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这场论坛上,与会专家谈起宏观经济都说:“可以更乐观些”_经济_上海_会计学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昨天举办2023年度宏观经济论坛,邀请多位我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共同研判国际国内形势,预测我国经济发展走势,提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宏观经济论坛已经成为学院围绕宏观经济领域研讨的重要交流平台。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预判未来变成一项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前,企业要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必要以终为始看未来。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工作越困难,越需要冷静分析研判未来的发展趋势,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地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以全球化的转型与重置为切入点,分析了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阐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如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拥抱真正的世界历史?我国的应对之策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多元现代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现代性,是多元现代性最生动的实践,必将推动人类走向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

记者注意到,不少与会专家都表示,站在眼下,对于经济的预期不用过于悲观。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PA中心学术顾问赵伟的演讲主题就是“经济可以更‘乐观’些”,他认为,目前经济处在周期复苏的初期阶段。但是这一轮的经济恢复,路径会与历史上每一轮都不一样。例如,政府发力的重心会放在加大产业的支持力度,而消费升级的主驱动力会从中等收入群体转向中低收入群体;与场景修复关联度比较高的经济活动修复最快,与现金流量表的改善相关联的经济活动修复韧性特别强,以消费为例最为显著。总而言之,目前经济正处在周期性复苏的初始阶段,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结构性特征,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的展望和预期不用过于悲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汤铎铎也表示,中国经济一季度的增长,比普遍市场预期稍微好一些,这是一个好迹象。对于全年经济的展望,他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达到将近9%的水平,全年完成5%是没有问题的,总体并不十分悲观。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CPA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白晓红主持论坛,并在现场宣布,经过两年来的酝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将与国内宏观经济研究各方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与结构研究联盟”,每年选择相关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