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肝救子 父亲1个月减20斤_强强_瑞金_手术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父亲 强强 瑞金 手术

39岁的父亲为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儿子强强(化名)捐肝,减重足足20斤,不久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完成了一场儿童亲体肝移植手术,13个月的孩子重获新生。

肝移植是唯一选择

因出生后黄疸居高不下,强强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会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

家属透露,强强曾在当地医院做了葛西手术(即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因葛西森夫教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而得名),但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医生透露,葛西手术只是一种过渡性治疗,肝移植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父母带强强来到了瑞金医院腹部器官移植中心,找到了中心主任史燕军团队求治。

39岁的爸爸是肝源提供者,但他不但有轻度脂肪肝,还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强强等着做手术,没想到我自己查出一堆毛病,自责又担心。所幸瑞金有很强的内分泌科和高血压团队,为我制定了详尽的调理方案,很快便控制好了我的血压和血糖。我下定决心,努力减重,在1个月内从150斤减到了130斤。”

情况稳定后,强强爸爸又被快速安排做了肝脏CT三维重建,进行术前切面规划,确定了肝脏切除体积大小和路径,提前“演练”,为手术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手术奋战12小时

史燕军主任团队协同医院近十位多学科专家严密会诊,为强强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日,医生先在强强爸爸体内顺利取下约200克左外侧叶肝脏,随后在后台对供肝进行灌洗修整,运送至强强手术室,整个过程衔接顺畅、配合密切。因为是婴儿,强强的动脉血管直径不到2毫米,用来缝合血管的缝合线比头发丝还要细,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史燕军将肝脏的动脉、静脉、胆管和原有的血管和肠道一一吻合,历经12小时的奋战,手术圆满成功。

术后,重症医学科为强强制订了详细的监护治疗方案,24小时密切监护强强生命体征、液体管理、肝脏指标等动态变化。超声科在术后每天对移植肝脏的血流进行动态监测,药剂科、营养科全力支持,护理团队精心护理……

14天后,父子俩顺利出院。随访时,强强各项指标正常,“小黄人”重获新生,父母喜极而泣。

史燕军透露,中心还将开展胰腺、胰岛、小肠等多器官移植等临床诊疗,让更多糖尿病肾病及肠道功能衰竭的患者获益。此外,对于家庭贫困的患儿,还可通过瑞金医院“广聚善爱”儿童肝移植专项慈善基金给予一定的医药费用减免,让更多家庭迎来新的希望。

作者:左妍/祁洁

来源:新民晚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