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想试试,考考初中。”
2012年,只有7岁的陈舒音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
陈舒音从小聪慧,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她才上了一年小学就要考初中,这个“跨步”是不是太大了?
几经考虑后,父母还是同意了女儿的请求。
没想到,陈舒音真的通过了小升初的考试,顺利考入了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一时间,陈舒音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神童”。
顶着“神童”这顶高帽,陈舒音成了不可超越的神话。
2014年,陈舒音以全市第13名的成绩,考入湛江二中高一实验班。
2017年,年仅12岁的陈舒音参加高考,以620分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医学系录取。
也从湛江二中毕业的冯悦荣先生,听说了陈舒音的事迹,向其捐赠了10万元奖金。
随后,陈舒音顺利进入浙江大学就读。
有句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学习好不代表以后会有所成就,会读书不代表会生活。
曾经被誉为“神童”“天才”的陈舒音,对于学习,她有什么秘诀?现在的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神童“神”在哪里
谁也没想到,考上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后,陈舒音就从“天才”的神坛上跌了下来。
“能考上初中就能证明是‘神童’吗?说不定是他爸妈给她找了特别厉害的补习老师。”
展开全文
“她的成绩说不定也是假的吧!”
只一个月时间,陈舒音就经历了从被夸赞到被嘲笑和怀疑,原因只是因为,她在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中,只考了年级300名。
那天,陈舒音垂头丧气回到家,她把成绩单往客厅的桌子上一摆,就“砰”地一声关上了卧室的门。
陈舒音的父母看过成绩单,却并不觉得意外。
女儿自幼是比同龄孩子聪明,可如今跨了这么一大步,栽跟头是必然的。
晚饭时候,母亲敲了敲房门,喊陈舒音吃饭。
饭桌上,父亲说:“我并没有想过女儿能考得多么好,只想让我的女儿快乐、开心。”
听父亲这么说,陈舒音“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她才只有7岁,自从考上初中后,无数的赞美和夸奖,让她有些迷失。再加上刚上初中,周围都是比自己大的同学们,她有很多不适应。
这些父母都看在眼里。
“对啊,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如果你觉得初中学习任务重,我们还回小学去,从头开始学,反正年纪还小。”母亲一边给陈舒音擦眼泪,一边安慰道。
“我会努力的。”
好像很多孩子身上都长着一根“逆鳞”,你越让她后退,她反而越发向前。
陈舒音就是这样,父母的不责备和温言相劝,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信心。
虽然年龄是学校里最小的,但陈舒音的努力却不比其他孩子少,甚至更多。
生活上,陈舒音从不拖延,一头利落的短发为她的洗漱节省了不少时间。
学习上,45分钟的课程时间,陈舒音每一分每一秒都很专注。
渐渐地,陈舒音的成绩开始一点一点往上升,260名、200名、150名、50名,最后,陈舒音终于将自己的成绩稳定在了年级前30名。
成绩上来了,那些置喙和嘲笑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又是一片赞美。
聪明的人,懂道理也比别人快。
经过这次失败,陈舒音明白,成绩是实力的证明,所以她比之前更加努力。
除了学习,陈舒音也开始学会跟同学们相处,因为父母告诉她,情绪不好,自然会影响学习。
所以,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总能看到陈舒音的身影。
性格开朗的她和同学们很快打成一片,他们一起办板报,一起参加体育比赛,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友谊。
陈舒音性格开朗,成绩优异,从小学一年级直接跳到初中,被称为“神童”。
大家认为,“神童”之所以能成为“神童”,其背后肯定有个“神家长”。
然而,陈舒音的家庭却让大家失望了。
陈舒音的父母并不是什么显赫世家,更不是家财万贯的富户,她的父母如你我一样普通,只是工薪阶层。
2005年,陈舒音在广东湛江出生。
女儿出生后,父母对她也没什么特别高的期望,他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只希望女儿这一生能过得开心快乐,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知恩图报的人。
然而,随着陈舒音渐渐长大,父母逐渐发现了女儿“特别的天赋”。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陈舒音从小就表现得十分聪慧,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心。
有时候,父母回答不上女儿的问题,就带她去书店,从书里寻找答案。
渐渐地,陈舒音就爱上了读书。沉浸在书里,在知识里遨游的陈舒音,在书店一待就能待上一天。
有一天,父母突然想到,既然女儿这么有天赋,为何不让她提前学习呢?
就这样,还在读幼儿园的陈舒音就抱着小学的书本啃了起来。
5岁的陈舒音已经掌握了小学大纲内的基本知识。
看着比同龄孩子早慧、早熟的女儿,父母一边喜悦一边担心,担心女儿会成为“开头美好,结局潦倒”地方仲永。
所以,父母平时对陈舒音最多的教育,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努力和坚持,是最好的品质。
要做好一件事,靠的不仅仅是天赋,而是坚持和努力。
除此之外,父母也很注重对女儿生活能力的培养,他们不希望女儿日后成为一个只会学习,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就这样,陈舒音成绩一直保持得很稳定,在父母的教育下也养成了坚韧自信的性格
2014年,她以全市第13名的成绩考上了湛江二中的高中实验班。
这个班每年只招收60名学生,而且全是成绩优异的尖子生,陈舒音就是其中一人。
这一年,她才9岁,成了名副其实的“神童”。
玩游戏的孩子,高考考了620分
进入实验班后,陈舒音比以前更加冷静自持。
实验班都是尖子生,人才济济,面对别人的夸赞,她没有丝毫自傲;面对略有起伏的成绩,陈舒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张。
考得好了,她也不沾沾自喜;考得不好了,她就和父母在休息的时候去公园遛弯,一遛一下午。
她有着与这个年龄不符的清醒。
每次和父母逛完公园,陈舒音就好像重新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做题、背课文、听课,学习的每个步骤,她都甘之如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哪有不爱玩的呢?
看到陈舒音玩游戏,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不阻止。
他们总说:“让她玩尽兴!别打扰她。”
奇怪的是,允许孩子玩游戏的陈舒音父母,总能拿到孩子优异的成绩单。
对此,陈舒音父母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聪明又肯学,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给予孩子的,最大的就是尊重吧!
高中生活繁忙、紧张,但也非常充实。陈舒音长高了,吃胖了,还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成绩也就那样,没有长居榜首,也没有跌落云端。
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过:“如果你的孩子考了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儿,考7-17名就行,那样才能成功。如果你的孩子是最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十七名里。因为,考7-17名的孩子,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
“最重要的是,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也是创意最好的。”
陈舒音就是这样,考着不好不坏的成绩,悠悠荡荡迎来了高考。
2017年6月份,12岁的陈舒音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高考。
走进考场前,父母和当年女儿跳级考初中时一样,他们对陈舒音说:“就当一次普通考试,正常发挥就行。考不好也没关系,大不了再来一次。”
和略显紧张的父母相比,陈舒音显得淡定多了。她从容的走进考场,接过试卷,开始答题。
考完试,陈舒音开心的迎上在学校门口等待自己的父母。
一家三口非常有默契,谁也没有问考得怎么样。
一直到成绩公布,看到女儿陈舒音620分的高考成绩,父母才激动地泪流满面。
有人说,这个分数也不是特别高,既没有够到名牌大学的分数线,也不是当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是否愧对陈舒音“神童”的称号呢?
也有人说,这个成绩高出那一年理科一本线135分,而考出这个成绩的,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这不是“神童”是什么?
一时间,网上关于陈舒音的新闻铺天盖地传来,曾在湛江二中上学的冯悦荣先生听说了此事。
作为校友,冯悦荣先生拿出10万元作为鼓励,送给了陈舒音。
面对广大网友对自己的盛赞,内敛的陈舒音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喜欢,我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只是比别人多努力了一点,坚持的久了点儿。”
填报志愿时,陈舒音填了浙江大学的医学系。她说,我从小就想当医生,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
去学校报到那天,陈舒音的父母把她送到之后,当天就回来了。
他们说,虽然孩子只有12岁,但她必须学会独立,而且我们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陈舒音确实做到了父母期望的那样,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结语:
2022年,陈舒音17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都在准备高考或是参加高考,可陈舒音却穿上了学士服。
毕业典礼上,父母看着穿着学士服的陈舒音,亭亭玉立,发出无限感慨:“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陈舒音调侃地说道:“还没长成呢?我还要攻读博士,搞科研,为以后的医学事业做准备。”
原来,陈舒音已经获得了直博的资格。
未来的医学界,陈舒音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很多人都说,陈舒音之所以能跳级,小小年纪就考上理想的大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有学习的天赋。
换句话说,她天生就是学习那块料。
其实,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天赋”。
蜜蜂会采蜜是天赋,蜘蛛会织网是天赋;
一个孩子会音乐是天赋,另一个孩子会画画也是天赋。
即便是什么都不会,能开心快乐的生活,也是一种天赋。
而一个优秀的人,不是因为智商有多高,而是在有天赋的情况下还足够努力,懂得排除万难,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最后,送给所有考生一句话,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我们且走且看!
只要努力,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