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00后神童,2天半读完小学,1年上完初中,10岁就考进了南科大_神童_科大_天赋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道尽了张爱玲年少成名时的无限风光。而苏刘溢作为

年少成名的"神童",也恰恰暗合了张爱玲的这句名言。这位在2000年山东出生的孩子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中完成十几年的学业,但是过早的成功真的会带给他带来人生的巅峰吗?

"快进式"的人生

2007年,刚刚适龄入学的苏刘溢进入山东泰安的三里小学就读,但是很有学习天赋的他一入学就从五年级开始读起,而他的小学生涯也仅仅只有短短两天半,就以闪电的速度进入初中就读。

进入初中之前,博文中学的校长王冲对苏刘溢进行测试。苏刘溢都能对答如流,甚至在一些问题中灵活运用了高中的知识,他仅在七岁的时候就能读生僻的古文,懂得等差数列。这位年仅七岁的孩子的天赋让在座的老师纷纷惊叹不已。

在苏刘溢入学之后,学校在对苏刘溢的培养上也成立专门的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学习进度,而苏刘溢也不负众望仅一年就学完了中学的所有知识。

2008年,经过推荐,年仅8岁的苏刘溢正式进入二中学习,开学不久就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了学分认定考试,在单科总分100分的情况下,苏刘溢的物理96分,数学88分,生物95分。老师们为他专门定制了一年半的学习计划。苏刘溢不仅以异常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也在一年多时间里,又渐渐学会了C语言、BASIC、Pascal、JAVA、 ASP等语言的基本编程语法。

展开全文

这位神童

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正常人需要寒窗苦读数十载才能完成的学业。这种快进式的人生历程不仅让苏刘溢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也使他变成年轻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这些光环也带给他相应的回馈。

圆梦"南科大"

2010年,苏刘溢以年纪最小的高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并最终以566分的成绩进入南方科技大学学习,成为了南科大录取的首批45名学生之一。谈及选择南科大的原因,苏刘溢的父母也说更加看重南科大的教学理念。

在开始入学时,苏刘溢对于新的环境表现的十分兴奋,他在自己的qq空间也晒起了南科大的生活,字里行间也难掩"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感慨。

但是,这种新奇的感觉也并没有持续太久,

苏刘溢因为很难融入成人的世界,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他经常自己一个人。他上课的时候也无法专心听讲,经常自己一个人在搞"小动作"。存在年龄差距的同学们也很难理解这个小同学的思维和行为。苏刘溢其实很难融入新的校园生活。考虑到苏刘溢的过去的经历,学校也会给他一些相对宽松的环境,允许他在学生公寓自学。

其实,过早步入成年人的世界对于苏刘溢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幸事,本该享受幸福童年的他却在很早的时候就背上了神童的标签,活在了公众的眼中。自此,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休学"风波

2011年,苏刘溢并未现身南科大的校园,有人纷纷传言这位神童已经悄悄退学了,苏刘溢的家长坚称苏刘溢只是暂时的休学,并未退学。即使是这样,这一行为还是不免引起大家的揣测。目前已经离开南科大的老教授告诉记者,关于苏刘溢离开的事情,他很早就知道了,"最终听到他离开的时候,我的心在流血,脸在流泪。”

事情已经过去了近十年,苏刘溢最后有没有完成学业,现在身在何方随着热度逐渐消失,他的去向也不得而知。神童的高开低走也不免让人伤感。每当神童出现,人们总会艳羡不已,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无须努力便可以轻易取得骄人的成绩。当一个个神童逐渐"泯然众人矣"的时候,人们不免唏嘘又一个"方仲永"出现。

神童们的"从出现到消失"

小神童在我们整个社会中一直都是备受争议。从最早的"中科大的少年班"再到年少出书的蒋方舟,神童的故事早已有之。但是,人们也要警惕的是,神童本身是天生存在的,不该被媒体塑造出来。媒体们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童,他们出现时备受关注,最后又悄然消失,黯然离场。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神童的故事总是能够撩拨起读者的心弦,背后的原因还是社会的焦虑。中国目前处在一个竞争型的社会,

每个人都不免忍受着同辈的压力。人们看过了一个个神童的故事,看到优秀的同辈不免感到的焦虑。

苏刘溢2天半读完小学,一年读完初中,10岁便进入南科大学习。这一系列的传奇经历本身就足以让人们津津乐道。人们总是对成绩优秀的孩子们青睐有加。但是,如果家长过分注重光环,对孩子拔苗助长,并不会最后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正如苏刘溢一般,过高的学习天赋让他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但是

生理年龄对他始终存在限制。

过高的学习天赋再加上过低的心智造成苏刘溢内心的矛盾冲突。他始终没有办法达到心理和智力的能力匹配,这也造成他既没有办法融入成年人的世界,也没有办法进入同龄人的世界。

神童是光环,也是枷锁。它带给苏刘溢更多的声名,但是却没有办法保证苏刘溢达到人生的巅峰。苏刘溢最后也只是默默的休学回家。

教育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生活关注的核心问题。父母指望孩子通过教育让自己的孩子飞黄腾达,成龙成凤,而孩子们也通过教育更加的社会化,更能适应整个社会的生活。社会赋予教育更高的期待,所以那些在教育领域表现优秀的人们也会受到青睐。

但是,在教育领域,人们不能只是仅仅关注分数,唯分数论。不然,教育只会把一个个神童变成仲永。而成才也远远不是取得高分这么简单,就像苏刘溢一样,年少成名也好,天赋异禀也好。这本身是好事,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天赋使自己达到更高的高度,

这个问题本身值得我们深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