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良种看烟台丨甜蜜中国,香飘世界,烟台蜜薯,非你莫属!_烟台_甘薯_地瓜

中国良种看烟台丨甜蜜中国,香飘世界,烟台蜜薯,非你莫属!

大众网·海报新闻观烟台工作室出品

主笔:王亮

编者按:乡村振兴五年回头看,齐鲁样板异彩纷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3月8日,中央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同年,国家、山东省和烟台市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五年来,烟台市奋力书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农业农村工作展现崭新气象。同时,烟台市重视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在良种培育方面成绩斐然,为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实施 “乡村振兴看烟台+中国良种在烟台”品牌塑造工程,并推出系列专题报道。

天下谁人不识“烟薯25”?

近年来,烟台蜜薯异军突起,风头正劲,深受消费者青睐、种植户青睐。

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食品产业链办主任高言进认为,继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白羽肉鸡之后,烟台蜜薯正成为烟台名优特农产品的一面新旗帜,甚至成为烟台城市形象输出的一张名片。

为全面掌握烟台市甘薯产业发展现状,推动甘薯产业提档升级,2月1日,全市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市农科院举行。市农业农村局(食品产业链办)、市农科院、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和齐山镇、甘薯种植合作社等有关负责人和大众网、烟台日报社等新闻媒体代表,20余人参加研讨会,共同探讨烟台甘薯产业高质量之路,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赋能。

展开全文

烤薯界的“扛把子”——烟薯25

没有人能拒绝烤地瓜香味的诱惑,更没有人能拒绝烤地瓜界的“顶流网红”——烟薯25。招远市齐山镇蜜薯产业办公室主任李欣柳说,烟薯25烤熟后,满屋的香味,特别让人垂涎,特别给人幸福感、充盈感、甜蜜感。

这份甜蜜,来自于辛国胜教授为代表的烟台市农科院甘薯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发。在“烟薯25”之前,中国的烤红薯主要依赖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农科院选育的品种“遗字138”,“2005年前,在北京大街上推着烤地瓜车卖的大多是这个品种,后来,烟薯25诞生了。”辛国胜回忆说。

烟台的甘薯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市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共研究出23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审鉴定。烟薯25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质优良,软糯香甜,2011年,在全囯甘薯竞赛活动中获食味总评第一名,2012年开始面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年种植面积已突破400万亩,成为我国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甘薯品种。

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果蔬专家方智远曾评价烟薯25,“不仅是国内领先,而且是国际领先”。

这份甜蜜,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找到了致富之路。

“过去,外地人很少听说过齐山,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人打听齐山蜜薯。蜜薯带起了齐山的知名度,带起了老百姓的收入。”齐山镇党委书记董卿告诉“观烟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烟台本地农民最早尝到了种植烟薯25的甜头。招远齐山镇、牟平高陵镇和昆嵛山等地近年来大力推广烟薯25,广大农民受益颇丰。

齐山蜜薯是烟台市农科院和招远市共同打造的新农业品牌。齐山镇位于招远市南部,属典型农业型乡镇。这里大片土地贫瘠,砂硼钙(酥石碴)土质,种粮食收益寥寥,但种地瓜却得天独厚,产量高、品质好。目前全镇共种植蜜薯8500亩左右,平均每亩收益突破万元以上。2021年11月,“齐山蜜薯”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5月,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地瓜大姐”杨旭娜和她的瓜农朋友们

齐山蜜薯种植大户杨旭娜说到烟薯25,脸上笑开了花。她和丈夫从2016年开始试种烟薯25,在辛国胜教授团队指导下获得成功。2019年带动周边农民和企业组建起齐山蜜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去年起又投资500余万元打造占地20余亩的育苗大棚、联合社总部和胶东烟薯交易中心,统筹做好蜜薯的育苗、种植、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全产业链。

齐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兰晓宁告诉“观烟台”,“现在齐山的育苗基地里有2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地瓜品种,烟台蜜薯要和日本、澳大利亚的品种好好比一比!”

在齐山镇南的夏甸镇,有一家四海薯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全国知名的甘薯育苗单位,理事长原瑞峰是远近闻名的“地瓜大王”,种地瓜已经18年,去年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合作社被评定为省级专业合作社。他深有感慨地说,“自从有了烟薯25,我就成了它的铁粉。以后跟定辛教授了!”

原瑞峰和他的偶像辛国胜

烟薯25是公认最好吃的烤薯型品种,但烟台优质蜜薯不止于此。白瓤、厚皮、适合蒸着吃、口感面嘟嘟、更耐储存、更适合加工淀粉的“烟薯29”,现在也很受农民欢迎、市场认可。另外还有蒸煮型优质品种烟薯26、食用紫薯品种烟紫薯3号等。

集思广益,建言烟台蜜薯高质量发展

这次别开生面、务实高效的研讨会,正是为烟台蜜薯更好的发展而召开。与会者围绕种质选育、技术研发、种苗繁育、种植推广、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推广、市场营销、附加值提升、产业链延伸、技术装备研发、行业标准制定、品牌形象打造等话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碰撞火花。

烟薯25品种研发人,市农科院粮油作物所所长、国家甘薯体系岗位专家辛国胜教授系统介绍了烟台甘薯产业发展优势、烟薯25生产和贮藏特点,以及下步推广计划。来自招远农业部门和齐山镇种植一线的工作者介绍了先进经验和做法。大众网、烟台日报社、食品伙伴网等从地理保护标志、品牌建设、宣传推广、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提出意见建议。

发言集锦

刘民晓(烟台市农科院):烟台农科院在全省地市农科院中排名前列,烟薯25是我们的代表作之一。另外我们还有小麦、玉米、樱桃、花生、果蔬、种猪等许多良种。中国良种看烟台,名符其实。我们注重科研服务产业,从产业发展一线找科研课题,立足于解决产业卡脖子、瓶颈问题,创新性提出推广共同体理念,通过“科研+实体+合作社”的模式,直接将科研成果通过共同体单位推广到生产一线。烟薯25、烟农1212、烟农999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就是我们创新成果推广模式的成功案例。

刘学卿(烟台市农科院):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课题立项依据,这次座谈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地瓜收获装备、精深加工、行业标准的制定等等,都是我们下步立项的重点,目的是帮助农民提高效率,拉长产业链,增加收益。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下一步要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创新选育出更多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优质甘薯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辛国胜:无任何添加的产品是将来食品行业的翘楚。现在招远做的地瓜饮料和地瓜干都是采用烟薯25加工出来的,因为烟薯25富含大量的果糖和果胶,所以其产品才好。粉条粉丝是用烟薯29为原料的,其淀粉洁白度和粘度均较高,不需要添加增白剂和明矾,这就是品种选择的优势。 等真正做到口感好、无添加,这款产品必定就火了。下一步计划 申请注册“烟台甘薯”地理标志商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给予商标使用许可。同时希望烟台将来成为“甘薯优质种苗之城””甘薯优质商品薯之城““甘薯优质加工产品之城”,把烟台更多的撂荒地、沙土地、山塂薄地利用起来,带动更多农民共同富裕。

刘建军(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地瓜曾经救了一代人的命, 如今,它正成为一种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发展前景广阔。非常感谢辛国胜团队和烟台市农科院为招远送来了这个好品种。

李欣柳(齐山镇蜜薯办):2022年,齐山蜜薯实现产业化毛收入约8500万元。既解决了撂荒地问题、又为百姓增加了收入,带动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老龄劳动力有事干、有钱赚。 我们镇上一些70多岁的老太太,在田间地头帮着种地瓜、收地瓜,一天能挣一二百元,非常开心。齐山蜜薯已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深加工—贮藏—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下步,围绕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规划建设核心产区、瓜积洼产区、西肇甲沟产区、南孙家庄产区、朱疃产区、张秀家产区6大蜜薯种植基地,打造覆盖全镇、带动周边的蜜薯产业发展大布局。今年5月,我们建设的一个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甘薯交易中心将投入使用。

王光辉(招远市农鑫农业公司):建议在深加工上继续做文章,在地瓜干、薯片、地瓜饮料等基础上,建议 开发地瓜特医食品,希望和高校和科研机构取得联系合作。再是,希望各级政府出台比苹果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

原瑞峰(招远四海薯业合作社):我种植红薯18年,从一开始种植红薯几亩地,到现在种植红薯几百亩;从开始育苗几万棵,到现在近两千万。过去市里没几个人听说过我,后来我参加了招远市农广校组织的新型农民培训,一下子打开了知名度。随着时间、品牌和做人做事的诚信的积淀,有一批和咱合作社长期合作的公司,去年给河北河南客户供应烟薯25蜜薯200多万斤。我给大家讲个真实故事。去年我给平度客户发了一批地瓜苗,误操作在烟薯25里掺和了一批烟薯29苗。客户找了过来,说混苗了!吓我一跳,以为要赔钱了。结果人家说,这个地瓜白瓤的,煮着还挺好吃,晒的地瓜干还不一样的风味,你再给我来点!我一听高兴了,又发了50斤地瓜过去,请他再帮我加工研究一下,如果行,咱的烟薯系列就更有市场了!

王亮(大众网):因为有它,烟台更甜了;因为有他,中国更甜了;因为有他和它,百姓日子更甜了。烟台蜜薯的风头,大有超过烟台苹果莱阳梨和大樱桃之势。它 不仅是一道食品,一个产业,还是一张城市名片。地瓜浑身都是宝,从地瓜叶到地瓜果、地瓜深加工食品,都很有健康价值。烟台农科院培育出烟薯25等一系列优质品种,可以说让中国地瓜良种不存在国外“卡脖子”问题,意义重大。“烟薯25国际领先”,方智远院士的这个评价令人鼓舞。

我们建议,下步要加强对烟台蜜薯的地理品牌保护,一要 突出“烟台”,带着我们的城市一块甜蜜中国、香飘世界。美食对于推广城市有奇效。二是, 品牌要聚焦,在推广种苗时,种植客户不能随便改名字。三是,敲定一个好名字, 淡化数字代码,尽量适应市场营销,容易被人记住,雅俗共赏接地气。

座谈会后,烟台市食品产业链办、观烟台深入招远市齐山镇、胶东甘薯交易中心、齐山蜜薯联合社,实地考察调研和采访。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食品产业链办有关负责人 杜小兵主持研讨会。他表示,大家的建议和意见非常用心、非常珍贵,市农业农村局和食品产业链办将认真总结和落实。下步,将进一步广泛调研,全面摸清产业情况,密切关注产业动态,编纂完善调研报告,出台甘薯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解决产业发展的愁难急盼问题。同时,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做好产业报道宣传,不断做大做强烟台甘薯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亮点和烟台农业产业新名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