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是十全老人他做了哪些事情?韦小宝巅峰时期在朝廷的地位有多高跟福康安和珅比起来如何_乾隆_战神_武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林爽文 哪些 乾隆 战神 武功

本文目录

  • 乾隆为什么是十全老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 韦小宝巅峰时期在朝廷的地位有多高跟福康安和珅比起来如何
  • 乾隆皇帝总结自己的一生有“十全武功”,还自封为“十全老人”,他真的十全十美吗
  •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是怎样的
  • 和珅如何从一个小官取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并走向权利的巅峰
  • 清朝天地会“总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壮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 如果每个朝代,选一位战神,你会怎么选
  • 和珅因为什么原因出仕为官又当过什么官,为官时有什么功绩又有什么恶事,谁斗过他

乾隆为什么是十全老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承蒙邀请

乾隆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60年!其实其在位63年,为不超过其祖父圣祖康熙爷。在乾隆60年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嘉庆,做了三年太上皇。其在位使康乾盛世达到顶峰。晚年自己撰写十全武功。自封十全老人。并不是后人给他追赠的。下面我们说说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有哪些!

乾隆
二十年平准葛尔,平定天山以北准葛尔部达瓦齐割据政权及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平定天山以南布拉尼敦与霍集占的叛乱(史称大小和桌)

乾隆二十二年再平准葛尔,三月清军第三次两路出兵平叛。五月,阿睦撒尔纳的败死标志着平定准葛尔胜利结束!

乾隆二十四年平回部,二十二年年底,乾隆任命兆惠为定边将军,车布登扎布为副将军,负责平定南疆叛乱!

乾隆三十四年平缅甸,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乾隆任命傅恒为经略,再次大举征缅。沿途未遇缅军主力。深入二千余里,缅军首先提出议和,此时傅恒出关时三万清军因中瘴气仅剩下1万3千人,故未等议和,即版班师回朝!

乾隆四十一年再平大小金川,于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江第二次金川之战至此结束!

乾隆五十三年平台湾,乾隆五十二年,乾隆派一等嘉勇公福康安与大将海兰察出兵平乱。于当年十二月从鹿港登陆,与起义军决战于八卦山,结果清军大胜,先后收复彰化、嘉义,并于次年二月生擒林爽文!

乾隆五十四年平安南。乾隆五十二年广南王国亲王阮文惠攻打安南国。直捣其首都东京,安南国王黎维祁逃亡广西,并请求清政府干涉!乾隆认为百余年来黎氏王朝朝贡不断。清朝有“兴灭继绝”的义务,于是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八千,并集结黎氏王朝残余势力于1788年反攻。

乾隆五十六年平尼泊尔。乾隆帝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调索伦兵两千,金川土屯兵五千,进军西藏,反击廓儿客叛军。

乾隆五十七年再平尼泊尔。二月,福康安从青海草地进西藏,闰四月回合西藏官兵三千人进军,五月侵入西藏境内的廓尔客叛军!叛军败走!六月清军向廓尔客境内进军!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有些名副其实有些有些牵强附会!乾隆后期经济体制的败坏更加明显。闭关锁国更加封闭。各种叛乱不断,人民生活越来越艰难,清朝由此走进腐败和落后的深渊!

韦小宝巅峰时期在朝廷的地位有多高跟福康安和珅比起来如何

韦大人?通吃伯一等鹿鼎公,钦赐巴图鲁,赏穿黄马褂,抚远大将军。

福康安,爵位是贝子(宗室爵位,大于汉爵位公爵),追封嘉勇郡王(也赏给了嘉勇巴图鲁称号),武英殿大学士,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也获封在台湾建生祠),乾隆帝赐其御服黑狐大腿褂(不是普通的制服黄马褂,那个福康安早年当侍卫就穿过)

和珅,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和珅赏黄带、四开禊袍(毕竟是乾隆的儿女亲家)

所以如果论巅峰状态,按地位,和珅》福康安》》韦小宝

乾隆皇帝总结自己的一生有“十全武功”,还自封为“十全老人”,他真的十全十美吗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公元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十全武功是指《十全武功记》所提及的清乾隆朝中的十次重大战事,从历史功绩、所建功勋政绩来说,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一点都不为过。

1、平定准噶尔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内乱。阿睦尔撒纳率部两万余归降清廷,又命其为定边左副将军,从定边将军班第进攻准噶尔。清军最终生擒达瓦齐汗,准噶尔汗国灭亡。

2、再平准噶尔

乾隆二十二(公元1757年)阿睦尔撒纳叛乱,清廷派兵征讨,阿睦尔撒纳逃亡,病卒于俄罗斯。

3、平定回部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和卓后裔霍集占、波罗尼都在新疆回部举兵叛乱,史称大小和卓之乱。清廷派兵出剿,占领叶尔羌、喀什噶尔。

4、平缅甸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爆发清缅战争;乾隆帝派云贵总督明瑞进攻缅甸首都宋赛。中缅战争从公元1765-公元1769历时4年,前后四次出兵,当时有郑昭在暹逻起义,缅甸苦于两面作战。最后缅甸向清军求和而结束战争。

5、平大小金川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大金川(治所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金川)土司莎罗奔劫持小金川土司泽旺,起兵反清,清廷任命张广泗为川陕总督,前往征讨大金川,战争持续到乾隆十四年十月(公元1749年)。

6、在平大小金川

乾隆三十六年大金川(今四川金川县)索诺木与小金川(今四川小金县)僧桑格联合起兵。乾隆帝命四川总督阿勒泰、桂林前往平定。此战一直延续了五年之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二月索诺木出降,索诺木被凌迟死,大小金川终于平定。

7、平台湾

乾隆五十一年(1788年),台湾林爽文、庄大田等人以天地会名号起义,建立大盟主政权,即林爽文事件。乾隆五十二年,陕甘总督福康安入台进行镇压,林爽文、庄大田相继被俘。

8、平安南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西山阮氏三兄弟推翻广南国及后黎朝;清廷大军护送黎维祁到首都升龙复位,途中遭到阮氏在河内的伏击。西山阮氏国王阮文惠遣使向清廷谢罪,清廷封阮文惠为新安南国王。

9、平廓尔喀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平尼泊尔;监军巴忠允诺每年予尼泊尔一万五千两赠款,尼泊尔退兵。巴忠向乾隆帝报告廓尔喀已降服。

10、再平廓尔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催迫达赖支付岁币,廓尔喀再次侵略西藏,清廷派军镇压,尼泊尔归附清廷。

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回忆即位后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十大武功,因作《十全记》以纪其事: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为此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看样子乾隆皇帝自封的“十全老人”也是实至名归,至于他是不是十全十美的人,那就要看各位怎么去理解。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是怎样的

乾隆的十全武功,按时间顺序依次是:

1747~1749年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战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乾隆派兵镇压。叛军依靠地形,屡屡重创清军。

但乾隆对拿下大小金川的意愿很强烈。为了打赢战争,不计代价,也是屡屡增兵。最后迫使莎罗奔在重压之下主动请降。

此战结束后,清朝加强了对川藏的控制。控制力度超过了历朝历代。

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

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死后,准部实力最强的两个大贵族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为争夺政权而内讧。两派混战数月,阿睦尔撒纳战败,归附清朝。

阿睦尔撒纳归附的次年,表示愿意为清军充当带路党。乾隆力排众议,出兵西北,攻陷准噶尔首都的伊犁,俘虏了达瓦齐。

1755~1757年的平定阿穆尔撒纳之战

清军攻占伊犁后,将准噶尔汗国分治,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

但阿睦尔撒纳的野心很大,他归附清朝,只是想借清廷之手,消灭死对头达瓦齐,然后自己当准噶尔的可汗。所以当清军主力撤走后,阿睦尔撒纳立即造反,重创了清军在伊犁的留守部队。

听说阿睦尔撒纳反叛,乾隆派兵镇压,将阿睦尔撒纳驱赶到了沙俄。

经此一役后,与清朝缠斗了70多年的准噶尔汗国彻底灭亡。清军基本控制了新疆。

值得一提的是,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的控制,乾隆制定了送土地,提供车辆,送路费,派人护送,送农具、送籽种、送房子,减免六年税收的奖励政策,鼓励陕甘地区的贫困汉人移民新疆。

按照清朝史料统计,当时约有几十万汉人移居到了新疆屯垦。乾隆的此举,对中央加强对新疆的控制有很大的贡献。

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

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时,统治新疆回部的小和卓也参加了叛乱。

清军打败阿睦尔撒纳后,兵败逃亡的小和卓不服,又怂恿兄长大和卓叛乱。

听闻大小和卓叛乱,乾隆下令镇压。刚刚参与平定阿睦尔撒纳的清军顺势西征,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经此一役后,新疆全境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1762~1769年的清缅战争

清军镇压准部与大小和卓叛乱期间,缅甸的贡榜王朝屡屡侵犯云南。起初,为了集中全力对付新疆叛军,乾隆选择息事宁人。

等到解决了西北的问题后,乾隆下令反击。

但是,由于云南清军久不经战阵,战斗力已经退化了。而从北方调拨的清军又不适应东南亚的雨林气候。所以清军的前三次反击都以失败收场。

三战皆败后,乾隆加大用兵规模,但清军的第四次反击,战果仍不理想。损失了大量将领和士兵不说,就连乾隆最信任的小舅子傅恒也病死在了前线。

傅恒之死让乾隆很悲痛。心灰意冷下,未等议和开议,乾隆就下令让清军班师回国了。

也就是说,清军四次征讨缅甸,并未在战场上打服对手。乾隆的这个武功,名不副实。

1771~1776年的再平大小金川之战

结束与缅甸的战争后,大小金川土司再次起兵叛乱,并不断侵扰进犯邻近土司。乾隆为了彻底搞定川藏,派大军前往征讨。

战争历时多年,清军付出惨重代价,终于打服了大小金川。

经此一役,西南土著再不敢与清朝对抗。乾隆趁势废除了当地延续千年的土司制,委派流官管理当地。并迁徙了很多四川汉民到当地屯垦生活。

由于乾隆的改土归流和移民政策,加强了川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四川藏区的一些藏民讲的是西南官话,而非藏语。

1786~1788年的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

台湾彰化地区天地会头目林爽文率领千余人起义,被福康安率军镇压。

此次征讨的出兵规模不大。但清朝加深了对台湾的控制,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1788~1789年的安南之役

安南高层内讧,国王黎维禧带着老婆孩子逃到广西寻求庇护。乾隆认为安南黎氏一直称臣纳贡,是大清最忠实的藩属之一,如果自己不能帮忙伸张正义,大清就丢面了。

于是,乾隆便派兵护送黎维禧回国,并下令打击篡取黎氏政权的安南大将阮惠。

此战,清军先胜后败。原本打败了阮惠。但清军在取得初期胜利后,得意忘形,在军中开宴会,遭到阮惠偷袭,结果死伤惨重。

事后,阮惠主动派使者求和。乾隆见阮惠态度诚恳,又认为黎维禧很不得人心,便册封阮惠为安南国王,主动结束了此次战争。

安南之役,清军其实没占到便宜。乾隆把征安南也算作是一次武功,明显是自吹自擂。

1790~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廓尔喀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当年廓尔喀完成统一后,便第一时间入侵西藏。

由于西藏的藏兵和清军只有几千人,打不过数万尼军。乾隆便调兵遣将,增援西藏。

但在清军进藏前,由于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雅满泰就已经与尼泊尔议和了。以每年送钱的形式,换取尼军退兵。因而这一仗,双方就没打起来。

我也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会把这场没打起来的战争也列入十全武功。

虽说西藏地方当局与尼泊尔议和的事,乾隆起先不知道。但他做《十全武功记》时,已经是1792年了。他已经知道了。

可能是乾隆为了凑数,凑够十大军功。于是他就把这个很无厘头的事件,也列入了自己的十全武功。

不久后,尼方派人来要钱。西藏当局拒绝履行承诺,双方开打,尼泊尔再次入侵西藏。

这一次,乾隆终于知道真相,极为震怒,先是处理了谎报军情的清朝官员,随即又命令福康安率军反击。

福康安领命后,率清军一路追击,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深入到尼泊尔境内,还曾一度威逼现在的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尼泊尔国王见打不过清军,只好称臣乞降。

事后,乾隆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制订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具有同等地位。同时还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要经由中央认定后,才具有合法身份。

乾隆的这两个举措,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总体来看。乾隆的十全武功,虽然有几个是凑数的,名不副实。

但大部分,如平定准噶尔和回部,加强中央对新疆的控制;平定大小金川,加强中央对西南的控制;反击廓尔喀,加强对西藏的控制。都还是很有历史意义和历史贡献的。

如果要客观评价,个人觉得,乾隆的十全武功,纵向对比,含金量并不低。乾隆把中国封建皇帝这个职业,玩到了极致。而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也近乎达到了所有古典封建王朝军队能达到的极限。

比如反击郭尔喀。福康安率领清军,从甘肃出发,在没有公路、铁路,在没有氧气瓶的情况下,只靠两条腿,就能翻过喜马拉雅山脉,兵临加德满都。此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清军创造了此前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军队都未能做到的历史。

只能说,乾隆这个人,生错了时代。在他还沉迷于十全武功时,大清的国门之外,当时的西方已经开启了工业化。

这种错位发展,就好比清末的一个读书人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正信心满满得准备参加科举,考个状元功名时,却发现老佛爷把科举废了,嘿嘿,不考四书五经了,以后改考数理化和英语了。

和珅如何从一个小官取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并走向权利的巅峰

我只是说正史上的和珅。

和珅得到宠信的原因和乾隆皇帝极度独裁有关系。说起来清朝也是到达中国古代君主独裁的顶峰的唯一朝代。乾隆皇帝有一句话就概括了清朝的制度,在《清高宗实录》,很简单的一句话: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君主专制独裁是我大清朝的家法,从我祖父康熙皇帝,父亲雍正皇帝以来,一切朝廷大小事物,用人,听取言论等等,都是皇帝自行裁决,皇帝的权利从来没有旁落在其他人手里。

以上的这句话这就是乾隆的心里状态。乾隆数十年的统治时间就是不断的控制大权的时间,所以乾隆皇帝对于清朝的政治中枢军机处的大臣一换再换,和珅就是以这种契机走到乾隆皇帝的眼中。一个资历浅,在朝廷没有任何根基的人自然很容易受到乾隆皇帝的控制,最为重要的是和珅很会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意,乾隆皇帝每次问答,和珅都能够顺着皇帝的心意说出来。据史料记载:和珅对于乾隆皇帝从来不称臣,回答一定用奴才自称,乾隆皇帝有旨意有命令立刻传达,活得像一个小吏。甚至乾隆皇帝有咳嗽的时候,他立刻拿着溺器就过来了,如此忠臣,乾隆怎么会不喜欢他。

当然一个臣子忠心皇帝固然是好事,但是最低手上得有两把刷子,也就是有能力,既能够体贴上意,又能够想出办法为皇帝解决需求,那么这种人就是重用的对象,无论他的个人私德或者品质有多么败坏。而和珅刚好就有能力

和珅本人精通汉蒙满藏四个民族的语言,这就使得他在处理边疆和少数民族的事宜上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珅从乾隆四十五年起就开始兼任理藩院尚书,经常陪同乾隆皇帝去热河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物。最还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和珅能够敛财,比如和珅主持的议罪银制度,官员可以缴纳议罪银以求减少惩罚,到了后期直接是大批官员直接先交钱,这个钱全部进入乾隆皇帝的私人腰包。没有给国库一点钱。这些钱很多都用于乾隆的个人享受上面去了,比如乾隆六次南巡。

和珅办事如此贴心,乾隆皇帝怎么不会重用并且信用他呢?

清朝天地会“总舵主”林爽文是如何壮大的,乾隆又如何将其平定

林爽文,是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因为家里穷,所以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他跟随父亲林劝去了台湾,在彰化种田,赶车讨生活。

林爽文这个人,情商比较高,而且又肯帮助人,所以在邻里声望很高,大家都很敬服。如果没有在后来遇到那个人,或许他一生就可能寂寂无了。

乾隆四十八年(1783),他漳州的同乡严烟来到台湾,在彰化开设布店、这位严烟看起来是个做生意的,背地里其实是天地会漳州的负责人,估计算是个堂主吧。很快两个人就结识了,没多久,严烟便邀请林爽文加入了天地会。

不知道是严烟本事很大,还是因为林爽文加入之后很会开展工作,在很短的时间里,天地会会员就发展到“众至万人”。当然,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台湾的社会问题十分尖锐,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这里的贪官层出不穷,而且满清统治者还给当地的土人,也就是今天的高山族同胞们巧立名目,花样繁多的税收杂役不说,他们甚至任意掠夺财物,侵占土地和屠杀山民。

当时的台湾制服孙景燧搞人口普查,也就是造户口册籍,每户登记都要交钱,而同知刘亨搞土地丈量,每亩地也要前,这种种勒索下来,搞得台湾人民怨声载道。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七月,诸罗天地会的杨光勋、张烈等“结党以抗”,被台湾总兵柴大纪派兵镇压,随之而来的是全台各地肆意抓捕会党份子,官府肆意焚烧村庄,任意拘捕人民,使“无辜妇孺号泣于道”。

林爽文自己就曾说:“原要想到衙门控告,因为隔着海面,道路遥远,不能前去呈控,若到道府衙门控诉,恐同城官府,官官相护,不能替我们班里,反遭其秧。”

于是,林爽文“因民之怨”,率众起义!

林爽文的起义,是通过“天地会”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的。但实际上台湾的天地会本来只是一种民间互助周济的团推,通过拜盟结义的方式,使会众互相扶持,做到“有婚姻丧葬事情,可以资助钱财,与人打架,可以相帮出力,若遇抢劫。一闻同教暗号便不相犯”。

正是这种“相互扶持,患难共济”原则下的天地会组织,使得林爽文一家举旗,附近的天地会纷纷响应,汇合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革命队伍。

林爽文造反的时候,明确地说:“台湾皆贪官污吏,扰害生灵,本师不忍不诛,以救吾民”,因此起义军打到哪里,附近各处的大小村庄率众附从,动至数万,仅仅诸罗、彰化两地参加造反的旧“不下数十万人”。可见台湾人民在清廷统治下活得是多么悲惨,一点星火, 便沸反盈天了。

到了乾隆五十二年正月,以林爽文、庄大田为首的南北两路几十万大军,分四路合围台湾府城,当时起义军已经控制南北城池,只有府城,鹿港和鹿耳门尚未攻克。

就在这时候,清廷中央派兵入台镇压,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从厦门渡海入城,陆路提督任承恩从蚶江渡海入鹿港,副将徐鼎士由闽安渡海入北淡水,兵分三路前来。

黄仕简到达台湾后,令总兵柴大纪(这位兄弟逃到了府城中)悲伤反攻诸罗,郝壮猷南下进攻凤山。柴大纪与当地地主武装里应外合,很快攻陷了诸罗。而郝壮猷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他南行不到二十里就遭到义军的强烈攻击,停留了五十多日,后来义军主动撤出凤山,留下一小部分人潜入其中,郝壮猷被诱入空城,遂被义军理应为外合,消灭了大半官兵,游击郑嵩被杀,郝壮猷狼狈逃窜到府城。但他的小命最后也没有保住,被大怒的乾隆斩掉了脑袋。

但很快清军就陷入了被动局面,黄、任的军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是每到一地烧杀抢掠,搞得民众纷纷投靠林爽文,林爽文控制了大半个台湾。

林爽文的日益壮大,让乾隆十分不爽,在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他立即撤换了黄、任二人,之后派福康安往台“督办”,侍卫大臣海兰察为参赞,率巴图鲁侍卫,并调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兵力,于是十一月底开到台湾。

海兰察率巴图鲁侍卫,在昆仔顶战败起义军,以东沟仔等地的起义军很快也被官兵贡献,并直逼牛稠山,而这里是林爽文起义军的重要军事据点,有数万人之众。牛稠山之役,义军又接连战败,从此便丧失了攻占诸罗的力量。而林爽文这时候也没有改变策略保存实力,而是选择在牛稠山失败后,又调集兵力进攻诸罗,这种采取和敌人硬拼的战略,结果又遭到失败。

福康安进入诸罗后,继而攻陷彰化,并以重兵复攻斗六门,义军与之激战三天,因敌我悬殊太大,斗六门随即陷入敌手。福康安一面调集军队移驻水沙连山口,防备义军转入内山高山族地区,一面又派军队把林爽文的老巢大里杙层层围困,他本人也于11月24tri抵达大里杙南五里的平台庄。

大里杙是起义军的主要根据地,保卫大里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林爽文一面积极架设防御工事,一方面派他弟弟去联络庄大田求援,然而虽然林、庄曾一度联盟,但这种联盟仅仅是作战时互相呼应而已,实际上还是南北两部作战,步调不一致,特别是后期,林、庄“又各不相下”。庄大田在这重要的紧要关头,不顾大局,未给予林爽文必要的援助,最终,大里杙保卫战以失败而告终。

林爽文虽然得到水里社高山族的掩护,带着2000人退至集集埔,但官兵很快就追杀而来,到了12月5日,林爽文就只剩下数十人逃到了山中。狡诈的福康安挑选当地地主武装,让他们扮做老百姓,配合官兵到处搜捕林爽文,结果在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四(1788年2月10日),林爽文被捕,于三月初十在北京菜市口被清廷刽子手凌迟处死。

如果每个朝代,选一位战神,你会怎么选

因为中国历史实在太长,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战神级人物出现。而一个王朝,如果历史比较长的话,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拥有不同的战神级人物。要想对他们进行比较,恐怕还真不太容易。

不过,我们倒是不妨先捋一下,各个朝代的战神级人物,到底都有哪些。然后再来对比一下,这些战神级的人物,各自的战绩有多强。

首先是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秦朝比较特殊。虽然建立的过程很漫长,但国祚却只有14年。所以,很多在秦朝建立之前,为秦朝建立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却没活到秦朝的,我们暂且不考虑。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起、公孙衍等人,我们先把他们算在先秦时期。

在整个秦朝,唯一一个活着而且战绩超猛的战神,其实应该是王翦。战国七雄当中,有五个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灭在王家父子的手里。尤其是灭楚一战,王翦亲率六十万秦国大军,一战消灭了楚国四十万精锐。自此一战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几乎就彻底不可逆转了。

当然,除了蒙恬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也能称得上是战神级人物,这个人就是后来痛击匈奴的蒙恬。蒙恬常年率军驻守在秦朝北地,不但将刚刚崛起的匈奴,彻底赶出了河套草原,而且还完成了长城的建造,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匈奴的作战规律。

可以说,后世所有的汉家大将,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其实都是站在蒙恬的肩膀上,来进行指挥。

不过,相比之下,蒙恬的战绩,是建立在整个秦朝的庞大疆域之上的。而王翦的战绩,则是建立在尚未统一的秦国的基础上。而且,从两人指挥的军队数量来看,王翦也要略胜过蒙恬。所以,相对来说,王翦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秦朝第一战神。

秦朝之后,便是西汉。西汉因为历史比较长,在军事方面曾经出现过两个巅峰时期。一个是汉初时代,一个是汉武帝时代。

汉初时代的战神级人物,这个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所有人都一定会首推韩信。在整个秦末汉初的历史上,韩信是当之无愧的唯一一个战神级人物。所有同时代的名将,在韩信面前,都不是对手。哪怕强如西楚霸王项羽,可以凭借三万精锐,正面击溃刘邦统领的五十多万联军,在韩信面前,也只有被围杀的结果。

所以,韩信作为汉初时代唯一的战神,这个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而汉武帝时期,因为常年和匈奴作战,曾经涌现出了两位战神级人物,那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出身底层,但是却凭借外戚的身份,进入军中任职。后来在龙城之战,定襄之战,河北之战,漠北之战等关键战役当中,痛击匈奴主力。将原本称霸北方的匈奴,硬生生打得龟缩回漠北。

这个战绩,是当年蒙恬都没有达到的。

至于霍去病,则同样在对匈奴的战争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尤其是在两次河西之战当中,霍去病率领汉朝大军,进行了多次大纵深穿插,直接打垮了匈奴在河西地区的所有力量,为中原王朝夺得了河西走廊这条关键的通道。

毫无疑问,后来汉朝能够将自身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域,这都是建立在霍去病的功劳上。只可惜霍去病去世比较早,二十四岁就病逝了。要不然的话,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传奇战绩出现。

因为身处在不同的时代,而且各自的功劳都大得难以想象。所以,要评价韩信、卫青、霍去病这三个人,到底谁才是当之无愧的西汉第一战神,这确实很难比较。不过,如果单从指挥的军队数量来看,韩信明显要高于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所以,在这里,我们暂时也先选择韩信,作为西汉的代表军神。

西汉之后,接下来的是东汉。相比西汉,东汉的存在感往往要更弱一些,但同样也存在战神级的人物。

如果不考虑任何限制的话,东汉的最强战神,应该是开国皇帝刘秀。昆阳之战当中,刘秀亲率一万多精锐,便击溃了王莽这边的四十二万大军。这个战绩,可以说是近乎于神话了。而后来,刘秀又花了十二年的时间,从一个被夺了军权的普通将领,一步步统一了整个中原。这个战绩,同样堪称前无古人。

不过,考虑到刘秀的皇帝身份,把他放在将军这个群体里面,似乎不太合适。而如果除去刘秀不算的话,东汉其实还有一位战神级人物。这个人,就是勒石燕然的窦宪。

窦宪和西汉时期的卫青一样,也是出身外戚。窦宪曾带领东汉军队,痛击匈奴余部,一口气从中原打到了今天的内蒙古杭爱山附近,并且在当地刻石留念。自此之后,勒石燕然便和霍去病创造的封狼居胥一样,成为了中国古代兵家的至高理想。

不过,不管是从指挥能力,还是从战绩本身来看,窦宪似乎都要比开国皇帝刘秀逊色不少。所以,如果不考虑皇帝身份的话,刘秀还是当之无愧的东汉第一战神。

东汉之后,便是三国时代。三国时代比较特殊,我们可以说这个时代群星璀璨,但也可以说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位战神。三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他们的指挥能力,强则强矣,但都有很多败绩。

而且,同时代好像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彻底压服群雄,真正做到击败所有对手。如果非要推一个人的话,恐怕也只能推诸葛亮了。如果蜀汉政权的国力,可以更强一些的话,诸葛亮确实有可能横扫其他对手。不过既然诸葛亮也曾有过失街亭的败绩,而且最后也没能帮蜀汉政权统一天下,所以他还是很难入选战神之列。

西晋这个王朝,国祚同样不长。从司马炎登基到长安失守,总共也就51年而已。在这51年当中,西晋涌现出的名将级人物不少,比如羊祜和杜预等人,能力也确实不错。但他们的能力,恐怕也仅限于名将这个层次,还远远称不上是战神级人物。

想要成为公认的战神级人物,至少要力压同时代的所有将军,创造出一系列战争神话。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选的话,西晋恐怕就全军覆没了。

西晋之后,再之后的东晋十六国,同样也是如此。东晋这边,桓温和祖逖等人,还有那位打赢了淝水之战的谢玄,都能称得上是名将。但他们的战绩,并不足以让他们力压同时代的所有将军,所以自然称不上被后世公认的战神。

至于十六国那边,就更是如此了。在长达上百年的历史上,北方连彻底统一都没有过。唯一一个短暂统一北方的前秦,还没来得及彻底统一,就被东晋打崩了,自然也没什么战神级的将军了。

东晋十六国之后,便是南北朝时代。南北朝同样也是如此,存在很多顶级名将,却没有可以力压同代所有人的战神级将军。比如说建立南朝刘宋政权的刘裕,以及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白袍将军陈庆之。而北朝这边,同样有横扫北方的拓跋焘,有率领七千人打三十万的尔朱荣,也有一人即可撑起北齐的高长恭……

但这些人,同样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彻底压服同时代其他所有将军,甚至连统一中原都没做到。所以,他们自然也称不上是战神级的将军。不过,如果非要推举一位的话,那整个南北朝时代,陈庆之或者刘裕,应该是最有望获得这个称号的人选。

再之后,便是隋朝。和很多人的传统认知不同,隋朝虽然国祚不长,但名将其实真的不缺。而在这些名将当中,有一个人其实已经足以称之为战神级的将军了。这个人,便是演义小说里的大奸臣杨素。

杨素在演义小说里面,虽然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但我们必须承认,正史上的杨素,确实很能打。隋朝一多半的领土,其实都是杨素打下来,或者杨素直接参与了战斗。

当年在北周时代,北周最初只是雄踞关中,地盘最多也就占天下的三分之一。后来,北周灭北齐的时候,杨素不仅参与了这场战争,而且屡立奇功。再之后,杨坚篡取北周建立隋朝之后,杨素更是成了隋朝的头号大将,不但作为隋军的实际统帅,负责统率数十万隋军南下灭陈。

而且,杨素还曾率领隋军,北上进攻突厥,最后直接不但把突厥打到臣服,甚至还直接把突厥给打分裂了。如果没有杨素的努力,后来唐朝想要顺利统一天下,恐怕都没那么容易。

如果单从战绩来看的话,杨素其实已经足以名列战神级将军的名单。但可惜的是,杨素后来在政治斗争方面,留下了太多的劣迹,往往被后世所不齿,这也是大家容易忽视他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刨去这些不谈的话,杨素的战绩,绝对够名列战神级将军了。

隋朝之后的唐朝,则是罕见地没有争议。如果不算皇帝的话,那唐初名将李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存在。而且,放眼整个唐朝,没有任何其他的将军,能够和他竞争这个位置。

历史上真实的李靖,前半生在隋朝郁郁不得志。虽然早早名声在外,甚至被满朝文武公认为军事天赋奇高。但讽刺的是,在整个隋朝,李靖压根就没碰过兵权。而到了唐朝之后,随着李靖开始执掌兵权,全天下所有将军,都只能甘拜下风。短短四年之内,平萧铣灭辅公祏定江南,唐朝在南方的所有大战,基本上都是李靖打的。而帮唐朝统一南方,李靖仅仅只用了不到四年而已。

再之后,到了贞观年间,李靖更是亲率大唐精锐,先后灭掉了东突厥和吐谷浑。光是这个战绩,就足以比肩西汉的卫青和霍去病了。而在李靖之后,唐朝虽然也涌现出了很多顶级名将,比如薛仁贵、王忠嗣、郭子兴等人,但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战绩,要远逊色于李靖。

不过,除了李靖之外,唐朝其实还有一个人,足以和李靖媲美。只不过这个人不是将军,而是唐太宗李世民本人。李世民的战斗水平,一样也是战神级别。李世民一生大小战事无数,除了和陇西薛举对战期间,因为病重无法指挥军队打败过一次之外,其他时候从未有过败绩。整个唐朝北方的所有硬仗,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单以战争能力来说,李世民丝毫不逊色于李靖,甚至犹有过之。而且更难得的是,这俩人是同时代的人,我们可以全方位的进行比较。李世民更擅长打防守反击,而李靖则更擅长奇袭。所以,如果背后补给能力强的时候,李世民赢面更大。而如果补给能力差一些,李靖的赢面则会更大。

当然,大家讨论李世民的时候,还是更喜欢把他放在皇帝这个群体里讨论。所以唐朝的第一战神,还是李靖。

唐朝之后,接下来的五代十国和北宋,则同样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顶级名将不少的,但却同样没有能够横扫同时代其他敌人的战神。尤其是北宋,顶级名将如李继隆、潘美、狄青等人,水平都不算差。但他们的战绩,却根本无法和那些顶级战神级将军相媲美。

当然,这也不能怨他们,主要是因为北宋制度比较特殊,重文轻武。从皇帝到朝廷,都在有意识的抑制武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打败甚至打垮敌人,难度实在是太大。

不过,相比之下,南宋则有一位战神级将军。南宋虽然也重文轻武,而且国力还不如北宋。但是在南宋初期的时候,却诞生了岳飞这样一位战神。

岳飞虽然没有帮南宋彻底统一天下,但他的战绩,以及作战难度,绝对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位战神。岳飞的战绩是个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一个国家快被敌国给灭了,本国正处于王朝末期,内部土地兼并问题严重,皇帝昏庸。而敌国则是刚刚建国不久,内部团结,战斗力强悍,甚至占领了本国的首都,把皇帝都抓走了,灭国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就在这个时候,岳飞站了出来。他不但带领麾下军队,很好地阻挡了敌国进攻,保住了本国不灭亡。甚至在战争后期,还开始逐渐反推,把原本刚刚建立不久的敌国,硬生生地给打下去。如果给岳飞足够的时间,岳飞绝对有能力收复全部失地,甚至进一步把整个金国给推没了。

但可惜的是,南宋皇帝实在太拉胯,非但不支持岳飞,反倒从背后拖后腿。所以,本应该成为绝世战神的岳飞,最后只能被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

再之后,便是元朝。和很多人的传统认知不同,元朝确实存在战神级的将军,但却不是成吉思汗。首先,成吉思汗算皇帝或者大汗,不能放在将军里面。其次,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缔造者,但他本人并没有活到元朝开国,所以也不能算是元朝的战神级人物。

放眼整个元朝,真正的战神级将军,其实是一位名叫兀良哈阿术的将军。阿术先后灭了大理、交趾、南宋以及吐蕃诸部,在这些战争当中,有些阿术是参与者,有些则是直接领导。不过,因为这段历史,属于历史盲区,很多人不太了解,所以很多人基本没听过这个名字。

另外,最重要的是,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每一任蒙古帝国的大汗,都是最顶级的统帅,基本上每次打仗,都是亲自率军参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像每一次战争,都是那些大汗的功劳。而他们手下的将军,则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

元朝之后的明朝,则存在一些争议。明朝也是历史比较长的朝代,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将团体。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最应该问鼎战神称号的,应该是明初大将军徐达。徐达不但率军北伐成功,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后来,徐达还多次率军痛击北元,丝毫不逊色于卫青和霍去病。

只不过,和徐达同时代的猛将,实在太多。比如傅友德和蓝玉等人,同样也是顶级名将。他们的存在,也让徐达稍微有些失色。另外,亲手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本人的指挥能力同样极强,甚至丝毫不输徐达。这些原因的存在,都比较容易让后世对徐达产生轻视的心理。而如果单从战绩来看的话,徐达是绝对有资格被称为战神的。

明初之后,接下来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朱棣,同样也是一位战神级人物。朱棣五次亲征北方,单以指挥能力来说,足以被称之为战神。不过,既然朱棣是皇帝,所以自然也就没必要放在战神这个团体当中了。

而明朝中后期,同样也不缺一流名将。而这些一流名将当中,最有资格被称之为战神的,应该是明朝中后期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在指挥军队,剿灭倭寇期间,已经是战功赫赫。后来戚继光被调去北方之后,更是搞得北方游牧民族,常年龟缩在漠北,再也不敢南下入侵。可惜当时在位的明朝皇帝,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进取心。如果放在汉武帝时代,那戚继光绝对也能创造出封狼居胥的神话。

不过,如果单比较战绩的话,徐达还是要胜过戚继光一些。毕竟,徐达曾经指挥过的战争和人数,都远远超过戚继光。

至于最后的清朝,情况则最为特殊。因为清朝中后期的时候,恰好遇上了世界大变革时代,很多传统的战法,面对先进的火枪大炮,都没了用处。所以,我们暂时只讨论道光皇帝在位之前的清朝。

而清朝前中期的历史上,如果说有谁最配得上战神这个称号,那恐怕不是赫赫有名的多尔衮和多铎,也不是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而是雍正年间的岳钟琪。

从雍正即位之初,一直到乾隆十五年,岳钟琪为清朝征战无数,先后帮清朝平定了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以及四川等地。这些战争当中,有清朝对外的战争,也有对内的平定叛乱。最为难得的是,岳钟琪一生指挥的所有战争,几乎没什么败绩。

客观来说,后世看到的清朝巅峰版图,里面至少有一半左右,和岳钟琪有关。相比之下,其他清朝前期或者中期的将军,都要逊色一些。

当然,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也只是历史上的一部分顶级名将而已。虽然自古以来,便有‘武无第二’的说法,但中国历史实在太长,不同的历史时期,诞生的顶级名将,也实在太多。所以,对于各个时代的战神级人物,到底都是谁,肯定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有一点肯定没有错,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真正传奇。

和珅因为什么原因出仕为官又当过什么官,为官时有什么功绩又有什么恶事,谁斗过他

做户部尚书时支撑了皇帝因好大喜功对钱粮的需求,下江南时巨大的开支没花费国库一分钱,最可恨的恶事是和坤成为大清第一巨贪,有乾隆在谁也斗不过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