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桥梁建设的六大问题,中国10大扯犊子高铁站,根本回不了家!_高铁_仙桃_市区

一、影响桥梁建设的区位因素

气候:温度高低,降水多少,光照强弱、有无气象灾害

地形地势:起伏大影响建设成本高。

地质: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会产生破坏,水底淤泥也影响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稳定利于建设和运营。

水文:水深、水面宽度、水体流动、冰期水体盐度。

生物:生物对大桥建设的影响和大桥要保护生物等。

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区域联系、资金、基础设施。

技术:材料、施工方式等克服自然障碍。

二、 大桥、铁路建设难度大的自然因素

展开全文

1、地形地质方面

①、地质条件复杂,如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山高谷深、起伏大,工程量大。

③、地基不稳,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建在珊瑚礁上、淤泥海底或者河底、喀斯特地貌、高山高原或高纬度冻土区、土质松软)。

2、气象气候方面

①、太阳辐射强,易出现晒伤;高温,降水多,湿度大,蚊虫多,易产生疾病,易中暑,施工环境恶劣。

②、多风沙(西北)、湿热、暴雨、 台风(东南沿海)等气象灾害。

3、水文方面

①.洋流经过,潮汐运动方向和流速大,施工难度大;

②.海水盐度高,易使桥墩被腐蚀;

③.雨季河流径流量大,河水暴涨,施工难度大;

④.水文条件复杂,如水域广、海水深、风大浪急、暗流汹涌。

4、生物与生态保护方面

①.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通道

②.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三、大桥、铁路建设难度大的社会经济因素

①、当地经济落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需求少,效益差。

②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原料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

探究题:我国许多地方修建铁路多采用“以桥代路”的原因有哪些?

①降噪。(环境)

②避让良田,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如京沪高铁)

③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切割 。(与城镇关系)

④保证全封闭,保证安全性 。(与人和其他交通关系)

⑤减少环境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被截断 。(环境)如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克服冻土,利于藏羚羊迁徙。

⑥克服冻土等不稳定地质条件,避免路基沉降。(气候和地基)

四、建桥的新技术、新手段

五.桥梁建设对区域的影响

(1)利:缩短运输距离,节省交通成本,缩短出行时间;改善交通条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加强对外交流,有利于维持地区稳定。

(2)弊:影响生物多样性,造成生态破坏;造成环境污染。

六.特种桥

(1)高架路桥

(2)跨海大桥

①S形的优势:S形利于顺应水流方向,减少水流对桥的冲击破坏;桥面弯曲,加大桥体的稳固性,减少横向大风对桥面的破坏,保障行车安全;道路弯曲,可适当降低车速,保障安全。

②桥面拱形的优点:拱形能把桥梁重量产生的压力向两端分散,承受更大的压力,桥面更加稳固,提高通行能力;利于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预留船只航运通道;预留潮水通道;提升设计美感,体现美学价值。

③跨度大的优点:减少桥墩数量,减轻地质复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可以减小对桥下船舶通行的影响,保证通行顺畅;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3)古桥廊桥

浙闽一带沿海地区,采用“睡木沉基”法(即先人工平整河床,把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中作为基底,上铺设石块筑成桥墩)建成桥梁;桥上建廊,以廊护桥。这种建设方法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木材、石料;廊为桥遮雨,可以延长桥的使用寿命;廊可为行人遮阳避雨,实用性强;景观独特,适宜发展旅游业。

桥墩之间横架巨型石板。

来源铁路小报

当前我国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

一些火车站位置离市区

炒鸡远~

坐高铁的时间 > 到市区打车

有些城市的火车站,高铁到站估计只需要半小时,下车后,到市区坐大巴有可能需要70分钟....

高铁票 < 去市区的打的费

一座座的孤站,给了黑车司机以可乘之机,坐高铁可能也就几十块,到站后,打车去市区,一口价120,按人头算!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国内离市中心最远的十大高铁(动车)站。春节肥家希望小伙伴,都表碰到这些站,上帝保佑!

并列No.10

红安西站 & 福安站

距离市中心均为40km左右

红安西站

位于红安南边的“红安西站”:

其实“红安站”在红安县八里湾镇,后来在“红安站”的西面建了一个火车站,起名“红安西站”;但是其实在大的地理位置中,红安西站在红安的南边.....

有网友表示:作为一个本来就不分东西南北的人....我不在乎~

也有人说,这不是逗着玩儿呢么...

福安站

虽然叫福安站,其实这座火车站位于湾坞。

福安没有火车站,有动车站,福安站位于湾坞,距离福安市区38公里。从福安做客车20分钟左右能到。

网友表示:每次坐完动车,还要花15元从火车站坐大巴到市区...肉疼...

No.9

仙桃西站 & 天门山南站

仙桃西站 — 仙桃市区38km

天门山南站 — 天门山市区40km

仙桃西站

天门南站

仙桃西站火车站,距离仙桃市中心40公里!到天门市只有15公里......

隔着江,没有桥的孤站...

更奇葩的是,仙桃西站火车站到仙桃市区,要做60分钟的巴士,到天门市,更是隔着江,没有桥,通行不便...所以怎么到天门?游过去么?

天门市和仙桃市的火车报站都是这样的:到天门的旅客请在仙桃下车,到仙桃的旅客请在天门下车....外地的宝宝表示蓝瘦想哭!

本地宝宝也不好过:天门站坐车的全是仙桃市民,仙桃站坐车的全是天门市民,如果你要去天门,得买仙桃的票,你要去仙桃,得买天门的票。

No.8

盘锦北站 (秦沈客专)

距离市区41km

据称到盘锦市区

外地人打车60元以上

盘锦北站

盘锦北站是一座孤站,除了车站,周边连一座旅店都没有。

盘锦北站距离市区41公里,打车外地人60元以上。

白天有公交,但车次极少,就2辆车。分别到火车站和市区。

小编好奇:工作人员怎么上下班?

No.7

惠州南站(厦深线)

距离市区42km

坐大巴到惠州市区65分钟

惠州南站

惠州南站 — 惠州市区,坐大巴需要65分钟。

No.6

金山北站 (沪杭高铁)

距离金山石化44km

金山北站

下面就是我大魔都的金山北站,位于枫泾以东,大荒站一个。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据网友说,说是金山,其实下车要去金山还要在朱泾转车。

No.5

深圳坪山站 (厦深线)

距离深圳市区 45km

深圳坪山站

好在名称误导性不强,而且下一站就是深圳北站,如果按照原先名称深圳东站那足以忽悠很多人了.

有一说:这本来就不是给深圳服务的车站,就是给坪山用。

No.4

海宁西站(沪杭)

距离市区47km

坐大巴到海宁市区60多分钟

海宁西站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许村镇报国村沈士大道以西,从海宁西坐T131到海宁市区要一个小时。

这是个传奇的车站,在当年沪杭高铁建设时期,施工已经架起了梁。最后却在地方的努力下,又重新接地造站,这就是海宁西站。海宁西站在投入使用后,虽然每天经停的车次不少,但由于位置偏僻,客流一直不理想。

No.3

阳泉北站(石太)

距离市区48km

坐大巴到阳泉市50元一人

阳泉北站

上图为不能直视的阳泉北站

阳泉北站位于盂县境内,在火车吧被视为神站某泉北,自从阳泉北开通,阳泉站普速也几乎没了

从阳泉北站— 阳泉市区,就算平常坐摆渡的大巴,也要75分钟...

据网友称:某年春节前阳泉下雪了,摆渡大巴停运了,黑出租到阳泉50元一人(一说120元不打表)。

No.2

巴东站 (宜万线)

距离县城95km

(由于隧道整治,动车组开行暂缓到年中 )

巴东站

巴东站位于野三关境内 大批去巴东县城的乘客在建始火车站下火车。

其实野三关到县城不是很远,主要是山路弯多导致路途遥远。

No.1

孝感北站(京港高铁)

距离孝感市区99km

打车到孝感市区300元

孝感北站

其实比起当年兰新线敦煌站来说还是相对近的

车站位于邻近河南的大悟县境内,打车到孝感市区300元。

微博上几乎天天看到有人到孝感市区误买了去孝感北的票,其实去孝感市区到武汉还算近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名称和名称不符,地理位置又如此偏僻的火车站呢?原因其实就三个:

虽然这些火车站到市区的距离,远的离谱。但是逢年过节,尤其春运,依然一票难求。。。。

附见闻君一篇旧文:

为什么很多高铁站都离市中心很远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国外的高铁站多数都建在市中心,而中国的高铁站很多都建在偏远的市区,换乘起来非常不方便,影响了高铁客流的增长。

是不是因为中国人好大喜功,喜欢追求最大,中国最大、亚洲最大,甚至世界最大?

这里面有一个误区需要首先澄清,那就是日本、欧美的很多高铁站开始建设的时候也不在市中心,而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高铁本身巨大的带动作用,让高铁站周围发展成为繁华的市中心。

如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日本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1964年开通运营,全线共设东京、品川、新横浜、小田原、热海、三岛、新富士、静冈、挂川、浜松、丰桥、三河安城、名古屋、岐阜羽岛、米原、京都、新大阪17个站。其中新横浜、新富士、三河安城、岐阜羽岛、新大阪等5个站点均建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区位置,其中岐阜羽岛站,车站距离岐阜县的两大城市大垣市和岐阜市,距离都超过了10公里,属于非常尴尬的中间地带。

此外东北新干线(东京—新青森)有8座建在郊区、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5座建在郊区、山阳新干线(新大阪—博多)9座车站建在郊区、九州新干线(博多—鹿儿岛)5座车站建在郊区。

市郊与市中心也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很多没有建在市中心的高铁站,现在也已经在市中心了。日本选择在高铁站点或者周边枢纽区进行城市开发,逐渐在周边形成包括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城市中心区。如新宿站与东京站,都已经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但是,必须承认中国建在偏僻位置的高铁站比例远高于日本或者欧洲。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建设成本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市区的地价都比较高,人口密度也非常大,拆迁起来难度不可想象。

这个原因不用多做解释,大家都能明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乘坐高铁的人员也远超国外,所以中国高铁站的规模、站台数量,售票厅、候车室的规模,都是国外所无法比拟的。如北京南站有13个站台、23条到发线,上海虹桥站有16个站台、30条到发线,其规模都是日本东京站的两倍有余。其他如郑州东站、南京南站均是如此,如此大的规模,如果不是老站点有足够的土地储备,而是需要建设新站,在市场中心征地拆迁,其成本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是环保噪音方面的考虑。铁路运行肯定就会产生噪音问题,对居住在线路以及车站周围的居民造成困扰。对于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列车而言,其产生的噪音与振动比一般的铁路通常会更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也对高铁站点的设置产生很大影响。

如2014年年初开工的京沈高铁,原计划2009年开工,2013年开通运营。原设计方案的始发站设在重要交通枢纽北京站。然而,京沈高铁进出北京一段线路要穿越密集住宅区,沿线居民因担心京沈高铁会带来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一直在“维权”,项目环评因而未能通过。经过数次修改,最终京沈高铁的始发站设在了偏远的星火站。5年过去了,京沈高铁的投资预算总额也增加到了1245亿元,比5年前增加了545亿元。

第三,是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选择问题,也是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博弈的问题。对于铁路部门而言,当然高铁站建在市中心是最有利的,方便乘客乘车,也有利于客流的增长。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则有另外的考虑,他们更希望在城市外围选地。因为卖地是中国大陆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在郊区建设高铁站,可以给周边土地带来升值效应。而且新的高铁站的建设能够带动周边发展,大范围吸纳劳动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当地创造了产值,也迎合地方对建设与发展的成就的需求,因此,地方政府也往往对高铁设站于郊区持欢迎的态度。

其实,新建高铁站的偏远并不是非常大的问题,关键问题还是交通接驳,只要交通接驳跟上了,大铁路与地铁、公交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大部分乘客都是能够理解新建高铁站的选址的。

更何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新建高铁站的周边在5—10年的时间都会发展起来,成为繁华之地。

更多资料资源,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