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即位后,为了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不过宣王中兴昙花一现,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
周宣王姬静是西周末期的一位贤君。身处于厉、幽两暴君之间,却创造了一个长达46年之久的辉煌盛世。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宣王之父厉王姬胡因横征暴敛而失国,客死异乡。他的儿子幽王更是暴君之集大成者,最终导致国家覆亡,社稷丘墟。
为什么周宣王能在暴君父亲留下的废墟中毅然奋起,将周王朝重新打造了一个巍巍新邦?为什么他又没能教育和选择好继承人,以至于把好端端的国家传到了一个逆子手中,最终断送了文、武等先王创下的煌煌基业?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周宣王的那个声名狼藉的父亲——厉王姬胡说起。
暴君恶父
公元878年,周夷王姬燮之子姬胡即位,这就是上古三代史书中与桀、纣齐名的大暴君——周厉王。众所周知的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都与这位声名狼藉的周王有关。
历代对厉王的评价绝大多数是负面。如战国时的孟子云:“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墨子也如此评价厉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遂使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至今不息。”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严厉批评厉王:“幽厉昏乱,丧失酆镐”,还说“幽、厉礼乐崩坏,诸侯力正,转相吞灭,德不能怀,威不能制。”
由于周厉王在位期间倒行逆施,人神共愤,而且听不进任何忠言劝谏,反倒独自坐在火山口上昏昏欲睡。公元前841年,国人终于无法忍受周厉王长期的残酷统治,国人们在沉默中爆发了。忽然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国人暴动迅速席卷全国。怒不可遏的人群击败卫队杀入王宫,厉王仓皇而逃,不知所往。
愤怒的国人攻入了王宫,四下搜捕,遍寻厉王不见,转而全城搜捕太子姬静。父债子还,愤怒的人们想要杀了姬静泄愤!但姬静早已被忠心耿耿的大臣召穆公将藏了起来,国人得到消息,将召穆公家团团围住,要召穆公交出太子。万般无奈之下,召穆公含泪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冒充太子姬静,命二人易装,并将假太子交出。国人信以为真,将太子当众杀死,欢呼雀跃,太子姬静这才幸免于难。国人们杀了太子,狂怒的国人出了气,怨愤暂时平息,逐渐散去。
那个丧家之犬周厉王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逃出了镐京,一路沿着渭水向东狂奔,一直窜过了黄河躲避,躲到了彘地,他听说儿子姬静被人杀了,吓破了胆,再也不敢回来。厉王从此一去不返,在颠沛流离、惶惶不安中度过剩余的残生。厉王逃走之后,一时宗周无主,人心惶惶。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前来平息事端的诸侯们商议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但周厉王还活着,又不能废黜他,只好推举召穆公、周定公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共和行政”,总共十四年。
在此期间,太子姬静在召穆公的家中长大。召穆公拉着太子的手,想到自己惨死的儿子,不由得老泪纵横。召穆公是个贤德之人,他对姬静进行了系统的教育。他教导姬静,身为周天子,要以文、武、成、康等伟大先王为榜样,善待民众,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如此才能算是一位称职的天子。公元前828年,那位曾经不可一世、与天下为敌的周天子死在了彘。死讯传出,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姬静即位,是为宣王。
文治武功
宣王即位之后,他吸取了其父厉王的教训,在召穆公、周定公两位贤臣的辅佐下,革除了厉王时期的一切弊政,恢复了文、武、成、康的政策,使得周王朝这株行将枯萎的大树重新长出了新的枝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宣王这位贤君的治理下,周王国再次出现了久违的活力,展现出焕然一新的不同气象。
宣王广开言路,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严禁官员贪污和擅自收税。实行严厉的禁酒政策,告诫官员不得纵酒闹事。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周王朝的内部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善,诸侯国们也纷纷前来王室朝见,周天子的威信慢慢得到了恢复。
宣王中兴的主要成就在于武功方面,文治方面的政治改革由于贵族的极力反对而难有大的作为。为了解除日益严重的外部威胁,周宣王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先后平定了北之猃狁、西之戎狄、东之淮夷、南之楚国的叛乱,开拓了广袤的疆土。南征降服楚国后,宣王命为召穆公在谢建造住宅、宫室、宗庙及都邑,以报答他的养育教诲之恩。
周宣王除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外,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恢复天子权威。宣王在位时下令修建宫殿,命仲山甫前往齐国筑城,加强东方边境防御。宣王还效仿先祖兴畋狩之礼,在东都雒邑会见诸侯。经过了四十六年的励精图治,宣王没有辜负召穆公对他的教导和期望,终于实现了周王朝的全面复兴。在他在位的前期和中期,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成康之治”以后数百年,一个新的太平盛世终于再次出现,是为“宣王中兴”。
后世史家对“宣王中兴”的评价很高。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叹道:“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著名的大儒董仲舒也说:“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敝,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
都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对于厉王、宣王父子又是怎么解释呢?父为暴君,子为圣主,也算是一大异事了。但更为奇异的事情还在后面,正是这位贤君,却培养了以为跟自己父亲一样无道的昏君——周幽王。此君毫无乃父宣王贤德之贤明,而其昏庸残暴,却与乃祖厉王是一个路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甚至导致西周亡了国。上贤父而下有逆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逆子妖妇
原来,宣王王后怀胎未满十月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宣王很怜爱他的柔弱,亲自给他取名宫湦,又问大臣是何征兆。群臣中有个异士精通占卜,他回奏道:“如果此子身有残疾,则于国家无碍;如果完好无损,则有亡国之祸。”宣王大惊,认为这孩子是不祥之兆,打算将其遗弃。大臣仲山甫劝宣王说:“陛下!您的年龄大了,如今也没有其他子嗣。如果再把这孩子遗弃了,那和国家灭亡有什么区别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宣王听了觉得有理,虽然很难过,但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西周末年,宫里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传说,在夏朝时,天降两条神龙于是天子宫中,他们自称褒国国君。经太卜占卜,杀死或赶走他们都得到凶兆,唯独收集神龙留下的唾液是大吉。夏王于是下令向神龙祷告,收集神龙留下的唾液,封存于匣中。这个匣子在宫中传了好几百年,都无人敢打开。
传至周厉王末年,好奇的厉王下令打开匣子观看。他不小心打翻了匣子,导致神龙的唾液流淌于庭院,无法清除。厉王决定用巫术除去之,便命女子赤身裸体向它大声呼叫。结果这些唾液忽然化为黑色的蜥蜴,消失在一名七岁童女身上。童女居然未婚而孕,她生下了一个女婴,她的父母族人很惊恐,遂将生下的女婴遗弃。
到宣王末年时,有唱歌谣道:“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是说:卖弓箭的人,会亡了周国。宣王听到这个预言歌谣之后很厌恶,下严令抓捕所有贩卖弓箭的人,并不问轻重立即处死。恰巧,有一对乡下夫妇二人进城贩卖弓矢,他们不明就里犯了罪,赶紧逃命。在逃亡的途中,忽然听到有个孩子在啼哭,发现原来是个被遗弃的女童,便带上这个女童一起逃亡到了。后来这个女孩在褒国长大,故而人称“褒姒”,她的容貌十分秀丽,远近闻名,被国人认为是国色天香,褒国就依礼将她奉献给周王。
公元前782年,宣王病死,太子宫湦即位,是为幽王。褒国人将襃姒进贡入宫,当时幽王后宫妻妾成群,尚未注意到她。幽王三年,幽王在後宫偶然间发现了她,一见而爱之不能释手,遂为专宠。襃姒生子伯服,幽王竟为了她而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听到这事,顿足叹息道:“祸成矣,无可奈何!”
褒姒虽然美貌,但她从来不笑。幽王欲其笑而无方,很是郁闷。当时国家有制度,如果有外敌入侵王畿,周王举烽火,诸侯则必须来救。这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在骊山游玩,为了博取美人一笑,他居然无事点起烽火,周边诸侯们望见,赶紧带兵来救。结果却发现并无敌人,诸侯们狼狈不堪地大骂着回去,褒姒见状,乐的开怀大笑,幽王也大乐。从此以后,烽火制度名存实亡,诸侯们就算望见烽火,以为是周王戏弄他们,也就懒得来救了。
当时幽王以虢石父为卿,此人奸邪阴险,胡作非为,国人都不服,怨声载道。虢石父为人佞巧,又贪财好利,但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幽王却很信任他。幽王就是听了虢石父的建议,所以决定废去原配申后,还要废去太子宜臼并追杀之。
听了女儿和外孙的哭诉,申侯的父亲申侯勃然大怒,遂联合西夷、犬戎围攻幽王,要为女儿讨个公道。幽王大惊,这才慌忙举烽火征兵求救,但没有一家诸侯兵马赶来救援的。犬戎大军将幽王杀死于骊山下,虏走了襃姒,还大肆蹂躏了王畿一番,尽取周王室的财宝、物资而去。
至此,“宣王中兴”的所有成果全部烟消云散,幽王的太子宜臼虽然得以即位,但无法在丰镐旧地立足,只得东迁洛阳。于是西周灭亡,迁为东周。呜呼!这个败家子幽王的昏聩,比他的祖父厉王厉害的多,不仅败光了父亲宣王的事业,就连祖上光、武、成、康等历代先王创下的五百年基业也断送掉了。
周宣王姬静即位后,凭借铁血征战和卓绝的智慧,在9年之间,一改西周内外交困的颓势,让四夷和诸侯再次归心,开创了“宣王中兴”的良好局面。不难发现,姬静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和他强势而果断的性格是分不开的。面对四方不宁的局面,姬静即位之初就开始秣兵厉马,同时通过调整田税改善财政。面对外敌的挑衅,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开战,6年之间,先后平定了猃狁、荆蛮、东夷和西戎,成功巩固了西周疆域,并维护了周王室的权威。宣王9年,姬静在东都洛阳大会诸侯,通过狩猎,向诸侯展示了王室的赫赫兵威,让诸侯再次归心。
但是在天下安定之后,姬静的强势却反而招来了麻烦。周宣王12年,鲁武公来朝见天子,带着长子姬括和少子姬戏。姬静很喜欢姬戏,就做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大臣仲山甫试图劝阻姬静,认为废长立幼是自乱礼制,会削弱王室权威,还将引来不必要的纷争。姬静不为所动,坚持立姬戏为鲁国太子。
这年夏天,鲁武公就去世了,姬戏继位成为鲁懿公,果不其然引起了鲁国很多人的不满,并导致了一次同室相残。9年后,姬括之子伯御攻杀了姬戏,自立为鲁国君主,鲁国从此不敬周王室。11年后,周宣王32年,姬静终于无法容忍伯御对周王室的傲慢态度,出兵伐鲁,杀死了伯御,改立鲁武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称为鲁君。
姬静这次干涉鲁国内政的影响是深远的,折腾了一圈,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实惠,反而推远了鲁国。周王室肆意干涉诸侯国内政的行为,也引起了诸侯们的强烈警惕和不满,“宣王中兴”重塑起来的天子权威毁于一旦。实际上,诸侯极有可能从这时开始对周王室加强了戒心,在随后的对外战争中有意的保存实力,不再为周王室抛头颅、撒热血。
缺少诸侯的鼎力支持,周宣王后期的对外战争可谓屡战屡败:“三十三年,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这次应该是和秦人协同作战,失利;“三十八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王室军队再次失利;“三十九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和姜戎的斗争中,遭遇大溃败;“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在和申戎的斗争中失利,申国和周王室相爱相杀,并最终成为西周的掘墓者。
宣王39年的大溃败,导致周王室兵员匮乏,为了扩充兵员,姬静决定在太原进行人口普查。当时诸侯国和贵族,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会刻意少报人口和土地,以便减少对周王室的税供和兵役。姬静进行人口普查的行为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抵抗,不过还是推行了下去,而这次普查的结果史书上并无记载,想必结果并不愉快,而且还进一步激化了周王室和贵族以及诸侯国的矛盾。
曾经让姬静赖以成功的强势作风,如今却成了疏远诸侯和穷兵黩武的助推者。随着不断地战争失利,周王室人力物力俱困,到宣王46年去世时,西周再次回到内外交困的境地。周宣王折腾一生,“宣王中兴”却如同昙花一现,留给他儿子周幽王的仍然是个残破的西周,并将于12年后灭亡。
可以想象,如果姬静后期能适度控制个人的强势作风,虚心纳谏,就不会发生任意废立鲁国太子的事情,诸侯们就不至于从此和西周离心离德,后期的对外战争就不会如此艰难,“宣王中兴”也不至于昙迅速湮灭。
纵观厉、宣、幽父子三代的作为,令人无限感慨。宣王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主要原因是从小久经艰难,受到了召穆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所致。而厉王、幽王自幼生在深宫中,长于妇人之手,小时候娇生惯养,长大了骄奢淫逸,即位当了天子之后,胡作非为,又不听劝谏,最终导致亡国,这是一个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