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李适之斗不过林九郎,历史上的李适之也输了吗?李隆基知道李适之的身份吗_谋反_玄宗_孙子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适之  谋反 玄宗 孙子

本文目录

  •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适之斗不过林九郎,历史上的李适之也输了吗
  • 李隆基知道李适之的身份吗
  • 唐朝有哪些李承乾的子孙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适之斗不过林九郎,历史上的李适之也输了吗

是的,在历史上左相李适之也输了。

李适之是唐太宗李世民曾孙,神龙政变后步入仕途,于天宝元年被封为左相。据说李左相走亲民路线,政令宽和,深得民心。

然而和时任中书令的李林甫相比,李左相还是嫩了点。“华山金矿”事件后,李适之在圣人眼中落了个虑事不周的印象,埋下了危机。

后来,皇甫惟明、韦坚、裴宽等人被李林甫中伤,遭贬。李和他们一个圈子,自然慌得不行。天宝五年,李适之被罢去相位。

不当左相,李适之以为自己安全了。没想到同年七月,李林甫再放大招,弹劾李适之结党营私,勾结废太子李渶。于是,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

然而到了宜春,李林甫还是不打算放过他。天宝六年,御史罗希奭奉李林甫之命害死韦坚等人,又来到宜春。李适之受惊,服毒而死。

李隆基知道李适之的身份吗

李适之是李承乾之孙,算是宗师子弟,李隆基这么一个多疑之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他才没争过李林甫。可能和他身份也有一定的关系。

唐朝有哪些李承乾的子孙

李承乾虽然被唐太宗废为庶人,但他的孙子却在唐玄宗时期做到了宰相,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李承乾得以陪葬昭陵,算是了了李承乾的一桩心愿。

太子李承乾的悲催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14个儿子,但嫡子只有三个,即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其中,李承乾还是李世民的长子,所以作为嫡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很快就被立为皇太子。

李世民对李承乾非常看重,给予了非常严格的教育,李承乾也很争气,只要李世民交给的工作任务,都能很出色地完成。有时候李世民外出巡幸,就留李承乾监国,而李承乾也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

但是,李世民不仅爱李承乾,也很爱嫡次子李泰,不仅给予李泰很多赏赐都超过了太子,而且还给了他很多特权。而李泰本人也是才华横溢,他主编的《括地志》影响很大。

时间一长,李承乾和李泰都有了一个错觉,李泰觉得只要拉李承乾下来,自己就能当上太子,而李承乾觉得,李泰对自己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巨大威胁。

随着李承乾年龄的增大,作为从小就出生在皇家的他,和戎马一生、通过兵变才登上皇位的李世民之间,自然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父子之间隔阂越来越深,这同样也让李承乾觉得,李世民已经不爱自己了,很可能会改立李泰为太子。

于是,李承乾决定先发制人,就派人去刺杀李泰,但却没有成功。随后,李承乾决定舍命一搏,和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效仿李世民当年兵变。不过因为李祐谋反的事,竟然导致事情败露。

事发之后,李世民非常伤心,但是他仍然不想杀李承乾。为此,他将如何处置李承乾拿到了朝堂上进行讨论,众大臣面面相觑,这还讨论啥?自古以来,凡是谋反一律诛杀,罪在不赦。最终,有一个小官看懂了李世民的心思,为李承乾说情,李世民赶紧就坡下驴。最终,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但帮助李承乾造反的人,全部被李世民诛杀。

但是,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到被贬为庶人,形同囚禁,李承乾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一年之后,就在黔州郁郁而终,年仅27岁。

李承乾的孙子做了宰相

李承乾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为他生了五个孙子,孙子们又为他生了十二个重孙,这些子孙一生大多平平无奇,虽然在李世民的庇护下,没有因李承乾谋反而受到牵连,但也无法受到朝廷重用。

到了武则天掌权的时候,对李唐宗室进行了疯狂屠杀,有人统计过,在武则天登基前后,先后共杀害了李唐宗室子弟五十七人之多,而李承乾这一脉因为有个谋反的祖宗,子孙们行事都格外低调,所以反而没有遭到迫害。

李承乾的子孙大多都在朝廷为官,但官职都不大,只有李承乾的孙子李适之官做得最大,在唐玄宗时做到了宰相。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即位,为了巩固皇室地位,开始重用李唐宗室中人,可是李唐宗室子弟已经被杀得七零八落,剩下的实在不多了。这个时候李适之作为李承乾的孙子,得到了重用。

李适之仕途起步的职位是朝散大夫,按说起点并不高,只是一个从五品的职位。但李适之很有能力,干得非常出色,先后担任武陵太守,唐州、通州、梓州刺史,陕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都是地方上的最高长官。

尤其是在做河南尹的时候,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御谷洛水患。唐玄宗大喜,为李适之勒石记功,拜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在唐朝是从三品,相当于中央最高检察官,级别已经很高了。李适之向唐玄宗提出,将祖父李承乾与父亲李象归葬于昭陵。按说,谋反之人是没有资格陪葬昭陵的,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大唐中间还夹杂了个武则天的大周,所以此时看来,李承乾当年的谋反就没那么严重了。因此,唐玄宗不仅答应了李适之的要求,还追赠李承乾为恒山愍王,李承乾已经去世的子孙们也都得到了追封。

这算是了结了李承乾的一个心愿吧,毕竟他死的时候,李世民没有给他任何爵位,也没有给他任何谥号,只是以国公之礼下葬。虽然说李世民这么做已经很厚道了,但被排除在祖坟之外,想必九泉之下的李承乾还是很在意的。

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唐玄宗于是任命牛仙客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即为宰相。但牛仙客在位期间,遇事不敢裁决,只是一味地依附李林甫。742年,唐玄宗更改官制,改封牛仙客为左相,李林甫为右相。同年七月,牛仙客病逝。

牛仙客死后,李适之接任左相,位在李林甫之下。但李适之作为皇族,自然不会像牛仙客那样对李林甫卑躬屈膝,而是想方设法与之争权,可惜他并不是李林甫的对手。

说起来,李林甫也是李唐宗室中的人,他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所以算起来李林甫是李适之的堂叔,只不过到了他们这一辈早已出了“五服”,血缘关系很淡了。

李适之经常落入李林甫的圈套中,《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开采的话可以增加国库收入,皇帝还不知道。”李适之就将此事告诉了玄宗。玄宗就此事问李林甫,李林甫却说,“这事我早就知道了,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不易开采,我就没说。”

虽然唐玄宗没给李适之扣一个谋害皇帝的罪名,但也觉得李适之考虑问题不成熟,从此便不再信任他了。

李林甫深得玄宗信任,大权在握,开始排除异己,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书韦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等人先后遭到李林甫的中伤构陷,全部贬官流放。这些人平时都和李适之关系不错,由此李适之也害怕了,思来想去,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上疏请求改任散职。天宝五年(746年),罢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罢相之后,李适之认为躲过了灾祸,高兴得甚至大宴宾客进行庆祝。

但是,李林甫并没有放过他,就在他罢相之后不久,李林甫就弹劾他勾结废太子李渶,意图谋反,于是李适之就被贬为宜春太守。

第二年,李林甫派罗希奭南下,韦坚、裴敦复、李邕等人害死于贬所,只有在杀裴宽的时候没忍下手,裴宽得以出家为僧,躲过一劫。就到罗希奭快要到宜春的时候,李适之听到消息,自忖必死,于是提前服毒自杀了。

综上所述,李承乾因谋反而被废,但他的子孙却没有受到牵连,至少都保住了性命。到了其孙子这一代,出了一个李适之是个人才,曾在唐玄宗朝中做到了宰相,仅在李林甫一人之下。但李适之最终还是没斗过李林甫,被诬陷以谋反的罪名,先是被贬,后被逼死,和他的祖父李承乾的遭遇几乎一模一样。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李适之掌权期间,奏请唐玄宗将李承乾陪葬昭陵,算是了结了李承乾的一个心愿。而且李适之虽然被诬陷谋反,但他提前自杀,也保全了自己的子孙。李承乾一脉以后虽然再没出什么人才,但总算人丁兴旺,这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