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5年的埃安,真的值1000亿吗?
01
车企全面战争
2023,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开年就来了个重磅炸弹:特斯拉降价到历史最低。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国产车型降价,两款车型已降至历史最低价。
其中,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此前,这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分别为26.59万元和28.89万元。
特斯拉的操作,拉开车市价格战的序幕。
东风旗下东风本田、东风风神、东风日产、岚图、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富康等7个汽车品牌在湖北开启限时降价活动,政企联合补贴后最大降幅达到9万元。
比亚迪汽车也官宣,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宋PLUS车系下订即可尊享88元抵扣6888元购车款,海豹下订即可尊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
此举相当于为两款爆款车型直接降价6800元和8800元。
随后,长安汽车宣布加入降价潮,对旗下畅销车型长安深蓝SL0直接补贴2.2万元现金,限量1万辆,补贴后起售价不足15万元。
再有,奇瑞集团发布百亿惠民购车季活动,旗下包括奇瑞、捷途、奇瑞新能源等车型推出官方直降优惠,活动范围为全国
目前已有超过30个汽车品牌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场价格战,甚至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
宝马、奔驰、奥迪等等高端车,在这场价格混战里一个都没落下。
祸福两相依、冰火两重天。“马太效应”威力突显。
国内新能源市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全年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
但也迎来了一个“最坏的时代”,行业加速出清,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肯定要被淘汰了。
02
广州闯出一个千亿独角兽
就在其他车企用越来越低的售价互相攻伐的时候,广州一家车企正在悄悄地干一件大事。
前段时间,福布斯发布的2022年中国内地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赫然出现一家广州企业,高居榜首
——广汽埃安,以超过1000亿的估值成为2022年新晋“独角兽之王”。
埃安的混改,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尤其在去年出现了重大进展。
记得去年9月那会儿,广汽埃安发布消息称,广汽埃安创立大会正式召开,宣布广汽埃安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广汽埃安股份制改革已完成,距离IPO更近一步。
今年3月30日,广汽集团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曾庆洪更是直接点明:
广汽埃安、如祺出行等分拆上市,符合广汽股东长期利益。
根据他的说法:
“今年除了推进广汽埃安的分拆上市外,还将加快推进如祺出行、巨湾技研的资本运作。”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在今年底埃安就有可能完成上市动作,成为广州又一家千亿级的上市公司!
混改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近年来联通和奇瑞都采用过。
某些国企引入第三方战略投资者,有制度优化的考虑,可以激活企业内部竞争力;第二层意味是利用股东方资源一起做大,比如联通利用腾讯资源强化了用户黏性。
但从以往案例来看,混改往往有救命招数的色彩,是不得已而为之。相比之下,广汽对埃安的混改属于厚积薄发、主动出击,要通过上市闯出一片新路。
这从资本市场的反应就能看出。目前给埃安的估值大约是1000亿左右,但你看市场的表现,也许1000亿还算低估了。
被视为上市前最重要动作的那次混改,一共吸引了53名投资者,不乏老面孔。譬如广汽的老股东们,汇垠天粤、广州产投是广汽十大股东之一。
同时,还得到众多广州地方产业投资机构的支持,包括番禺产投、粤港澳产融、粤科集团、汇垠天粤、广州工控、越秀产业基金、恒健控股、南粤基金、智都集团等。
一些广东知名民营资本也参与了埃安的融资。
除了美的“少东家”何剑锋创立的盈峰资本,还有房产大亨的身影——周泽荣的侨鑫金融集团。周泽荣早期从澳大利亚回国后主要投资广东房地产,开发了广州国际贸易中心、汇景新城等项目。
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科达等上游原材料企业这回也投了埃安。赣锋锂业自不待言,属于国内顶级的锂材料供应商,寒锐钴业也是钴资源头部企业。
在智能网联领域,国内顶尖半导体企业中芯聚源,和本土头部芯片企业广州粤芯加入埃安的股权融资。
还有专注投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业务的头部大咖中交资本等科技企业的加入,看样子会助力埃安无人驾驶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存储第一股”朗科科技虽然没有直接投资埃安,但是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认购对应的出资额,由新意资本注资埃安。
相比于零跑汽车的上市股价即破发,市值迅速遭遇腰斩的窘迫而言,广汽埃安成了场外资本追逐的新宠儿。
大家都在抢投埃安!
在车企大乱斗的今天,闯出的这个2023最大独角兽,广汽确实超预期了。
03
埃安到底值不值1000亿?
一家车企的新能源子公司,要分拆出来在A股上市,这是以前少有的事情。
这在业内俗称“A拆A”,至今在汽车行业鲜有成功案例。显然,广汽埃安,想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市场对于埃安的关注反而不是能不能上,而是到底值多少?值不值得投?
埃安相对于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来说,有个最明显的特征
——难得一见的混合体。
在所有制上,埃安的混改属于“国私混改”;在产品与供应链上,埃安属于“新老混合”。
“不新不旧”很有可能是埃安能在以后的市场上立足的最大资本——能在“新旧势力”两边获取到最大的资源和利益,堪称杀手锏。
自古以来,能够做到两头通吃、左右逢源的人,大都不会混得太差。
相比于一汽、上汽,1997年6月成立的广汽可能没那么悠久的历史,然而短短二十多年,已经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在新能源转型中,广汽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称得上霹雳手段。
混改的埃安,引入战投,择机上市,仅用了一年零一个月便完成,速度之快,在国企中堪称典范。
以油养电,广汽最好的资源都给了埃安。
混改的重组方案中,广汽集团将广汽研究院的新能源中心划给埃安,埃安的技术有了充足的保障。本次广汽埃安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广汽埃安员工持股及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持股合计持股比例为4.55%,建立广汽埃安长效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让广汽埃安在与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新造车企的人才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股权激励方案中,将埃安679名员工以及广汽研究院的115名核心科技人员纳入激励范围,大手笔的股权激励为埃安留住了人才。
另外,埃安想要独立运营就需要有自己的产能工厂,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后,其位于广州的汽车工厂转交给了埃安,改名为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二期扩能项目,标准产能达20万辆/年。
要钱给钱,要技术给技术,要人才给人才,要产能给产能,广汽集团对埃安的偏爱,早已溢出纸面。
依靠广汽这个传统车企的强大供应链和技术储备,在产品力和研发能力方面,几乎完全碾压了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
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方面,广汽相应加强了在芯片领域的布局,例如注资粤芯半导体、地平线、宸境科技等芯片和智能网联供应商企业。
在非常关键的动力电池方面,广汽自己研发了对标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弹匣电池,以及更高能量密度的海绵硅负极电池,最近广汽埃安自研的动力电池试制线也在建设当中。
从供应链来看,埃安隐隐有对标比亚迪的趋势,势要打通全产业链。而这也是埃安作为“不新不旧”车企优势最大的一点。
过去两年,大部分新能源企业的产品交付,都饱受芯片短缺、疫情等因素困扰。但这其中,埃安所受的影响并不大——
在强大的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支持下,有效规避了类似风险。
所以,最近两年其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2022年,埃安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26%,达到27.1万辆,刷新历年来销量增速纪录。实际上,这已是埃安连续两年实现销量翻番了。
早在2021年,也就是埃安品牌独立后的第一年,其全年销量便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达到12.37万辆,同比增长119%。
曾经凭借先发优势一度引领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们逐渐失去头部光环,取而代之的是多极化与群雄并起的发展态势,这让有着传统汽车集团背景出身的新能源车企有了更多逆袭与进阶的机会,埃安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进入全新的阶段,对于埃安这种护城河宽广的企业来说更像是几个脱胎换骨的契机。
40年时间里,汽车行业积蓄了巨大的民族情绪,找不到出口,找不到载体,只能如暗流般涌动。
不难想见,谁能颠覆汽车行业的现有格局,都将被这股情绪拥上神坛,一如昔日丰田之于日本,现代之于韩国,或是华为之于中国。
这一次,我看好埃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