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织纹螺生长旺季
有些人会到海边采摘食用它们
但织纹螺有“夏日杀手”之称
对此,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文提醒
市民勿采、勿食织纹螺
谨防食物中毒
什么是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尾部较尖,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每年4-8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
展开全文
也是食用织纹螺导致中毒的高发期
近年来
在我省的莆田市荔城区、
罗源县、连江县、霞浦县、
仙游县、福安市等多地
均有发生过因食用织纹螺
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织纹螺为何有毒?
织纹螺本身无毒,但常因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其含有的毒素经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破坏分解。
其中,常年毒性大的织纹螺为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季节性有毒的织纹螺为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疣织纹螺、花织纹螺、素面织纹螺和橡子织纹螺等。
市民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轻者口舌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死亡。
织纹螺中毒还具有一定潜伏期,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
去年6月
福州晚报《一碗海螺汤 毒倒夫妻俩》一文
报道了连江一对夫妇
因食用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
双双被送进医院的事件
福建省疾控中心曾发文提醒
我省常见发生麻痹性贝毒中毒的贝类有
织纹螺、贻贝和牡蛎
多发生在4月至10月气温高的季节
麻痹性贝毒耐高温
通常烹调方式无法去毒
对此,国家卫生部在2012年7月20日发布的《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中明确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市民误食织纹螺怎么办?
附一医院急诊医生提醒,市民如果误食织纹螺,出现中毒症状,应该尽快催吐,并到医院进行洗胃、导泻、补液、利尿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还需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治疗。
若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情况,往往提示中毒严重有生命危险,应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处理。
福州海渔部门提醒
市民切勿擅自前往
海边采捕贩售织纹螺
出外用餐不要食用织纹螺
若发现有经营者采购、
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
请立即拨打12315或12345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记者 郑瑞洋
来源:福州晚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