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帝要把死后的容妃封为孝仁慈皇后?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的亲生母亲死活也不想当皇太后_雍正_康熙_皇后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康熙帝要把死后的容妃封为孝仁慈皇后
  • 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的亲生母亲死活也不想当皇太后
  • 康熙王朝中的孝慈仁皇后历史上真有其人么

为什么康熙帝要把死后的容妃封为孝仁慈皇后

康熙帝的皇后不少,有他本人册封的,有他儿子追封的,但唯独没有这个“孝慈仁皇后”。清东陵景陵是埋葬康熙帝的,地宫里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都死在康熙二十八年以前,那时候太子还被废。孝恭仁皇后是雍正帝的生母,死在雍正元年。另外还有一点,电视剧出错了,“仁”这个谥号是雍正给他爹取得。所以“孝慈仁皇后”是虚构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的亲生母亲死活也不想当皇太后

作为封建王朝帝王的后妃,都希望有朝一日由自己所诞育的皇子继承皇位,这样她便可以凭借“母以子贵”而尊享皇太后的殊荣,获取无尽的荣光,甚至连其所在的家族都可以借此实现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然而,在历史上的清朝时期,却偏偏有样的一位后妃,在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之后,她非但没有任何的欣喜与骄傲,反而展现出了极度的抵触与不情愿,甚至就连皇太后的尊号也是一推再推,不愿接受。

她便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同时也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任皇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而她之所以不愿意接受皇太后的册封,除了她与雍正之间长久积压的矛盾外,更是乌雅氏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宣泄着对于雍正登上皇位的不满与愤恨。

雍正或许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母亲成为了自己最大的“政敌”。

康熙朝晚年,众位康熙皇子为了争夺皇位,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戏。

而雍正无疑是这场持续了十数年的皇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者,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就此登上了皇位。

在得知雍正继承大统的消息后,康熙皇帝的其他后妃以及宫中的差役和下人们,纷纷跑来向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道贺。可面对众人的恭贺,乌雅氏非但没有任何的喜悦之情,也没有向前来祝贺的众人表示感谢,只是非常冷淡的说了一句:

“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此后乌雅氏的言行可谓是越来越“极端”。

就在雍正为康熙筹办葬礼的同时,乌雅氏竟然主动提出要为康熙殉葬,甚至采用绝水绝食的方式进行威胁。

“决意从殉,不饮不食。”

终于,在其他康熙后妃以及一众朝臣苦口婆心的劝谏之下,乌雅氏这才打消了殉葬的念头。

可事情远没有结束,在这之后,雍正要按照“以孝治天下”的“祖制”,在登基之前优先向自己的生母进行朝贺和拜见,可谁知乌雅氏是一点面子不给雍正,直接予以了回绝。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结果又是众人好言相劝,雍正甚至还直接威胁要以处死乌雅氏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作为报复,于是乌雅氏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勉强接受了雍正的朝贺,而此后雍正的登基大典也才得以顺利进行。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跟着在“迁宫”的问题上,乌雅氏又闹起了“脾气”。

按照清朝的制度,新皇继位后,皇太后就应该迁居到宁寿宫之中,可乌雅氏对此却予以了更为坚决的抵制,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雍正,这也让雍正愈发的手足无措,迁居的安排只得就此一拖再拖。结果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乌雅氏去世,她也没有迁居宁寿宫,而是一直待在自己此前居住的永和宫中。

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乌雅氏竟也对雍正为她上皇太后尊号这件事情,也进行了反对与抵制。

起初,雍正与朝臣商议,为乌雅氏拟定了“仁寿皇太后”的尊号,随即遭到了乌雅氏的拒绝。在双方不断的沟通与协商之下,乌雅氏只是同意接受皇太后的身份,然而对于册封皇太后尊号,她仍表示不愿接受。

就这样,雍正与自己的生母又僵持了半年多的时间,并且终于说服了乌雅氏接受“仁寿皇太后”的尊号,并就此确定了册封大典的时间。

只不过,就在计划举行册封大典的前一天,乌雅氏便因病重直接去世了,使得虚悬半年多时间的“仁寿皇太后”的尊号直到最后也没有封给乌雅氏,最终雍正也只得将这一尊号尘封,并追封其为“孝恭仁皇后”,并就此安排其葬入景陵地宫之中,与康熙皇帝合葬。

历史上一直流传着“雍正杀母”的说法,如果从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对于乌雅氏的态度和表现来看,这样的说法确实难以成立,毕竟雍正所做的一切既合乎礼法,也尽到了孝道,特别是雍正一再要求为乌雅氏上“仁寿皇太后”的尊号这件事情,充分体现了雍正对于乌雅氏地位的看重。

然而,面对雍正的热情,乌雅氏则是一再用拒绝的方式予以了回应,就此将一盆盆凉水泼给了雍正。而她之所以如此,除了是在宣泄对于雍正长久以来的不满外,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更加不愿意接受雍正登基这个现实。

乌雅氏对于雍正抵触,源自于两人并不和睦的母子关系。

实际上,乌雅氏的出身并不高贵,她父亲是是正五品的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与辛者库出身的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卫氏相比,只能说是“五十步笑百步”,只不过乌雅氏的“运气”实在是比卫氏好太多了。

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乌雅氏通过“选秀”入宫,初入宫之后仅仅是一名宫女。康熙十七年(1678年),乌雅氏生下来雍正,由于此时乌雅氏没有任何的名分和封号,所以按照清朝后宫的传统,她是不能抚养皇子的。

于是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雍正就此交由当时还是皇贵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佟佳氏皇后此前生有一女,但是早殇,因而她对于雍正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视如己出,倾注了其所有,以至于登基之后的雍正在谈及其与佟佳氏皇后之间的感情时,不断的强调:

“生恩不及养恩大。”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雍正自幼便与乌雅氏非常的疏远。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佟佳氏皇后去世,雍正时隔十一年后重新回到了乌雅氏的身边。

然而此时,十四阿哥胤禵已经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出生,而这个时候乌雅氏早已被康熙晋封为德妃,位列后宫中地位非常尊贵的“四妃”之一,所以胤禵便不同于雍正从小就被寄养在外,而是由自己的生母乌雅氏抚养长大。

此时的乌雅氏本就将全部的精力用以抚养胤禵,再加上康熙三十年(1691年)雍正与自己的结发妻子乌拉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孝敬宪皇后完婚,搬到了自己的府邸,就此与乌雅氏的距离变得更远了。

由此可见,如此短暂的时间并没有让雍正与乌雅氏之间培养出很深的感情,反而是乌雅氏对于胤禵极度的关爱与对雍正的冷漠,让雍正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产生了浓厚的嫉妒之情。

而在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夺嫡”期间,雍正又与胤禵分属不同的政治集团阵营,乌雅氏自然而然的选择站在了胤禵一边,对其极尽鼓励与支持。

特别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叛乱,康熙封十四阿哥胤禵为“大将军王”,命其统帅西北大军前往平叛。而胤禵也不负众望,成功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收复了西藏地区。此时,朝中不少大臣认为胤禵会成为康熙的接班人,乌雅氏更是为自己儿子取得的功勋而欢欣鼓舞。

只不过,最终是由雍正,这个乌雅氏并不喜欢的儿子登上了皇位,而自己最为喜爱的胤禵则是在雍正登基之后立马被调回北京、夺下兵权,并且发配前去为康熙皇帝守陵,实则是将其囚禁了起来。

面对此情此景,乌雅氏心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与极度的不平衡,在她看来,雍正不仅抢夺了胤禵的皇位,甚至还对其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和报复,这无疑极大的刺痛了乌雅氏的内心。

于是,乌雅氏无论是回绝康熙后妃们的朝贺,还是拒绝雍正的拜见,甚至于抵制为其上“仁寿皇太后”的尊号,种种行为都是乌雅氏内心极度不满的宣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小儿子胤禵打抱不平。

然而,乌雅氏所做的一切无法改变雍正已然登基称帝的既定事实,而她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与愤恨,就此离开了人世,追随康熙于地下了。

康熙王朝中的孝慈仁皇后历史上真有其人么

没有

补充材料

事实上,康熙朝并没有“康熙四妃”一说,容妃应该是原创人物

康熙朝有一位荣妃马佳氏,或许就是容妃的原型,但电视剧里的容妃仅为康熙生育了一个女儿——蓝齐儿哥哥,而正史中的荣妃马佳氏却为康熙生育了五子一女,其中就包括后面九子夺嫡之一的老三胤祉。

而且康熙晚年因和容妃的感情,不但为她以皇后礼葬入景陵,还封容妃为孝慈仁皇后。但正史上记载康熙有三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胤礽生母)、孝昭仁皇后(鳌拜义女)、孝懿仁皇后(雍正养母)和孝恭仁皇后(雍正生母),并没有一位孝慈仁皇后的。所以《康熙王朝》的容妃大概是借了荣妃马佳氏的一些经历,加上文学原创组成的人物。

康熙去世后,按照雍正帝旨意,年老的前朝嫔妃可以被接到儿子的府邸奉养,荣妃因此得以走出住了五十多年的紫禁城,来到了儿子胤祉分府邸安度晚年,直到雍正五年去世。可以说荣妃人生中的最后时光还是很快乐的,他的儿子没有卷入九王夺嫡的争斗中,雍正帝对待自己的三哥相当不错。三阿哥胤祉作为荣妃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此时想必是非常安慰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