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残月照琼楼,渐霜风凄洗清秋,求下联?下联:潇潇暮雨洗清秋,有什么上联_潇潇_上联_江天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洗清秋 潇潇 上联 江天

本文目录

  • 上联:残月照琼楼,渐霜风凄洗清秋,求下联
  • 下联:潇潇暮雨洗清秋,有什么上联
  • 形容清秋的句子
  • 柳永的《八声甘州》为什么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

上联:残月照琼楼,渐霜风凄洗清秋,求下联

上联:残月照琼楼,渐霜风凄洗清秋

下联:夕阳落柴屋,生炉火红飘酒香

下联:潇潇暮雨洗清秋,有什么上联

上联:默默寒风吹波澜,下联:潇潇暮雨洗清秋。

形容清秋的句子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译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译文: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柳永的《八声甘州》为什么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 此词主要抒发的是羁旅悲秋和相思愁恨。

2. 上片写景为主。

起片先从远景入手,以暮雨、霜风、江流为物象,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为物象,描绘了骤雨冲洗后的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极力铺垫了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

过片从近景入手,以 “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以“物华休”和“长江水无语东流”,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逐步注入情感。表达了词人内心惆怅和悲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3. 下片主要写情。

起片采用直陈的笔法,用 “归思难收”、“游宦淹留”的情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结片以“妆楼颙望”、“倚栏凝愁”的景语,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而且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

4. 柳永的这篇《八声甘州》,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因此,柳永的《八声甘州》被苏东坡慧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