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广交会】四易其址,见证城市变迁_广交会_广州_琶洲

拥有“中国第一展”名号的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因举办地位于广州,常被亲切地称为“广交会”。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经济的“晴雨表”。

在66年的坚守中, 广交会曾经四易其址,历经三大主要时期:海珠广场时期、流花路时期、琶洲时期。侨光路上、流花路旁、珠江南岸,一座座广交会展馆如同一个个里程碑,见证并推动了广州的城市变迁。

广交会展馆的变迁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广交会与广州的城市发展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去年,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琶洲CBD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

广交会曾考虑要移师其他城市

自诞生之日起,广交会便扮演着联结中外商贸的桥梁角色,随着广交会蓬勃发展,场地不足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

为此,广交会四易其址,从中苏友好大厦搬到了侨光路陈列馆,再迁到了起义路陈列馆。1974年,广交会流花展馆落成,此后的30余年间,广交会在这里举办,流花地区也因此迅速发展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国际会展中心。

随着广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与广交会规模的迅猛扩张,流花展馆的承载量也难以满足巨大的会展需求。

1993年,国家外经贸部提出将广交会展馆迁址重建,办成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世界级博览会,并在国内几个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再确定新址。这意味着,当时扎根广州近40年的广交会可能要移师其他城市。于是,1997年,广州给出“进一步”优惠条件,特别提出提前兴建通往广交会展馆的地铁线路。

1999年6月,外经贸部六年来第一次表态,“不反对”地方建新馆。得到国家部委回复,广州马上行动——1999年12月,广州展开琶洲会展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赛,向全球寻找最佳设计。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从此缘定琶洲。

第104届广交会移师琶洲展馆

孙一民向记者回忆,2000年前后的琶洲,还是偏僻的城乡接合部。彼时的流花展馆仍然人声鼎沸,喧嚣繁华,是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缩影。而那时的珠江新城还处在农田转换阶段,天河路商圈也不是如今的高楼林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落地琶洲,背后是广州在谋划城市新发展布局。

孙一民介绍,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决策敲定时,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战略尚未明确,但广州已确定向东南发展的方向,而将广交会展馆从流花商圈落户到琶洲岛的这一大手笔,就是在“东进南拓”这一方向下进行的。

“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始建设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确定广交会一定会落址于此。”在孙一民看来,当时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纳入广州酝酿新发展布局的一步“先手棋”。

孙一民强调,琶洲展馆是广州滨水发展两千年来第一次跨江在珠江南岸建设的大型公共建筑,可见当年的决策所需要的决心与气魄。

展开全文

伴随着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战略的推进, 2001年4月,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展馆)动工兴建。2003年广交会秋交会开始,广交会将部分展区布展于当时新落成的琶洲展馆。2008年,第104届广交会全部移师琶洲展馆,开启广交会发展新纪元。

自此,琶洲展馆以另一个名字为世人所熟知——广交会展馆。琶洲展馆A、B、C三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广交会完成整体搬迁,意味着广交会展馆在当时已成为亚洲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国际会展中心。

广交会整体搬迁之际,琶洲展馆A、B、C三区总占地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34万平方米,远远超过了流花路展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规模。

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与广交会共荣共生,血脉相连。承担着开放之窗功能的广交会对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产业带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会展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州需要思考如何让广交会能够更深层次地带动发展,办得更好更有影响力?于是,打造“24小时永不落幕的广交会”的想法应运而生。

“最初的琶洲西区叫做琶洲电商园区,起因是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广州市政府提出,除了线下广交会,线上我们也可以有一个24小时不落幕的广交会。”孙一民说,基于这样的想法,琶洲西区开始承接这一部分的功能。

2014年,孙一民及其团队参与主持了琶洲西区的规划建设,他和团队开始对琶洲西区进行重新的优化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定了城市地区总设计师制度。

孙一民告诉记者,从一开始电商总部集聚区到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试验区的发展定位在不断升级。

2015年以来,该区域取得长足发展。琶洲西区累计出让地块31宗,引入唯品会、阿里巴巴、腾讯、复星、国美、小米、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建设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规模达782亿元。2020年1至9月,琶洲试验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8.72亿元。

“琶洲代表的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正如广交会的线上开办,构建了全时空交流的场景。20多年前,我们城市开始南拓北优东进西联,而现在我们开始了更广阔时空上的‘优’与‘连’,希望未来越来越多市民能感受到全时空的广交会。”孙一民说。

与此同时,孙一民也期待着,随着琶洲西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琶洲的西区、中区、东区几个片区之间能够达成产业上以及市民生活上的更深层次联动。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何延国

校对:池翠萍

更多新闻↓↓

新快报

,赞 10

关注新快报

● 历时六年拍摄困难家庭圆梦大学;深入报道基层防疫人员“跑楼姐”;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广东各地农村脱贫奔康;寻亲圆梦行动、许愿瓶行动、爱心团年饭等公益活动温暖千家万户……新快报创刊25年,挺膺力行,不负使命,参与公共事务,关注民生福祉,积极记录时代变迁。

● 想获得授权转载,请与后台编辑联系,留下希望获得转载授权的文章题目、转载公众号(包括ID)、联系方式等信息。

新闻线索报料微信:xkb_86

报料邮箱:xkb315@126.com

设为星标

不迷路

点亮 “在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