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医院院长袁耀钦获评“广东医院优秀院长”_医院_广东省_东莞市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作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专家的袁耀钦,担任东莞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成功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打造起一支全市重症救治的“最强战队”。

4月14日,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举办的2022年“天晴杯”广东医院优秀院长优秀管理干部表彰大会举行。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袁耀钦获评“广东医院优秀院长”。

抓痛点,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自2020年8月担任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以来,袁耀钦始终坚持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履职尽责,以党建引领全院工作,以核心医疗业务、前沿技术、关键服务流程、群众急难愁盼的就医痛点为抓手,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书写了一份份现代医院管理的优异答卷。

紧紧围绕“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的医院战略目标定位,为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他潜心研究,深入学习,以规范医疗行为为抓手,推动强化临床路径管理、降低药耗成本、加强信息支撑等方法,切实降低医疗费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近两年,医院入选广东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医院党委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

如今,医院建立起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医疗业务管理创新进一步深化,健全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重点任务台账。

通过试点探索以病种难度、收入结构、费用控制为基础的新绩效方案,构建“学科+运营”的工作模式,启用运营指标目标化考核管理及精细化运营系统,应用以目标为导向的科学绩效管理工具,实施专家治院等15项具体任务措施并持续优化,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攀高峰,精心培育重点龙头专科

作为全市的龙头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承载着莞邑群众的健康重任,在广东省“顶天立地”卫生健康大格局占据重要一环。期间,袁耀钦推动医院奋勇攀登医学高峰,让医学科技创新结出更加丰硕成果。

展开全文

据介绍,他将重点专科建设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遴选和培育重点专科和龙头专业。医院肿瘤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现有1个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11个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7个市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市临床特色专科。积极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以龙头专业带动医院向更高层次进阶。

是人才,进莞来。在人才政策的激励下,2022年,全院临床医师研究生比例已经提升到39%,仅2022年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科研型人才2人,临床学科带头人6人,柔性引进人才及团队共15人,引进医学博士人才17人。

近年来,医院全力打造生物样本库、SPF实验动物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奋力加快全省首座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简称“BNCT”)治疗中心,推动全市医学科研共同提升。袁耀钦兼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持续推进临床新药研发。

近三年,医院科研硕果累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项,以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类论文103篇,获得专利授权115项。完成Ⅰ类创新药物试验、Ⅰ期药物临床试验等GCP项目87项。

医院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成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成功创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选中国医院竞争力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榜单(全省第三名),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取得“A”等级。

随着BNCT治疗中心、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TID项目、东莞市病理诊断中心、发热门诊大楼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医院全面提升医学装备水平,“百年红楼”展新颜。

战疫情,打造全市重症救治“最强战队”

作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专家,在疫情防控期间,袁耀钦勇于担当,主动出战。

2020年初,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他主动靠前指挥,采取强有力措施,组织全院精锐全力啃下“最硬的骨头”,累计成功救治了12名危重型患者。医院先后派出 2 批医护人员驰援全国战疫中心战场——武汉,成为东莞驰援武汉医疗队的中坚力量。

期间,他临危受命为市第九人民医院新冠疫情防控临时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与临时组成的领导班子同心携手,将完全空白的医院以最快速度运转起来,助力东莞成功战疫。

2020年6月,医院牵头成立了东莞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袁耀钦担任所长。

面对疫情防治的重任,他在2021年成功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有力地提升了全市面对危重症新冠疫情的救治能力,得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专家的高度肯定,医院成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首批建设单位。

在国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落地后,研究所更是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东莞市应急抢救快速移动单元建设,促使东莞ECMO重症救治水平达到省内前列,2022年快速出动救治39例。

“每周我都在院长办公会作专题研究部署,至今已开展新冠病毒感染院感防控专班工作专题89期。”回顾过去三年,袁耀钦担任医院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专班组长,医院派出医护人员4千余人次执行核酸采样和流调任务,还支援了西藏林芝、广州、香港等地的防疫工作。

医防融合。他的扎实工作,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提升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为东莞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牢牢筑起了健康长城。

优服务,全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这些年来,瞄准群众“急难愁盼”就医痛点,东莞市人民医院全面优化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就医流程和举措,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上升。

为此,医院推出了很多具体举措:

成立床位管理中心,推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实现医疗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开设医保服务窗口,为参保人提供门诊特定病种办理、医保业务咨询等服务;

启用检查预约中心,为病人提供辅助检查一站式服务,打通检查环节的就医壁垒;

推广预约就诊,分时段预约;

全面推开“床边结算”服务,出院结算窗口前移到了病床边,方便患者及家属;

全面推行“云影像”服务,用手机等终端就可以查询影像资料;

上线院内导航系统,打通院内就诊服务“最后一公里”;

启用智能立体停车场,进一步减轻院内交通压力;

全力协助“三江六岸”建设工程,将进一步增加院内绿化景观,促进医疗环境升级;

大力发展日间诊疗服务,包括日间手术、日间新生儿蓝光、日间化疗等,医疗效率进一步提高,降低患者就医负担。

——这些细致、贴心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的温度,不断深化着服务内涵,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同时,袁耀钦用心用情用行深入帮扶单位“号脉开方”。在西藏、云南、贵州等地,他多次带队深入当地了解情况,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培育对口帮扶医院亟需的重点学科、拳头专业。

近三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广东省第一批市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广东省第一批癌症防治服务机构、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区域示范中心,获得多方面的荣誉肯定。

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如今,在袁耀钦的带领下,有着130多年光荣建院历史的百年红楼医院正向社会展现出勃勃生机。

【记者】欧雅琴

【作者】 欧雅琴

健康东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