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因不写作业被父亲丢火车站乞讨:别把“羞辱”美化为教育_孩子_羞辱_教育

前最近有个"小男孩被父亲凌晨丢火车站乞讨"的新闻上了热搜,讲的是一位上海小男孩因经常不写作业被老师投诉,父亲一怒之下将孩子带到了火车站让其进行乞讨。

各路网友各执己见,有人说这位父亲做得好,因为他们也有过被孩子暴虐的经历,表示特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更多的网友认为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是在意气用事,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羞辱"之上。

现在的许多孩子确实让家长很不省心,听我妈妈说,我姨妈的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十二岁),经常逃课去网吧游乐场玩,为了向我姨妈要玩乐的钱,甚至去到她工作的超市耍滑打闹,由于我姨妈当时身上没带钱,他们要求她停止上班回家去拿,我姨妈不同意,他们当场将一个货架推翻了。

姨妈为此丢了工作,还赔了钱。姨夫气得将两个孩子脱掉上衣(其中有一个是女孩子),让他们站在门口背书,背不好不准回家。

很显然我姨夫和那位上海父亲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问题,他们对于"惩罚孩子"没有一个合理的衡量度,把"羞辱"当成了"教育"。

现在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容易产生误解,即到底应不应该惩罚孩子,或者说,怎样惩罚孩子才是正确的?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又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说:"惩罚不能阻止孩子不好的行为,它只能使孩子在做坏事时变得更加小心,更有隐蔽而不易被察觉。"

个人觉得惩罚孩子是无可厚非的,只要掌握好一个度。更要弄清楚"惩罚"和"羞辱"之间的分界点。大多数父母惩罚孩子往往是带着一腔怒火,带着情绪去处罚孩子的,这就很容易将行为极端化。

许多父母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会将自己极端行为的原因归结为"教育",美名曰"我也是为了孩子好"。更可怕的是,这种奇葩的"教育模式"不仅仅出现在孩子家中,还可能出现在校园中。

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奇葩案例出现了:让孩子乞讨;让孩子下跪;让孩子当众"演说"自己的"罪行"……

这种"羞辱式教育"会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孩子身体上的伤害,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要好好行动起来,避免这种"教育方式",改善自家的教育模式,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

展开全文

"羞辱式教育"的起因

源自孩子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的全面覆盖,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虚拟世界的诱惑不但对90后影响至深,对于21世纪出生的孩子同样具有巨大的威力。

在这个"不出门亦可知遍天下事"的时代,孩子通过网络认识到了许多事,但由于他们见识的不多,眼界较窄,看待事物容易钻牛角尖。比如他们觉得自己各种想法是成熟的,觉得父母对他们的要求跟自己想要的差距太大,这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普遍压力都比较大,无论是家里的期望还是学校的作业轰炸,都容易让他们对生活感到力不从心。而对于学业这方面的"论战",往往是孩子被"羞辱式教育"的导火索。

源自父母

我们都知道"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可当火气真正上来时,又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看到孩子闯祸时,我们不妨先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好好想想如何处理事情。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他能清楚地感觉到父母是否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惩罚他"的,若父母仅仅是带着愤怒的心情用极端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对这一次"教育"留下的唯一印象只有恐惧。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最好是像朋友一样。我们要尊重并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孩子一起玩耍,聊天,耐心告诉他他的每一个打算都有什么利弊。

这一点演员吴尊对他女儿的教育堪称典范。

吴尊教育女儿的时候,耐心与智慧并存:女儿不想起床,吴尊就拿糖果"诱惑"她,当女儿想吃过多甜食时他会鉴定而有耐心地告诉女儿吃完会长蛀牙,会被妈妈骂。

子不教父之过。日本畅销书作家伊坂幸太郎也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我就觉得太可怕啦!许多人都是来不及准备,就当了孩子的爸爸妈妈。无论你的"父母技能"修炼到多少级,当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就要学会尊重孩子,任何父母都没有羞辱孩子的权利。

源自学校

关于学校体罚的新闻并不鲜见,像许多父母一样,很多老师体罚孩子的理由也是:为学生好。

近年来老师体罚学生的方式也花样百出:打脸,面壁,打屁股,让学生到讲台上大声读:我是笨蛋。本来这些惩罚问题也不算大,严就严重在这些体罚都是当众执行的,若孩子心理素质强大还好,碰上心灵脆弱的,还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我国已经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但难保有些老师明知故犯。这些人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外,还认为体罚学生是一种快速且有效的改正课堂秩序的措施。

要我说,其实体罚学生这种"教育方法"大可不必用到,为人师表,不能将学生教育好是老师的无能,不尊重学生更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在这个世界闯荡多年,我们有一万种让学生信服的方式,毕竟谁当初没当过学生呢?

惩罚不等于羞辱

1.何为正确的处罚

处罚孩子应该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

给孩子建立一套规矩,让他清楚犯什么样的错误就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对孩子进行惩罚前,要给他进行分析,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了,让他承诺以后不会再犯。如有下次,惩罚加倍。

对孩子的惩罚可以是拖地洗碗这种家务活,或者给他列一个"一个月不犯错奖励清单",上面填满他想要的东西。犯一项错误,比如说某天作业没有完成,根据没有完成的程度扣除相应的礼物。

总而言之,无论你的措施是怎样的,都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即使是在亲戚面前。

2.父母的行为是否构成羞辱

关于父母的行为是否对孩子构成羞辱这一点很容易判断,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即使他们已经70多岁)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你屁股,或者当众打你耳光,你心里什么感觉?

容易对孩子造成羞辱的不只有行为,还有表情和语言。有些父母喜欢在外炫耀自己的儿女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父母则恰恰相反,喜欢用贬低孩子来表达自己的"谦虚",比方对外人讲自己孩子多么懒,多么笨,特别是孩子也在场的时候。殊不知这也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想知道此时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吗?借用薛之谦的一句"名言"就是:你神经病啊!我不要面子的啊?

别把"羞辱"美化为教育

别把"羞辱"美化成教育,"羞辱"是与教育相悖的词。关于教育这一门课,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任何人无论以何种理由对孩子进行辱骂、伤害自尊的惩罚,他都是打着"教育"的幌子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即使他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长期对孩子进行这种"羞辱式教育",会让孩子形成两种极端的心理模式:一是对待别人的羞辱毫无原则地忍让,形成一种怯弱的心理,在遭到别人的欺负时不敢反抗;二是孩子容易将这种"被欺负"的负面情绪报复在其他孩子身上,形成校园暴力。

无论哪种,对孩子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对于文章开头那位父亲,我想说:孩子的错你有一半的责任。虽然你内心是想为了孩子好,但你的行为却并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结果。你的做法伤害到孩子自尊心了。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