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做朋友的8个建议-读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_自己的_时间_学习

李笑来说,和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这样做,很多年过去以后,你会成为时间的朋友,越活越有味道。而有些人最终成为了时间的敌人,他们厌恶自己,厌恶社会。

如何成为时间的朋友?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事?我读了这本书后,总结了8条建议:

1.做大脑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我们的大脑在亿万年进化史中,已经变得非常“精明”,它好逸恶劳,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所赖以生存的躯体,会尽可能地节省能量,向身体发出对大脑最有利的指令。

吃过晚饭后,你想学习一会儿,或者散步运动,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大脑可不想干,它会“诱惑”你坐在沙发上,刷刷手机,看看电视,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去了。

当你意识到你要控制大脑,而不是大脑控制你时,就是心智开启的时候。大脑是我们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主宰。比如,“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很生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前者是大脑控制了你,后者是你有可能控制大脑。你想去健身,大脑下达指令——别去健身了,我们玩游戏吧。此时你要知道那只是大脑的想法,不是你应该做的事。

做大脑的奴隶,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平庸,学生时期沉迷于游戏,成年以后沉迷于酒肉和纵欲。做大脑的主人,会变得自律,养成一个个好习惯,进而收获一个个果实,最终成为时间的朋友。

当你在做不做之间徘徊时,打开心智,问问自己:那是大脑的想法,还是你自己的主意?

2.时间不可管理,注意力可管理

时间管理的所谓方法工具非常多,也确实让很多人对时间产生了“掌控感”,但是当一个人心智没打开的时候,管理时间无异于舍本逐末,时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管理而变多变少、变快变慢,它自顾自地流逝。而我们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和不做,是可以思考和管理的。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追求和价值时,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某些对方,与其花时间学那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不如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进而去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展开全文

时间不可管理,但是可以被感知,当你缺乏感知时间的能力,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建议你记录一下自己的一天,每隔30分钟就记录一次,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时间就在自己没意识到的地方飞快地流走,你会发现一天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只不过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少。这样记录几天后,逐渐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感知时间,珍惜时间。

以下是我记录的自己的一天:

3.学习是最重要的能力

李笑来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名称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人可以不上学,但必须要学习;人会从学校毕业,但学习不能停止。一旦你通过学习掌握某项技能后,从此你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比如你学会了骑自行车,你就多了一种交通工具,并且体验到了骑车时的快意。

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少年时期只身一人去费城闯荡,靠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美国精神的象征,他靠自学成为了作家,靠学习和反思精进自己的品格和能力。200年后,查理芒格成为他的信徒,继续靠学习创造了奇迹。

坚持学习的人,一定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取得成就。我甚至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还年轻的标志之一,就是看TA是否抗拒学习。我曾经畏惧使用苹果手机和苹果电脑,感觉操作起来太难,但是熟练以后,非常惬意,我想这就是年轻心态。

4.相信积累的力量

春耕秋收,十年树木。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都要靠积累的力量去成长,相信积累的力量,就是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复利。1块钱,每天增长1%,一年下来会变成37块钱,这就是复利的魔力。人的成长同样如此。

一个人的能力靠积累,人脉、经验、威信、健康等一切需要努力的东西都需要靠积累。所以,当你人微言轻的时候,不用自怨自艾,去努力就是了。当你贫穷时,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赚钱的方法。

李笑来说,努力,说到底就是每天坚持至少6个小时的工作和学习,重复努力,努力重复。可太多人容易放弃,中断了积累的力量。

5.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当你难过的时候,比如身体患病,遇到挫折,会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伤心、最倒霉的人。当你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坏习惯、毛病,有时候会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了。相信我,你并不孤单,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其罕见的人是牛顿、爱因斯坦,绝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你的经历一定有人遭遇过,你的问题一定有人思考过。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当你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就不太会为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了。总有比你更痛苦的人,总有比你更倒霉的人。林肯一生命运多舛,1818年他的母亲过世,那年他才9岁。1831年,他失去了工作,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但糟糕的是,1832年,他竞选州议员失败了。他着手经商,可一年不到就难以为继。1834年,他再一次参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实现了理想。可在紧跟着的1835年,他的女友就不幸去世。1838年,他尝试成为州议会议长,可惜失败了。直到1860年,在历经了更多的起伏与磨难之后,他当选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是亚伯拉罕·林肯。可是,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1865年,他被暗杀了。

相信我,你并不孤单,凡事想开点,不要陷在一个小角落里出不来。

6.宁愿死也不愿思考?千万别

思考,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把前人的思考成果、思考过程自己琢磨一遍,但是多数人都做不到。很多人都追求干货、速成法,却不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很多职场老黄牛兢兢业业一辈子,成绩却很平庸。

我们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去深入思考:

第一,思考why。凡事想想为什么,目的、理念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去做。领导交代的任务,想想背后的用意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你不仅能完成工作任务,还能锻炼自己的全局意识。参加一次活动,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希望收获什么。读一本书,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

第二,举一反三。遇到新的知识、经验,举一反三,它还能解释什么现象和案例?可以用在哪里?比如复利的概念,举一反三,除了用于投资外,还能做什么?

7.警惕!语言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语言是我们表达的工具,同时语言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模式。比如某人买的股票价格跌了10%,他心说“糟了,我损失了10%的钱”,其实这是实际存在的损失吗?不是,他的账面损失是10%,而不是损失。意识到账面损失,他就不一定会慌,可能会继续持有,甚至加仓,但是思维方式如果是损失,他就可能会抛售,10%就真的成为了实际损失。

这不是咬文嚼字,事实上,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决定了我们的思考和最终的行为。就像“复盘”是这些年的流行词汇,可你真正理解什么是复盘吗?复盘最初是围棋术语,一盘棋结束,双方对过程进行反复推演,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以后的策略。所以复盘的过程可以提炼为:评判结果、分析原因、提炼经验、规划行动。联想公司用这套流程复盘了一个个项目,成绩斐然。但是不明白复盘的含义,只是说说,那可能就是感想感悟了,谈不上是真正的复盘,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计划和目标,事实和观点,感悟和道理,权威人士和正确言论等。

总之,提高你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就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认清重要的概念,把语言作为你最可靠、最有力的工具,而不是限制你的模具。

8.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与其追求所谓的成功,不如追求个人成长。成功往往和别人比较,永远没有尽头,因为总有人比你更成功。但是成长是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按照复利的概念,日积月累,一个人会加速度生长。

1这个数字每天增长1%,在一年后变成37,在两年后变成1427,在五年后会变成7700万。

所以,请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积累的力量。打开自己的心智,去努力,去学习。时间会给你答案,你会成为时间的朋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