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下的奢侈品市场调查:“涨涨涨”不耽误“买买买”_奢侈品_饰品_消费者

情人节下的奢侈品市场调查:“涨涨涨”不耽误“买买买”

华夏时报()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疫情过后的第一个情人节,奢侈品消费市场活力再现。

2月14日下午四时,《华夏时报》记者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的LV店门前发现,尚未到下班高峰时间,但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已经排成了长排。而除LV外,卡地亚、梵克雅宝等其他奢侈品门店也已有人排起了队伍。

对于在情人节当天的人流,LV的销售人员显得十分淡定。“情人节我们没有任何促销活动,LV也从来不搞打折活动。疫情过后,我们这里的客流量明显加大,今天又是节日,基本一直都有人在排队,这很正常。”一位LV销售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期间,奢侈品销售也是同样火爆。据悉,上海恒隆广场在春节假日7天内,销售额实现了2位数增长,上海前滩太古里的整体销售额则在假日7天内实现了同比40%的增长。

展开全文

“一年涨价两次很正常”

《华夏时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了解到,目前LV部分经典款产品已断货,如LV在去年7月推出的名为“CarryAll”的手拎包目前正处于全国无货状态。“这款已经三个月没有出过单了,全国都没有货,也无法预订。”销售人员表示。

根据LV中国官网,CarryAll小号的标价为1.65万元,但据代购小吕介绍,因为货源紧张,CarryAll小号目前的价格在1.9万元左右,接下来应该还会涨。

日前,有消息称,LV将在2月18日进行今年首次全球提价,幅度在8%至2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LV刚刚在去年11月份将全线产品价格上调,涨幅在3%至10%之间。而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LV已涨价近10次。

对此,LV客服人员向记者回复称,受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品牌会进行不定期调价,但目前没有调价的通知。“目前没有接到调价的通知,但是我们通知下的非常快,如果要调价,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上午才通知。”LV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而《华夏时报》记者从一位渠道供应商处了解到,“过几天就应该要调价了,因为其他地区已经涨完了。”

事实上,涨价已经成为奢侈品牌的“常规操作”。此前,爱马仕也宣布将在2023年全线调价,计划将全球产品价格上调5%至10%。“现在像LV这种大牌,一年涨价一两次是很正常的。”职业代购小吕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

如此频繁的涨价,为何依旧阻挡不了消费者的买买买?对此,洛克资本副总裁史松坡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奢饰品提价策略是奢饰品行业独特的销售策略。奢饰品不断涨价更能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维护高端形象,给消费者以保值增值的心理暗示。同时,涨价机制可以帮助奢饰品牌筛选核心客户,通过提高门槛彰显其稀缺性。当然,本次调价也受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国际利率变化的影响。

“奢饰品的涨价策略给消费者一种早买更便宜、更保值的暗示,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间接鼓励消费者即时消费,出现越涨价出货越快的现象。”史松坡如是说。

奢侈品行业观察者由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奢侈品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许多奢侈品消费者非常忠诚于自己喜欢的品牌,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他们仍然会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此外,奢侈品具有投资价值,一些奢侈品的价格在二手市场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涨,因此,目前购买奢侈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

在如此火爆的销售情况下,奢侈品集团也赚的盆满钵满。

旗下拥有LV、迪奥、芬迪、纪梵希、宝格丽等一线奢侈品牌的LVMH集团在1月份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该集团在2022年全年营收791.8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849亿元),较2021年增长23%,高于此前市场分析师预期的787.2亿欧元;2022年净利润140.84亿欧元,同比增长17%。

其中,LV品牌年度营收首次突破200亿欧元。作为LVMH集团的第一大营收来源,以中国为主力的亚洲市场功不可没。数据显示,亚洲(除日本外)市场在总营收中贡献了30%。

1月25日,意大利奢侈品集团Tod’s于公布了2022财年的财务数据。财报显示,Tod’s在2022财年的年销售突破10亿欧元,较上一年增长13.9%。

爱马仕的财报显示,2022年前9个月,其营收同比上涨32.5%至31.36欧元,其中亚洲(除日本外)营收增长47%。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强劲增长”。

中国市场已成为奢侈品牌的必争之地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各大奢侈品牌的“心头好”。包括LVMH集团、开云集团在内的多家奢侈品集团均对中国市场表示乐观。其中,开云集团称,接下来Gucci将发力重振中国市场。

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奢侈品市场洞察》中表示,全球奢侈品市场稳步复苏,预计至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以11%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增至4447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160亿元人民币,占约25%的全球市场份额。

而根据贝恩公司在2月初发布的《202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2022年将同比下滑10%,连续5年的增长暂告一段落。报告显示,中国境内个人奢侈品市场从2019年到2021年实现规模翻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到2022年预计将转变为同比下滑10%。

对于中国奢侈品消费下滑的原因,贝恩公司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反复限制了旅游和消费,商场客流量下降约30%—35%;二是房地产市场降温,经济前景不佳,导致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均有所下降;三是失业率升高,可支配收入不确定性增加,也削弱了消费能力。

不过贝恩公司认为,2022年的下滑为暂时受挫,中国奢侈品市场在2023年第一季度结束前将重归正向发展,到2023年中将恢复至2021年水平。相比其他新兴市场,中国有更多的中高收入消费者,并且到2030年数量预计会翻番。这表明中国依然是全球奢侈品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

在史松坡看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为奢侈品主力军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也随之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奢饰品消费文化和圈子影响更多人群为奢饰品付费。同时,供给端而言,受需求拉动,越来越多的奢饰品牌在华发力,渠道更加多样便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