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杨浦区委、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KIC创智天地协办的上海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暨首届KIC知识艺术节在上海创智天地正式开幕。
“人民城市 全民阅读”,上海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围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展开,而环绕众多高校的创智天地无疑是开展全民阅读的绝佳实践区域。作为KIC创智天地二十周年的启幕活动,首届KIC知识艺术节联合悦悦图书、Meetu Lab、大艺博、iMusical和独家网络媒体平台bilibili透过“知识阶梯”、“墙宇之外”、“艺术在场”三大板块,发起包括大学生阅读论坛暨B站名师线下沙龙、灵感街区再生计划、串门儿2023绿色游牧计划、不遗弃市集、在场戏剧周等40多场文化活动。
“我们希望KIC知识艺术节能够成为一次年轻人的盛会,成为一种值得人们记忆的文化‘纪念碑’。” KIC创智天地项目总王红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艺术节将赋予‘社区’这一城市最小的单元更多的想象和可能。让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是远方,还可以是眼前的附近,让我们的城市会呼吸,能思考,更加具有温度、人味,关心人们的情感和心灵。”
开幕式还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书香杨浦”阅读地区》,以及“出版物发行网络交易平台规范经营倡议书”和“上海阅读推广项目矩阵”。
展开全文
一次集齐葛剑雄、骆玉明、严锋等B站名师会发生什么
近年来,上海持续发力促进全民阅读,连续出台《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海全民阅读重点项目指南》及年度上海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以上海书展为闹钟,鼓励在不同区域发生、由不同主体发起、全民参与的常态化阅读活动。
在此背景下,KIC知识艺术节与B站联手在大学路打造一座“没有书的图书馆”,以当地公共空间及店铺为基础,设置丰富的公共装置,将大学路街区打造为一个实体阅读街区。让人们从书籍出发、又超脱这一载体的局限,在现实中与知识亲密接触,感受到阅读带给我们的力量和想象力。
KIC知识艺术节“知识阶梯”板块的重头戏——大学生阅读论坛暨B站名师线下沙龙,一口气“集齐”了包括在葛剑雄、骆玉明、严锋、毛尖在内的10位沪上名师,围绕当下年轻人最为关心的话题开讲。
传统的出版机构、书店也变得不那么“循规蹈矩”,展现出活泼、创意的一面。集结了50+全国高校出版社、小众书店、文创设计、艺术文化体验的大学路市集;复旦旧书店发起“旧书漂流计划”;谜芸馆推出“推理作家的诞生”和“偶遇推理小说家”计划,搭建平台,助力类型小说作者成长,提供推理迷与作者亲身交流的机会;大隐书局则带来在地文化品牌人文讲坛,在这里上演跨越时空地理的“城市之光”。
大学路市集 大学生阅读节
用创意让街区重拾“串门儿”属性
首届KIC知识艺术节“墙宇之外”板块,期望突破围墙和楼宇的框架,将交流和创作置于更广泛的城市公共文化环境之中,以打破常规的设计恢复近邻之间的温情。
“串门儿”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瑞安创智天地共同成立的公共创新实验室Meetu Lab于2022年推出的一个设计主题分享活动。这次在KIC知识艺术节,“串门儿2023——绿色游牧计划”焕新归来,在大学路策划了“街边快闪实验室”,邀请小伙伴们继续来串门儿——参观废弃物减量循环设计展,参与工作坊和可持续店铺共创,留下绿色创意和绿色足迹。
串门儿2023绿色游牧计划
此外,Meetu Lab也在前期联合B站推出了“灵感街区再生计划”征集,面向院校学生、设计师、创意人,征集可落地在公共空间的创意设计作品,经过评选后,今年将在大学路街区逐步呈现落地。
Meetu Lab的策动人之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吴端认为,社区是现代人生活的“村落”,比空间设计更重要的是连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济大学与创智天地联合打造这个实验室,就是希望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们都能真正深入社区空间。当师生们身处在社区内进行观察和体验时,其设计思考和表达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和反映社区的需求。”
数千件艺术作品“重生”,乌镇戏剧节剧目街头巡演
生活的诗意不只是在远方,还可以在家门口。首届KIC知识艺术节“艺术在场”板块由“不遗弃市集展”和在场戏剧周组成。
不遗弃市集展
“不遗弃市集展”联动大艺博,面向高校学生及青年艺术家征集毕业季那些带不走艺术作品。自3月底公开征集以来,“不遗弃市集展”征集到了大量作品,是目前国内各大院校新生代艺术家原创力量的最大规模集中展示、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提供展示和交流机会的同时,也是一次公众艺术审美的普及教育。
在场戏剧周希望更多人在大学路的街头与艺术迎面相逢,并且在与日常生活场景最直接的交流中,也反哺艺术家以灵感。中间剧场出品的作品《白兔子,红兔子》,iMusical特邀喜剧演员吕严倾情演绎;以及有光戏剧的两部环境戏剧——《时光留声机》和《如果可以写给你》。有光戏剧的两部作品均为第九届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单元演出剧目。前者以原创音乐、创意音乐互动、克因蓝留声机装置等作为剧目亮点。后者为根据法国作家安德烈•高兹《致D:情史》改编的诗歌互动环境戏剧,以Tufting面具(编者按:簇绒面具)、创意互动等作为剧目亮点,将走上大学路街头。复旦音乐剧社也将以大学路中心广场为舞台,献上多种风格的经典音乐剧曲目GALA表演。
艺游web3数字艺术展
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创新力如何落地
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2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中发现,上海市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6.83%,人均阅读超13本,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年群体更青睐业态丰富的实体书店,73.99%的受访青年人在过去一年去过这类书店。尽管当代年轻人并非千人一面,内部存在着各种分野,但若要概括其共性,“强大的文化创新力”定是一个适宜的总结。
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创新力首先表现在对知识的热情。截至今年3月份,B站泛知识内容占比41%,过去一年有2.43亿用户在B站观看了知识类内容,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5.5倍,知识类内容已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主流。不仅止于观看,年轻人在充分吸收各种来源的知识养分之后,还会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在各大音视频平台,年轻的内容创作者们利用流行元素、新兴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表达,相关内容叫好又叫座。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创作团队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原创IP,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为更多人青睐的知识媒介。
在首届KIC知识艺术节的灵感街区再生计划中,首位灵感艺术家Nini Sum带来了她的公共壁画作品《城市乐章》,落地于大学路锦嘉路上,展现出一道极具律动感的上海都市风景。该作品灵感来源于KIC创智天地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多样性,以及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动,呈现了年轻艺术家Nini的文化创新力。
“我们举办KIC知识艺术节,是希望年轻人可以在这个专门为他们搭建的平台,舒服自在地表达自我,毫无负担地与老师前辈对话,无所顾忌地与志同道合的同代人交流。” 王红说。
据悉,经过二十年的发展,KIC创智天地形成了创智天地广场、大学路街区、创智天地企业办公集群、江湾体育中心等项目功能区,分布着复旦、同济、财大等多所高校,孕育着各类需要“孵化”的创业企业,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存共荣、错位竞争、良性发展的产业氛围。作为KIC创智天地二十周年庆的启幕活动,KIC知识艺术节不仅可以成为面向年轻人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平台,同时也将是未来KIC创智天地持续深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初心理念的引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