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谈论“村BA”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你还可以看到“村BA”的总决赛直播。
尤其是最近CBA也在搞全明星周末,“村BA”的热度竟然一时间登顶,盖过了今年的CBA全明星周末!这不禁让篮协汗颜,大把资金投入的国家规模的赛事竟然热度不如一个村子“举办”的“赛事”。
在聊聊“村BA”的事情之前,我们先对它有个基本了解。
“村BA”是网民参照职业篮球联赛的简称,给台盘村的民间业余篮球赛取的名字。去年夏天,其火爆的比赛现场被一位摄影师球迷拍下,并上传至某社交媒体平台后,瞬间全网刷屏、吸粉无数。
其中的台盘村位于贵州东南大山深处,是一个人口只有一两千人的小村子,其中90%以上都是苗族。他们每年都会在六月六“吃新节”的时候,用打篮球来作为娱乐、庆祝活动和项目,以前还有斗鸡和斗牛,但自从篮球成为中青年喜爱的项目之后,开始慢慢取代斗鸡和斗牛,作为每年都会举办的娱乐活动。而且斗牛要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也不菲。
而篮球热不仅仅是在台盘村这样一个小村子,整个贵州各村都会有“村BA”。在三大球里,篮球的入门门槛低、观赏性高、竞技性强,所以成功的成为了这些村民们茶余饭后、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之王。打得多了渐渐就形成了小范围、小级别的联赛性质的比赛。
展开全文
而他们能够持续不断的举办比赛在于他们有着广泛的群众篮球基础,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对于篮球有别样的痴迷。
在工厂上完班之后,和工友们打一场球赛;种田、耕耘之后,和村里的人打一场球赛。
如果说一开始选择篮球只是出于打法时间的需求,到了后来篮球已经被给予了精神属性,它是连接一个村子、一个镇、一个地区的精神符号,是连接一个群体的标志,同样也是连接游子与家乡的脐带,每年都会有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赶回来和家人团聚、过节之余,参加“村BA”。
可以说,对于大山里的人们来说,它不单单是一项篮球比赛这么简单。
而篮球是如何走进贵州山村?成为山里人每家每户都热衷的一项活动呢?
因为贵州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你要从这个村去另一个村,只能选择公路。
而贵州的有些公路就会是下面这个样子,可以说交通很不方便。
村子里的年轻人出去务工的,一年也很少回来,而留在村里的,除了种植,可能就是进了厂子(贵州矿产多)。工资不高,2022年贵州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5508,在全国属于末尾。虽然没什么钱,但是他们的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加上空闲时间多。就开始寻找一些娱乐项目找乐子。
以前赌博盛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情况。就开始严厉打击赌博。
那得找一个替代项目啊,什么项目又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呢?
篮球(我是天选,也是唯一)。对抗性强、观赏性高、容易产生凝聚力,关键它还能强身健体。
自此贵州村里的“篮球热”就一发不可收拾。
在村里玩着玩着,大家一合计就开始在村里打比赛。然后隔壁村的发现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又能让村民有事干还能强身健体,就开始在各个村之间发展起来。渐渐地村与村之间开始打比赛交流,就有了现在民间赛事的雏形。
而“村BA”就这样诞生了。
而能够始终让大家对“村BA”抱有期待,且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很重要的一个限制就是参加需要有本地户口,年龄字22-40区间,不允许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赛,这样一来,能拒绝大多数以打球为生的野球手。
参赛队员必须是本地农村户口,本地务农的,做小生意的,还有外出务工、特意赶回来的。
每年的“吃新节”篮球赛,是这些离家的人们“名正言顺”回家的最好机会。即便口袋里没有多少钱,但村庄还在,篮球场和球赛还在,打球的同伴和看球的乡亲们还在,就是他们一定要回去的理由。
球场也不收门票,啦啦队依旧表演民族特色舞蹈,解说员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不断切换。而比赛的奖励更多是像黄牛、香羊、小香猪这种农产品。
裁判也多是村民自己担任。很难想象,一个地处西南的普通村落,全村有6个手持篮球裁判证的村民。很多时候他们的比赛都是临时从观众里拉个人来当裁判,只有决赛才从外面请专业裁判。因为村里会打篮球的人太多了,随便找个大叔,都打了几十年篮球,能当得了裁判。
而他们的活动资金同样是众筹来的。周边的企业捐一两千、在外打工的人捐三五百,村里的老人妇女捐5块、10块,都可以。
氛围究竟有多好?
台盘村篮球协会会长岑江农曾经向记者举过一个例子,“2017年我们组织篮球赛,晚上7点突然停电,等到10点才抢修好。灯一打开,结果看台上依然全是人。”
晚上10点对于在台盘村看球的观众实在是小儿科,因为在这里,比赛打到第二天早上才是常态。而那个时候,台上的观众依旧坐得满满当当。
从天黑打到天亮,“天亮文化”也是常态。
之所以有“天亮文化”,一方面是因为报名的球队太多,不得不把比赛堆在一起。多的时候有120支队伍报名,但比赛必须在几天内打完,只能把比赛往后推,打到决赛有的队伍甚至一天要打四场球。
而围观比赛的人更是火爆。为了看比赛,爬梯、上树、房顶,无所不尽其用,为了抢座位
有村民要带着饭提前几个小时来。这样的篮球氛围,或许能解释围观比赛的主力人群,不只是年轻男性,还有许多老人和妇女。
对于这些村民和参赛选手来说,这是他们每年都会参加的比赛和娱乐活动,已经习以为常。
而台盘村村委会的人表达过流量带来的担忧。他们曾向记者说过,“村BA”带来的“流量”,让村里的人隐隐感觉到是个有些危险的东西。随之而来太多的陌生人和事,到底会对篮球、对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村庄共同体有什么影响,还没人能看清楚,但总会有隐隐担忧。也有企业提出要投资,条件是让自己冠名的球队来参加比赛,村干部拒绝了;要修缮球场、改造摆摊的平台,要先把村民召集起来讨论,举手表决通过;网上传言比赛现场的梯子“坐地起价”,要赶紧发新闻回应澄清;比赛中有两个篮筐因为扣球而变形,一家贵阳的体育器材商主动联系,想要赠送一套篮球架,村里干部也聚在一起讨论,“能不能接受企业送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共识倒是确定了:篮球场要一直露天开放,不收取门票,不做商业外租。目前接受的,也只是政府部门安排的赛事。村委会门口张贴着红底黄字的《台盘“村BA”修缮工作公告》,最后一条写着“严禁资本介入和恶意炒作”。
在整个过程中,村委会都会以村民的需求和情况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纯粹的为了赚钱。良好的氛围和良好的村委管理机制,共同促进着以台盘村为例的更多“村BA”。
过往数十年中,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乡村逐渐人气不足。台盘村也不例外,但为何“村BA”能一直办到现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坚持乡村文化的群众性,坚持“群众的比赛,群众说了算”。
民间篮球赛事的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遍地燎原,台盘村网红球场的诞生,不过是贵州乡村篮球的一个缩影。
它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根植乡土、底蕴深厚是乡村文化的力量源泉。如何振兴乡村文化没有标准答案,但“村BA”为其提供了路径参考。
带你用不一样的视角看身边事。
记得点赞、关注、转发,这是我持续更新的精神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vx公众号:NOom小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