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019年社保年终盘点:7大新变化,事关每一个人,望周知!_缴费_社保_养老金

文章/超老师分类/社保学院字数/4676字阅读/约3分钟如果说2011年国家颁布《社会保险法》,标志着社保进入强制缴纳、有法可依的时代;那2019年一定是社保改革、互联网+的元年,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2019年社保发生了哪十大变化?

第一,社保费征收部门改变;

2018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社保由税务征收,意味着什么?

因为,地税之前只是替社保局代收社保费的这么一个角色,说白了就是“帮别人数钱的”。所以,之前在社保征收方面可能抓得没那么紧。公司有没有交社保,税局可能比对起来困难;或者都按最低标准去交,税局也就默许了,反正不是自己的孩子,这么操心干嘛呢,交了总比没交好对吧?社保局可能也是拿地税局收的社保钱手短,你收多少过来就拿多少,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收社保费就好像变成自家孩子、自家的事了,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再说了之前地税局要把社保信息和交个税的工资比对起来,费劲!还得从社保局那里共享信息,现在好了,个税申报在税务局,社保缴费也在税务局,想怎么比对就怎么比对。

所以,企业再想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或者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估计就难逃法网了,员工的社保权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保障!

展开全文

第二,医疗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

2019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明确“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两项保险合并实施的总体思路。

医疗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有什么影响?

1.对于公司而言:

在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上,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原两项保险缴费基数不一致的,统一按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核定新的缴费基数,总体来讲,相当于给企业又减负了,降低了生育保险的缴费。

2.对于个人而言:

生育津贴福利待遇基本保持不变,生育津贴=生产当月本人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度所有参保人生育保险的平均缴费基数/30*产假天数;

以正常生育,无难产和多胞胎情况的唐女士为例,生育当月用人单位上一年度所有参保人生育保险的平均缴费基数为8000元,则唐女士的生育津贴:8000÷30×128=34133元;

第三,社保费率降低;

1.养老保险费率降低;

从2019年5月1日起,30个省份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降至16%;浙江、广东两省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也降至16%(浙江、广东两省企业养老保险单位费率为14%,低于规定的16%,所以保持不变!)。

以北京市缴费基数为8000元的员工为例,2019年4月份单位的养老保险缴费为8000x19%=1520元,2019年5月份开始单位的养老保险缴费就为8000x16%=1280元,相当于一个员工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就节约240元/月,若是100人8000元缴费基数的员工,养老保险就节约28.8万元/年。

2.失业保险费率继续降低;

2019年5月1日,符合条件的26个省份明确将原定执行至2019年4月30日的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长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

为什么还有6各省份没有继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

失业保险要不要继续降低的参考标准是:截止到2018年底,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继续执行费率下调20%的政策,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统筹地区继续执行费率下调50%的政策;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低于18个月后,停止下调。

第四,社保缴费基数降低;

自2019年5月1日起,将使用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的旧模式,改用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新模式。

同时,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收入低的可选择低缴费基数,以减轻缴费负担,增加持续参保能力;收入高的可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以便自己退休后获得较高水平的养老金,符合“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

以北京市为例,2018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4258元,以此推出的社平工资月均值是7855元,以此来核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即缴费基数上限应当是23565元,缴费基数下限是3613元。

可能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一社平工资很高,但实际上跟2018年的社平缴费基数相比还是有所降低的。2018年北京市人社部门和统计部门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因为2018年看的是2017年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第五,医保个人账户取消,但医保报销比例提高;

2019年5月1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当中有一条规定: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

另外,《通知》指明,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在2018年人均筹资标准上增加15元);

降低并统一城乡居民参保人大病保险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低于该比例的,可不做调整;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

加大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贫困人口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第六,2019年养老金涨幅在5%左右;

养老金标准在经历了11次10%左右的涨幅之后,从2016年开始降低,执行的是按6.5%左右增幅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而2017年的涨幅进一步下调至5.5%,2018年涨幅约为5%。

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一般分为固定增长和挂钩增长两个板块。

所谓固定增长,也就是不管办理退休时养老金是多少,以北京市2019年为例,每月固定增长50元养老金;

所谓挂钩增长,分为与【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挂钩、与养老金绝对值挂钩和退休年龄挂钩】。

以北京市2018年办理完退休5年,养老保险缴费20年,领到3800元/月的宋先生为例,2019年养老金上涨后为:固定增长50元,缴费年限增长60元,绝对值增长65元,年龄增长40元。宋先生合计月养老金增长315元,涨后为4015元/月,月养老金年增幅约为5.6%。

第七,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9月15日正式上线,快来看一下你可以解锁哪些社保新功能?

1.社保转移更便捷;

换工作到异地,原工作地的社保查询和转移都是件麻烦事,但是,未来有望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上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更为便捷,不用两地奔波求人办事啦!

2.养老金测算功能上线;

让每一位参保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缴纳实际情况预知自己未来退休后的养老金多少,切实感受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基本原则。

3.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多样化;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54号)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经办规程(暂行)》等要求,不再要求待遇领取人员到指定地点认证,不再要求待遇领取人员返回参保地认证,不得拒绝主动上门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建立以信息比对为主,线上自助认证与线下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

第八,医保电子凭证,全国看病实时报销;

2019年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发布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这意味着今后全国参保人可以“看病不带卡,只用医保码”。

医保电子凭证相当于给了参保人一个互联网身份,挂号看病、诊疗、支付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并且突破了地域限制,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看病买药行为,推动医保的管理和服务走向更高水平。

第九,延迟退休政策即将揭晓;

2016年7月14日,人社部组织制定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2020年前(也就是2019年12月31日前)出台延迟退休整体方案,快来看看受影响最大的是这5类人,有您吗?

第1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60岁的所有男性参保人(1965年以及以后出生);第2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职工参保人(1975年以及以后出生);第3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55岁的女性干部职工参保人(1970年以及以后出生);第4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55岁的自由职业者社保参保人(1970年以及以后出生);第5类:到2025年小于等于60岁的女性城乡居民社保参保人(1965年以及以后出生)。

其实,晚退休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晚退休一年,影响养老金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升高,缴费年限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增多,计发月数降低】,也就是说,退休越晚,月养老金越高!

既然延迟退休的政策改变不了,不如我们改变一下退休后的心态,改变一下社保缴费的模式,坦然应对延迟退休政策,争取活到万寿无疆,领养老金到地老天荒,因为“养老金领取无时间限制”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第十,医保目录增大报销范围,增加更多好药;

2019年8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2019】46号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更新,预计在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发布的常规准入部分共2643个药品,包括西药1322个、中成药1321个(含民族药93个)。

亮点一、更多好药进入医保;

新版医保目录删除了许多临床价值不高、副作用大的药品,增加了临床上常用的基础药物、儿童和老人慢性病药物(如糖尿病等)以及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用药。

亮点二、74种药部分报销变全部报销;

在医保中,甲类药物全额报销,乙类药物按比例报销,个人需要自付一部分。这次新版医保目录里,有640个甲类和2003个乙类药物。和旧版目录相比,有74种基础性药品由乙类调整为甲类,也就是看病可以省更多的钱。

如,大家熟悉的双黄连口服液、强力枇杷露以前是乙类药,新版医保目录里都变成了甲类药,医保可以全额报销。

亮点三、128种贵价药拟谈判列入医保目录;

根据专家评审和投票遴选的结果,初步确定将128个贵价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这些药品的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丙肝、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其中许多产品都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药,也包括国内重大创新药品。

写在最后的总结:

社保是国家为主体的保险,以保障民生、国家帮养老为初衷。社保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社保的保障范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如果您也想要退休后可以有个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有可以终生报销的医保,那就行动起来吧!有工作单位就检验单位是否按照规定缴纳城镇职工社保;没有单位的话,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提前筹划选择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或者城乡居民社保吧!

欢迎【关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职场的〔超老师撩社保〕】,一起学习更多职场和社保实操知识。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