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不应去同业”,董明珠的迷惑发言被吐槽,网友怒批格局太小_人才_企业_自己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尤其是手握高学历的大学生,更是会看重工作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旦企业无法满足自己的期许,那么就会选择另谋出路。

而优秀的人到哪都会有饭吃,行业内的高水平人才也是各大企业争相追逐的对象,会通过更好的薪资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的加入,这也形成了人才间的“企业竞争”。

按理来说,这种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才必定期望得到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企业之间也是各凭本事去争取优秀人才,但是对此董明珠却有不同看法,她提出的想法和理论更是因太离谱而被网友“炮轰”。

董明珠作为商界女强人,她也是从打工妹一路靠着自己的打拼,得来了现在的成就,所以她对于很多职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多数理论还是符合民心的,但是偶尔也会“翻车”。

比如她在谈及现在年轻人跳槽的问题就说出了一番“迷惑发言”,一方面她就觉得有些企业缺乏社会担当,不给大学生提供人才培养计划,还存在“恶意挖人”的情况,更是以一句“把抢劫人才说成引进人才”定位部分用人单位。

另一方面她也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动不动就跳槽,带着上一家的优秀经验去下一家享受好福利,这种做法有些“忘恩负义”,她认为企业用人力物力培养你多年,跳槽就不应该去同行业。

展开全文

所以她就建议国家出台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能够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感,坚持自主培养人才,也让人才多一些感恩心。

这番话看起来有些道理,但细琢磨又不是那么回事,因此网友都纷纷“炮轰”她格局太小,企业和毕业生之间本就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并没有等级之分,何谈“感恩心”?

另外有些网友则吐槽“我是抱着合作的态度去和你工作,你却想着买断我的人生”,其实这些观念也代表着现在年轻人的就业观念。

向上而生是人之常情,大学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去学习,为的就是给自己谋求一个好发展,追求更好的福利待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才的流失背后企业待遇不够才是根源,可别找错了方向。

企业培育人才不假,但人才也创造价值,双向奔赴才是正确相处之道

董明珠的观点也有一些道理,企业确实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很多大学生也在工作中积累了充足的社会经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逐步从稚嫩的学生走向成熟的职场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才就“卖”给企业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通过工作给企业创造了价值,带去了很多的利润,所以企业也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看待员工。

而且用人单位要明白,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人才,优秀大学生的注入会带去活力与创造思维,如果留不住人才就不要只怪学生“向钱看”,也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其实在笔者看来,企业与人才之间就是双向奔赴的关系,毕业生都是带着满腔热血走出校园的,他们对于未来是带有期许的,所以企业想要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就得拿出点格局和态度来,别总想着“压榨”年轻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双方平等互利才是最重要的。

就业是双向选择,想要留住人才不能靠情怀,还要让人才看到实惠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断鼓吹奉献精神,还给学生画大饼、炒情怀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学生虽然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但也不是傻子,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一味靠情怀和达不到的许诺来牵制毕业生是不对的。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有想法有远见的,只有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实惠”才能笼络住人心,比如企业文化要积极充满正能量,多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制度执行充满人情味等等,都能够缓解学生的工作焦虑和不满情绪。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同时扩宽晋升通道,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内看到发展前景,这才是真正标本兼治的方法,别没事总用有些大饼或者是道德绑架来制约人才的选择,那样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笔者寄语】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必然懂得“趋利避害”,所以选择更好的岗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然企业确实为人才提供了培养的资源,恶意争抢资源是不对,但也不能因此就阻断学生“求好”的道路。

话题:你如何看待董明珠的说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