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仙就是任性,不唱节目组给的国风歌,野孩子退赛_乐队_野孩子_一首

#野孩子退赛#

在最新一期《乐队的夏天》里

这事儿实锤了

最近《乐队的夏天》进入改编赛

1v1对决的乐队要在指定的主题范围内

选歌、改编进行PK

被指定的歌曲主题分别有

流行音乐、经典摇滚、童年儿歌

网络热歌、广场舞、国风等

具体说就包括

《再见》《后来》《少年》《芒种》

还有《爱情买卖》《套马杆》等

让摇滚乐队改编网络神曲

画面还真是不敢想

于是一周前就传出

野孩子不满选歌退赛的消息

野孩子的选歌经过在上周末播出

他们的改编范围是“国风”

展开全文

备选歌曲有《沧海一声笑》《琵琶行》

《芒种》《悟空》《梅香如故》等

几位老大哥一首接一首地听下来

一脸的茫然

主唱张佺表示他们对国风的概念

产生了新的异议

并对导演组说

放弃选择

但他们依旧登台

演唱了一首规定外的歌曲

改编自刘禹锡的《竹枝词》

而这是他们认为的国风

野孩子也知道违反了规则

便决定退赛

野孩子退赛在网上引发热议

有人力挺他们的《竹枝词》

也有人说

既然来了就要遵守规则

这也是对对手的尊重

还有人想到节目组希望乐队唱的

都是《爱情买卖》《套马杆》这种口水歌

认为是节目组的锅

其实,综艺节目让摇滚乐队改编“神曲”

无非是为制造反差、吸引眼球

逃不了为收视率“在商言商”的逻辑

野孩子的退赛,说穿了

就是娱乐性的商业逻辑

与音乐人的艺术选择之间的矛盾

能“相互成全”最好

出现矛盾,也是必然的事

选择退赛的野孩子很任性

但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任性了

还记得他们在“乐夏”的初次亮相吗?

一首《黄河谣》直接把周迅给听哭了

这也是一次非常“不安全”的选择

他们是唯一一个初次登台时

采用纯人声、无乐器伴奏的乐队

其他乐队都很“燃”很“躁”

他们的清唱却很“安静”

结束后都没人敢发出声音

生怕他们没唱完

这支乐队的血液里

就有着随性与散淡的基因

在西北人粗犷的大地上生长

这支乐队组建于1995年

有张佺、小索(索文俊)两位成员

那一年他们回到了甘肃的家乡

奠定了“野孩子”的音乐体系

张佺与小索

第二年他们来到北京生活和演出

乐队成员也有更迭

小索是个爱交朋友的人

总是请一起玩的乐手朋友住在自己家

张玮玮、郭龙都是小索家的常客

后来他们也加入了野孩子

2001年野孩子在北京创办“河”酒吧

就在三里屯

几乎每晚都有演出

小河、万晓利、谢天笑都在那里演出

直到2003年遭遇非典

酒吧不再办得下去

周云蓬说过

做地下乐队却没在河酒吧登过台的

都不好意思见人

这支乐队还带有一点忧郁的气质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索的离世

那一年,小索查出了身患胃癌

乐队接连遭受打击

小索去世后

张佺去了云南

路上他写了首《远行》

让张玮玮差点哭了出来

歌词里这样唱

有人坐在河边总是说,回来吧,回来

可是北风抽打在身体和心上啊

远行吧,远行

后来乐队成员几经重组更迭

现在的成员是张佺、郭龙

马雪松、王国旭和武锐

这支传奇的民谣乐队

已经成为音乐圈的传奇

HAYA乐团说他们像山里的仙人

可能因为经历了太多

沧桑和风霜挂在他们脸上

声音却那么纯真

他们说

真正的民谣是流传而不是流行

心里有自己的坚持

野孩子退赛

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