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承乾、李泰的争储风波,李世民为何果断废掉他们?_太子_李渊_自己的

 公元643年4月,当李承乾、李泰争储风波彻底爆发后,当时已在位17年的李世民绝对没想到,自己英明一世,竟然也会犯下与父亲李渊的同样的错误,差点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骨肉相残的悲剧。而果断废掉这两个儿子,既是他的补救措施,也是对过往的反思,最终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啥说李渊、李世民犯下同样的错误呢?无论是玄武门事变,还是李承乾、李泰争储风波,在位的皇帝都是第一责任人。

 看到史书中关于李建成、李世民在玄武门手足相残的记载,我们感叹于亲情在权力面前的脆弱,却极少注意到一个情况:在李氏兄弟走到这一步的过程中,他们的父亲李渊扮演了什么角色?

 当初李渊称帝后,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李元吉则被封藩王,这属于常规操作,没什么问题;

 不过在接下来,李渊在两方面的做法存在巨大争议:

 其一,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渊过于偏好使用宗室为将,如李孝恭、李神通、李道玄...等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工作更是逐渐集中到了能力特别突出的秦王李世民身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道理上来说,让亲儿子掌握军权是最放心的;然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李世民的战功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李渊也只能不断给他加官进爵,最后甚至创造了“天策上将”这个位居藩王之上、太子之下的官位,同时还让其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几乎掌握了关东地区的军政大权。

 人的野心并不是天生膨胀的,大多与权力、地位成正比。为大唐打下大半个江山的李世民,自然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幕府中的文武也希望自己的领导能成为未来的天下之主,以便自己随之提升,这都算是情有可原;

 而李建成那边,对于弟弟的战功、威望自然是心存忌惮,即是李世民对储君之位没什么想法,李建成想必也定会设法除之而后快、清除自己的威胁。

 因此,兄弟俩围绕着储君之位展开了多年的明争暗斗。这个时候,李渊的态度就非常关键了。如果想避免局面向着不可控的趋势恶化,李渊应当机立断,要么坚持立储以长,旗帜鲜明地维护李建成,打压、剥夺李世民的权位;要么立储以贤,改立功劳赫赫、深得军心民心的李世民。

 然而,这两种方式想要实行起来都会伴随着相应的代价,于是乎,李渊犯了第二个错误:在好几年的争储之战中,他几乎啥都没干,基本采取了和稀泥、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就造成了一个必然的局面:两大集团野蛮生长,最终在玄武门靠着计谋、武力,以血的代价自行决出了高下。

 从后来李世民对李渊的方式来看,他应当是心怀不满的:如果当初父亲当机立断,看在功劳、贡献的份儿上果断改立自己,怎么会让事情发展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自己怎么会背上手足相残、弑兄杀弟的恶名?

 然而,“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随着李世民成为父皇,他也犯下了当初父亲犯下的错误。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8岁时就被立为太子,自幼聪明可爱、宽厚仁慈,为了培养他,李世民也花了不少心思。但是,随着年纪渐长,李承乾患上了腿疾,外形上受到损害,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加上察觉弟弟魏王李泰觊觎太子之位,他越发变得叛逆,经常有一些不合时宜之举;

 同时,李世民则犯下了一个错误:虽然对长子不离不弃、费尽心思教育,但在不经意中却对嫡次子李泰高看一眼。史书记载,李泰多才艺、善于写文章,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享受了以下特殊待遇:

 被允许自行设立文学馆、吸纳文人(意味着能够形成政治派系,就像当初李世民在天策府招揽文人一样);

 由于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李世民允许他可以坐着轿子入朝,这是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殊荣;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亲临李泰宅邸,还刻意在长安范围内颁布赦令、免除了所在地百姓的当年租赋,并对魏王府的官员们大加赏赐;

 李世民每月配给李泰的银钱财物,额度超过了太子李承乾,以至于谏议大夫褚遂良专门上书劝谏,提醒李世民不可以违反制度,让“当亲者疏,当尊者卑”;

 后来,李世民又破例让李泰入住皇宫的武德殿,这次魏征也看不下去了,他愤而上书一封,使得李世民收回了成命。

 正是对李泰的特殊恩宠,才在无意中刺激了对方的欲望;特别是看到哥哥腿脚不方便、有损大唐形象时,李泰的夺嫡之意越发强烈。他在朝廷收买人心、拉帮结派,亲信韦挺、杜楚客甚至带着钱财为他“要结朝臣,津通赂遗”。

 而李承乾对这种局面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两人各显神通,搅得朝廷暗流涌动,甚至还形成了不同的派系:“文武群官,各有附托,自为朋党。”

 随着形势的恶化,李承乾、李泰兄弟也逐渐走到了与玄武门相似的一幕。公元643年4月,在凌烟阁功臣侯君集的支持下,不甘心失败的李承乾意图发起政变,不过因人告密而东窗事发、宣告流产。

 随后,在面对父亲的诘问时,李承乾如是说:

 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

 直白点说:自己贵为法定的太子,怎么会有发动政变的道理?只是因为李泰处心积虑、步步相逼,自己在情急之下、受了心怀不轨者的教唆,才走到了这一步。如果改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正好让他得逞了。

 李承乾的这番话,无异于再度揭开了李世民内心中本已接近愈合的伤疤:

 自己在皇位上拼了17年,表现也许并非尽善尽美,但绝对称得上文治武功、为大唐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即使如此,当初在玄武门手刃兄弟这一事实,仍是自己心中迈不过的坎。

 悲剧的是,眼下自己的亲儿子却也要步上自己的后尘;更让人难以面对的是,自己确实像父亲当初那样,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随后李世民对身边人说:“承乾说的也有道理,他固然大逆不道,而李泰也居心险恶,两人决不能当太子。并且,如果我立李泰当太子,那就等同于告诉世人,储君之位可以通过苦心经营而来。自今往后,太子失德背道,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两人都要弃置不用,这一规定要传给子孙后代。”

 此外,基于对几个儿子性格的了解,李世民认为,如果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势必没好果子吃;但假如李治接班,李承乾、李泰必定会安然无恙。

 随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李泰被降级,但都保住了性命。同时,如李世民预料的那样,为人仁厚的李治上位后,对当时仍在世的李泰优待有加,并没有加以迫害。

 虽然同样是争储,但李世民三个嫡子的命运,比当初李渊三子的处境好了太多;并且在后来的两百多年里,大唐王朝极少再次出现兄弟争位的事件。由此来看,李世民吸取教训、及时止损的手段是无比英明的,可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司马光赞道:“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原,可谓能远谋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