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曝光,效果图抢先看_中国_世博会_书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中国贸促会于4月26日上午举行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发布了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方案。

入口夜景效果图

王琳洁应询表示,世博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之一,是展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加强彼此理解、扩大相互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平台。中国贸促会作为中国参与世博会事务的主管部门,已组织中国馆在海外参展16次,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日益开放和绚丽多彩的中国。

西北侧效果图

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办。王琳洁介绍,中国贸促会正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建设。中国贸促会从2022年4月开始面向全国征集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组织建筑、艺术、文化等领域专家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中华书简”为外观的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

展开全文

西南侧效果图

王琳洁介绍,“中华书简”是一座以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为外观的竹黄色建筑,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文化气息,突出阐发中华文化发乎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建筑外立面在温润华美的书简上镌刻诗词歌赋,描画山水意境,与馆前墨池竹影的园林景观浑然一体,为观众带来独特的参观体验。

夜景效果图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融合了竹子、汉字、书卷三个主要元素,展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其中,竹子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元素,中国人喜竹、种竹、爱竹,同时竹子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生态建筑材料,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真草隶篆,都在向世界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丰富信息和独特魅力。书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昭示着中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

整体效果图

王琳洁介绍,中国馆内部延续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并将其与现代展览建筑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展示空间犹如文明演进,从历史走向未来。封闭的无柱展厅与自然采光空间巧妙结合,虚实相生,既便于布展,又在观览中营造人与自然互动的美妙感受,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主入口效果图

她表示,此次世博会中国馆将以文化展示和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民间友好和民心相通,促进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