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鄂伦春族山下定居70周年 致敬最后的猎人_鄂伦春_鄂伦春族_猎刀

座 标 :黑龙江 大兴安岭 塔河

故事主人:鄂伦春文化传承人 最后的猎人 郭宝林

从哈尔滨通往漠河的列车途中,有一站叫“十八站”,曾经是往返老金沟金矿一带的驿站,如今是鄂伦春族定居的小镇。从这站下车,往012乡道向东一点就能看到鄂伦春族的民俗馆,馆里有一对老夫妻-郭爷爷和葛奶奶,是鄂伦春族最后的猎人,如果旅途中能去看看他们,二老一定会很开心的。

从山上到山下的七十年

鄂伦春族是个古老的渔猎民族,印象中他们头带鹿角,身穿皮袄,扛着猎枪很神秘的样子。这个民族世居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一带额尔古纳河分支流域,以打渔和狩猎为生,再用猎物到山下换取粮食和日用品。1953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走出深山,定居到塔河县十八站、呼玛县白银纳、黑河市爱辉区、鄂伦春自治旗的阿里河镇等几个镇子。

今年正值鄂伦春人下山定居70周年,曾经作为猎人的他们,孤寂、认生、不喜欢与外人接触,70年后的他们学习汉族的种植农耕技术,生活习惯和性格早已融入环境,很多人尝试着开展文化艺术、畜牧和旅游业,有人经营民宿,有人建起自己的小工厂,如今再去家里做客,他们一定拿出最好的美酒美食热情招待你。

展开全文

最后的猎人:郭宝林的文化馆

郭宝林爷爷年近80岁高龄,是鄂伦春为数不多的老猎人之一,他和老伴儿葛奶奶开了一家民俗文化馆,向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鄂伦春族的艺术珍品和文化:不用一颗钉子的桦树船、狍子皮做的大袄、野生动物标本、猎枪猎刀、以及当年的老照片。

有把漂亮的猎刀很吸引人眼球,刀鞘用白桦树丫子制成,雕刻出花纹,刀锋犀利。猎刀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很重要,一旦遇到危险来不及射击,拔出猎刀就要与猛兽搏斗;露营荒野时,用它挖山泉、剥兽皮、砍骨、剔肉;搭架“斜仁柱”时,用它砍树削枝,剥桦树皮,即便吃饭他们也是用猎刀把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扎着放进嘴里。鄂伦春人对猎刀的感情很深,平时会精心保养。

老话说,鄂伦春人就是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一把刀,一把陪伴主人多年的刀,都是历经了岁月有故事的刀。如果你对鄂伦春文化感兴趣,郭爷爷和葛奶奶就会特别高兴不厌其烦地一直讲,他们肚子里的故事可多了,兴致来了还会给你讲他年青时猎熊瞎子、被野猪追的故事。

老猎人趣事,谈及鄂伦春族的文化信仰

郭爷爷说,每个老猎手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狩猎经验,他们能根据野兽的踪迹,判断出动物活动的方向,经验再丰富一些的,能根据脚印判断出动物的公母,公的脚印深,母的脚印浅,走路的方式也不一样。看动物行走的方向就知道它要去哪里,去干什么,跟着风寻过去,十有八九能猎到。猎到的食物大家平分,不可贪婪,不可挥霍。

多年前有位导演拍过一部纪录片叫《最后的山神》,记录鄂伦春人最后一代猎人孟金福和妻子在山里的真实生活。记得片中有个画面,孟金福好几天没有打到猎物了,于是他跑到山神像面前祭拜,祈求山神保佑赐予他食物。因为他全身上下没有东西可以祭祀了,他就把嘴里的烟放到了山神像嘴里,因为这是他除了衣服和捕猎工具之外唯一拿的出来的东西,那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郭爷爷说这是正常的,鄂伦春人对大山有着深刻的感情和眷恋,他们信仰、敬畏大自然,也敬畏神灵,遵循生命的繁衍规则。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是:打大不打小、打公不打母,不准打正在交配中的动物。狍子的公母能看出来,母的头上没有角,公的才有角。如果没有这个规矩,山上的野兽早就打光了。他们认为能猎到猎物是神灵和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要通过祭祀把所得之物再回馈给大自然。因此鄂伦春族的祭祀活动特别多,春祭、祭月亮、祭火神、篝火节等等,每年的6月18日篝火节这天,大家点燃篝火围着火堆欢歌舞蹈,欢庆万物生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来凑凑热闹。

从“斜仁柱”到“木克楞”

郭爷爷家住的小木屋很漂亮,当地叫“木克楞”,是北方典型的民族风格的房屋,用原木叠摞而成,结实耐用、冬暖夏凉、百年不倒。

郭爷爷说当年在山里住的房子叫“斜仁柱”,就是用树枝交差着支成锥型的架子,跟帐篷差不多,外面裹上桦树皮或兽皮,防雨防风,屋内燃火取暖,这么设计房子便于拆卸,随时可以搬家。自从定居山下后,家家住进了“木克楞”,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最后的猎人的最后

郭爷爷这代人是鄂伦春族最后的猎人,即便没有了山林,一身的手艺要传承下去。他会用桦树皮做皮筏,会做“撮罗子”,会做皮袍子。做为文化传承人,郭爷爷不遗余力的要将这些传统手艺和本族文化传承后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