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开国基础是李渊建立的还是李世民?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_岳飞_李渊_魏征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刘纲  建立 岳飞 李渊 魏征

本文目录

  • 唐朝的开国基础是李渊建立的还是李世民
  •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
  • 历史上,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 如果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失败,魏征辅佐李建成继位,唐朝会佷弱吗
  • 四明山哪些地方值得去
  • 安徽卫视主持人周群晒出郭德纲早年合照,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马家渡战役岳飞逃离战场后失去与南宋联系,他带部队去了哪里

唐朝的开国基础是李渊建立的还是李世民

唐朝的开国基础当然是李世民奠定的!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所谓的柱国,就是柱国大将军的简称,这是西魏时期特有的名称,是关陇集团的最高阶层代表,职权比宰相还高。李渊的母亲,也是西魏的开国功臣、与李渊祖父李虎同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二女儿。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灭隋,主要依靠的便是关陇集团的支持。

但是承袭爵位的李渊,总体上而言并不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能够起兵主要靠了两个因素,一个是关陇集团的支持,另一个就是自己的两个优秀的儿子。

关陇集团这里不再赘述,我们来看一下李渊的两个儿子。

太子李建成,在人们的印象中可能就是玄武门之变被杀的主角。大多数人对他的认识可能就是属于一平庸之辈。然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

李渊虽然能力并不是非常强,但倒也未曾老眼昏花,李建成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他虽然运筹帷幄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坐镇后方,处理民政则有着极为独特的一套。而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优点,才令李渊放心将太子之位交给他。

但是很可惜,他有一个主角光环加持的学霸弟弟李世民。

虽然李建成也有能力,但和李世民这种万不存一的奇才相比,那就另当别论了。

可以说,李渊能够建立唐朝,居功至伟的就是李世民。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存在,那么想要在隋末群雄并起的局面中脱颖而出,这种难度绝对是地狱模式。因为从后来的情况看,几乎每一个后期依旧留在桌边的大佬都有问鼎的实力。

正是李世民超绝的能力,才使得这些人几乎在历史中根本就难见其能力所在。还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强,掩盖了这一些的缘故。

所以虽然唐朝是开始于李渊的振臂一呼,但是事实上,李世民才是那个开国柱石的所在!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

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之事可以看出李建成绝非无能之辈。因为隋朝二世而亡就在眼前,李渊不可能不吸取教训。因此,即使李建成继位,唐朝也不会二世而亡。

李渊夺取天下也有李建成的一份功劳

李渊在起兵之前,让李建成在河东居住,并秘密招募有才能的人。刘文静等人多次劝诫李渊起兵,李渊不应。待李建成回到太原后,李渊才同意起兵。

随后,李建成奉命攻打西河城。行军途中军纪严明,李建成、李世民与军士同甘共苦,颇受拥戴。到达西河城下,李建成劝降了一批敌军。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归降,李建成率兵攻克。李建成迅速攻下西河城,受到了李渊褒奖,被封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时军士新集,成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之。近到苹果,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尝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

李渊攻下长安后,派李建成和李世民驻守长安。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李建成 镇守蒲州,防备突厥;后又平定刘仚成叛乱;仅用月余擒斩刘黑闼,平定了山东。

李渊让李建成招募人才,是对他的信任;攻克长安之前,都是兄弟二人协同作战,军功章无论如何也有李建成一份;立国后,李建成作为太子,必然不会和之前一下冲锋陷阵。

李建成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只能说是在其位谋其政。

立为太子后,李建成多半时间在和李渊学习治国理政为李世民前方征战做好后勤工作。李渊外出巡游时,李建成负责监国。

适时,李建成和李世民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相互配合。在战争时期,李世民的攻城略地是焦点,而对李建成的后勤工作关注的少之又少。

随着政局渐渐稳定,李建成担心李世民的赫赫战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李世民担心李建成继位后自己会有危险,加上皇权的诱惑。二人的战争一触即发。最后李世民胜出。

李世民继位后对内任用魏徵、 王珪,对外任用薛万彻征讨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 冯立在突厥逼近长安时以少战多,大战突厥;特别是马三宝于唐创业时立下不少功劳,李世民曾因马三宝的死而废朝。这些人在李世民即位前,追随的是李建成。

由上观之,李建成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又知人善任。即使李建成继位,唐也不会二世而亡。

历史上,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在大唐帝国,李渊的四个王子中,以李世民最为英明神武果感大气,自小胸怀大志,心系天下黎民百姓,足智多谋以天下为己任,封秦王领天策府,仁心彗眼以德服众在他左右逢源汇积了天下英才壮士,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的光芒岂是吃喝玩乐的李建成可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失败,魏征辅佐李建成继位,唐朝会佷弱吗

魏徵,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隋朝末年,魏征几历波折,成了太子李建成心腹。

公元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功绩不如李世民,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后来魏征见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先发制人,李建成不听。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任魏征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明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面镜子。

公元643年,魏征病逝。魏征本是武曲星下凡,人间事了,自当归位。

魏征在升仙台等待归位,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魏征小儿,为何负我?”

魏征回头一看,果然是建成太子。

原来,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太子建成,太子怨气太重,心有不甘,不肯投胎,以至于成为孤魂野鬼,人间漂泊几十年。

魏征说:“此话怎讲,我何时负您?”

建成说:“李世民不仁不义,杀兄逼父,丧尽天良。汝不思为吾报仇,转身投敌,置我于何地?”

魏征说:“吾乃为天下百姓而生。当初我就提醒过您,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您优柔寡断,不做决定,遭此横祸,非吾之罪也。李世民乃天下明主,您已遇害,我不得不为天下百姓,尽心尽力辅佐明主啊!”

建成说:“如果不是中小人奸计,我也可为一代明主。”

魏征说:“然并卵,玄武门您被杀了。”

建成说:“如果不是中小人奸计,我也可以开创大唐盛世。”

魏征说:“然并卵,玄武门您被杀了。”

建成说:“如果不是中小人奸计,我也可成为千古一帝。”

魏征说:“然并卵,玄武门您被杀了。”

建成说:“。。。。。。”

魏征说:“然并卵,玄武门您被杀了。”

建成说:“讨厌,你能说点别的吗?”

魏征说:“然并卵,玄武门您被杀了。”

建成说:“讨厌,我要投胎去,证明给你看!”

魏征说:“然并卵,玄武门您被杀了。哦,不对,我当助你一臂之力。”

魏征大手一挥,将建成送往阴间。然后驾雾升仙。

不料魏征重返仙班,初次使用法力,未能掌控好,不知将建成推往何处。

李建成在阴间四处游走,居然花了整整40年才找到孟婆投胎。

未完,待续。。。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四明山哪些地方值得去

四明山脉横跨余姚、鄞州、奉化、嵊州、上虞五市区,呈东西向狭长形分布,总面积6665公顷,多低山丘陵,山峰起伏,岗峦层叠,海拔在600-900米之间,主峰金钟山海拔1018米,位于浙江嵊州市境内。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以下6个值得去的景点。

1、鹁鸪岩水帘洞

鹁鸪岩水帘洞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很有特色的景点之一,拥有瀑布和岩洞的双重景观。它的规模是《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原型——连云港市花果山水帘洞的四倍大,洞口宽35米、高3米,洞内深11米,可容纳300多人。

据说常常有鹁鸪鸟在此啼鸣,声音响彻山林,动听异常,故取名为鹁鸪岩。这里风景秀美,绿树成荫,令人心驰神往。

2、陶坑大峡谷

陶坑大峡谷位于周公宅景区,全长4公里,峡谷两侧山体秀丽,山峰林立,风光宜人。其间泉、瀑、潭遍布,危崖峭壁随处可见。公园内可晨观日出,夕眺晚霞,阴看云海蜃楼,冬赏雪景雾凇。雾凇出现于公园内的各个景区,为华东一带罕见的天象景观。

每到冬季,漫山雾气升腾,凝成闪亮的银屑,点点滴滴堆嵌在高山之巅的松树和其他树木之上,或绣出各式各样的冰凌花,或结成钟乳石笋般的冰挂。遍山的花草树木,恍若银枝玉叶。

3、丹山赤水

丹山赤水景区在柿林村里,或者也可以说柿林村在丹山赤水里,在这里,景区即是山村,山村也是景区。

柿林村以柿为名,自然遍植柿树,秋天来时,满山火柿红叶,间以青松银杏,煞是好看。然而春天的柿林村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4、四明山森林公园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明山腹地,公园多低山丘陵,山峰起伏,岗峦层叠,气候微冷而湿润,乍暖还寒的春天来到这里,虽然迎着和暖的阳光,还是得用厚一点的衣服抵御那一丝微冷的寒气。

5、四明山地质公园

余姚市四明山地质公园是一个展现浙东高海拔台地地貌典型结构,以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古夷平面——四明山古夷平面遗迹景观为主载体。

6、浙东小九寨

浙东小九寨因溪水而得名,白岩溪绵延6公里自景区穿林而过,境内山峦连绵,竹丰林茂,溪流纵横。

以上介绍推荐的这些都是很适合去玩的旅游景点,希望你能喜欢,欢迎评论留言,说说你看法。

安徽卫视主持人周群晒出郭德纲早年合照,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都知道早年间的郭德纲过的并不如意,可是具体怎么个不如意法,估计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的知晓。近日,安徽卫视的当家主持人周群晒出了一张旧图,并且配文:朋友圈小强发的照片,2005年属于我们的回忆。并且配了一张那时的照片。眼尖的老几位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他就是郭德纲。

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郭德纲站的位置是妥妥的C位。难不成2005年的时候,郭德纲就已经成了综艺节目的大拿了吗?难不成郭德纲是当时卫视力捧的大角?

实际上不然,至于为何郭大哥昂站在了那个位置我们不得而知。可是,知道那时郭德纲处境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的郭德纲混得并不如意,甚至可以说有些落魄。

当然,这个旧照所代表的综艺就是安徽卫视的《剧风行动》,至于说节目的C位是谁,那是和郭德纲基本上无缘。当时,节目主打的主持人有两个。一个是周群,另外的一个就是戴军。周群和戴军就如同《快乐大本营》中的谢娜和何炅。而郭德纲则属于海涛、吴昕那样的可有可无的人。所以,无论何时都不可能让郭德纲站在C位中。而周群之所以放出这张照片,很是应景儿。一来今日的郭德纲与昔日的郭大哥昂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二来,可以看得出来周群和郭德纲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那个时候的郭德纲能够站在周群身边也有几分提携之意。

当然,后来谁也不会想到郭德纲会火成现如今的模样。

2003年,郭德纲将北京相声大会改名为德云社,正式开园子说相声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样的顾客盈门。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需要寒冬腊月天的站在天桥上往园子里拉人看演出。为了能够糊口,为了能够维持园子的正常运行,郭德纲到安徽卫视客串主持人演节目。当时,无论是节目组还是有的主持人并看不上郭德纲。这也就出现了传至今天的郭德纲48小时的橱窗挑战的事情,其目的就是节目组考验郭德纲的耐性和意志力。

当然,放到现在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馊主意。可在当时,郭德纲为了生活撑了下去。

当时的C位主持人李彬可没少话语间揶揄郭德纲。

看过郭德纲挑战的人都知道,那种挑战和公园看耍猴没有什么区别。当时,很佩服郭德纲能够坚持下去。而周群晒出来的那张旧照已经是2005年的事情了。安徽卫视除了《超级大赢家》之外,有开始了《剧风行动》的节目录制。当然,那时的郭德纲也可能也没机会称为 C位主持人。现在再来看到那时走过的路,郭德纲内心也一定充满了感慨。

至于说当时发生了什么,我想也只有郭德纲自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早已经成为了郭大哥昂的经典段子,不然,05、06年的郭德纲没有这些阅历怎么会创造相声界的一个创作神话了呢?

就连王自健都说05、06年的郭德纲就算是小蘑菇在世也比不了,包括现在的郭德纲。能够创造如此多的相声段子,只有刻骨的记忆才会激发出创作的灵感。所以,对于人情冷暖郭德纲看的也很透彻,这和他早年的经理室分不开的。

马家渡战役岳飞逃离战场后失去与南宋联系,他带部队去了哪里

我建议,下次“岳黑”们在设计这种自问自答时,在提问中尽量不要暴露自己,要表现得客观公正一些,然后在答案里面使劲儿开黑,这样就不会被一眼识破了,不用谢哈。

为了揭穿这些“岳黑”的丑恶,我还是来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保证所用材料均为史书以及历史学者的研究,绝不像“岳黑”们那样信口开河。

1.马家渡之战的实情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马家渡距离建康(南京)很近,此处江水较窄,但水势不急,是南北双方渡江作战的重要通道,宋金、宋蒙都曾在此发生过战斗。南宋初年的马家渡之战,是很重要的一场战役。

赵构称帝之后,金人十分不满,发兵南侵,南宋建炎三年,金军从马家渡过江,直扑建康,因此,马家渡之战也算是建康之战的一部分。

那么,金人为何能通过马家渡,是南宋没有防守吗?非也,是防守失败。

我们来看看《宋史》中跟此战有关的记载:

甲子,杜充遣都統制陳淬岳飛等及金人戰于馬家渡,王?以軍先遁,淬敗績,死之。

將中軍,戚方將前,王?將後。淬曰:“彼衆雖多,然止有二十艘,一艘不越五十人,每至不過千人。吾伏兵葭蘆翳薈間,俟其旋濟旋獲,前後不相知,訖濟,當盡獲矣。”杜充不從,金兵遂犯板橋,諸軍皆潰,淬獨與戰,勢窮力盡,據胡牀大駡,刃交於胸而色不動,與其從子仲敏俱死。

時命充守建康,金人與成合寇烏江,充閉門不出。飛泣諫請視師,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馬家渡渡江,充遣飛等迎戰,王?先遁,諸將皆潰,獨飛力戰。會充已降金,諸將多行剽掠,惟飛軍秋毫無所犯。

充性酷而無謀,士心不附。渡碙沙,充遣陳淬、岳飛等及金人戰于馬家渡。自辰至未,戰數合,勝負未決。?擁兵弗救,淬被擒,?兵遁充率麾下數千人降。金人濟江,鼓行逼城。

仔细读一下就知道,当时南宋防守马家渡的总指挥是杜充,此人一开始还是摆出了抵抗的架势,派遣陈淬、岳飞等人去抵抗,但是在战斗中,杜充刚愎自用,不听陈淬的建议,而且在鏖战之际王?临阵脱逃,导致形势大变,南宋军队全面溃败。此外,在关键时刻,杜充竟然投降了金人

那么,溃败中有人抵抗吗?

《宋史·陈淬传》说,大家都溃败,只有陈淬抵抗,直至牺牲。《宋史·岳飞传》说只有岳飞死战。

“岳黑”们在这里,是绝对要选择性采纳史料的,他们只看《陈淬传》而无视《岳飞传》。在他们看来,同为《宋史》的一部分,《陈淬传》可信,而《岳飞传》就几乎等于“秽史”,凡是不利于岳飞的一定要用,而赞扬岳飞的就是胡说。

这就奇怪了,“岳黑”们觉得元代史官们编写《宋史》时,是有意抬高岳飞,那这些人为何在《陈淬传》中写了不同的说法呢?真当人家傻呢?

“岳黑”们把主帅的指挥失误投降金人以及大将的临阵脱逃,都归给岳飞,甚至不惜“提拔”岳飞,让他成为这次战役的总帅,这是客观严肃的态度吗?公平吗?

2.溃败之后的去向

岳飞之孙岳珂所撰写的《金佗粹编续编》记载:

駐于廣德之鍾村,是時糧食罄匱,先臣資糧于敵,且發家貲以助之,與士卒最下者同食。將士常有飢色,獨畏先臣紀律,不敢擾民,市井鬻販如常時。

广德,就是广德军,在太湖边上,根据岳珂的说法,岳飞当时撤到了广德,尽管军队吃都吃不饱,但是在岳飞的管辖之下不敢扰民。

但是“岳黑”们不服,觉得这是瞎说,他们坚持认为岳飞在“当土匪”打家劫舍。

他们的理论依据,其实来自于《三朝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會編》记载:

(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初,軍潰於建康蔣山也,統制劉經、扈成、岳飛皆入茅山。經屯上觀,成屯中觀,飛屯下觀,皆縱兵擄掠爲資。飛與經、成議,移軍入廣德軍鍾村,經與成皆許之。

这段记载,对“岳黑”们来说可谓如获至宝——你们看,古人都说岳飞掠夺吧?这就是一大土匪!

问题是,同为《三朝北盟会编》所载的《岳侯传》,你们怎么又无视了呢?

《岳侯传》记载:

惟侯(岳飞)一军秋毫无犯,屯於宜兴县。官吏民户皆惧,并弃家业走宜兴县,投侯居止。盖缘侯军整肃,不令骚扰民庶;有犯者,并依军法。

这段记载,又被“岳黑”们选择性无视。

3.是否劫掠

实际上,当时大部队溃败,一路丢盔弃甲,缺乏粮草是肯定的,部分士兵外出劫掠也是可信的。我们来看看宋史研究大家邓广铭先生在其著作《岳飞传》中是如何描写这段的:

岳飞、刘经等人的队伍,在从蒋山转移到东阳镇后不久,又从镇上转移到附近的茅山(在今江苏句容、金坛两县境内)扎寨。刚从战场上溃败下来,尽管还能够重新集结在一起,但纪律是极难维持的。而且,如果不从事于掳掠劫夺,人马的生活也确实难以维持。然而这也确实是不能持久的做法。于是,在茅山驻屯没有多少日子,岳飞和刘经商定,两人又把部队迁移到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的钟村去。

邓广铭先生并没有单独采信《金佗粹编续编》或者是《三朝北盟会编》中哪一方的说法,而是综合二者,做出最合理的解释。

不虚美、不隐恶,才是史家应有的态度,邓广铭先生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学者与“岳黑”,君子小人,一目了然。

再后来,有人建议岳飞将军队带到宜兴县太湖边上的张渚镇屯驻,那里三面濒临太湖,只有一条陆路与外面相通,且是一条极狭窄的道路。只须派一名小将官把守住路口,士兵便无法出外作过,就可以防止军人外出劫掠,岳飞采纳了这个办法。

最后一点多余的话:我们把一个历史人物请下神坛,并不意味着要彻底否定。面对史料,保持一颗中正平和的心,才能让别人信服。为了黑而黑,只能体现出自己内心之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