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教育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何清湖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探索,见证着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走向规范。
何清湖和学生们。
1996年,“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课程首次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班开设。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为何清湖主编。
现在,这门课程是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的必修课。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提升学科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作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何清湖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探索,推动着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走向规范。
出版第1版专业教材,探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
198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一级学科,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发展被国家列入议事日程。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设置为一门新学科。
此时,中西医结合教育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各个高校之间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特别是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西医结合专业如何设置、发展——专家们意见不一,也提不出确定的思路。国内尚没有一套较规范、统一的中西医结合教材。然而,中西医结合临床业务的开展,着实需要规范、标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规范体系进行指导。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中级技术资格考试等也需要规范、公认的国家规划教材作为考试蓝本。编撰我国第一套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许多专家教授对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疑虑,当时年纪轻轻、只有三十多岁的何清湖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5年,以何清湖为总协调人,凝聚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药院校2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心血,我国第1版中西医结合规范教材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
2006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何清湖总策划的我国第1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行业规划教材第2阶段的基础课程教材编纂工作启动,2008年出版投入教学使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材及基础教材的编写,真正开始系统构建中西医结合教材体系,为中西医结合教育开启了一个新起点。
展开全文
《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3期 《中西医结合教育三十年记》
制定专业目录,推动中西医专业人才培养
2003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办学。虽然没有专业目录内的“正式身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仍然在各个高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
湖南中医药大学将筹建中西医结合学院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并决定由何清湖具体负责筹建工作。作为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系主任,何清湖参与、推动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在他和团队的带领下,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199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办学单位,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先河;2009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2016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中西医结合学科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就在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把“中西医临床医学”作为国家教育本科专业,何清湖执笔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目录的制定,并参与了最后的审定工作。
让何清湖欣慰的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得到教育部的支持,并正式开始本科专业的招生——这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人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也大大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执业医师考试、职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总进程。
经过30年的发展,至今全国已有52所院校被批准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师资已经比较完备。
在此次全国“两会”期间,何清湖建议,接下来应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学科分化,“在职称晋升的学科门类增设妇科、儿科、肿瘤科、五官科等执业门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对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进行分级管理。”
首倡“一体两翼”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对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主张,在学术界、教育界,这个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各有所长,如何把两种医学在诊断治疗方面进行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最大化,是我们学科思考的问题。”何清湖表示,希望围绕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建构中西结合的学科系统和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何清湖在全国较早提出“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课程分别由中医、西医讲,临床课程中、西医结合在一起讲,也就是要求临床课程教师用‘一张嘴’说话。”何清湖说。
“两个基础”能使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得到系统学习,为进一步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一个临床”能充分反映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的现状,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主要特点就是‘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无论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医疗、康复等方面,中西医结合均可发挥其互补优势。”何清湖说道。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目前“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更适合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现状和水平,现已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
就在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作为一名师者,何清湖常说教书育人要有“点蜡烛精神”,“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蜡烛,作为老师就是要引导他们,点亮他们,让他们主动燃烧”。他提倡人才培养要有“中医+思维”,他带领团队跨界,成为“中医+”领域的探索者。
何清湖不仅构建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包括博士以及博士后教育在内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还担任教育部中西医结合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开拓者和领头人。
30余年身体力行,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教育者,何清湖用信念和理想,擎起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旗帜,以实际行动做出了诸多改革和创新,实现和见证着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星火燎原的历程,也在继续书写更多“从0到1”的可能。
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3期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