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avioral(什么是行为遗传学)_孩子_遗传_自己的
本文目录
- 什么是行为遗传学
- 金融学是学什么的
- 学习大数据要有哪些预备知识
- 带孩子带的歇斯底里,该怎么控制自己情绪
什么是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有个专用的英文名字——“behaviour genetics”,又被称作心理遗传学。这个学科,有人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说是遗传学的分支。其实,是谁的分支不重要,反正是一个科学研究方向,只要有人研究就有可能发展。
一,关于这门学科的界定,大多认为是研究生物基因型对其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看,好像将其归入遗传学更为合适。不少人认为,达尔文是这一问题的最初研究者。但达尔文本人对此并未留下研究记录或发表研究成果。如下的表述可能更为准确——第一,达尔文的确思考过遗传对于动物行为,包括对人的智力的作用;第二,达尔文早期,是多少受到了拉马克“软性遗传”,即获得性遗传思想影响的。不过,他很快否定了拉马克的观点(见文后注解)。 (拉马克)
二,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的焦点在于——个体的行为能力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获得的。最早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的,是英国科学家F.高尔顿(1822-1911)。他研究了当时许多杰出人物的身世,1869 年发表《遗传天赋》一书。他得出结论说,天才人物的家庭成员大多也是天才,而能力也有家族遗传倾向;高尔顿首次用双胎法进行遗传研究,首创许多现代仍在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他首次提出了“优生学”的概念。但也明确指出,拉马克所谓“获得性行为性状”不能遗传。 三,1918年,苏格兰科学家R.A.费希尔试图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论角度,证明基因和环境因素都可影响个体行为,并发表了研究成果。但是从高尔顿开始,科学家们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研究智商和基因的关系,其实没有明确而且肯定的结论。1937年,美国心理遗传学家H.纽曼、F.弗里曼和K.霍尔金格等人,对在不同家庭中养育的同卵双生儿进行研究后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遗传因素对他们智力的影响远远大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美国遗传学家R.普罗明在1980年发表研究报告,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遗传因素对一个人智商的影响顶多只占一半。学界认为,上个世纪中叶,是行为遗传学或叫心理遗传学的学科真正创立时间。 (美国遗传学家普罗明)
四,这门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类的发育时间较长,且必须寻找同卵双生儿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这是对人进行长期遗传研究遇到的明显严重困难。但动物研究却较易进行对照实验,而且容易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因此,一些科学家转向动物研究,主要有——第一,近亲交配法。在同窝动物之间进行交配,可连续交配20代,这样便获得了一种“纯系”动物,它们的后代在遗传表现上都极相似。1978年 ,美国遗传学家J.C.德弗里斯和R.普罗明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后报告——在实验动物身上有一种遗传性状,可以影响动物的学习、性活动、嗜酒、攻击、味觉和疾病的易感性等各种行为。第二,选择性育种法。用表现出某种特殊行为特征的动物进行交配。例如用攻击性很强的大鼠进行交配,以研究这种行为的遗传性质。根据遗传理论可以预知,虽然在同一环境中喂养,针对某种行为特征进行选择性育种,但随着各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变得更大时,该行为也变得更加分离。第三,血缘研究法。其理论根据,是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越近,相似品性出现的机会也越多。例如1978年有人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该病发病率远远超过一般人群。内向性、外向性、活动能力和气质等行为据信也受遗传的影响。关于人类智力差异,则证据并不充分。 (皮亚杰和他的儿童智力发展实验)
五,说到行为遗传学,最大的争论是遗传因素对种族智商差异的影响问题。1969年,美国的A.詹森发表见解说:“在智力测验中黑人和白人得分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种族集团的遗传差别所致。”他的观点,不仅迅速受到界内科学家,还受到包括遗传学其他领域、人类学、生物学界的很多人反对,说他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和智力测验中存在的“有种族偏向的”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这一学科大概用“不瘟不火”来形容比较合适。广义心理学、皮亚杰创立的“智力发生学”等等的研究,反而发展迅速。在这方面,基本有两个共识——第一,智力是被个人的经验和学习(源于生活)塑造过的中枢神经系统(源于遗传)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的混合物。第二,智力水平日益明显地受到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但具有相同社会层次的人有明显的智力差异。在遗传性智力结构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实用的智力功能方面,营养状态、教育水平、家庭生活、儿童福利、社会稳定等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理论)
注解:法国学者拉马克于19世纪初提出了“后天获得性状遗传”的概念。是指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并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其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并对生物进化有巨大推动作用。例如,长颈鹿是因为要吃到树尖上的叶子,才伸长脖子,并把长脖子遗传给后代的。通俗的说法是“用进废退”。这个观点已被科学证伪。
(图片选自网络)
金融学是学什么的
金融专业都学一些什么呢?
金融专业的主要学习金融学相关课程、经济学相关的课程、还有计算机、数学与统计相关的课程。具体包括:宏观和微观的经济学、公司金融、会计学、金融统计、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法政治经济学、证券学、财务报表分析等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金融学其实是有点偏理科的专业。如果数学底子不好的话,学精学金融学会非常的困难,因为他是经济学里面最难的一个专业类别。
而且这个专业因为很热门,所以报考学校的时候收取的分数也会相对的比较高,如果不是学霸的话,也很难报考好的学校。
如果在高中的时期,觉得对数学和英语比较擅长的学生,觉得自己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话,那么可以去尝试学习金融学专业,给自己的职业规划画上一个黄金句号。
最后我们来看看金融学专业有哪些比较好的高校,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四所金融学有名的高校。
第一所,人民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建立于1937年的的陕北公学,后来成为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它是由教育部直属的北京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同建立的是985、211高校,也是双一流高校,是一所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第二所,中央财经大学。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985、211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在财经方面是比较强大的,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第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想必大家也非常熟悉了,其他就不多说了。
第四,厦门大学。也是小编研究生时期就读的高校,大家都知道厦门大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一座美丽的城市,厦门,厦门大学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高校。
2019年厦门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在世界QS排名当中进入了世界的前50强,厦门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这几年一直在走上坡路,与国际交流频繁深入,将来的发展会是越来越国际化的,非常有前景的。
学习大数据要有哪些预备知识
大数据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所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数据产业链围绕数据展开,有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安全、分析、呈现和应用,涉及到诸多学科的综合使用,不同的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以大数据工程师岗位,粗粒度的介绍一下大数据的基础知识。
第一,操作系统知识。大数据平台往往搭建在Linux操作系统之上,所以大数据工程师要有Linux系列操作系统的知识。
第二,数据库基础。大数据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数据存储,要掌握传统数据库知识,包括建库、建表、Sql语句的使用等等。当然在学习大数据的时候还要学习Nosql数据产品。
第三,网络基础。大数据的数据来源于网络,尤其是物联网系统,所以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对学习大数据来说非常重要。
第四,程序设计基础。在大数据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编程语言有Python、R、Java、Scala等语言,这些编程语言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掌握其中一门语言对学习大数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算法基础。大数据分析需要使用到很多算法,学习大数据要了解常见的算法,比如k近邻、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回归等。
我目前在带大数据团队,对大数据领域比较熟悉,我会陆续在头条上写一些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科普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大数据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
谢谢!
带孩子带的歇斯底里,该怎么控制自己情绪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很不幸的是,这三种是90%以上家长的惯用手段。
谁都希望自己是个开明的父母,可当耐心被耗尽之时,我们似乎别无他选的冲孩子发脾气,最后还是动用父母的身份去控制孩子。
我们试图去改变这样的窘境,于是乎,共情(empathy)逐渐成为育儿类文章的高频词。
简单说起来,就是在孩子有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去感同身受当下孩子的处境,用同理心去接纳,并且理解某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可又有多少家长变成了刻意感动的同情了呢。
我们先来弄清楚究竟共情和同情有什么区别?
参照正面管教中提到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
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用感觉词汇描述你所看到的,比如:很生气),
是因为(帮助孩子分析情绪的导火索,比如:饼干碎了),
要是(说出孩子的愿望,比如:完整的一块饼干)就好了,
最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比如再拿一块新的完整的饼干。
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来,有一点很重要,应该先解决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
本末倒置正是家长的普遍问题,如果你选择无视孩子的感受,那么你说什么她都不会听的,只能用更激烈的哭闹告诉你,我很生气!
1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去压制她的负面情绪,从而切断了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的渠道,孩子因为不被理解哭的变本加厉,僵持之下,你又非常想逃离这种令人暴躁的场面,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再熟悉不过了。
“不许闹!”
“你有完没完!”
“不要再哭了!再哭我就打你了!”
……
也许在你发脾气的时候忽略了,孩子的愿望,只想要你抱一下而已。
每次打骂后,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然后再道歉,孩子无条件的原谅使我们更内疚,也告诫自己下不为例,但过不了多久,孩子再次哭闹发起挑战,以上的一幕还会重演。
很多父母陷入了,想给予孩子共情,却忍不住自己先发火的怪圈。
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情绪就像一座孤岛,在成长中对性格的养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来有了自己家庭,也会复制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
你我只是其中之一。
2
万事皆有因,日复一日,你有没想过,总忍不住吼孩子,背后原因是什么?
实际上,在要给予孩子共情的时候,我们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却从未认识到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孩子的哭声让我们有深深的挫败感,觉得自己是失败的,没人会喜欢这样的感受,所以,这注定了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无视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再忍耐。
然而忍到极限的时候,总要找到一个出口,这个发泄对象,一定是我们最亲密的人——无辜的孩子,成为了牺牲品。
在很多原生家庭里,哭闹就是不对的,索取也是不好的,每一个被父母要求“乖”和“听话”长大的孩子,被父母忽略的同时,还被强迫要求忽略自己的感受。
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我们的一生,便是将这些内在的关系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在关系中体验喜怒哀乐。
“内在小孩”是孩子自己的角色内化,
“内在父母”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自觉就会唤醒我们原生家庭的内在小孩,然后投射在自己孩子身上,并企图去阻止这些所谓“不好的”行为,因为在童年自己就是被这么对待的。
这时你忽略了自己内心是痛苦的,小时候那种不被接纳的无助再一次涌上心头,即使时过境迁,内心那个可怜的内在小孩一直在和不可改变的过去做斗争。
在说出“妈妈知道,你很生气”时,反而让自己的情绪被孩子牵着走,最后只能把原生家庭里的内在父母投射在自己身上,试图靠打骂的方式去尽快结束这场闹剧。
很显然,我们是带着抵触,带着保留,去敷衍孩子的哭闹,理所当然,根本无法做到同理心。
3
孩子的哭闹会唤醒我们的内在关系,造成情绪失控,假设你察觉到了,可以试着去看见自己的情绪:
《假设情况1》
我感到自己快被孩子逼疯了,
都是因为她一直哭,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哭会被父母骂闭嘴,
我很委屈,很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如果这时他们能抱抱我该有多好。
《假设情况2》
我讨厌孩子发脾气,因为这是不乖的,
从小我就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
只有这样才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
我好难过,其实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你看见那个童年的自己了吗?
我们明朗的发现自己是那么渴望被父母理解,这时抱抱眼前这个无助的孩子,你们都会得到安慰,这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大部分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乖我就爱你,你听话我就爱你,人都是依附于环境生存的,为了得到父母的爱,我只能选择顺从。
多年后容易情绪失控的妈妈,不过就是那个缺爱的内在小孩在作祟。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而只有在童年得到足够多爱的人,才具备去爱别人的勇气,很多时候缺爱导致我们,要么不敢付出,要么不敢索取。
4
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着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但如果一直活在怨恨父母的阴影里,不与过去和解,是在逃避成长,那么你一辈子都无法走出那个令你爆发的点。
无论如何,你已长大成人,也已为人父母,成为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只有直视曾经内心的伤害,才能接纳和放下。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谁都不需要刻意压抑回避。
孩子哭,只是一种宣泄的方式,应该鼓励她去体会自己的悲伤、气愤,而不是压制,至少不能让孩子成为下一个自己,不是吗?
你生气,是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你越是觉得生气不对,去控制它,反而会给爆发创造一个条件。
当察觉自己濒临崩溃前,不妨让自己暂时离开冷静一会,这远比强撑陪着孩子更理智,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自己待一会”,看清自己情绪的导火索是什么,是孩子的行为勾起自己童年不好的回忆了吗?
努力体会我们内心的那个当下的感觉,是什么事情让自己感到害怕,或者气愤,试着去接纳自己,去安慰童年的那个内在小孩,我们可以哭,可以生气,可以和家人倾述寻求帮助。
在逃避自我感受的情况下,每一次逼迫自己和孩子共情,都是对自己内心的煎熬,只有正视自己的情绪,才能自我疗愈。
5
自从成为父母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收起了小任性,失去了兴趣爱好,甚至没有私人的空间。
在我们咬牙努力做到兼顾事业家庭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会任性,有脾气,想休息。
吼孩子,只是因为你太累了,骂孩子,只是因为你太忙了,但孩子不应该成为你情绪的出口。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让自己暂停一下,带着一颗心灵之眼去审视自己。
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如同你我。
事实上,孩子帮助我们去遇见曾经不太完美的童年,有人选择视而不见,继续沦为原生家庭的附属品,有人选择走出阴影,支持孩子成为独立强大的个体。
我们都说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你怎么选择?
接纳自己,
唯有放下内心最深处的伤痛,
才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END
作者:C妈,能理性写干货,也能走心写鸡汤,带你走出育儿误区,远离焦虑!
C妈生活志,分享有料的育儿干货,有趣的亲子漫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