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俱乐部”重新洗牌:武汉疫后首次反超杭州,西安跑赢外贸大市东莞|万亿俱乐部猜想_杭州_武汉_亿元

“1万亿俱乐部”重新洗牌:武汉疫后首次反超杭州,西安跑赢外贸大市东莞|万亿俱乐部猜想

华夏时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3年初,随着各地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的经济成绩单,“万亿俱乐部”的座次变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中,拥有17个成员的“1万亿俱乐部”发生的变化较大:去年距离“2万亿元”最近的成都已经成功晋级,紧随其后的武汉和杭州时隔2年后座次再次发生对调;去年排名第20、21位的福州、泉州双双上升两位,超越了济南和合肥;2021年受疫情影响较大、GDP在万亿城市中垫底的西安则在去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跑赢了南通和东莞,同样实现了“连升两级”。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最近五年发展较快的城市,包括武汉、成都、合肥等,主要集中在长江一线,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中西部。另外,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比较突出,例如,今年西安GDP超过了东莞。

武汉疫后反超杭州

被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拖累了经济增长的武汉,终于在两年之后重新回到全国第8的位置上。

一直以来,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武汉,在与数字经济为主的杭州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从人口来看,武汉和杭州都属于特大恒湿,但武汉的城区人口规模比杭州要多出100多万人;从经济发展来看,武汉在2014年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之后一年杭州才跨过这一门槛。随后武汉GDP总量一直对杭州保持领先,到2019年武汉的经济总量为16223亿元,比杭州高出约850亿元。

然而,2020年年初,武汉受疫情影响封城76天,最终全年GDP增速同比下降4.7%,仅达到15616亿元,也因此被杭州反超了490亿元。2021年,武汉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GDP增速超过了10%,将与杭州的差距缩小至不到400亿元。

不过2022年,受到上半年上海疫情以及互联网企业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杭州全年GDP增速降至1.5%,总值为18753亿元;而乘势追赶的武汉2022年GDP录得18866亿元,超过杭州100多亿,4.0%的增速也在全国GDP十强中排名首位。

展开全文

面对“2万亿俱乐部”的门槛,8年前与武汉一同跨入“万亿俱乐部”的成都已经率先晋级。2023年,武汉和杭州这两座“准2万亿城市”是否有信心再上一个新台阶?

武汉虽然没有明确喊出口号,但其制定的经济目标已经作出了回答。据湖北日报,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如这一目标能够达成,武汉同时也能顺利跨入“2万亿俱乐部”。

而截至目前,杭州并未公开2023年的具体预期经济目标,而其所在的浙江省公布的预期增速为5%以上。如果按5%这一全省平均增速计算,杭州是无法在2023年跨过“2万亿”台阶的。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杭州对此放弃了努力。在1月28日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做到战略上高度重视、战术上更有针对性,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夺取开门红、打好翻身仗,以实而又实、久久为功的持续努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贡献杭州力量。

“外贸大市”被超越

而2022年度“万亿俱乐部”发生的另一个较为突出的变化是,广东外贸大市广州、东莞都被竞争对手超越了。在“2万亿元”层面,重庆超越了广州首次成为全国“第四城”,而东莞也没能延续晋级第一年的良好势头,被西安再次反超了。

长久以来,广东一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是整个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过去两年来,广东省整体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2年受到俄乌战争等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冲击,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贸进出口均一度出现下滑,到下半年才逐渐修复。

其中,东莞在整个珠三角区域里也是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甚至超过了深圳。2022年,东莞外贸进出口1.3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8.7%。最终东莞GDP为11200亿元,增速仅有0.6%,除了负增长的上海以外,在“万亿俱乐部”中排名最低。

而西安2022年增速为4.4%,仅次于长沙,在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二。根据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以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2%。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东莞一带的产业升级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当前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其真正“出结果”。此外,还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联络的优势,体现其开放排头兵的作用。

尽管多数机构、专家都预测2023年中国外贸短期内将继续承受下行压力,但广东多地还是提出了较为可观的增长目标。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预期,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1万亿”支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而东莞则将GDP预期目标定为增长5.5%以上,其发布的“一号文件”《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也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拿出约15亿元政策资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制造强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