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固守蒙古传统的阿里不哥为何不敌汉化的忽必烈
- 为什么明英宗时瓦刺能一家独大,鞑靼没能起到牵制作用
- 二战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戈不灵分别指的谁
固守蒙古传统的阿里不哥为何不敌汉化的忽必烈
阿里不哥被忽必烈击败在于缺乏资源
拖累有十一个儿子,正妻唆鲁和帖尼所生的有四个:
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时受伤而死。当时: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准备召开忽里台会议,继承蒙哥的蒙古帝国大汗之位。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派人把阿里不哥的计划通知了正在鄂州和南宋作战的忽必烈。忽必烈得知后,立即撤走大部队,北上争夺汗位。
同时,南宋的贾似道趁忽必烈主力撤走、只有小部队驻守下,突袭击败了留守的蒙古军,奠定了南宋坚持不向蒙古称臣的底气。
阿里不哥图像
1260年春,忽必烈回到开平,并在5月5日仓促召开的忽里台会议上继承汗位,提前比阿里不哥宣布即位。
但由于大部分蒙古贵族都没有参加忽必烈的忽里台会议,因为忽必烈的汗位被大部分蒙古贵族否认。
一个月后,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的忽里台会议被大部分蒙古贵族选举为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汗位之争开始了。
在开始时,阿里不哥得到了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支持,窝阔台汗国是谁也不支持——因为他们认为汗位应当是由窝阔台家族继承,拖雷家族巧取豪夺,仅仅得到弟弟旭烈兀的伊尔汗国支持。
但当时旭烈兀只能给予忽必烈名义上的支持,因为旭烈兀南部受到埃及的马木鲁克王国的攻击,北部受到拔都的金帐汗国的驱逐。
虽然阿里不哥得到大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但阿里不哥控制的漠北草原和西域资源溃泛,不如忽必烈控制的原金朝疆域、原西夏疆域、吐蕃、云南、西域东部等地拥有丰富资源和交通要道。
简单说:阿里不哥得票最多,但没有资源;忽必烈得票最少,但资源丰富。
1259年蒙哥汗的鼎盛时期,帝国南部为印度和中国南宋
为了获得汉人的支持,忽必烈采取了很多汉化的措施,如采用中统年号、设立中书省和宣慰使司等传统汉人机构。
在获取了中国北方汉人支持之后,忽必烈对阿里不哥实行经济封锁:不仅仅是封锁了中原地区的物资,甘肃、东北、畏兀儿等地区都实行封锁。
在忽必烈对阿里不哥实行经济封锁后,阿里不哥只能依靠中亚的察合台汗国阿鲁忽对他的物资支援。
但之后,阿鲁忽和阿里不哥在税收和掠夺品分配这两个方面发生争执,导致阿鲁忽停止了对阿里不哥的物资支援。
1262年,阿里不哥失去了盟友的支援,只能苦苦支撑。
1263年,在经历几次战败之后,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虽然阿里不哥没有被处死,只是被监禁,但1266年的死去,多数认为是被忽必烈毒杀。
阿里不哥有一个妻子、3个儿子。玄孙阿尔儿巴曾经被短暂的拥立为伊尔汗国的大汗。也有人认为杀死北元天元帝的也速迭尔是阿里不哥的后裔。
1246年 贵由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的信件
综述
蒙古帝国的分裂,根本原因在于大汗由贵族共议制度而导致。成吉思汗去世前,指定了窝阔台即位。窝阔台暴毙,没有指定继承人,导致了拔都公开和窝阔台儿子贵由公开分裂;贵由在路上死时,也没有指定即位人,进而被拖雷家族从窝阔台家族中夺走了汗位;蒙哥以窝阔台养子身份继承汗位,虽然没有得到窝阔台家族的支持,但还算名正言顺。蒙古死时,同样没有指定继承人,于是就开始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争夺。
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人都没有指定即位人,原因就在于大汗必须通过蒙古贵族的忽里台推选。
忽必烈在开平称汗,没有经过蒙古贵族的推选,即便是击败了阿里不哥,还是没有得到大部分蒙古贵族的承认。
直到1303年元成宗铁穆尔才和蒙古各汗国达成和解,约定四大汗国承认元朝皇帝为大蒙古国大汗。
当然,拖雷家族能够从窝阔台家族夺取汗位,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和窝阔台汗国国力不强有关。
简单说,阿里不哥有人没钱,忽必烈有钱没人。不过财可通神,何况是人。察合台汗国停止支援阿里不哥,就决定了阿里不哥的败局。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为什么明英宗时瓦刺能一家独大,鞑靼没能起到牵制作用
公元1368年,元顺帝北逃,史称北元。
北元与明朝的对立,一般认为持续到公元1388年,这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被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所杀。
脱古思帖儿的被杀,在元朝历史上可能比元顺帝北逃更有象征意义,从此忽必烈子孙世袭蒙古大汗的传统中断,当年败于忽必烈之手的阿里不哥后裔夺取大汗之位。与忽必烈的后裔长期生活在中原不同,阿里不哥的后裔世代生活在蒙古草原,从也速迭儿开始,蒙古大汗再无年号和庙号,北元彻底消失。
与此同时,也速迭儿夺得汗位后,许多蒙古部族不承认其合法性,蒙古开始分裂,并形成东西两大集团:明朝称东部蒙古本部为鞑靼,西部卫拉特蒙古为瓦剌。
瓦剌便是后来的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
鞑靼便是本来的北元,后来的漠南蒙古,而漠北蒙古则是从鞑靼中分化而来。
瓦剌和鞑靼的对立和争斗,确实对大明防御北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事实上是一个意外,因为大明的实力当时依然是可以压制瓦剌和鞑靼的,这从北京保卫战的结局便可以看出来。
明初打击的主要对象是鞑靼,而这便导致了瓦剌的崛起。
公元1433年,瓦剌部的脱欢迎立北元后裔脱脱不花为大汗,但脱欢职掌了瓦剌部实权。
公元1434年,脱欢袭杀鞑靼(北元)太师阿鲁台。
公元1438年,脱欢又俘杀鞑靼(北元)的阿台汗,自此,蒙古东西两部鞑靼和瓦剌统一于瓦剌之手。
公元1439年,脱欢逝世,其子继位,这便是制造“土木堡之变”的也先,也先后来杀脱脱不花自立为汗。
所以,不是鞑靼没有起到牵制瓦剌的作用,而是瓦剌击败了在大明打击下变得四分五裂的鞑靼,统一了整个蒙古,史称“瓦剌帝国”。
但瓦剌也只是强盛一时,北京保卫战(1449年)后,也先日益骄横,并于1455年被暗杀。
也先死后,瓦剌势力衰落,鞑靼逐渐强大起来,并于达延汗之时中兴蒙古,时间在公元1480年左右。
但从此鞑靼和瓦剌的势力范围确定,瓦剌在今新疆和中亚地区,鞑靼便是今内外蒙古,二者终明一世互相牵制,最终被后金~清朝所统一。
二战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戈不灵分别指的谁
曼不群: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如果说二战中德国最强的将军是谁,那真不好说,但是要说最强的战略家那一定是曼施坦因了。二战刚开始他策划的白色方案就拉开了闪电战的序幕。他主张长距离大纵深直取波兰首都华沙,让军事实力号称世界第六的波兰在短短三周内就迅速沦陷。而在各国的军事家还没有从震惊中醒来的时候,号称陆军军事实力排名第一法国还在沉迷于堑壕战的时候,曼施坦因又拿出来了他的巅峰之作黄色方案——曼施坦因计划。仅用了十几天时间里,德国的装甲部队就横穿了整个法国,40万最精锐的英法联军被压缩到了一个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的小镇敦刻尔克。
而在东线,曼施坦因的表现同样不俗。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计划中,曼施坦因担任第56军统帅,他带着它的部队4天就向苏联境内突进了200公里。次年,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更是打出了自己的封帅之战,以伤亡两万四千人的代价,攻克了号称不败要塞的塞瓦斯托波尔,20万苏联士兵被杀或者被俘。
如果说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是曼施坦因的封帅之战的话,那么次年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是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曼施坦因收拢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溃败下来的10万残军绝地反击,一举击败了士气正盛的50万苏军,遏制住了苏军的进攻势头。这一战不但让溃败的德军稳住了阵脚,避免了德军的全线崩溃,还重新夺取了重镇哈尔科夫,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库尔斯克战役埋下了伏笔。
尽管战功赫赫,但是曼施坦因却一直不受希特勒喜欢,同样容克贵族出身的曼施坦因也有着自己骨子里的傲气,他也一直瞧不上这个奥地利出身的下士。在他撰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他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希特勒的瞎指挥,盟友不给力还有队友的不配合。德国历史学家伯格曼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它的标题就已经说明了内容。”
网友们也把它的标题戏称为《希特勒是个大撒比》《苏联除了人多啥也不是》《美国这个二五仔有本事出来单挑》。总结起来就是除了我以外都是撒比,只有我才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他也被网友戏称为曼不群。
古不帅:海茵茨·威廉·古德里安。如果说曼施坦因是战略大师,那么古德里安就是一个战术大师。在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敢说他比古德里安更加了解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在1933年,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的摩托化部队时大呼:“这就是我想要的。”在曼施坦因制定黄色方案时,曾亲自拜访古德里安询问装甲部队能否通过阿登森林,得到古德里安的肯定的答复后,曼施坦因才开始制定自己的计划。
在战场上,古德里安率领着他的装甲部队横冲直撞,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在他的装甲部队面前敌军的防线被轻易刺穿。波兰战役中他仅用于了五天时间就切断了波兰走廊,在进攻法国时他率领的19军率先穿过阿登森林,然后一路贯穿整个法国,在装甲洪流面前,法国也仅仅支撑了三十天就沦陷了。
毫无疑问,古德里安为德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遗憾的是古德里安一辈子也没能封帅,最高的军衔也只是大将。而与他并称三大名将的隆美尔和曼施坦因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古德里安未能封帅,除了时运不济外主要还是他自身的原因,与隆美尔和曼施坦因这种全能型选手不同,古德里安严重偏科,他对战场全局的把控并不如隆美尔和曼施坦因。
莫不攻:沃尔特·莫德尔,他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与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相比。但实际上莫德尔从资历和年龄上来说也并不晚,只是莫德尔更擅长防御战,在二战初期他与这些进攻型选手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与三大将相比,莫德尔更像一个传统的军事家,他没有古德里安的冒险,也没有曼施坦因的出奇制胜,他更注重于稳扎稳打,他喜欢搜集情报,在获得足够的情报的情况下他能够敏锐的发现敌人的薄弱点,然后针对其做出战略部署。在莫斯科战役中就很好提现出来了,德军战败后莱因哈特军团向向拉马河防线撤退,面对100万苏军的步步紧逼,负责撤退的莫德尔不但没有慌乱,还抓住苏军后勤不足的弱点组织了有效的反攻,给苏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当然他自己的伤亡也不小。
包括后来的后来为莫德尔赢得防御之狮美誉的勒热夫战役也是打的狠仗,他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硬抗住了苏联140万大军4次猛攻,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虽然没有打出曼施坦因那种神来之笔一样的战绩,但是也稳住了局势。在莫德尔崛起的时候,德国已经进入了防御阶段,所以莫德尔基本上都是打的防御战,所以它也被网友戏称为莫不攻。然而,事实上莫德尔也并不是只会防守,它还曾在古德里安的手下放过坦克师师长,作为古德里安的前锋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古德里安这样一个大前锋手下的小前锋说它不会进攻也实在是说不过去,只是他已经没有进攻的机会了而已。
隆不在:这个当然是指的隆美尔,隆美尔的战绩我们就不用赘述了,想必大家也都十分清楚。但是为什么他会被称为隆不在呢?其实这主要是,每到大战时,隆美尔总是莫名其妙不在现场。所以被网友戏称为隆不在。
戈不灵:赫尔曼·戈林,在英法联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时,戈林声称只要他的空军出马,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结果导致33.6万人从德军眼皮子底下溜走。他还曾拍着胸脯向希特勒保证,德国本土永远不会遭到敌军空袭,否则他就就改名叫赫尔曼·迈耶,结果他就真成了赫尔曼·迈耶。苏联空军直接飞到了柏林上空,不但对柏林进行了轰炸还全部全身而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第六集团军被苏军包围,戈林再次向希特勒保证德国空军有能力通过空投维持他们的补给,希特勒又相信了他的鬼话,命令保卢斯原地固守,结果导致第六集团军向苏联投降,保卢斯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投降的德国元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