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最容易拿到铁饭碗的工科专业_集团有限公司_中国_集团

第一类铁路运输类

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的地铁、轻轨、轨道车辆方向等专业,未来想要进入到铁路系统,建议大家除了专业之外,更应该关注学校,比如本科阶段可以关注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原铁道部直属高校,另外铁路系统每年,还会招收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这类工科专业,专科阶段同样有27所左右的铁路特色类大专,就业和薪资待遇比很多本科都要好。

第二类民航类

特色专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交通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其中民航空管局主要以交通运输类专业招聘为主,另外未来想要进入到民航领域,学校同样重要,民航特色学校一共有四所,本科两所,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每年90%以上的毕业生都是在民航领域工作,专科两所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包括:空乘、地勤、物流、航空设备、检测维修等等。

第三类航空航天类

展开全文

主要包括飞行器动力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就业几乎都是国企央企,学校方面重点考虑原航空航天部直属的15所大学,这里大家需要注意,航空航天名字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份体制内的工作,特点是稳定、体面,但是想要快速升职、多赚钱也很难。

第四类能源动力类

整体可以分为能源和动力两个方面,能源方面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同时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氢能这些新能源,动力方面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压缩机等等,不同学校擅长的领域不同,对应的校招企业也会不同,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类,第一个是发电,包含了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第二个是内燃机方向,包括汽车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轮船发动机等,第三个是空调制冷方向,对应的就是各类空调企业以及工业制冷企业。

第五类电气工程类专业

除了大家了解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之外,还有五大发电集团,华能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三大核电集团,中广核、中国核工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以及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中烟工业、重型机械、以及民营制造领域都有需求。电气工程专业进国家电网并不容易,除了顶部的985高校、电力联盟高校之外,好区域电网的就业压力甚至比比公务员都要大。

以上这5类专业,相比石油、土木、冶金类专业来说,更加推荐。

关于央企

一般来说,国企分两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中央企业全称为“中央管理企业”。判断一个单位对应的行政级别,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一把手的任命权。

一把手由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或其他部委任命的,就是中央企业;由地方党委、地方国资委任命的,就是地方国企。

其中,中央企业主要特征有三:

根据产权属性和管控主体,可以将央企大体分为三类:

实业类中央企业(98户);

金融类中央企业(27户);

其他部门管理的中央企业。

其中,实业类中央企业,主要就是以上97家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1最新的实业央企数量为98家(今年新增加了一家: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其中下述央企中序号1-49的49家央企属于副部级单位,序号50-97的48家央企属于国资委管理的厅局级单位。

●2金融类央企,主要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主要由各大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构成,区别于实业类由国资委管理负责,金融类的央企主要由财政部负责。截止到目前,我国共有27家金融类的央企,数量仅次于实业类央企。金融类央企中,五大国有银行、四大保险公司、三大政策性银行以及光大集团为副部级单位,中投和中信属于正部,其余均为正厅级单位。

●3文化类央企目前仅有三家分别为: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部管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其中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为副部级单位,其正副职由中组部任命,其余两家为厅级单位,由其对应的管理部门任命正副职。

●4行政类央企一共有三家: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这三家的实力不用多解释,全是赫赫有名,其中铁总是正部,其余两家为副部级单位!

一,98家央企分类(实体类央企业)

截至2022年7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共98家。央企(国资委)名录中序号1-51家中央企业“一把手”(指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及总经理)多为“副部级”,序号52-98家一把手多为正厅级。

1、国防军工类(8家)

航天船舶类5家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CASC)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CASIC)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AVIC)

5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CSSC)

9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AECC)

核工兵器类3家

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工业CNNC)

6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兵器工业)

7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兵器装备)

2.能源电力类(20家)

石油类4家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

1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

14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

电力类16家

15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

1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

17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CHINA HUANENG)

18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大唐集团CHINA DATANG)

19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电集团CHD)

20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电投SPIC)

2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集团CTGC 或 “三峡集团”总部 湖北武汉市)

22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能集团CHN ENERGY)

32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哈电集团 总部黑龙江哈尔滨)

33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 总部四川成都)

87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PCCC)

88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CEEC)

89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安建 主要从事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开发)

91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CGN 总部广东深圳)

95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CEEC 总部上海)

53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CECEP 从事节能环保)

3、信息通信类(8家)

三大运营商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CETC 主要从事 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

23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2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CHINA UNICOM)

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CMCC)

26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星网CSCN 总部河北雄安)

2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CEC 总部广东深圳)

75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科CINCTC 总部湖北武汉)

71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号CRSC)

4、交运机建类(22家)

交运类(11家)

2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汽集团FAW 总部吉林长春 从事汽车制造业)

29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DONGFENG MOTOR 总部湖北武汉 从事商用汽车及零部件)

38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运 总部中国上海 特大型央企)

39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CNAH特大型央企)

40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东方航空 总部中国上海)

41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南方航空 总部广东广州)

52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COMAC 从事飞机及相关产品)

70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

84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信 从事提供航空客运业务处理、航空旅游电子分销、机场旅客处理、航空货运数据处理、互联网旅游平台等)

85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油 从事国内外航空油煤及其他成品油检测、加注业务、航空运输服务保障)86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材CASC 从事飞机、发动机、航空器材)

机械类(3家)

30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重CFHI 总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从事重大成套技术设备)

31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SINOMACH 从事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业承包)

58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

建筑类(8家)

46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 或“中建”)54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咨询CIECC 从事工程设计、咨询和监理)63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69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72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 或 “中铁”)73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74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建 从事港口、公路、桥梁、铁路、疏浚工程)80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集团CAG 从事前期设计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

5、矿产资源类(21家)

34鞍钢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 总部辽宁鞍山)

35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或“宝钢集团” 总部中国上海)

36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矿集团 总部河北雄安)

37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CHALCO)

42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化控股 总部河北雄安)

44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 或 “五矿集团”)

59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SINOSTEEL)

60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CISRI)

61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化工程集团CNCEC)62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盐集团CNSIC)

64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集团CNMC)

65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 总部江西赣州)

66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集团CRINM)

67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矿冶集团BGRIMM)

77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林集团)

8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冶总局CMGB)

8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煤总局CNACG)

83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际华 主要从事金属冶炼加工、纺织服装)

90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

56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煤集团)

57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科)

6、医粮房产类(5家)

4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

47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储粮)

78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SINOPHARM)

79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保利集团)

76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农发展集团)

7、文旅综合类(14家)

文旅类(8家)

10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融通CRTC 从事房产、农业、酒店旅游业、商业服务、资源开发、科技服务、医疗健康、安保服务、文化教育、财务保险)

45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用技术GENERTEC 从事制造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贸易工程服务)

50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 总部中国香港)

51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旅集团 总部中国香港)

55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 从事基金投资、股权运作、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

68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中智公司CIIC 从事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培训、猎头招聘及BPO、 国际劳务业务)

92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华录集团 总部辽宁大连 从事音视频产品技术应用与研发、制造、销售)

93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 总部广州深圳 从事房产旅游和通讯电子)

招商引资类(6家)

48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投集团SDIC)

49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集团 总部中国香港 从事交通运输、金融投资、房地产业)

94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南光集团 总部中国澳门 从事日用消费品、酒店旅游业、地产经营开发、综合物流服务)

96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

97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新控股 从事资产经营与管理)

98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检CCIC 从事跨国认证)

2022年8月1日 据“国资小新”微信号消息,日前,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最新中央企业名录,共98家,详细如下:

中央企业名录

(国资委监管)

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6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10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14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15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7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18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19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2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2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6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2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9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0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31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2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3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4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35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6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37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38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39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0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1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42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4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45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6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7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48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9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50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1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52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53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54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5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6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57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58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59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

60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1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62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63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64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65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66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7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8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69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70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71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72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73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74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5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6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7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78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79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80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8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8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83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84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85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86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87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8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9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0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91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92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93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94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95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96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97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8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6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6.1%。(中新经纬APP)

二,中央金融类企业(27户)

截至2022年01月06日,根据财政部发布中央金融企业名录,共有27家中央金融企业。 备注:序号第1-14家为中央管理的副部级单位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中国进出口银行

3国家开发银行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10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12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14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15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6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7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8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9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1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2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23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24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

25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6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7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中央文化类央企(3户)

文化类央企主要是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文化企业,目前仅有三家分别为:

中国出版集团(副部级)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部管理)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

其中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为副部级单位,其正副职由中组部任命,其余两家为厅级单位,由其对应的管理部门任命正副职。

文化央企从产权关系上大概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财政部作为出资人的,被称为中央文化企业,在广义的文化央企中占比最高。

截至2018年8月31日,财政部官网显示,由其出资的文化央企共99家。其中,中国出版集团的主要负责人由党中央国务院任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副部级”企业。其他98家各有分管部委,主要负责人由主管部委任命。比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主管部门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是广电总局。

这99家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各部委、行业协会所属的出版机构,其中有中国教育部管理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工信部管理的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社部管理的中国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出版集团,以及人民法院出版社、人民检察院出版社、人民铁道出版社等单体出版社。各类出版机构合计共92家。

此外,尚有文化部所属的五大集团,以及广电总局所属的中广传播。

第二大类,是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但不在财政部官网公布的中央文化央企名单之列的企业,数量不多。比如,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就是由财政部出资,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的。再比如,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且由财政部主管的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也不在财政部网站公布的中央文化企业名单之内。

第三大类,是国务院国资委出资企业中,主业涵盖文化产业的央企和央企成员单位,前者比如华侨城、中旅集团、中国华录,后者比如中国保利旗下的保利文化,中国国新所属的中国文发等。

第四大类是其他部委、单位所属的文化企业。比如广电总局所属的中影集团、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及由广电总局所属、中央电视台代管的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央视所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再比如成立于1997年的中青旅,此前是团中央所属企业,今年1月4日已划转光大集团。

尽管绝大多数部委所属的出版机构已划归财政部出资,但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

前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与国资委出资央企,以及中央金融单位相比,文化央企(本文所说文化央企,一般是指除了国资委出资以外的中央文化企业)政资分开总体已经实现(尚有一些例外);政企分开仍然没有实现——相关部委掌握着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命权,自然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四,中央行政类企(3户)

行政类央企目前与文化类央企一样,同为三家,分别为: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烟草总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这三家均为庞然大物,特别是中国烟草,利税总额多年以来雄霸所有央企第一,其利税总额超过我国年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与我国历年的军费开支相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