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成长之花_渭南_师范学院_中心

渭南日报 记者 张晓玲 通讯员 晋彤

春风拂面,樱花朵朵,玉兰花开。

渭南师范学院,厚德楼12楼。

电梯门缓缓打开,亮黄色巨幅形象墙“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映入眼帘。在这里,你可以“敞开心扉,拥抱阳光”。心形留言区,学生在彩色便签纸上“诉说心声,表达自我”。

听到脚步声,中心主任刘原快步走了出来。“你们来了!欢迎、欢迎!”,清脆明快的声音充满感染力,传递着热情,洋溢着喜悦。

行走在文化走廊,刘原如数家珍介绍着中心。“我们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目前,有专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10名,有预约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游戏室等9个功能部室,场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哈哈哈,再试一试,再来一次!”团体辅导室欢声笑语。“这里正在举办心理委员团体辅导活动。”刘原介绍。

“团体辅导又被称为神奇的圆圈,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几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团体成员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团队关系会更和谐,凝聚力也会提升。”刘原说。

交流中得知,刘原是2009年研究生毕业来到渭南师范学院工作的。刚上班被分到化学化工系做辅导员,一接手就是5个专业,8个班,412名学生以及学院的奖助学金工作。怎样才能把学生带好?刘原开动脑子,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学生身上。她采取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QQ空间撰写工作心得日志的办法,与学生勤交流、常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记得第一次接到学校扫雪的通知,刘原听说以前学生参与这种活动不积极,于是她在班级群里这样通知,“宝宝们,下大雪啦!快戴上帽子,拿起工具,叫上你的小伙伴,一起到学院门口来堆雪人吧!4点半,不见不散哦!”通知一发,群里便沸腾起来。不到20分钟,没课的学生就带着好心情和齐全的工具到学院门口集合。不到半个小时,学院门口的路边上就出现了一个个造型各异、神气活现的小雪人以及合影拍照的学生。

再说“彩虹之约”志愿者服务,刘原带着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临渭区西塬,走进三张小学,和小学生一起跳绳、一起做化学实验。刘原他们带着留守儿童,走进学校科技馆、走进渭南博物馆。刘原说,“彩虹之约”,相约于昨天、相见于今天、相续于明天,“彩虹之约”如同爱心桥,大手拉小手,心相通、爱传递。

在一次次行动、一场场相约中,刘原从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成长为一名持证的心理咨询师。“2021年10月我被调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刘原说。

刚到中心,就接到省级标准化中心验收的任务。接到通知时,刘原夜不能寐,对标验收的8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工作缺项还很多。“这是一场硬仗,必须打赢”。刘原对自己提出“硬要求”,“缺什么就补什么,对标建设,把丢了的分一分一分扳回来。”

“迅速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中心场地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与培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宣传……”刘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工作进程。

面对难题,刘原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主动联系省上专家,汇报建设思路,征求意见建议。接下来牵头组建“渭南师范学院心理援助服务”微信群和QQ群;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撰写“渭师心援抗疫征文”;开通“渭南师范学院心理援助热线”;组建“酷暑激扬青春志,心援助力精卫行”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爱心陪伴助力病患康复实践活动……

经过一学期的持续努力,中心变化明显,工作成效显著,但为了确保一次性通过,刘原邀请第三方来参加验收汇报路演。通过实地考查和工作汇报,第三方给出结论,硬件建设到位,活动宣传丰富,资料管理规范,但汇报材料特色不够鲜明,成效不够显著。

怎么办?一个字“改!”刘原一头扎进去,废寝忘食。中午,只见她在办公室,周末,她依旧在办公室,心里只有工作,只想着如何提炼升华汇报材料,修改完善汇报PPT。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们以全省第二的成绩通过了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标准化中心的验收。现在,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提升中心影响力。”刘原信心满满地说。

面对新近获得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刘原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建设陕西省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示范化中心。用新目标、新任务来推动工作,让渭南师范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档升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贡献渭师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