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零碳中国”(大理)绿色投资大会与会嘉宾纵论绿色发展_能源_地热能_大理

2月22日,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建大理低碳经济先行示范区,州委、州政府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在大理联合举办2023年首届“零碳中国”(大理)绿色投资大会。大会以“‘零碳中国’助力大理高质量”为主题,集聚政、产、学、研、金各界零碳相关主体智慧和力量,聚焦绿色投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热点话题,共同探讨以大理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双碳”发展解决方案,启动大理践行零碳发展的绿色引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能研究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态环保专家委员会委员侯立安,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虹,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会学,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首席营销官叶凡,华晟新能源有限公司CTO王文静,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院长张大伟,福大紫金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卿,中国天楹研究院院长韩丹,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军,三峡集团陆上新能源总部副总经理杨定华等院士、嘉宾通过线上连线、现场发言方式,围绕“双碳”目标的创新探索与发展策略、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规划等进行主题演讲。

赵天寿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

展开全文

演讲主题:

《规模化储能是建设净零碳城市的关键技术》

能源环境问题是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给我们带来了现代生活,但过量使用化石燃料,也造成了空气污染,带来了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2020年我国明确了碳减排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实现最终碳中和目标将通过三类技术(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零碳技术的应用,目前零碳技术主要就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而风光电+储能技术又是实现净零碳城市的一个基础。

建设净零碳城市需要大规模、高安全、不受地域限制、长时的储能技术,目前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锂电池蓄能、燃料储能等储能技术仍面临地域限制、安全或规模等方面的挑战,尚无法满足净零碳城市发展需求。液流电池储能新技术容量与功率解耦,不受地域限制,可大规模、高安全、长时储能,是理想的储能技术,主要面临的是储能成本的挑战,通过构建热—电化学耦合理论,提出电极至整个电堆的理性设计方法可以实现液流电池技术突破,有效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液流电池储能新技术商业应用。

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能研究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

《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加剧,让加大温室气体的减排力度和开发洁净、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成为了当前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到我国将积极参与应付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而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亟需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氢能是能源转型中的重要能源载体,或成为人类化学能源的终极选择,绿氢成为实现交通和工业领域碳中和的主要路径,由绿电制绿氢是规模化储电技术,也是可再生电力向其他能源形式和材料转化的关键。

作为氢能载体液态阳光甲醇不仅可以解决氢能制备、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和成本问题;实现资源化转化二氧化碳,解决工业刚性排放二氧化碳,规模化生产液态阳光甲醇兼顾经济发展,可缓解我国液态燃料短缺局面;可解决间歇性能源(风电、光伏)的规模化储能和调峰问题,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实现“一箭三雕”。未来,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的共同作用,将促进化学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和高端化,带动数万亿级新兴产业的发展。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态环保专家委员会委员

演讲主题:

《云南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探索与发展策略》

我国提出的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巴黎协定》要求,展示了中国世界大国的担当,体现了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近年来,云南省立足自身优势,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开发绿色能源资源,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化水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发力。但面对碳汇总量不高、高能耗行业占比大、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再生资源回收率低等制约挑战,云南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仍面临较大压力。

构建云南特色绿色产业体系,开发高效绿色减污降碳新模式,是问题解决之道。“双碳”目标视域下,云南省应持续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加快构建云南特色绿色产业体系,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推进污水及生活垃圾绿色低碳处理模式,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设新型“智慧水厂”,强化新污染物治理,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同时也应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支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新时代云南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提升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云南贡献。

张虹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

演讲主题:

《厚植云南绿色能源优势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发展的历史必然,云南拥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资源、政策、区位、技术等多个基础优势,云南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正联合向国家积极申报云南省为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大理州绿色能源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优势显著、网架结构较好,是滇西北与滇中连接的交通枢纽和能源枢纽,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大理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枢纽、安全可靠,科技驱动为建设路径,建设区域级的风光水储联合控制中心,以“新能源+工业、农业、旅游业”结合的方式,力争在2025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同时高质量推进水电、火电等常规电源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灵活协调能力建设、数字化电网建设、能源生态建设、市场机制构建,构建起新型能源体系,借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资源整合和业务辐射能力。

张会学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演讲主题:

《新形势下光伏行业发展态势及思考》

当前,全球和国内光伏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等多部门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国家政策利好不断加码。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端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强劲增长,硅片技术呈现大尺寸薄化趋势、电池效率屡创新高,组件技术趋向大尺寸高功率,各环节技术不断进步助力降本增效。光伏行业成为了目前能源行业最热门的赛道,垂直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同时,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着光伏用地资源有待拓展、产业利润分配有待合理、光伏消纳空间有待提升、光伏发展模式有待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比例提升增加了光伏电站收益不确定性等问题,由于企业扩产火热,产能将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未来,以光伏+建筑、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交通、光伏+储能、光伏+氢能的“光伏+”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张大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院长

演讲主题:

《地热能在“零碳中国”中的作用——以大理地热能为例》

“地球存在,地热就会永远存在”,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的潜力军。中国作为地热能大国,发展中深层地热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其也将在未来十年中大有作为。

“零碳中国”是愿景也是自觉行动,是理念也是终极目标。大理自然环境优美,绿色转型走在前列,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具备建设国家级地热能示范区的基础条件。目前,经过专业研究人员综合勘查,州内12县市均有温泉发现,全州范围内已发现地热温泉露头103处,大理州地热资源非常具有代表性。未来,应全面深化地热能资源勘查工作,加强地热能理论、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积极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出台鼓励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配套政策,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助力“零碳中国”目标的实现。

杨定华

三峡集团陆上新能源总部

副总经理

演讲主题:

《新能源大基地和零碳产业链》

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将在能源安全、双碳战略、生态治理、西部大开发、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沙戈荒”大基地可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优势,结合电网与消纳利用条件,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在零碳产业链发展方面,中国目前已充分具备打造零碳城市的基础条件,在技术迭代升级影响下涌现出了很多成熟的应用模式,这为零碳产业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零碳产业链主要应用方向将集中于建筑、交通与出行、电力、化工业与生物资源等领域。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零碳产业链发展、及当地天然资源优势,可以尝试探索制氢、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一些新的商业场景模式。

来源:大理日报(杨钰洁 文/图)

编辑:杨维琦

审核:李政波

终审:李建奇

点亮在看,推荐给更多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