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地球卫星的?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_地球_轨道_希尔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地球卫星 地球 轨道 希尔

本文目录

  • 月球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地球卫星的
  • 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 地球到底有几个卫星

月球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地球卫星的

哈哈哈……!谢谢你!这问题好玩!其实谁都能具体的给你编个年份,别人也提不出实际的反驳证明,我就给你编一个。是公元前一千三百一拾三万五千二百七拾三年前的元月份,月亮飞到了地球旁边,月亮累了,从此围着地球转,追着太阳玩。追太阳追上了瘾,从此再也没离开地球。

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会因为功能不同,它们离地面的距离也各不相同。比如说神舟等飞船,高度都不超过400千米,同步卫星一般在36000千米左右,导航卫星一般在20000千米左右等。卫星绕地球而不会坠落地面的最低轨道高度是160公里(当然这不是永久的)。在这个轨道上,轨道周期是88分钟,这意味着这里的物体可以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围绕地球完成一次公转,即过完“一天”。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所有载人航天飞行都是在近地轨道内完成,当然除了飞往月球的阿波罗任务之外。作为目前在轨最大的空间站和人类建造的最昂贵物体——国际空间站也是运行在近地轨道中。在变轨之前,绝大多数的卫星都要在近地轨道中运行一段时间。

  近地轨道极其重要,因为在此高度范围内,航天器无需动力来维持绕地球的运动。简而言之,在近地轨道的高度范围内,地球的引力牵引航天器使之不会飞到太空中,也不会使没有动力的航天器立即坠落到地球上。

  在这个范围之上,地球的引力拉力变得越来越小。同样,在该范围之下,地球的引力拉力很强,使得航天器将经历快速的轨道衰减,或通俗来说,航天器迅速地坠向地面。

地球到底有几个卫星

卫星,是指围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太阳系中的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有自己的卫星,比如最大的行星木星,目前已确认有79颗卫星,这些卫星通常又分为规则卫星和不规则卫星。所谓不规则卫星,是指那些运行轨道离行星较远,轨道面和行星公转轨道面倾角较大,甚至公转方向和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的卫星,这些不规则的卫星之所以不走寻常路是因为他,甚至公转方向和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的卫星,这些不规则的卫星之所以不走寻常路是因为他们通常是它们通常是曾经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后来被行星的引力所捕获,我们的地球也有一颗卫星:月亮,它是规则卫星的典型代表。

月球不再算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地球有了第2颗卫星,它被称为“2020 CD3”。

地球这颗新卫星很小,直径只有1.9~3.5米,质量约4900千克,体积约是一辆小汽车的大小,是一颗碳质C型的小行星,这种小行星的反照率非常低,几乎和沥青一样黑。

这颗新卫星是由卡塔利娜巡天系统的天文学家,在2020年2月15日发现,后经多个天文台观测证实,2月25日由小行星中心正式宣布。

不管它有多小,既然在绕地球轨道运行,当然就应该算是地球的卫星了,不过和月亮相比,这颗卫星的轨道非常复杂,对它的轨道观测和计算表明,它应该是在2017年在经过距离地球150万公里外的“地日拉格朗日L1点”时,被地球引力捕获的近地小行星。

“2020 CD3”复杂而混乱的运行轨道

它在数年中,以一个非常复杂而混乱的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离地球的距离在77000公里到173万公里之间变化,因为物体到地球的距离会变化,所以它的轨道周期也很难精确测量。

由于受到月球和地球引力的共同影响,它的轨道非常的不稳定,根据NASA的预测,到2020年4月,它可能会再次摆脱地球的引力离地球而去。

曾经被地球捕获的小行星

离开地球的卫星,其实并不是第1次发生,2006年一个名为“2006 RH120”的小行星就曾被地球短暂捕获,之后在短短的一年后被再次弹出。

准卫星

围绕地球稳定运行的天体其实也并非只有月亮,2016年发现的小行星“2016 HO3”,被认为是至今发现的轨道最稳定的,地球的准卫星,它距离地球约900万公里,已经围绕地球延续了将近100年,并且之后的数百年还会继续以目前的模式在地球周围围绕。

不过之所以被称为准卫星,因为它虽然看起来是在地球周围运行,但实际上它和地球一样是在绕着太阳公转而非绕着地球转,只不过因为它的轨道几乎和地球同步,所以一直是与地球共舞,这种类似的准卫星还有5个,它们围绕地球旋转,甚至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但并未真正进入地球的轨道,所以只能以“准卫星”相称。

为何木星、土星有那么多真正的不规则卫星,而地球目前就只有“2020 CD3”这一颗呢?

质量和引力的大小只是一部分原因,质量越大,引力越大,越容易拥有更多的卫星,但这并非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除了自身的引力之外,太阳系里还有个最大的引力源--太阳。太阳是那么的大,围绕行星运行的卫星会不断的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但每个天体都有自己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它的引力主宰着一切,而不会被其他大质量天气影响,这个领域被称为“希尔球”。影响希尔球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天体的质量之比,以及它们间的距离。

地球的希尔球半径是150万公里,如果地球更接近太阳,它的希尔球将更小,如果它更远,希尔球球则更大。在希尔球半径内能稳定运行的卫星才能成为真正的卫星,这就是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的原因,而那些气态巨行星会拥有那么多卫星的原因了。

在太阳系中木星的质量最大,它的希尔球半径有5300万公里,而海王星虽然没有木星那么大,但却拥有1亿1600万公里半径的,最大的希尔球范围,因为它和太阳的距离足够遥远,充分的补偿了它的质量低于木星的不足,所以海王星能够摄动一些“柯伊伯带”天体。

太阳也有一个“希尔球”,其中包含着整个太阳系,半径是2光年,它的边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奥尔特云”。

结语

要想让地球真正永久捕获一个天体成为卫星,需要一些适当的巧合并需要月亮的配合,但是很显然“2020 CD3”还没能做到,它只是在今年4月前,暂时的成为地球的第2颗卫星,不过至少在这之前月亮不再是孤独的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