也没讲客气,对于赏赐,他是照单全收。

吴三桂在各地安插自己人,手下的都统吴应期是他的侄儿,他的女婿胡国柱、夏国相以及郭壮图也都是都统,许多高级将领也是其旧部。

正是由于吴三桂拥有大量军事力量以及各种行政权,才会形成独立王国。甚至当地许多百姓,只知道有平西王,不知道有帝王。

“三藩”养着大量军队,但他们却不自掏腰包,而是要求朝廷拨款。朝廷仅就“三藩”的花销问题,就不堪重负。

康熙除掉鳌拜后,“三藩”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为了牵制三藩的权力,康熙委派大量人员出任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的地方官。吴三桂看出康熙的意图,为了麻痹这位年轻皇帝,他借口“眼睛有毛病”,要求朝廷解除他云贵事务。康熙立即下令表彰其功劳,还表示慰问。

康熙一边安插人手,将三藩的部分权力收归朝廷;一边又摆出信任三藩的姿态,笼络他们。1668年,康熙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提拔为太子太傅,平南王、靖南王的子孙也被奖赏,此外,还派吴应熊回云南探亲。

历史上鸟尽弓藏的事情层出不穷,三位藩王也提心吊胆,为了留后路,他们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并在适当地交出部分权力。尽管如此,但最重要的军事问题依旧没有被触动,吴三桂等人还是土皇帝,这对朝廷的安定是个大的隐患。

就在此时,尚可喜突然提出,想回家养老。康熙看到尚可喜得奏折,甚为高兴,借坡下驴地裁撤尚可喜,为下一步裁撤吴三桂做准备。

吴三桂见势不妙,也上书表示自己想退休,主要是为了试探康熙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有汗马功劳,与先帝有盟约,自己也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只要自请“撤藩安插”,向朝廷表明自己没有“贼心”就能大消康熙的猜忌,让他永远驻守云南。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康熙动真格了,你吴三桂要养老,那我就准你所请吧,还给你发养老金。接着,康熙迅速派遣钦差大臣进驻三藩,商讨权力交接。

康熙的“撤藩令”让吴三桂措手不及,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配合康熙的命令,做好交接工作;二是抗旨不遵,与康熙撕破脸,也就是谋反。

吴三桂的荣华富贵,都是依靠军队打下来的,一旦失去军权,他就只能接受人走茶凉的现实,搞不好还会人头落地。这种失去权利造就的不安全感,让吴三桂不得不认真考虑。

此外,吴三桂的手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李定国、孙可望的旧部也对他忠心耿耿,他的党羽遍布各地,陕西提督王辅臣、四川总兵吴之茂、贵州提督李本深都是他的心腹。而清廷这边的军备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坐轿子的吴三桂不愿意停,抬轿子的人也不愿意停。吴三桂周围的人,对于朝廷裁撤三藩也极其不满。他们跟随吴三桂多年,也都升官发财了,并且还在云南安居乐业。如今要他们离开四季如春的云南回辽东,谈何容易。他们纷纷鼓动吴三桂,只要揭竿而起,必然天下震惊。

吴三桂有个谋士叫方光琛,此人文韬武略,自比管乐,与吴三桂是世交,两人经常讨论天下形势。吴三桂对是否起兵还犹豫不决时,去找他咨询。

第一天登门拜访,吴三桂稍微表达谋反的心意,方光琛笑而不语;

第二天再次拜访,吴三桂明确表达谋反的意思,方光琛还是不张口;

第三次天还没亮,方光琛还未起床,吴三桂已经坐在他身边,迫不及待地询问谋反之事。方光琛觉得吴三桂反意已绝,就开始与其讨论朝廷与三藩的力量对比。吴三桂听得很激动,立刻拜其为学士中书,专门为其出谋划策。

既然决定反清,就要开始准备工作。吴三桂派亲信把守云南的交通要道与关隘,所有来往的人员只许进不许出,与外界严密隔绝。台面上,他假意配合朝廷撤藩工作,还派人安敷衍差大臣,但背地里一再拖延。

为了与部下形成统一意见,吴三桂特地设宴招待将领,并发表煽情的演说,大打感情牌。这些将领都是吴三桂的心腹,彼此的利益紧密相连,自然是愿听吴王差遣。

笼络了部下,还需要民心,要对抗康熙,还需要借口。所以,吴三桂举起了明朝的旗帜,企图激起汉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从而加入到他的阵营。

起兵的那天,吴三桂与将领全部换上明朝服饰,齐聚永历陵墓前痛哭,陈述当年是出于无奈而降清,而朝廷却背信弃义,才会有现在的局面。

随后,吴三桂在郊外检阅士兵,誓师反清。他披甲上马,连发三箭,皆中靶心,显示自己宝刀不老。接着又拿朱国治祭旗,将朝廷派来的两位钦差大臣一并软禁。

一切准备好后,吴三桂自封“天下都讨兵马大元帅”,还发布一道讨清檄文,号召天下英雄反清。

秋媚说:吴三桂反清,一方面是想维护既有的荣华富贵,毕竟辛苦了一辈子,谁也不愿意风烛残年;另一方面也是被康熙给逼反的,康熙裁撤三藩的力度过大,节奏过快,下手过狠,让吴三桂感觉从温水突然跳入了开水,不得不“跳”起来反清。

历史上,南明真的有几百万兵力吗

南明兵马真的还是蛮多的,南明之所以不能像南宋那样延续,主要是因为心不齐。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一定对陈近南和沐剑声之间的谈话有印象。

陈近南代表郑氏家族,以隆武皇帝的儿子朱三太子为领袖,而沐剑声则代表云南沐王府以永历皇帝的儿子朱五太子为领袖,虽然这两个人都是虚构的,但是事情很明显了,事情还没办成,先为了分赃打起来了,这种局面怎么可能成功呢?

粗略统计一下,明朝在崇祯皇帝去世以后,一百万多万人马那是妥妥的。而满清八旗满打满算加上后勤能够有20万大军就笑趴下了。

  1. 南明最大的一股力量,便是占据在荆襄之地的左良玉。他占山为王,号称拥兵百万,实则也有80万左右的人马,这是加上后勤所有人马算的。
  2. 南明四镇军阀也是非常有名的,以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为首的四镇军阀,他们在辅佐弘光帝的时候,每人手里也有5万人马,这么一来就是20万大军。
  3. 南明福建总兵郑芝龙,一个梦想着成为三省王爵的海盗,他辅佐隆武帝登基,延续了南明的基业。郑芝龙手里的兵马也在20万左右,此外还有3000条战船。
  4. 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大汉奸。但是崇祯自缢的时候,他还是归属于明朝的,他手里还有5万战斗力强悍的关宁铁骑。
  5. 此外,南明到了后半段,又逐渐有了大顺军改编的忠贞营的加入。这部分归顺南明的大顺军人马在40万左右,使得南明实力大增。
  6. 南明永历帝与大西军合作以后,其实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带来的大西军兵马,也在20万左右。如此一来其实南明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随便加一下,南明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80万人左右。这还没算上后来夔东十三家的人马以及一些在地方上与清军斗争的散兵游勇。累计起来估计有200万人马左右。

最强盛的弘光政权,的确有百万之众。

崇祯一死,这南方立刻想着找个诸侯王做新任皇帝。四镇军阀略过了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直接把在淮安避难的桂王朱由崧扶植为监国,也就是预备期的皇帝。

史可法十分被动,此前还说过朱由崧几句坏话,但是四镇军阀手里有兵权,为此朱由崧在凤阳总管和四镇军阀的拥护下,在南京登基称帝,他是南明第一个皇帝。

这个时候的南明规模是最庞大的,当时满清和大顺之间正在较量,没时间搭理南明。因此弘光帝朱由崧手里,至少有一百多万人马。

他拥有左良玉的80万大军,还有四镇军阀的20万大军,以及郑芝龙的20万大军。这些都是装备整齐的人马,加起来已经有了120万人。

可惜的是,朱由崧的正统性太弱,左良玉不认,郑芝龙不服,因此他能够直接控制的其实只有四镇军阀。而四镇军阀里刘良佐和刘泽清都是磨洋工的混子,没什么用处。有点用的高杰后来还没叛徒给杀了,只剩下黄得功一个人是靠得住的。

因此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了8个月的时间。因为四镇军阀被多铎大军击败,从而宣布灭亡,朱由崧也被绑到京城宰掉了。

隆武帝朱聿键时期,南明也有60万之众。

朱由崧被灭了,那些明朝的大臣们,没想着给他报仇,而是想着尽快分赃。于是郑芝龙在福建将唐王朱聿键扶植为皇帝,而张名振、张煌言则在浙江将鲁王朱以海扶植为监国。

两帮人势不两立,甚至因为正统的问题大打出手过。不过因为朱以海没有登基,只是预备期,所以大家还是更支持隆武帝。

隆武帝朱聿键在位期间,南明拥有郑芝龙的20万大军。与此同时,大顺军归顺了湖广巡抚何腾蛟,后来堵胤锡被任命为湖广巡抚,直接负责这支军队。

忠贞营的人马足有40万人左右,这是一支足以让南明重振雄风的队伍。这么来看,加上郑芝龙的20万大军,隆武政权已经有了60万大军。

可惜何腾蛟不愿意出手相助隆武帝,而且郑芝龙也架空了隆武帝。因此在隆武帝打算北伐的时候,只有大学士黄道周散尽家财,招兵买马支持隆武帝,结果隆武帝兵败被杀。

永历政权建立后,也有80万大军左右。

隆武帝被杀以后,南明再次群龙无首。这个时候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鐭在广州自立为绍武监国,而桂王朱由榔则在广东肇庆被立为永历监国。

这两股力量也有摩擦,不过一个月以后朱聿鐭被佟养甲和李成栋带领的清军给消灭了,因此永历政权成为了正统。

朱由榔手里的资本其实还是不少的,当时大西军的领袖孙可望和李定国都臣服于朱由榔,这支军队,应该有20万兵力。

此外忠贞营还没有彻底被击垮,因此还有40万人马,加起来就有60万人马了。后来还有夔东十三家支持,加上郑成功的20万大军,也有80万大军了。

可惜郑成功死活不肯跟李定国合作,加上忠贞营被消灭,因此永历政权是越来越瘦小。朱由榔本人甚至逃到了缅甸去了,结果被吴三桂抓到昆明做掉了,南明自此灭亡。

总结:忠贞营和夔东十三家的力量没有被利用好。

其实南明总是易主,这是问题所在。南明内部矛盾重重,大家为了利益互相争吵,不惜发生内讧,因此南明是被自己人给毁掉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顺军在李自成死后,所组建的忠贞营是南明抗清的重要力量,如果能有出色的指挥者,说不定会有奇效。

可惜何腾蛟狼子野心,堵胤锡能力不足,因此忠贞营没什么太大效果。后来被冲散后,在刘体纯、李来亨等人组建的夔东十三家,依旧在三峡地区坚持抗清。

夔东十三家也成为了南明在大陆最后一支有规模的抗清武装,可惜这支武装力量始终没能得到南明政权的重视,因此消亡也是必然的了。有多少人又有什么用呢?大厦总是从内部最先垮掉。

参考资料:《南明史》、《清史稿》

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三藩之乱从过程来看,反清联军在猪队友互坑的前提下,还能坚持八年之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尤其是郑经和尚之信,这两位已经不是猪队友了,而是搅屎棍。吴三桂跟这二位奇葩一起反清,能成功就是见了鬼了。

三藩之乱爆发的原因

顺治皇帝在世时,对三藩非常器重,吴三桂等人受宠若惊,从未想过要起兵造反。然而康熙亲政后,一改顺治器重三藩的政策,决心削掉三藩,剪除这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只是苦于没有借口,一直没机会下手。

康熙十二年三月,剪灭三藩的机会来了。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并希望儿子尚之信能继承爵位。康熙逮着这个大好机会,批准了尚可喜的退休请求,但拒绝让尚之信继承平南王爵位。并且康熙还督促尚可喜,让其尽快遣散部众。

虽然康熙没有明说要撤掉平南王的藩位,但他不让尚之信袭爵,还要解散尚可喜的部众,这实际上跟撤掉平南王的藩位也没什么区别了。

广东的藩王眼看要被撤,远在云南和福建的吴三桂和耿精忠坐不住了。

同年七月,吴耿二人试探性的向康熙上了一道奏疏,主动请求撤藩。结果没想到,康熙直接就同意了。并且康熙派还人赴云南、广东、福建三省,具体落实撤藩的事宜。到了九月,朝廷的钦差大臣到了云南。

原本只想做做样子,结果居然弄假成真。吴三桂等人全部傻眼了。

傻眼之后就是愤怒,毕竟自己的藩王爵位来之不易。当年为了给满清打江山,流血流汗都不提了,关键是打江山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身上都背有血债,没少杀汉人。尤其是吴三桂,他还杀了永历皇,洗不白了。

现在康熙要撤藩,简直就是卸磨杀驴,让吴三桂很没有面子。如果真让康熙撤了,别人会怎么笑话吴三桂?当了一辈子狗,最后让主人给炖了?这要说出去,多丢人。

于是吴三桂也就下定决心,于当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杀掉前来撤藩的云南巡抚,并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服,旗帜皆白,致书天下,举兵反清,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第一阶段战争

吴三桂起兵后,迅速扩充部队,他先拿下紧邻云南的贵州省,手握云贵两省。紧接着又计划分兵,拿下湖南、四川二省,想以川湘两省作为自己进一步北上的跳板。

面临吴三桂如此迅速的动作,康熙否决了朝臣议和的建议,当即就做了四项部署:

第一、驰诏广东、福建二省,停止撤销平南和靖南二藩的工作,专心对付吴三桂。(当时两藩还没有反叛)

第二、委任广西将军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令其统兵固守广西,侧击吴三桂。

第三、令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兵赴川,封锁吴三桂入川的路线;

第四、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驻荆州、都统巴尔布驻常德、都统珠满驻岳阳,封锁吴三桂由湖南继续向北的行动路线。力图将吴三桂重新堵回云南高原,徐图消灭。

康熙的这四项部署,应该说还是合理的。但吴三桂毕竟是老将,当年吴三桂驰骋沙场的时候,康熙还没有出生呢。康熙那点雕虫小技,哪里能难住吴三桂?

很快,吴三桂就亲自率主力进攻湖南。仅仅才几个月,吴三桂就将康熙部署的湖广防线基本摧毁,将整个湖南纳入囊中。

眼见吴三桂连连得势,驻守广西,负责侧击吴三桂的孙延龄立马倒向吴三桂,他自称安逆大将军,攻陷梧州、平南、浔州、富川诸地。响应吴三桂。

福建的耿精忠也乘机公开造反,率部攻陷整个福建,在东南策应吴三桂。随后,耿精忠邀约吴三桂,两藩合兵进攻江西。一举攻占江西30多个州县。

湖广防线被摧毁,侧击云南的广西反叛,四川也被攻陷,最后福建也宣布反叛。这等于康熙的四项平叛部署,全部失败了。除此之外,陕西王辅臣,塞外的察哈尔蒙古也举兵反清。此时的康熙,一脸懵逼。年纪轻轻的他,可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吴三桂的失策

两藩起兵,九省沦陷之后,清廷内部开始人心惶惶,就连康熙也有点进退失据,打算御驾亲征挽回颓势。所幸有议政内大臣及时谏止,才没有让康熙继续犯错。

可是,清军的颓势没有任何缓解,尽管清军东征西讨,但反清联军四面开花,清军的围剿顾此失彼。

这个时候,新疆有准噶尔拥兵自重,东北有沙俄也虎视眈眈,各方势力都盯着康熙,随时准备入侵中原,分一杯羹。如果此时吴三桂敢跨过长江,不说拿下北京,即使是拿下河南,满清的根基也会动摇。

可惜的是,吴三桂在拿下湖南后,他就暂停了继续北进,转而与清廷进行谈判,希望能划江而治。这一举动等于放弃了战争的主动权,给康熙缓了一口气。

因为,三藩都是各自为战,康熙最怕诸藩对自己群起攻之,这会让他顾此失彼,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叛军逐一消灭。但是吴三桂的这一停战,就给了康熙喘息的机会,让他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调整部署。

因此,康熙果断回绝了吴三桂划江而治的谈判条件,并且还将吴三桂留在北京做人质的的长子吴应熊、长孙吴世霖一并处死。断绝了吴三桂的念头。

康熙的反击

康熙敢这么回绝吴三桂的求和,他也不是没有底气的。

首先,三藩虽然拿下了大半个江南地区,但江南最重要的江浙财赋重地,三藩居然没有拿下来。康熙有这个聚宝盆,就有源源不断的财力与三藩打消耗战。

第二,康熙平叛的部队,主要是绿营兵和驻外八旗兵,北京的驻京八旗,关外的留守八旗都没有调动。康熙手上还有牌。

第三,反清联军多是乌合之众,只要拖住吴三桂,集中力量消灭其他势力,立马就能打击到三藩的士气。并且,吴三桂希望划江而治,这本身就打击了联军的士气,让很多人对吴三桂的领导力产生了不信任。

于是就在这种思路下,康熙集中兵力拖住吴三桂,然后朝着王辅臣发动猛攻。当王辅臣被围困在平凉城,且吴三桂援救失败后,三藩之乱的有利形势开始倒向清军一方。

随后,果不出康熙所料。清军没有进攻,联军自己就乱了。

内讧不断

就在王辅臣被围困的期间,盘踞在台湾的郑经拒绝了吴三桂让他沿海路北上,偷袭东北或浙江的建议,而是自作主张进攻福建。当时耿精忠的主力在浙江与清军对峙,郑经此时偷袭福建,毫无疑问的让耿精忠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反清联军的这个内讧,让康熙抓到了反攻的机会。他重新调整部署,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进攻耿精忠。

这个时候,若是郑经还有一点理智,他就应该援助耿精忠,最起码也应该停止进攻。毕竟他连耿精忠都打不赢,一个比耿精忠要强几十倍的清廷,他打的赢?

可是郑经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军在北面攻耿精忠,他就在南面夹击,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敌。最后只得向清军开城投降。

于是福建这一路反清人马,就因为这种近乎于二逼的内讧,被清军平定了。

耿精忠投降前夕,也不知道尚之信是在想些什么。之前吴三桂督促他起兵,他以各种理由拒绝。当耿精忠兵败如山倒时,他却突然宣布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举广东之兵反清了。然后更搞笑的是,宣布反清的尚之信拒绝吴三桂让他出兵的命令,继续在一旁坐山观虎斗。

咋咋呼呼一阵后,尚之信居然又宣布向清军投降。康熙随即降特旨,赦免其罪。于是三藩之乱仅仅才两年多,耿精忠和尚之信两路就都被平定了。

所以说,所谓的三藩之乱,其实只是吴三桂和耿精忠的两藩之乱,尚之信根本就是个打酱油的。

清军平定东南后,猛攻郑经,收复了漳、泉等四州。郑经费尽心思攻占的地盘,在手里还没有捧热乎,就被清军又收回去了。

吴三桂的绝地反击

东南被平定后,康熙以靖逆将军张勇、陕西总兵孙思克、定西大将军董额为主帅,三路大军对王辅臣和四川的吴三桂军发动最后一击。王辅臣在平凉坚守了八个月后,宣布投降,陕西和甘肃两省被清军平定。

随着浙江、福建、陕西、甘肃全部被平,仅剩的一路就只有吴三桂了。不过由于吴三桂的防守严密,兵力雄厚,清军几次突击都不成功。

但是,吴三桂的进攻也几次被挫,无法扩张地盘。双方这么对峙,拖的时间越久对吴三桂越不利。

为了维系人心、鼓励士气,吴三桂将大帅府由长沙转移到衡阳,并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衡州府为定天府,定为大周首都,并大封诸将。

称帝之后,吴三桂决定反击。

当年六月,吴三桂亲点大将马宝,令其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衡阳的门户永兴。马宝率军两战两胜,大创清军。击毙了清军都统宜里布和护军统领哈克三,并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的援军。

清军受次大败,被迫退回了广东。

南线反攻大胜之后,吴三桂又亲自部署了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以十万大军,突入两广,收复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区域,大挫清军之信心。那个骁勇善战的吴三桂,貌似又回来了。

三藩的灭亡

大周军反攻广西后不久,吴三桂突然于八月十七日病死在军中。皇帝都死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周军大将在集体商量后,决定密不发丧,先退师衡阳,然后派人赴云南,迎奉吴世璠继承皇位。

同年十月,吴世璠迎丧回到云南,正式继大周皇帝位。

听说吴三桂去世后,康熙都笑了。吴三桂是员悍将,康熙怕他。可吴世璠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毛孩子。大周在这个危机时刻,居然立幼主为帝,这要是不灭亡,怕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于是,康熙命令驻守在湖北、陕西的清军大举进攻。没过多久,四川、湖南两省即被清军收复。而在清军攻打两省期间,吴世璠这个大周皇帝毫无作为,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康熙十九年,大周政权控制的领土除了云贵之外,其余全部都被清军所攻占。在其后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先克贵州,再克云南,三藩之乱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人前夕,郑经病死,而他所盘踞的台湾岛,也在两年后被平定。南方的反清势力至此也被清廷彻底荡平。

总结:三藩之乱,总共八年,其中耿精忠坚持了两年,尚之信坚持了几个月,只有吴三桂集团坚持了八年。所以,我觉得三藩之乱其实都不应该叫三藩之乱,叫吴三桂之乱更恰当。另外两家完全没有存在感。

至于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三点:一是吴三桂在北伐战略的选择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导致被清军把战争拖入了对三藩极为不利的相持战;二是吴三桂死后,吴周政权没有得力的继承人,速度被打崩盘;三是三藩的另外两藩以及台湾郑氏,相互之间都互坑对方,典型的猪队友,康熙完全可以给他们三家都发一朵鼓励的小红花。

吴三桂反清为何汉人不响应他只差一点点就能把满清赶回东北了

脑回路清晰,不服都不行,甘拜下风了。言外之意,吴三桂“反清”差一点,就差汉人,也是没谁了。但果真如此吗?恐怕不尽然。

要知道,吴三桂“反清”声势浩大,席卷了多个省份,怎么可能没有汉人响应,难道光嘴上喊喊,或者是编出来的谎话不成?未免,也太可笑了吧!再则,吴三桂效仿洪武大帝,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直指满清统治的软肋,可谓打蛇七寸矣!不过,吴三桂终究起兵迟了,白白做了他人嫁衣,说来令人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另外,满清阵营,反应迅速,指挥得当,及时破灭了这次叛乱,亦是不可忽略的。其中,康熙大帝,自然功不可没,保住了大清万里江山,着实不可思议!也因此,圣祖一名,贯彻古今。

当然了,吴三桂到底还是一个投机者,这从他的人生经历,就可见一斑。犹记得,他是崇祯钦点的武状元,妥妥的将门二代,深受皇恩浩荡。并且,不久授予正四品官职,得以镇守辽东。往后,更得崇祯信任,驻扎山海关,负责京师的战略安全。可最后呢?居然投靠了满清,真是难以理解,不知崇祯作何感想?一路从平西伯到平西王,最终还做了皇帝,虽然不长,但做了就是做了,否认不了。

总之,吴三桂这个家伙,引清兵入关,着实不该。诚然,他有他的苦衷,但这不是原谅他的理由。更别说,他镇压起各路农民军来,那可是不遗余力,分外卖力,比满清铁骑都要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